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

2017-01-28刘建伟

传媒 2017年21期
关键词:灾难性芦山救灾

文/刘建伟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

文/刘建伟

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针对那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报道,它是突发性新闻的一种.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两类.其中,自然灾难是指地震、台风、水灾等来自自然界的那些人类不可抗或者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社会灾难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倒塌、爆炸、空难等重大事故.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透明化,面对灾难事件,如何做好报道是新闻媒体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解放军报》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笔者认为,针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媒体在及时报道灾难情况、科学分析灾难原因的基础上,还应该突出人文关怀,把报道重点放在受众的内心体验上,让受众看到灾难面前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以关注受灾群众为核心

灾难性事件报道无疑需要首先关注受灾群众.但是,在实际的报道中,媒体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宣传官兵救灾的报道多,关注受灾群众的报道少.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当天,笔者正在四川老家休假.当听到地震的消息时,笔者立即动身赶往当地某陆航旅,搭乘直升机当天就赶到了震中芦山县.在几天的报道过程中,关于抗震救灾的稿子发了不少,编辑部也给予了表扬.但是,冷静下来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采写一篇反映受灾群众的稿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报道倾向呢?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本位主义"的狭隘思想限制了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在当时看来,因为采访报道的记者都是军事记者,因此,关于部队救灾行动的报道自然就增多了.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关于当时受灾群众的情况都被当作了新闻报道的辅助材料.

但是,当重大灾难突如其来时,最痛苦、最悲伤的是受灾群众,而受众最同情、最关心的也是受灾群众.在灾难面前,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会在瞬间得以展现.在大灾大难面前受灾群众的坚强人性、在绝境中迎难而上的人性光辉、在特殊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人性之美,都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素材.

回顾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很多稿子都记不清了,可是关于"母亲舍身救孩子、老师舍身救学生、敬礼娃娃郎铮"等稿件却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脑海中.正是受灾群众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人间大爱,让人至今刻骨铭心.

作为记者,我们在深切哀悼遇难者的同时,更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扛起人文关怀的大旗,把目光瞄准受灾群众,传播他们在灾难面前展现的人性之美,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崇高与尊严、社会的温暖与大爱,从而唤起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因此,灾难性报道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灾群众.按照这一理念,笔者在芦山地震的报道中确立了接下来的采访方案:受灾群众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灾难?生死关头,受灾群众有什么样的选择和举动?结果很快就抓到了"活鱼":龙门乡一家超市在地震中房屋坍塌,100多万元的货物搬不出来,听到消息,乐山军分区的官兵紧急驰援.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看到余震中官兵们几次险些被危房掉下来的预制板砸中时,老板拦在门口怎么也不让官兵进去了.

官兵奋不顾身抢救群众财产,群众宁可舍弃财物不让官兵冒险.这件事情虽小,却体现了军民鱼水般的亲情,体现了尊重生命、情感互动的人间大爱和人性光辉.笔者当即采写了稿件《我不能让解放军再冒险了》,第二天在军报二版头条位置刊发,受到了救灾官兵和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近年来,在灾难性报道中,《解放军报》刊发了一大批反映受灾群众的优秀报道.例如,《山巅有眼生命泉》《美丽的失约》《巨石上的生命传递》《心中有爱不觉痛》《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等新闻,关注危机中的生命,极富人情味、感染力和感召力,体现了军报记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爱心的召唤.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重点突出救灾壮举

重大灾难不仅是公众瞩目的大事件,还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要想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到有特点的新闻线索,写出让人"一见钟情、恒久难忘"的好新闻,就需要记者的独家视角和独特观察.而灾难性报道不仅要向公众客观地展现灾难,还需要通过报道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社会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把视角过多地定位到血腥或者悲伤的场面,不仅会影响新闻本身的美感,还会对受众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参加灾难性采访,每一个记者第一时间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面对纷沓而至、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我们究竟写什么才能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

在今年6月24日的茂县山体高位垮塌发生后,当时的情况是:山体垮塌后,究竟有没有人获救?这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焦点.当听到来自山东、湖南、广东等地的154名游客被围困在茂县各景区后,"必须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就成为共识.为此,救灾官兵连夜奋战,打通了通往各村的公路,第一时间把154名游客安全转移了出来.

《解放军报》针对这一行动迅速进行采访,第二天就刊发了一篇现场救灾特写《154名游客获救记》.稿件刊发后,许多网友称:第一时间救人,防止了二次垮塌造成二次伤害,这篇稿子有效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

这篇报道给我们的启示是:灾难性报道涉及方方面面,但应该认识到,越是事关全局的关键行动,稿子的生命力、影响力就越大;越是典型的救灾壮举,稿子就越容易被人记住.

因此,作为一名记者,面对抢险救灾行动,应该首先站在全局的高度,俯瞰所有的救灾细节,从而梳理出最关键、最核心、最受大家关注的部分,优先进行报道.因为瞬间壮举往往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灾难性事件报道应留意温情细节

进行灾难性采访报道时,不少记者习惯关注重大救援行动,因为从中能发现题材重大的硬新闻,这一点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抓大不能放小".这是因为,一方面,救灾壮举不可能天天有、时时有;另一方面,救灾壮举人人都关注,很难写出独家新闻.一些看似微小、实则动人的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一个民族要想从灾难中获取进步的力量,就离不开对灾难的细腻观察和深度解剖.同样,要想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好新闻,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就不能忽视那些动人的细节.

在浏览茂县救灾情况的报道中,笔者对此感触颇深.在接连几天的报道中,很多重大救援行动都已见报,这个时候应该抓点什么线索?为此,参与救灾采访的军报记者抓住了一个难得的细节:在外地服役的战士王昊、苟仕才是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人.灾害发生后,部队分别派人陪同他们返乡探望.而让人感动的是,两名战士返乡后,在10多名亲人失联的情况下,主动要求留下来,和大家一起救灾.这篇《擦干眼泪,先救灾!》的稿件刊发后,在网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都说,"关注灾难中的温情细节,让人感受人性大美,这样的新闻我们爱看"!

这让笔者想起了自己参加芦山地震报道的情景:一次穿越岭谷时遭遇余震,某工兵团官兵全都自发将橘红色头盔让给受灾群众.让人感动的是,正当官兵准备护送群众穿越峡谷时,副团长陈代荣突然脱下迷彩服,裹在一个小女孩头上,抱着她冲过落石路.原来,他想用衣服挡住小孩的眼睛,让孩子看不见滚石路的险况,就不会因受惊吓而留下心理阴影.

某部官兵给受灾群众运送药品和食物,车队一大早出发,到了晚上才到达.一路上,官兵忍饥挨饿舍不得喝一瓶矿泉水、啃一包方便面,守着一车车食品却饿了一整天肚子,只因他们知道,这些物资都是受灾群众最急需、最企盼的.

这些细节虽小,可一入脑海就挥之不去,让人印象深刻.后来,笔者和同事在采写反映芦山抗震救灾第一篇全景式稿件《芦山见证:"党心中民最重"的生动诠释》时,特意将这些小事写了进去,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稿子发表一个多月后,和基层官兵聊起这篇稿时,不少人谈起这些细节还都头头是道.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北部战区分社社长

猜你喜欢

灾难性芦山救灾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家庭金融风险、主观幸福感与灾难性医疗支出——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分析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春回芦山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中等地震密集活动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