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
2017-01-28张曼
张 曼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
张 曼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民族声乐发展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关于民族声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由于对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没有准确的界定,导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受到阻碍。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民族声乐美学复归。
民族声乐;美学复归;美学价值
引言
民族声乐是用民族语言及富有民族性的音乐进行歌唱的表演艺术,是对不同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艺术载体,其艺术风格和大众的审美情绪有很大的差异性,广义上讲,只要是用中华民族的语言以及音乐进行表演,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的,都可以将其称作民族声乐。民族声乐在人们生活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形式,在我国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其唱法多种多样,例如民间唱法、传统唱法、现代唱法、流行唱法、曲艺唱法等,音色优美、语言清晰、感情真实,通过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可以传递出真挚的感情,给人良好的听觉感受,并且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在现代艺术研究过程中,关于民族声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样化,从美学视角出发对民族声乐进行研究,可以实现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将民族声乐的美学价值挖掘出来。
一、民族声乐的艺术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吸收了我国传统民歌、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精华,并且将演唱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艺术内涵充分体现,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气息。由此可见,民族声乐不仅是音乐的体现,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体现,从当前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来看,民族声乐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在演唱技巧上体现出浓厚的情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艺术内涵,而民族声乐又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艺术,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由于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演唱过程中必须要体现情感,不仅要强调语气,还要强调声调以及情感,从而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使得观众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与乐曲产生共鸣。第二,语言上与诗歌艺术有深刻渊源。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诗人大多用诗歌作品抒发心中所想,由于民族声乐受到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的影响,其语言具有诗意性特点。
二、当前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
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明显的多民族共存的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乐艺术形式,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很注重对自己的民族艺术特色的保护,民族声乐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融合了时代的特征,还体现出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当前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不仅要注重艺术性、历史性与文化内涵,更要注重民族声乐的美学内涵,实现美学复归。
(一)注重民族声乐中的语言美学
声乐艺术虽然是一种以节奏和旋律为主的艺术,但是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歌词也是体现艺术情感的重要载体,我国很多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文化源远流长,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民族声乐美学复归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语言美的重视。从某种程度来讲,歌词是一首歌的情感载体,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烈的形象特征,加上汉语的发音本身是带有美感的。从歌唱艺术的美学观点来看,歌唱艺术的语言是包含在人演唱的过程中的,语言成为音乐艺术音韵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欧式语言不同的是,汉语讲究运气方式、口型技巧,与西方语言中一气呵成的发音不相同,在吐字和咬字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声乐特点,也体现出民族声乐作品的语言美感。例如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声声慢》的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国古诗词中的词牌最初是唱出来,这些汉语就必须要用心去体会,才能知晓其中的节奏和韵律。因此,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应该要逐字逐句地演唱,并且要唱得准确,由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咬字吐字又自成特色,因此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民族声乐中的技术美学体现
与其他的艺术一样,民族声乐对演唱技术的要求很高,在演唱的过程中追求发音的精确与科学。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所产生的声音并不只是自然界的声波,而是蕴含了物质与精神交融内蕴的一种审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现代法治过程中也对西方的美声唱法进行借鉴,吸收了美声唱法的精髓,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还要对民族声乐的技演唱技术进行拓展,从而使得民族唱法更加技术化,实现技术美复归。
(三)民族声乐中的原型美学
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是从民间采集融合而成的,因此民间生活是声乐艺术作品的载体和原形,在一首民族声乐作品中,融合了大量的文化与历史,传统的民间原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例如在情歌中有男女对唱调情的模式,这种艺术就是来源于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例如广西的情歌对唱十分出名,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就将这种男女对唱的原型融入其中,使得民族声乐作品对历史以及文化的内涵美进行还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体现,当前民族声乐发展已经呈现出繁荣的状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研究,应该要注重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美学价值的挖掘。民族声乐作品的美学体现主要集中在语言美、演唱技巧以及历史文化原型上,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高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美学复归。
[1]祝宇星.试析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1).
[2]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J].群文天地,2012(04).
[3]吴碧玲.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
J63
A
张曼(1971—),女,辽宁营口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