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空间:改造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思考与实践

2017-01-28无锡市崇安区中心幼儿园张蓓红

早期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由空间区角幼儿园

无锡市崇安区中心幼儿园 张蓓红

自由空间:改造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思考与实践

无锡市崇安区中心幼儿园 张蓓红

区角游戏是幼儿园中一种重要的游戏活动形式,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针对目前区角游戏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用“自由空间”的理念对区角游戏活动进行改造。

这里所说的“自由空间”,主要包活两层含义:“自由空间”作为一种教育隐喻,是指以自由的理念关照幼儿成长,尊重幼儿自身的成长规律,呵护幼儿美妙的心灵空间,让幼儿摆脱成人过度的外在干预,以自己的方式在游戏中获得充分而有个性的成长。“自由空间”也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自由空间”理念下的区角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是幼儿体验生活的实习场,是幼儿自由成长的实体空间,也是养成幼儿独立意识、张扬批判精神、呵护创新精神的空间。幼儿在这一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表现,获得成长的经验,体验快乐和成功。“自由空间”理念下的区角游戏也是幼儿生命表达的平台,幼儿在和材料、环境、同伴的互动中展现自己内心质朴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体现幼儿特有的童真童趣,凸显幼儿积极、鲜活、不拘一格的活动方式。

在“自由空间”理念的指引下改造区角游戏,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区角游戏活动的彻底颠覆,改造是赋予、吸引、拓展,就是针对过去区角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应然的自由成长的价值追求出发,以“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张扬批判精神、呵护创新意识”为行动宗旨,从物质建设与理念建设两方面展开改造行动。物质建设包括:科学设定室内活动区域和室外公共性活动区域,合理利用空间,满足幼儿不同活动的需求;根据不同主题与幼儿不同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创设丰富、有趣、多样性的游戏活动情境;注重活动材料的多元性、层次性与实用性,等等。理念建设包括:抛弃教师本位的游戏活动设计,以“自由空间”的理念,拓展区角游戏活动的价值与教育功能,进一步彰显游戏精神的设计思路;调整原有区角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方式,使之更加顺应幼儿的天性,赋予区角游戏对于幼儿的全新魅力,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区角游戏活动成为幼儿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快乐空间;以隐性指导为主,将教育目的隐匿于体验表达和材料操作,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使整合教育课程的实施始终充溢着童真与情趣;进行有效的反思,在再设计与再实施中,达成一种螺旋上升的研究状态。以下是具体的实践措施:

1.顺应天性,让区角游戏活动赋予幼儿生活的意义。游戏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区角游戏提供了无穷的素材。同时,幼儿将游戏中积累的经验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游戏最终也回归生活。比如,在“甜蜜的家”的课程主题背景下,我们经常会看到娃娃家的“爸爸”“妈妈”给自己家的宝宝“过生日”:去“蛋糕店”买蛋糕、把“娃娃家”布置漂亮、邀请客人来过生日聚会……而且一直热情不减。在教师的启发下,小朋友们决定大家一起为当月出生的小伙伴开一个“生日派对”。围绕“生日派对”的开展,幼儿依据生活经验,从区角活动内容的确定到逐步地深入细化,从区角的规划到场地的拓展利用,从材料的收集到提供与展示……花艺园(场地布置)、心工坊(礼物制作)、时尚屋(服饰装扮)、甜甜家(蛋糕甜点)四个全新的区角逐一生成。孩子们自主游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令我们惊喜,他们互相协作为“生日派对”做着各种准备:花艺园——装饰花球、制作彩链、设计派对海报,建构派对场地;心工坊——制作装饰画、装饰礼物盒;时尚屋——制作礼服、饰品;甜甜家——装饰多层蛋糕、制作糖果等甜品。活动中,盒子、瓶子、画报纸、纸浆、吸管、彩珠、花片、纸绳、纽扣……原生态、多元化、低结构的材料激发了幼儿操作的兴趣,也让幼儿真正成为了区角活动的主人。当然,这个历时三周幼儿自发生成的主题区角游戏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相信孩子、观察孩子,并适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2.因势利导,让区角游戏在发展中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任何能够引起幼儿注意的游戏都具有情境性、趣味性、交互性、新颖性等特点,除了在环境设置、材料提供等物质条件上满足幼儿的游戏情趣外,更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和推进游戏,注重游戏自身的吸引力。比如,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平时在一日生活中,总有孩子趁着洗手、喝水的机会,偷偷玩一会儿水;雨后天晴,地上有积水坑,老师再怎么提醒“小心水坑、别把鞋子弄湿……”也总会有孩子忍不住上去踩一脚。为此,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可以玩水的工具,让孩子尽情地玩“打水仗”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每过一个阶段,老师还会引导幼儿从游戏材料、游戏方式、游戏情境等方面进行调整,让他们玩出花样,玩出思考——孩子们以地当纸,进行水印创意涂鸦;简单的“吹泡泡”游戏衍生出了“泡泡龙”“泡泡山”等一系列游戏……游戏在不断推进中始终保持着生命力,而孩子在变化的游戏中,也始终保持着积极参与的欲望。

3.灵动自主,让区角游戏适应每个幼儿。区角游戏面向的是全体幼儿,区角游戏的改造要考虑到让每个幼儿通过游戏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区角游戏应具备选择性、多样性、丰富性、开放性的特点——全面、有层次的区域设置和材料提供,为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保证;多种手段、方法顺应幼儿用一百种抑或更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其天性;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创设有特色、个性化的活动区角,丰富幼儿多种体验;让多领域的整合、多功能低结构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更多想象空间。

在游戏中,幼儿随时会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他们甚至会玩一些自己即时生成的内容,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迫切需要表达。于是,我们专门设置了一块“留白区”。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了新的想法时,他们可以在“留白区”自行设计新的游戏主题,自主设计玩法与规则。给区角游戏“留白”,也给幼儿留下了无限的创造空间。

个性化的游戏区角则是专门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量身订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也有追求独立的愿望,平时也经常能够看到幼儿两个一堆,三个一群窃窃私语。为此,我们在活动室一角开辟了一个相对隐秘的空间作为“悄悄话屋”,温馨的色调配上软软的靠垫、抱枕,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游戏,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空间。类似的区角还有很多,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到“心情角”宣泄一下,和伙伴有了小矛盾可以去“和平角”解决问题,幼儿还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区角,自己设计并提供游戏材料,邀请同伴一起游戏,“乐乐的小书吧”“子怡的小舞台”“希希的魔法屋”,等等,这些区角不仅满足了幼儿自身的需要,也为区角游戏增添了独特又亮丽的色彩。

4.自由彰显,让区角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幼儿园的区角游戏主要有表现性、探索性、运动性、欣赏性四大功能区域,它涵盖了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我们根据本地区本幼儿园及本班幼儿的特点不断拓展新的游戏内容。例如,基本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之一,从小班的自己脱衣服到大班为食堂剥豆,都可以创设生活性的游戏区域。从幼儿的兴趣点、周围人和事的变化中也可以生成很多有特色的区角游戏内容,正所谓春听鸟鸣,秋看落叶,夏踩水洼,冬打雪仗,一年四季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让区角游戏彰显班本化的特色。如:初夏的午后,在一片绿绿的草坪上,小班的孩子们正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阳光区角活动”。大自然里的阳光雨露、虫鸣鸟叫、花草树木、泥土石块,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幼儿的全感官体验提供了条件。孩子们或是嬉戏奔跑,或是探究观察,或是角色扮演,都是他们自主快乐的游戏。这里没有精致的玩具,孩子们利用废弃的轮胎、掉落的花瓣、丛中的昆虫、几个玩偶……无拘无束地展开了对生活的演绎创造,他们的想象、表达、交往、动手等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与升华……看着草地上奔跑的快乐身影,听着大自然中的阵阵欢笑,让我们不禁感慨:自由空间,创意无限!

5.资源整合,让区角游戏的空间得以延伸。镜头一:活动室地面。小班幼儿要在毯子上玩“天空、大海、草地”大型创意拼画游戏,因每个幼儿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放置毯子,他们选择的是宽敞的活动室中央地面,这是最适宜玩此类游戏的空间。在这里,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坐,铺上蓝色、绿色的毯子作为底板,在毯子上任意铺洒自己的想象——孩子们可将放置在地板中央的大量辅助材料(纽扣、贝壳、木棍、布、棉花、吸管等)自由取放、拼画,还可以自由走动,看看同伴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启发。镜头二:盥洗室。小班幼儿在玩特别喜爱的“彩色雨滴”游戏——将滴管吸满颜料后,他们会选择去盥洗室寻找贴满白瓷砖的墙面,然后对着墙面把颜料挤出来,让鲜艳的色彩在雪白的墙面上顺势而下,形成一条条细长的瀑布。孩子们被彩色、流动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等白墙画满了,用湿的海绵刷擦一擦、洗一洗,又可以重新开始游戏了。

以上是小班美术区角活动的两个场景。从中给我们的启发是,美术等区角游戏并不一定要在活动室的哪个角落来开展,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游戏材料,来决定在哪儿玩比较适宜。目前,不少幼儿园的区角游戏似乎都有约定俗成的活动空间。其实,如果我们尝试打破常规,换个地方玩游戏,便能给幼儿带来新的惊喜:角色扮演区搬到户外场地,把各种运动器械装扮成娃娃家、超市、医院等,让幼儿骑着小车去逛街,他们会特别开心;不同年龄的幼儿开展混龄游戏,可以给不同年龄层的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区角游戏,亲子共同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让幼儿获得不同于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体验,家长的知识、经验、想法会影响孩子的游戏,会给游戏增加新的活力。我们还尝试了让区角游戏走进家庭,引导和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创建家庭活动区角,为孩子创设一个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活动环境,让孩子的学习环境由幼儿园延伸到家庭,

好的学习是游戏,好的游戏是学习。正如孙瑞雪老师所说:“你难以想象一个在自由中的儿童有多么优秀,多么善于管理自己,多么富有智慧,对这个世界有多么清晰的认识。”在“自由空间”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不断开展改造区角游戏的探索,追随孩子的脚步,解读孩子的内心,调整视角和策略,用自由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5]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干预与干涉[J].幼儿教育导读,2014,(10).

[6]翁健蕙.浅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建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7]汪劲秋.当幼儿游戏时——教师在观察幼儿园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J].幼儿教育导读,2014,(6).

猜你喜欢

自由空间区角幼儿园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学活动整合的策略研究
爱“上”幼儿园
区角活动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运用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