APP下载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

2017-01-28徐艳玲张琪如

传媒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明

文/徐艳玲 张琪如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

文/徐艳玲 张琪如

将中国文化自信放置于全球化这一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阈下进行观照,不难发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神奇回归;中国革命文化自信是对消除殖民文化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真理性肯定。由此,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文化自信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宏阔的视野,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刷新“中国文化自信”的命题。

全球化 中国 文化自信 深层意蕴

对于中国文化自信,大多数人会从中国视角对其进行解读,认为这是为了唤起全民族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在一般意义上是对的。但仅拘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国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也不是一种“自说自话”,不能脱离了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因此,不能只是就中国文化自信而论中国文化自信,而应将其置于全球化这一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阈下进行观照,以透视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

一、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神奇回归

中国文化自信需要有足够的“底气”,这个“底气”植根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从世界文明深处走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起到了引领作用。例如,春秋战国之际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经五千年文明而不衰的文明主体,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具有强烈的震撼和影响。两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开通了陆路丝绸之路;伴随着指南针在航海和造船业上的使用,海上丝绸之路领先于世界各民族。隋唐盛世,中国的四大发明沿着丝绸之路在世界各国传播,这加速了全球化进程。那时,无论是西域的阿拉伯人,还是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都向往来唐朝求学经商定居。及至元代,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往来,《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人展示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天国。

而今,中华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孔子热、老子热、诵经热、茶道热、古宅(建筑)热、书画热、文物热、中医热、养生热等,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在世界各地发展为人们共同庆祝的节日。春节当天,各国政要在向中国发来节日祝福的同时,各国政府也会为海外华人举办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让中国传统节日“普天同庆”的内涵传递到各国人民心中,让各国人民在参与节日活动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温润与善良。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势头强劲,无论是在政府间还是民间,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日渐紧密。现代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经过了从排斥中医到信中医、看中医、学中医的过程,中医文化中的养生日益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养生食谱类书籍畅销于世界各国。与此同时,中医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中医药对外教育和科研合作也应运而生,国外已有多所高校开设养生学、营养学等专业。另外,周易通过深入思考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秩序,展现出与西方科学不同的中国古代智慧。周易中蕴含的两极关系和科学思维吸引着西方学者研究探寻。在中华文化魅力的吸引下,世界各国也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极大提升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21世纪的全球化脚步已遍布世界各地,而中华传统文化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价值。这是因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逐渐显现出西方文明的发展疲态,片面追求利益的增长疏忽了对自然的照拂,过度的机器化大生产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矛盾。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文明观规避西方文明的弊端,应对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而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形成的“中国精神”,对解决国际事务和人类难题具有重要启示。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生态危机,为全球化困境下的理论突围,以及对全球生态的建构和优化具有启示意义;儒家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强调最低限度的道德,为全球伦理重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其“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有助于缓和不同文明的冲突,为当今世界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供了思想渊源;传统文化中“先义后利”“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决定了中国将一直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对构建一个多彩、平等、包容的新全球化世界将有推动作用。这些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契合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能够为人类文明的重塑提供有益借鉴。

站在全球化的制高点上,要夯实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就要使中华传统文化继续保持自身优势并发挥其当代价值。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关键环节,是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要批判性继承。要消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奴性文化,进一步走向现代文化道路。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官本位主义”卷土重来,导致官僚主义、奢靡之风横行,是我们应该特别警惕和消除的。二是创造性继承。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举办“汉语桥”比赛,点燃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将传统文化学习与手机应用软件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等形式,将盘活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使其为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三是开放性继承。一方面,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互动和互鉴,在比较和借鉴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平等、尊重、包容“他者”文明中获得“他者”文明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基于当代中国的新文明观来看待和处理全球不同文明。新文明观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站在新文明观的立场上,既要展现出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自信,又要展现出中国学习和借鉴世界“他者”文明优秀成果的大气姿态。

二、革命文化自信:对消除殖民文化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知

近代以来,许多传统文明国家由于跟不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逐渐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盲目崇拜西方文明,认为西方文明是世界的“救世主”,本国文化是腐朽的根源而应该被无情抛弃。我国也不例外。国力的衰落动摇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自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坚船利炮”不断攻陷中国大门,中国逐步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天朝上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从经济上的掠夺到文化上的殖民,决定了中国近代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要内容的。与此同时,不甘殖民的中国人在革命文化的鼓舞下,表达出强烈的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诉求,掀起了一股“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全盘西化”浪潮,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向近代革命文化转变。这一时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碰撞和不断交融过程中展开的。一方面,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缓慢而坎坷,甚至可以说是危机重重。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受到无情的批判,经历了长时期的衰弱;另一方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学习,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从“利器”到“制度”的变迁。以强敌为师,效仿西方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的共识。但全面效仿西方模式并没有救中国,代表西方先进文明的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侵略者,向侵略者学习不可能彻底消除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殖民,更不可能找到革命文化的前进路径。从当时的历史来看,整个社会对中国文化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不是掉进了“自轻自贱”的自卑深渊,就是陷入了“夜郎自大”的盲目自负,思想的混乱阻碍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定位。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马克思主义既含有西方文化的先进因子,又避免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满足了中国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革命和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双重需要,为消除殖民文化、建立革命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是马克思主义把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奉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致力于帮助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为指导工人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出谋划策。由此,中国革命的第一要务是改变中国所处的半殖民状态,把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中国变为经济腾飞、政治自由的中国。二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工人阶级如何争取革命胜利的方式方法,指出“工人阶级应当首先掌握有组织的国家政权并依靠这个政权镇压资本家阶级的反抗和按新的方式组织社会”,这为工人阶级广泛发动群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三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设想。他认为各民族的独立是国际联合的前提,“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由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帮助中国人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而且对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启发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型。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接过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目标具化为首先争取中国人的解放,即争取中国独立和中华民族解放,这是革命文化的深层意蕴,也是中国自主、自觉、自信的基础。

革命文化自信之所以传承至今,离不开贯穿其中的革命文化精神。在当下,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于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对国内外纷纭复杂局势,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例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井冈山革命精神,折射出党群关系是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党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攻坚致胜的重要法宝;“不怕苦、不怕难、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承继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这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不屈不挠、自力更生、服务人民”的延安精神,体现出共产党人在国难危急时刻勇于担当、坚定勇敢的品质,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的态度和行为,坚定了对党忠诚的信念,这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雄厚“软力量”;“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敢于前行、践行初心”的西柏坡精神,成为党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应对改革开放和国际竞争各种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真理性肯定

面对着二战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半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也开始了“破旧立新”的初步探索:一方面,肃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封建腐朽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由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既与主张全盘西化的理论有异,也与主张复古返古的理论有别,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全球化时代进步潮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视阈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真理性肯定。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战略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从全球化视阈下历史演进的逻辑来说,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牵导出的一种历史现象,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不仅在于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在于它追求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战略目标,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的具体呈现。“有理想”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现实理想统一起来,作为人成长发展的价值导向,以避免在西方利用全球化进行文化渗透时迷失方向;“有道德”将中华优秀美德中的先进性与大众性统一起来,以德育人,以为构建“全球伦理”大厦奠定基础和前提;“有纪律”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安定统一起来,规范个人行为举止,以在全球化视阈下为重塑国民形象树立标杆;“有文化”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起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对全球化视阈下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可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球化视阈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提供了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利益。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体现在人的发展上,性质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发展作用不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精神利益,这就需要构建一种满足中国人民共同精神需要、被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求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放在首位,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第一标准。因而,文化发展和文艺作品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并反映人民现实生活,从人民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在全球化视阈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力量对比的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文化力的悬殊差别,使美国能借助其强势文化推行‘文化霸权’,进而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全球场’发生冲突”。因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文艺作品不仅要为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要努力达到培育和塑造人民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效果,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此来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和分化战略,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全球化发展方向和时代进步潮流。“三个面向”实质上是在文化自信的意识中分别从现代化、世界、未来三个视阈为中国文化如何发展作出回应。面向现代化,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适应时代潮流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利用现代化的高端技术,打造满足当代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面向世界,就是用全球化的视阈看待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与全球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成果,同时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面向未来,就是按照未来文化发展的新走向、新趋势、新要求,注重面向全球化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机制的建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由此,我们应该在全球化进程中强化本民族文化意识,将文化发展的重心落在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上,与时俱进,在应对全球化发展规律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保持充足的自信,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自信中,以此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博弈。

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体现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超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各国被纳入到西方文化主导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换而言之,全球化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搭建了桥梁,让中国文化有机会在借鉴西方文化有益成果中加快自身发展。例如,我们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打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借鉴西方个人主义对个性的尊重和个人利益的维护,激发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借鉴西方创造文化产品的优秀经验,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让世界各国通过文化产品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并不意味着要认同西方文化。西方新自由主义所倡言的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个人化”理念,已无力解决当今社会贫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来自于西方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影响深远,印证了新自由主义的缺陷和弊端。而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优良表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于新自由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既相互渗透和融合,也相互碰撞和冲突。在当下中国,呈现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支主线杂陈交错的格局,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现在不存在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学者直接要求用西方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有要求用传统文化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给予其合理性、合法性的主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下中国,遇了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种语境下,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必须正视西方强势文化对我们的挑战,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先进性,使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步成为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同时要打破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努力建立不同类别的国际性的话语载体和话语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项目编号:14FKS009)的阶段性成果。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刘怀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06).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0]鲍宗.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3).

[11]乔治·E·马尔库塞.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全球化中华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