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公民意识教育中非语言性语境的创设

2017-01-28张锦华

职教通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语境公民意识

张锦华

中职公民意识教育中非语言性语境的创设

张锦华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大多局限在德育课堂的文本灌输,使学生对公民意识形成一定的理论性感知。这种教育方式的局限是导致学生囿于对公民意识的“知”,而不能落实到具体的公民意识的“行”中,亦造成客观上理论认知与实践行为的脱轨。因此,独辟蹊径地提出了现代中职公民意识教育中隐藏在理论授课之外的公民意识教育途径。这种非语言性语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教学行程中践行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公民基本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基础公民素质。

中职;公民意识教育;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非语言性语境

一、中等职业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

(一)“自我”大于“公我”的认知缺陷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民”的定义是:“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根据这个定义,公民应当具备两个基本特性,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1]而对我国的多数民众来讲,对这两点的理解与行为,还处于相对低级粗浅的阶段。总体来看,中职学生对这两个基本特性的理解,处于一种“权利认知”大于“义务认知”的状态中。学生的维权意识较之以前有了比较显著的增长,尽管也存在诸多的认知盲区,但这种对自身作为社会之民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的渴求,是一种“自我”的觉醒。而与“自我”意识的萌发相并存的是“公我”意识的相对淡薄。[2]这也是我国当前公民意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中职学生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准社会人,对公民的社会性属性理解不深。

(二)现实对理性的逆反效应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通常归属于“德育”的范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手段单一,主要依赖有限的德育课程的理论讲解,灌输基本的公民意识概念,实践课程很少或缺失;(2)教学内容单调,当前德育教材在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方面涉及不广,缺乏说服力和生动性;(3)教学目的的实际指向不明确,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思想未能得到真正贯彻与实施。以上三点实际导致的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权威性的丧失,缺乏认知来源,缺乏行动依据。

(三)中职教育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应担当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公民意识的逐步形成的过程。[3]转化的速度,考验着教育的效率与质量。按照我国目前的教育进程,学生初中毕业后,多数是进入高中(三年)、大学(多为四年),然后走向社会。而职业教育的对象,多数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后就要直接面向社会。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要化三年时间完成普通教育化七年时间完成的社会化教育。为社会培育合格公民,这是职业教育肩负的不可逃避的使命。

二、创设非语言性语境对中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非语言性语境的定义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和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4]

(二)非语言性语境对中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非语言性语境对现代中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非语言性语境的创设是现代中职公民意识教育方式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传统教育方式的完善与创新;(2)对非语言性语境的探讨,超出了传统的文本式理论性授课,更带有实践性特征,完成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准社会化实践,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具备可行性与操作性;(3)非语言性语境对教学行程(不能等同于教学过程,这里指剥离了传统教学要素之后的所有非语言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与更为灵动的思路,实现了传统课堂的再超越,因而具有更大范围内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三、中职公民意识教育中非语言性语境的创设

在管理与教学中营造出公民社会的语境,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特征,但也具备很大程度上的可实施性。在我国当前公民社会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这种局限于学校与课堂的超微型社会化模拟,因其所置身的语境的特定性,是完全可行的。[5]事实上,学生对公民社会的感知并非一无所知。诸多现代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中,都能够折射出部分较为完善的公民社会的影子。在中职学生没有踏足社会之前,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获得对公民社会的初步感知,对其今后走向社会成为自由的公民意识个体,具备深远的意义。下面从学校的宏观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的微观调控两方面,具体阐述非语言性语境下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塑造。

(一)学校管理中的非语言性语境及公民意识的塑造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公民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具体落实到中职教育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学校与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落实如下四个方面。

1.培养中职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一方面,学校和班级要积极构建能够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管理班级乃至参与学校事务的平台,提供较为顺畅的对话通道。另一方面,要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反馈通道,让正确的参与意识得到合理的实践途径,从而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起到对公民参与意识的正向强化作用。

2.培养中职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公民的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从中职教育的管理权限中,剥离出部分权限交给学生,让学生适当拥有对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言论权、监督权、决策权,需要更为大胆的尝试。事实上,学生作为被直接管理的对象,对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程度,有着最为客观真实的体验。学生参与监督管理,能够更为针对性的有效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

3.培养中职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责任。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学校教育中,要强化责任教育,同时,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要培养学生用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精神,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笔者认为,对现阶段的中职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确保履责与问责制度的有效执行。只有使责任制度的约束成为习惯并延伸到中职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责任意识才会永驻心中。

4.培养中职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公民的规则意识。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让拥有独立个体意志的公民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依赖于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决定。在笔者所做的一次针对全校2 000余名师生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道关于是否遵守红绿灯信号的题目。在最终的统计结果中,有73.38%的学生选择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守信号灯。这道关于规则意识的选择题,统计的结果一方面说明了多数学生具有理论上较强的规则意识。但实际上,这个比列如果落实到实际生活行动中,还是要打一定的折扣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6.62%的比例,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在中职公民意识教育中,要让学生在领会规则作为公共利益维持界限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与制度的双重引导,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性语境及公民意识的培养

笔者在这里首先提出一个“教学行程”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涵盖了我们通常所讲的以语言传导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同时,包括了隐藏在常规教学环节之内以及之外的一些通常不为人所直视的非语言性因素。这些非语言性因素对中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起着比公民意识文本教育本身更为有力的效力。

这些非语言性因素是排除了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语言要素之外的不直接呈现的因素。笔者将中职德育课堂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非语言性因素概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重新界定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及地位。中职课堂教学中,需要构建师生之间作为相对平等独立的公民个体的交互关系,改变传统的“俯视—仰视”模式,实现师生的“对视—平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主动降位,适当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服务性角色定位。同时,教师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角色修正,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新型角色关系。笔者认为,这种新型的角色关系,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平等性角色原则,实现师生间地位的平等;(2)独立性角色原则,保证每个角色享有充分自主的独立权利;(3)关系性角色原则,让个体角色之间形成丰富的角色关系,从而增强每一个个体的活性,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打造师生对话中所呈现的独特语言风格。目的是将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传输结构转化成“公民—公民”的平等互动结构。这一结构的达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同时在主观意识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教师要尝试改变传统的语言风格,剔除言语中的“必须”、“否则”等关键意义词项,提倡与学生平等、协商交流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教师并不必须处于师生语言交流的强势地位,学生也并不应当处于对话工程中的被动接受地位。当然,这一变革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循“适当引导、适当鼓励、适当放权、适当让位”的原则。

3.将交际的概念引入公民意识教育课堂,强调课堂师生交流过程的交际性,培养学生公共关系的处理能力。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与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要尝试遵循社会交际中的一般性原则,如尊重、真诚、宽容、互利、理解及平等原则。同时,训练课堂交际技巧,尽量避免“是或不是”、“会或不会”的简单化交际。另外,注重课堂交际礼仪,如见面的问候、提问时的礼貌、交流时的谦虚以及下课时的告别。这些微小的因子,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萌发与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

4.积极营造德育课堂的社会化语境,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感性的社会认知。笔者认为,德育课必须彻底打破“师教生学”的模式。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对德之理解,不存在必然的高下之分。中职教育的德育,不是讲授“什么是德”,而应该是师生之间对“德的本质”的共同研究、探讨、思辨与感悟。如果还是用“是与不是”、“该与不该”的简单逻辑去应对情感丰富、思维复杂的中职生,无疑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效应。因此,在中职德育课堂的氛围营造中,要凸出研究与讨论,鼓励多元化思维,肯定价值的多元化,培养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有思想、有主见的合格公民。

[1]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7(12):3-11.

[2]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66-69.

[3]申家龙,周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走向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48-50.

[4]万明钢,王文岚.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2003(1):75-79.

[5]孙伟国,王立仁.政治社会化取向的美国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7(3):35-39.

G711

A

1674-7747(2017)23-0078-03

张锦华,男,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语境公民意识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