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实践中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对立融合
2017-01-28张东明
张东明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 “刚”“柔”之争
(一)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刚性管理是受科学主义影响,由泰勒提出,后经法约尔、韦伯等人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高度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制定奖惩办法,要求职员必须适应工作相关要求,从而实现组织的效率。它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推动了组织生产的发展和进步, 从而体现了管理在社会生产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其管理方式受韦伯的层次官僚制理论影响颇深。层次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是建立于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论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弱化甚至消除人身依附关系,建立完整的直线制和职能制相结合的而以直线制为主的组织系统[1]。该系统中,制度是高校的灵魂,必须依章办事,任何人进入高校工作都必须符合人事制度,按照岗位职责行使相关职能。
随着刚性管理优势的极致发挥,其弊端也暴露无遗。刚性管理是一种物本管理,以制度为中心,人必须服务、服从于制度,人成为制度的下属,成为制度的被动执行者、操作者而非主动的主导者,被制度控制、操纵和驱使。“人追求理性、合理化, 把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但最后却在合理化中丧失了自我, 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2]刚性管理的局限性孕育出柔性管理的种子。
(二)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
柔性管理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对管理本质的新认识,它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明确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关心人的内在需求,激励人的内在动力,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主要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即领导魅力、组织文化等方式,在职员心目中形成一种内在认同感,激发职员内心的主动性,把组织的目标和规章制度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高校不同于政府部门、企业等社会组织,是一个学子汇集的学术殿堂。它的本职工作是培育学生和科研创新,其行政管理工作是为教学和学术活动提供服务,为师生创造条件,需要尊重知识分子心理特性和劳动特征。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只有激励因素才能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柔性管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侧重于激励因素,符合高校行政管理的目的。
柔性管理是管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对刚性管理内在缺陷的有力规避与超越。但是柔性管理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削弱了组织中物和制度的作用,混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忽视了个体与组织之间存在的矛盾,只是从问题的一端滑向了另一端,却没有兼容刚性管理的合理内核。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 “刚”“柔”之和
(一)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辩证关系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相对立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依赖组织制度与权力,强调控制和监督,柔性管理依赖组织文化氛围和领导风格,强调引导和内化。但是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目的都是促进工作效率,完成组织任务,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哈默尔所说:“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无非就是对两样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加科学,让管理更富人性色彩。”[3]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在管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体共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潜显相随,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互有长短,互为补充。
高校需要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严谨规范的管理程序,为高校的科研、教学、学生及其它综合事务的管理工作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规定各项管理内容的目标、流程及必要的奖惩手段,促使师生形成相关自控能力,保障高校的日常工作都在该框架下有序地运行。可以说,刚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石,是高校开展柔性管理的立足点。缺乏刚性的规范和约束,高校的柔性管理必然会沦落为“人情”管理,潜规则大行其道,最终导致管理的混乱和失败。柔性管理是对高校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中所表现出的“行政化”“官僚化”等现象的一种辩证否定。它依靠简政放权、民主管理,从广大师生的现实需要入手,尊重他们的观点,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激发他们内在的主动性,培育主人翁精神。缺乏柔性管理,刚性的制度难以被师生内化,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更不用说形成符合制度需求的自觉行为,刚性管理只能成一时之效,亦难以深入持久。
(二)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均衡
人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是客观存在,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先进文化,从事科研创新的组织,面对的人与事务更加多变。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均须起着协调均衡的作用,在具体的行政的管理中不可非此即彼,要视情况而定,有所侧重,灵活运用,要因事而异、因时制宜。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运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水平
我国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依靠人的智能、创造力及人们形成的文化等,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充分认识并尊重人的需求。对于高校来说,师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行政管理应服务于师生,理应加强柔性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社会所批判并决心革除的大学“行政化”弊端是对行政权力越位、专权与异化,是对刚性管理弊端的扬弃,但绝不是对刚性管理的否认。
2012年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加强章程建设,健全科学决策与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作为高校依法治校基本依据的规章制度必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柔性管理作为刚性管理的有力延伸,可确保制度的实效性。例如,伯尔曼提出:“法律程序中的公众参与,乃是重新赋予法律以活力的重要途径,除非人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法律,否则,他们不会尊重法律。”[4]在制定、实施、修改、废除高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保证师生的实际参与,视他们为维护高校管理秩序的重要力量,避免规章制度异化为高校领导者单方面的意志。
2.领导者素养
目前,我国高校是典型的“科层制管理”,高校内部细分各职能部门,各部门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具体的制度章程,部门人员有明确的职位等级,管理结构呈现金字塔形,权力集中于少数校级领导,掌握学校的决策权,最高决策者可依靠该管理结构将决策迅速传递到基层,进而总揽学校全局。某种程度来说,领导者是刚性管理的掌舵者。
柔性管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无庸置疑。高校的被管理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更倾向于柔性管理,这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优异的专业能力和令人信服的品格魅力,只有如此的领导者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真正激发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使其心悦诚服地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
3.高校行政文化
高校行政文化是行政人员共同信奉并通过习惯化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和行为模式[5]。我国传统高校行政文化的形成基于“科层制管理”体系,行政人员的触角延伸至高校各方面,行政权力凌驾于教师权力,导致高校行政文化强势。此外,目前高校行政人员学历参差不奇,多数为非管理或教育专业,没有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管理学理论等专门知识,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技能,使得行政人员习惯于用刚性管理模式对待师生。
随着高校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行政文化将逐渐让位为学术文化,从强势转向弱势,从管理转向服务,从依附行政权力转向依靠行政能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急剧增加,行政人员将“从非专业性人员向专家的转化,非专业性人员为以行政为生涯的人所替代,他们是各行政领域的专家,任期长,采用聘任制而不是选举产生。协调机构的构成也转变到更多地依靠专职的永久人员,而较少依靠兼职的一般性人员”,[6]行政管理工作将不在是人们眼中“人人皆可”的一般性事务工作,最终高校行政文化会融入更多的柔性元素。
三、结语
没有完美的管理模式,只有适合的管理运行。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来说,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均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不同高校及高校各部门需要依据自身性质、发展现状、领导者风格及职能特点等因素选择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的方式和侧重,并随着发展进行反思与调整,以期达到《周易》中“刚柔相济”的理想状态。
[1]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M].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成中英,晁罡,姜胜林,岳磊.C理论、C原则与中国管理哲学[J].管理学报,2014(01):34-35.
[4]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5] 周霁野,郭宇燕.我国大学行政文化刍议[J].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58.
[6]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诸,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