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复航契机下乌江水运市场培育对策研究

2017-01-28王诚王帆

中国水运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乌江水运贵州

王诚,王帆

(1.贵州省航务管理局,贵州 贵阳 550003;2.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全面复航契机下乌江水运市场培育对策研究

王诚1,王帆2

(1.贵州省航务管理局,贵州 贵阳 550003;2.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本文全面总结和分析了贵州乌江航运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了乌江全面复航以来水运局面迟迟未能打开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乌江水运市场培育的对策及实施方案,提出了培育乌江水运市场切实可行的建议。

复航;市场培育;对策

随着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的成功实施,断航13年之久的乌江水路交通于2016年底全面复航,这是贵州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文)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2个重要文件精神的成果,是贵州省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实现“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贵州几代水运人的共同夙愿。它标志着乌江这条横贯贵州中部,串起了贵州最主要经济发达城市,深入贵州最重要资源腹地的黄金水道,正在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一个更大的平台,用一个更高的标准去实现自身的涅槃重生,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两岸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1 乌江航运的历史和现状

乌江是贵州省内第一大河流,它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的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中部,流至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其中:贵州省境802公里,黔渝界河72公里,重庆市境163公里;整个流域面积87920平方公里,其中:贵州省境67500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76.8%。据统计,乌江河流年均流量达169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与黄河年径流量相当。

贵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非常丰富。其中,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集中在乌江流域,比如:乌江流域煤炭保有储量313.5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64%,磷矿储量25.3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铅土矿储量2.68亿吨,占全国的18%,还有锰、汞、镁、重晶石、大理石、硫铁矿等,储量均居全国前五位。历史上,乌江曾经是贵州水运最发达的河流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乌江2003年断航的50多年中,国家对乌江航道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整治,但受河谷深切、河道弯曲、滩多流急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全面渠化前,乌江航道仅有大乌江—涪陵河口段约427公里能达到五级航道标准,通航300吨级船舶,年通过能力35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乌江多为天然航道、滩险多,比降大、弯曲、狭窄、流态紊乱,故选择的船型多为尖艏,双隧洞船尾,小方型系数,大功率机动驳,以便能自行通过大部分滩险,而在几个著名的碍航险滩,如龚滩、土沱子等河段还设有岸绞助航,几乎所有的货船都需要绞滩才能通过。因此,就算当时乌江最大的300吨级机驳,其每千瓦功率载量也仅能达到1吨,是长江的1/10,珠江的1/8,可见效率之低。但由于当时整个乌江流域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更为不便,相比之下,水运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每年仍有100多万吨货运量,400至500万人次的客运量,尤其是从沿河—涪陵的定线客船、水翼艇几个小时就到,深受黔、渝两地人民的喜爱,盛极一时。

然而,随着2003年开始的乌江水电大规模开发,11座大型水电枢纽将乌江变成了11个仅能区间通航的库区,造成整个乌江水运断航达13年之久。这13年,乌江的水运市场全面萎缩,运输船舶急剧减少,船员改行流失,经营企业被迫转产,水运货物弃水登陆,使得曾经水运繁忙的千里乌江一片沉寂,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至今仍一蹶不振,难以恢复。这一时期,乌江原有的20余家水运企业关停并转最后仅剩不足5家,原有的1万多吨运力经拆解,变卖后几乎消失殆尽,水路货运量最惨的一年不到10万吨。

2011年和2012年国务院连续颁布了2个“国发2号文”,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送来了春风,也为乌江“黄金水道”的重获生机奠定了基础。贵州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补齐水路运输发展短板,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用100亿元以上的投资,建成贵州高等级航道700公里以上,水运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破3000万吨,水运交通有效连接37个产业园区,230个小城镇,42个旅游景区,46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9个城市综合体。而乌江正是这水运三年会战的主战场之一,到2016年底,乌江(乌江渡—龚滩)航运工程全面完工,新增4级航道431公里,贵州境内的沙沱、思林两座水电枢纽的通航设施顺利建成,构皮滩水电枢纽的三级升船机正加紧施工,乌江水运货物翻坝转运系统交工验收,整个乌江流域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及航运支持保障系统,成功实现了乌江的全面复航。

2 乌江水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乌江全面复航以来,随着航道的梯级渠化,航道等级的不断提升,通航设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乌江水运市场开始了缓慢的复苏。目前,一些大型国企和私企已尝试在乌江上创办新的航运公司,组建新的造船厂,打造运输船队,建设航运基地等,试图争取在未来掌握乌江水运市场的话语权。如深圳能源集团就已经在乌江上组建了贵州深能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至3亿元人民币打造70艘千吨级“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船,并在乌江沿岸建LNG燃料加注码头;贵州的开磷、瓮福磷矿集团等大型国企也在重新规划物流线路,反复论证产品经乌江通江达海的可行性。同时,乌江沿岸的各级地方政府还纷纷将拟建的产业园区,城市开发新区等沿江布局,以期在未来的“乌江经济带”发展中抢占先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过多年断航后的乌江水运已经“积贫积弱”,要想重铸辉煌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仍有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努力化解。

2.1 行业扶持政策需要加强

重新复航后的乌江水运业百废待兴,需要牵引,需要扶持,需要引领,要想将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迅速恢复健康成长,就必须要有明确而清晰的政策导向,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正是乌江水运待势而发的好时机,各级政府需要抓紧沟通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推进政策,积极推动乌江水运市场快速有序发展。

2.2 航道通航制约瓶颈较多

乌江几个连续梯级枢纽的通航设施虽已建成,但升船机的通过能力不足,效率较低,同时,还有诸多的限制条件,严重制约了航道的通过能力,渠化后的乌江仍有几处回水变动段,库水位不能很好衔接,导致新建的标准船不能按照库区船型设计,成为水运成本下降和运量提升的最大瓶颈。

2.3 行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这几年,能够让全国人民感知贵州的,除了黄果树瀑布、茅台酒以外,就是凉爽的气候了。而谈到贵州的水运,尤其是乌江,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要想引来社会资本的投资,让乌江重焕生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提升乌江的社会知名度。

2.4 水运人才激励机制缺乏

乌江断航13年中,原有的水运人才早已流失一空。没有人才,要想恢复乌江的水运就是一句空话,而没有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想吸引大量的水运人才回归乌江也是一句空话。

2.5 乌江水运创新能力不足

乌江水运百废待兴,一切几乎从零开始,必须选择一条创新之路加速发展。创新需要探索、需要研究、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目前科技投入是乌江水运发展中的一块急需补齐的短板。

3 加快培育乌江水运市场相关措施

3.1 加大政策引导,促使乌江水运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针对乌江水运发展的政策举措,从根本上奠定乌江水运市场发展的基础。

(1)船东造船融资的“贴息”补助政策。针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用清洁燃料的环保船型等。

(2)企业搬迁到沿江产业园区的优惠补贴政策。鼓励企业沿江布局,加大水运物流量。

(3)船舶运价的“补贴”政策。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补贴水运,鼓励货物弃路走水。

(4)水运节能减排的补贴政策。鼓励船舶朝大型化、标准化发展,鼓励使用新材料,新能源。

(5)水运从业人员的帮扶政策。对水运从业人员的就业;落户,子女教育,融资贷款等进行帮扶,吸引人才。

(6)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针对水运行业的科技创新给予奖励和补助,鼓励各方加大水运科技的投入。

3.2 突破瓶颈制约,尽量降低水运物流综合成本

一是尽快制定乌江水电枢纽通航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确保通航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二是尽快制定乌江连续梯级枢纽通航设施联调、联控制度,以信息化手段尽量提升通航设施的通过效率;三是针对存在的库区回水变动段加大科研力度,探索和发现消除这个瓶颈的技术与发明,使我们的标准船型能以更小的动力去推动更大吨位的船舶,从根本上提升水运的竞争力。

3.3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乌江水运精品名片

要把握贵州省委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和“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三大奋斗目标的机遇,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全方位、多维度地把乌江推介到世人面前,让人们知道,乌江水运的发展,是契合贵州三大战略决策,是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支持的,未来的乌江水运,一定会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3.4 运用科技手段,开创乌江水运新篇章

一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搭建起乌江水运市场的综合管理平台;二是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实现乌江水运物流的精准链接;三是利用现代船型技术,实现乌江水运船型的创新性开发;四是利用新型的“驳船快速链接技术”和“分节驳编解队技术”,探索在乌江多梯级枢纽间实行分段组合运输方式的可行性,以期大幅度降低水运物流成本和提高运量。

总之,在乌江水运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会很多,但我们能够运用的政策工具将更多,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引导,吸引人才,加大投入,所有的困难必将能够克服。

4 有关建议

乌江水运市场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又有财税、金融部门的支持,既要市场参与主体的自律,又要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缺一不可。因此,为使乌江水运市场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建议成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从根本上理顺关系、确保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把乌江水运打造成贵州水运的样板,创建中国水运的精品典范。

F552

A

1006—7973(2017)10-0016-03

10.13646/j.cnki.42-1395/u.2017.10.006

猜你喜欢

乌江水运贵州
又见乌江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乌江,乌江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