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地域分野
2017-01-28冯天瑜
冯天瑜
中华文化的地域分野
冯天瑜
中华文化内部的南北之别、东西之异,植根于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中华文化自其发生期,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到晚周,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体成形。作为文化的空间分类,文化区由自然、社会、人文三重因素所决定,三者在历史进程中综合成某种地域性文化特色。中华先民很早便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并对这片国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状态做过真切的分区把握。数千年中,中国文化的中心大体沿着自东向西继之又由西北而东南的方向转移,透露出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政治集团的更迭、民族关系的弛张,隐含着文化生态的规则与意义深远的历史机缘。由地区多样性导致的文化多元倾向与文化“大一统”倾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显著特点。异彩纷呈、生机盎然的中华文化,是诸地域、诸民族的共同创造,是文化的“多”与“一”互动的结果。这种和而不同、刚健自强的文化机制,是中国作为一个广土众民的泱泱大国长久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化 地理人文 文化域分 多样性“大一统”
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综合创造性质的文化,因时间向度的演进而具有时代性,又因空间向度的展开而具有地域性。人们把研讨文化时代性演进的学科称之为文化史学,把研讨文化空间性分布的学科称之为文化地理学,这两门学科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独立发展的历史。然而,时间和空间又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两种密不可分的存在形式,时代性与地域性当然也是文化的两种相互依存的属性,我们只有全面观照这两种属性,并考察其互动关系,方能实在地把握人类创造的文化的纵深度和广阔度。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学与地理学的联姻势在必行,而地域文化研究便是文化史学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均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因而切忌作简单化的描述与概括。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把中国文化看成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时代差异,又有其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①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与地域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页。谭先生的这一论说显然是有感而发的,因为笼统地界定中国文化,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做法,此类做法有碍于人们从共相与殊相辩证统一的高度把握中国文化,不利于开掘中国文化无比丰厚的内蕴。
要想获得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必须纠正空泛、粗疏的学风,多做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方能为综合与抽象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此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对中国文化加以分区考析。应当说,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宏富的遗产。
一、文化生态与地理人文
人类创造文化依托的生态条件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四大因素综合而成。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经济、社会、政治诸生态因子综合的基础上做出的能动创造。文化与其生态基础之间,既有依存关系,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文化生态由自然要素与社会—人文要素综汇而成,自然要素包括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地文的、生物的等方面,它们共同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石——“地理环境”。
黑格尔说:“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由地理要素构成的“自然的联系”,也即文化生成的空间条件,是民族精神“表演的场地”和“必要的基础”。①[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21页。人类是在与地理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创造的,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各地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这种由地区多样性导致的文化多元倾向,与文化“大一统”倾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显著特点。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但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又绝不限于黄河流域。近百年的考古发掘证明,180多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珠江流域以及西南崇山峻岭间,都有悠久的文明史。
自殷商起,中国正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先民的活动地域愈益扩张。商人最早居住在山东半岛,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在商朝第十代君主盘庚的率领下,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徙并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商人的居住中心转移到黄河中游。
周人崛起于陕甘高原,又在泾渭平原得到发展,进而向东挺进,克殷并经营洛邑,从偏处西土的部落发展为雄视中原的王族。
秦汉以后,各区域文化融合为汉文化;经继续开疆拓土,实行民族交会,形成广土众民的大帝国;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奠定今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领域广远,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敞,是一种足可创造恢弘文化的博大空间,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宏阔的天地。
中国处于北半球,大部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寒带,占有相当完备的气候带,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如秦岭淮河以北成为以小麦、粟米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成为以稻米为主要农作物的水田农业区。又由于降雨量的大势是东部充沛而西部稀少,这是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游牧区的自然基础。中华文化内部的南北之别、东西之异,正植根于这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因其腹地开阔,南北东西各路相激相荡,北方的孔墨与南方的老庄既相批判又相吸纳,西部的商韩与东部的管邹则互为应援,呈现区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多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盖文章根于性灵,而受四围社会之影响特甚焉。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饮冰室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第252页。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中心多有转换,大体沿着自东向西(从河洛到关中),继之又由西北而东南的方向转移。从王朝的中心——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的迁徙轨迹中,可略见端倪。七大古都散布于中华大地的中西南北东,以宋代分界,此前中国都城主要在东西轴线上流转,此后主要在南北轴线上移动,然其位置的更替,透露出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政治集团的更迭、民族关系的弛张,隐含着文化生态的规则与意义深远的历史机缘。
殷商以来,黄河中下游,即中原一带,是全国最富饶的区域,又接近王朝版图的中心,是兵家必争之地,把握中原意味着把握住天下,因此,从殷周至隋唐,国都始终都在中原徘徊。汉唐以降,由于西北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和东部地区富庶程度的提升,都城有东移倾向。从北宋开始,契丹、女真等半农半牧或半农半渔猎民族兴起,农耕民族与游牧、渔猎民族冲突交往的重点区段已由长城西段转至长城东段,河洛已丧失控扼天下的地位。宋室南渡后,长安、洛阳、开封都已不具备昔日制内御外的强劲功能,以至元、明、清三朝,国都与黄河中下游无缘。
与此同时,南方也在历史的流转中逐渐崛起,以晋唐、两宋为关键时期。唐代已有“赋出天下,江南居什九”②《统论南北形胜》,《图书编》卷3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之说,宋代有“苏湖熟,天下足”③(宋)高斯得:《耻堂存稿》卷5“宁国府劝农文”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谚语,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④(明)李釜源:《地图综要》内卷。的民谣,显示出南方开发面从长江下游上溯中游的深度拓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中心“由北而南”总趋势上的改变。
从商朝开始,中华先民就开始了黄河以南的开发。春秋战国时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并起,直追中原。汉唐以降,中原王朝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迫,不断向南拓殖。南方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广大空间,为其南向发展提供了条件。西晋末“永嘉之乱”、唐中叶“安史之乱”、北宋末“靖康之变”,都导致大批中原人南下,加速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闽浙沿海及云贵高原的开发。
明清至近代以来,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向东南转移,东南沿海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能量发散中心。同东南沿海相比,近代中国的北方和西北较为落后、保守,而长江中游诸省,尤其是湖北、湖南,正处在较开化的东南与较封闭的西北的中间地带,成为近代中国风云际会的漩涡中心。
就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而论,确乎是发端于东南沿海,而收功于华中腹地,进而又推向华北、西北、东北,又由华北、西北、东北推及全国,呈现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此起彼伏、不平衡的发展状态。这也正是一个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繁复多样、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的特色之所在。
二、“画九州”与文化域分
中华先民很早便在东亚大陆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并对这片国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状态做过真切的分区把握。成书于晚周①徐中舒认定为战国,参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宋代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的《左传》,在“襄公四年”对于大禹“画九州”传说的记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沿袭此说,周秦之际的《禹贡》简练而准确地描述当时的国土——“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对纵横于东亚大陆的广袤国土,《禹贡》分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并对每州的土壤作出分类和等级划分。而土壤分类和等级划分,实际上是对农耕文明国度所作的经济、文化水平的地区等级判定。其他古籍之“九州”与《禹贡》略同,又各有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域分的区别。如《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徐州、梁州;《尔雅·释地》有幽州、营州,无青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九州”约略反映了春秋末期以来中华先民栖息生养的地理范围的行政区划。
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有始览》对九州的地望有较具体的划分,大体与晚周列国对应:“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②(战国)吕不韦:《有始览第一》,《吕氏春秋》,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245页。《尚书·禹贡》及《周礼·职方》《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所划出的“九州”,大体上包括燕山山脉以南、五岭以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区间,面积在30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自上古以来中华先民所着力开发的地段,在同期的世界文明古国中,领域的辽阔罕见其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山川纵横,气象阔大。其地域特征如楚文化专家张正明所称:北方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方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③参见张正明《楚文化史》导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此说暗合梁启超对南北自然风貌、文化精神大相异趣的描述:“北峻南孊,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僿南华。”④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饮冰室全集》第2卷,上海中央书局,1935年,第253页。这种关于区域文化特征的把握,既着眼于自然环境之分,更观照了社会生活、人文传统之别。
此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当时南北东西各地的物产和人文特色有传神的描绘。西汉末年学者刘向则将汉朝全境划分为若干区域,丞相张禹又令僚属朱赣按区域介绍风俗。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集上述之大成,并记录各地风俗,绘制出文化地域特征的生动画卷。以《汉书》为端绪,历代正史皆设地理志,以各朝疆域为范围,以政区建制为纲目,分条记述山川、物产、风俗,形成文化区域研究的良好传统,奠定了我们今日理当深入开展的文化区域研究的前进基地。
中华文化自其发生期,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到晚周,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体成形:东临沧海、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歧异于处在“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羌藏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各有特色。至于在湿润的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
今之地域研究涉及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文化区”。作为文化的空间分类,文化区由自然、社会、人文三重因素所决定,三者在历史进程中综合成某种地域性文化特色。古史专家徐旭生提出中国远古部落三大集团说:西北的华夏集团(黄帝、炎帝、颛顼、舜、祝融等族),东方的东夷集团(太昊、少昊、蚩尤等族),南方的苗蛮集团(三苗、伏羲、女娲等族)。①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二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跨入文明门槛后,东夷和苗蛮渐有汇入华夏的趋势,组成中原文化。与又殷人和周人所代表的中原文化相并列;楚人在长江流域发展楚文化,使中华文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自春秋以至战国,大体形成六大文化区——三晋、齐鲁、秦、荆楚、巴蜀、吴越。六大文化区地理范围大约包括秦长城以南,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另有历史地理学者另分六区:黄河中游区、黄河下游区、江汉区、长江三角洲区、赣粤区、陇东塞外区,即所谓“六瓣梅花形”,汇聚成华夏文明。
当然,文化区并非静态、凝固的空间存在,而是因时演变的。一般而言,构成文化区的自然因素变化较慢,社会、人文因素迁衍较快。明清之际哲人王夫之在论及文化中心转移的态势时说:“三代以上,淑气聚于北,而南为蛮夷。汉高祖起于丰、沛,因楚以定天下,而天气移于南。”②(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2,世界书局,1936年,第227页。王夫之常用“天气移于南”“地气南徙”诸说法,而他所谓的“天气”“地气”,显然并非专指自然之气,而是自然、社会、人文的综合,更多地包蕴社会、人文因素。事实上,自从具有理性的人类介入,造成文化世界,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变化往往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运动,仅以各地土壤肥瘠的变迁而论,便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曾被反映周秦之际状况的《禹贡》列为下中、下下的长江流域,至近古已成上上之地,如宋人王应麟说:“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③(南宋)王应麟:《玉海》卷17。至于各地风俗、学术的异动,更是古今起伏,时有更迭。这是在作区域研究时应予注意的。
当下我们所作的地域文化研究,在观照历史的前提下,更要着眼于当下。今日中国,北起漠河,南达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对领土面积约与整个欧洲相当,包括56个民族的中国做合理的文化域分,是地域文化研究的使命。
鉴于中国领土的辽阔和文化类型的复杂,有必要作多级次的文化域分。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类型,中国首先可分作东西两部。从黑龙江的爱辉到云南的腾冲之间做一连线,东半壁是向太平洋倾斜的低度高原、丘陵和平原,季风气候使之干湿交替、季节分明,数千年来形成发达的农耕经济、繁复的典章制度和精深的艺文哲思;西半壁以草原、沙漠、高山、高寒高原为主,属大陆干旱性气候,自古以来繁衍着粗犷奔放、富于流动性和生命活力的游牧文明。东西两大文化区的互动,构成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并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无尽的源泉。
东部农业文化区可分为由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农业文化亚区。中原文化亚区,自北而南又可分为燕赵文化副区、三晋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中州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安徽文化副区和江西文化副区。中原农业文化亚区向北延展为松辽文化副区,向南延展为闽台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西南文化亚区又分为滇云文化副区和贵州文化副区。西部游牧文化区可分为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其内又分作塞北文化副区、甘宁文化副区、西域文化副区)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三、扬弃: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世界中心”意识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无可回避的主题”,中外先哲都对这一切关宏旨的论题做过深沉的思考。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指出,全部历史都必须用地理观点来研究,地理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背景和舞台场景,历史事实与地理环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①[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石以铸译:《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所著《论空气、水和环境的影响》一书,认为人的身体和性格大部分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而强调地理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地理的各种可居住性和不同的纬度有关。他创立环境地理学,认为地理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又是制约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体系,从而把地理环境纳入人类历史和文化考察的范围之内。文艺复兴晚期学者、法国人让·博丹认为“某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决定于这个民族赖以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关系的重视。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是社会地理学派的代表。这个学派认为,国家制度和文化类型取决于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孟德斯鸠声称:
墨西哥和秘鲁的那些专制帝国是接近赤道的,而几乎一切自由的小民族都靠近两极。
海岛民族比大陆民族更重视自由。②[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他把纬度和滨海性等地理要素视为人性与制度的决定因素。
将“地理唯物论”正式引入文化研究领域的是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他认为,气候、土地、食物等是文化发达的决定性因素。赋予“地理唯物论”以完整理论形态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他把人看作环境的产物,认为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直接的生理影响;第二,心理的影响;第三,对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的影响;第四,支配人类迁徙及其最后分布。
中国古代也有相当丰富的“地理唯物论”内容,《周礼·冬官·考工记》载:
橘逾淮而北为枳,鹳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③《周礼·冬官·考工记》。
明人王士性在论及关中和川中水土与人性的关系时说,由于关中土厚水深,“故其人禀者博大劲直而无委屈之态……川中则土厚而水不深,乃水出高原之义,人性之禀多与水推移也”④(明)王士性:《广志绎》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4页。。
这些言论都强调地理环境对文化及人性的影响,与近代西方的孟德斯鸠、拉采尔异曲同工。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杜亚泉、李大钊等人在清末民初探究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时,主要便是运用“地理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如梁启超1902年发表于《新民丛报》的《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一文,集译西方的地理唯物论诸说(如亚里士多德、洛克等人的言论)兼及中国古代哲人(如管子)的相关言论而阐述之,认为气候、地势之别,是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大相径庭的原因。
地理唯物论强调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影响,包含若干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成分。然而,把地理唯物论扩张成“地理环境决定论”,则有重大失误。首先,此论把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从特定的时间范畴抽象出来,加以无限制的发挥,因而难免偏颇;其次,此论忽视若干中介,把自然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作用加以直线化、简单化、夸大化的描述,从而陷入单因素决定论;再次,此论把地理环境全然看作人类社会的外力,认为是自然环境这种外力决定着社会的进程、左右着人性和文化的特征,陷入了“外力决定论”和“自然宿命论”的泥淖。
人类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上所处的特定的自然条件。一则,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其生存和发展要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二则,人类的生活资料取之于自然,人类劳动的对象也是自然,自然和人的劳作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财富(物质的和精神的),才能造就文化。人类的文化成就,不论是房屋、机械还是书籍、绘画,都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三则,人类发展到任何阶段,都须臾不得脱离地理环境的恩惠,并不可避免地受其制约。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复归中道:既要高度重视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又要扬弃地理环境决定论,坚持文化生成的主体客体辩证统一的观点。
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环境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而这种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在历史上发挥过双重功能:其一,较完整地保留文化传统,获得前后递进、层层相因的延续性;其二,形成“世界中心”意识。
中国文化虽然与中亚、西亚的草原—绿洲文化进行过成效卓著的交流,并在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上采纳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的精华,明清之际又与欧洲近代早期文化有所沟通,但截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文化并未经受过外来文化的根本性挑战,从而一直保持着自身的风格和统系。这种在数千年间文化统绪延绵不断,各主要文化门类代有高峰、此起彼伏的现象,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学术界把七个古代文化(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米诺斯文明、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哈拉巴文明和中国文明)称作现代文明的“母文明”,而这七个“母文明”中唯有中国文明历经四五千年,持续到现在,未见中辍。中国文化这种无与伦比的延续力当然是综合原因造成的,但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隔绝机制,无疑是一个重要缘由。
由于中华古代文化始终是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而且长久以来其文化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使得中国人把黄河、长江滋润的那片沃土视作唯一拥有高度文明的“化内之区”,把周边及远方则视作荒僻、简陋的教化不及的“化外之地”。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原人虽然多次在军事上被“夷狄”所征服,但由于中原人拥有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典章制度和艺文哲思,因而在文化上一次又一次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这无疑一再强化华夏—汉人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即或在武功上暂处劣势,也仍拥有通过自己的声明文物“光被四表”的信心。
中国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其文化又长期高于周边地区,这使得华人在长达数千年的时段养成一种“世界中心”意识。由于古代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外薄四海”(《尚书·益稷》),处在“四夷”之中,故自称“中国”,与“四方”对称。华人自古不仅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还是世界主体。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说:“中国人认为,他们的辽阔领土的范围实际上是与宇宙的边缘接壤的。”①[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3页。外人的这一评说,大体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疆域地理观念。
认为本民族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并非古代华人独具的观念,许多古民族都有过类似看法。法显在《佛国记》中指出,印度人自认本国为“中国”(世界中心之国),而将包括在中国在内的东亚诸国视作“边地”。此外,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都曾将自己的国度看作世界中心。不过,由于中国远离其他文化圈,保持封闭状态历时特别久远,因而这种自认处于世界中心的观念也保持得格外强固、悠长。战国以降,中国人的“九州”观、“天下”观、“四海”观渐有变更,但直至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把自己的国度看作世界的主体和“天朝上国”,外域不过罗列着若干“蕞尔小国”“蛮夷之邦”这套见解,在中国古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体现得十分鲜明。
中国人自认处于“世界中心”,并非单指地理位置上的中心,还尤其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汉代扬雄在界定“中国”这一概念时,便强调因其政治—经济要素而赢得中心地位:“或曰,孰为中国?曰,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于天地者为中国。”②(汉)杨雄:《法书》卷4《问道》。这就把“中国”视为文明的渊薮、世界的中心。
此类意识在中国人心目里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古代中原人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认定“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③《礼记·曲礼上》。。在他们看来,一切不知“礼”、没有文化的外域人都非“蛮”即“夷”,理应如众星拱月、百川归海般地聚向中华帝国。“万国来朝”正是自认居于世界文化中心的华人的理想境界;“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④《礼记·中庸》。,表明华人乐于以文化布道者的身份,将教化充溢于中国,进而扩及野蛮无文化的四面八方。
自认文化领先并雄踞世界文化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人的一个古老信念。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渐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艰难地开启了探索现代化进程的步伐。直至近现代,只要出现某种内外条件,有些国人还会油然再生自居“世界文化中心”的幻觉。这是需要我们自警自戒的。
在言及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时,应当申述的另一要义,是中国文化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磨合而成的,表现为一种兼收并蓄的宏阔气象、对多元文化“有容乃大”的统摄与综汇。诸如晚周南北文化的交合,成就了战国文化的空前辉煌;汉唐中原文化对西域及周边文化的吸纳、魏晋南北朝诸族文化的融会,以及此后多次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沟通,加之对南亚佛教文化的采借与再造,成就了以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古文化高峰;元、明、清更将多民族国家的雄伟格局奠定,而多元一体的文化政策的确立,则是其文化保障。
今日异彩纷呈、生机盎然的中华文化,是诸地域、诸民族的共同创造,是文化的“多”与“一”互动的结果。这种和而不同、刚健自强的文化机制,是中国作为一个广土众民的泱泱大国长久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重要原因。
G122
A
2096-434X(2017)01-0003-08
冯天瑜,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荆楚文化》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辛亥革命史等;湖北,武汉,430071。
明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