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人的“工匠精神”

2017-01-28阮小刚

法制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法官

刘 丹 阮小刚

1.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检察院,河南 新乡 453000;2.河南众盈律师事务所,河南 新乡 453000

法律人的“工匠精神”

刘 丹1阮小刚2

1.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检察院,河南 新乡 453000;2.河南众盈律师事务所,河南 新乡 453000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法律职业与工匠精神完美契合,工匠精神对法律人的工作、乃至司法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法律人工匠精神的理念,将知识渗透于行动之中,为法律行业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工匠精神;法律人;创新;司法改革

The craftsman’s spirit 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spirit,and the concept of craftsma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the craftsman’s spirit perfectly match,the craftsman’s spir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legal person's work,even judicial reform.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the spirit of the legal man is to penetrate into action and inject new spirit into the legal profession.

一、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界分

(一)职业精神的概念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是指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建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之上,将职业当作人生的事业、奉献的精神。职业精神是人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态度,也是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从业者对企业和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关系

工匠精神(The craftsman’s spirit)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匠艺是苛求细节的事业,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在对细微知识的追求中推进创新,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三)法律人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上,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法律圈也出现了关于法律人工匠精神的讨论。

法律是一门古老而威严的艺术,是实践的理性。从历史上看,法律人诞生于师徒式的法律作坊。早期英格兰的年轻人从事法律职业,不是上大学读法律书,听教授解释含义;而是进入法院、律师公会,潜心聆听出庭律师和法官们的指教,通过观察法院中的实际操作学习法律,通过每天的耳濡目染,逐步亲手实践,最终学成出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工作的人都是法律这项神圣艺术的匠人,法律当属“经验的匠艺”。法律的形式理性、抽象化的规则、概念化的思考、三段论式的逻辑推演,构成法律人心智活动的特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同样代表着法律人的工匠精神。

二、法律人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

(一)法律人的职业理想与工匠精神相契合

法律人的专业理想是通过自身的工作依法维护相关人员的法律权益,通过法律的适用,个案的处理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可以说法律人的职业属于正义职业。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法律学者,花费大量时间、长期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以专业安身立命,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法律职业中,自我锤炼技艺,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他们敢于面对生活和职业的变化,与时俱进,彰显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指向;他们怀揣着自己的职业理想,脚踏实地,为促使国家的法治进步尽力而为。

(二)法律是一门技能,同时也是一门手艺

所谓技能,就是知识与操作的结合,需要经常评估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还得分清主次,不在每件事情上都追求完美。所谓手艺,就是将知识与操作完美的结合,将你的技能发挥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学习,吸取经验,然后把成果交给时间检验。正如《逻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所称:“技能有点像U盘,没有特定的用处,但它有个独特的社会节点价值,查到哪它都可以运作。这也是我的一种人生主张,就是在这个社会,你要学会用U盘化的方式,以一种手艺人的精神和这个社会进行协作,而市场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工匠精神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法律人将法律作为一门手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间流逝,你便拥有了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领。

(三)企业需要工匠精神,司法改革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被人视为是一流大国的关键特征,代表着各国企业发展的实力。在法律制度层面,对于建立法治国家的中国来说,唤起法律人的工匠精神意义非凡。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已经初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给我们展示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蓝图,但我们在法治建设中依然存在冤假错案、执法不严、甚至暴力抗法等现象。实践证明,光高歌猛进推进顶层制度设计不能实现高水平的法治,狠抓法律人基本素养、培养法律人的工匠精神,在微观操作层面实践法治才是关键。因此,中国的司法改革同样需要法律人的工匠精神。

三、法律人拥有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敬岗爱业,追求卓越

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日本刀具驰名天下,其根源是制刀工匠痴迷本行、勤于修炼工艺。法律并非想象中的枯燥乏味,值得被热爱,法律是神圣的,其承载着公平和正义这一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关涉国家治理、社会和谐、权益保障,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崇高的事业,需要法律人在一点一滴的工作过程取得进步。比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反贪检察官,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会“做笔录”,第二阶段是学会“审讯”,第三个阶段是学会“拿案子”。这三个阶段一般三年时间,而真正的抓贪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这门手艺可谓是现代版的“武松打虎”,打虎是好看,但是老虎会吃人,可不是谁都上得了“景岗山”。从法学到心理学,从技术侦查到会计查账,从团队作战到单兵突击,学习这一身“打虎”的手艺并非易事。这需要法律人对法律的执着,对职业的热爱,不断努力实现卓越。

(二)严谨扎实、拒绝浮躁

培养优秀工匠的基本规则是守住内心的寂寞、宁静致远,然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宁静并非一件易事,而越想有水平、越应虚心,越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心浮气躁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走歪前进的道路。法律的理性运行离不开法律人的严谨扎实,许多时候公平正义不得不依靠法律人的良知、经验、技能,而这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训练。法官手握司法判断权,裁判文书彰显着法官的匠艺。案件情节的重组,严谨、融贯而透彻的说理,利益关系的拿捏与平衡,都是法官工匠精神的体现,让人民群众在个案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更是法官不懈追求。近年来,伴随着法官员额制改革,法官办案压力增加,工作强度增大,待遇落差较大,整个法官职业群体出现了迷茫和浮躁的情绪。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沉下心来,像一名工匠一样,把审判工作当成艺术般精益求精,最可宝贵。

(三)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丝不苟、照章办事,更加代表着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比起快速发展的社会,法律具有滞后性,成文法律制定出来就已经开始落后于社会发展,因而需要不断的更新与修订。法律人在推动法律运行的进程中,也必须负有改善现有法律的义务,积极地参与法律的修订,推动司法改革。如刑法修正案的实施、民法典的颁布都是法律人应对社会变化,不断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法律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法律领域也呈现出各种变革和进步: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网上公证、立案和送达,律师事务所巨型化、公司化运行,法律工具层出不穷,互联网+法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科技给法律工作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法律人的工匠精神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四、结语

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法律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最大化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诉求及利益。如果法律人能将各自从事的事业视为自己终生不懈的追求,将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实现法律这件艺术品的最高境界,那么我们就应当具备传统匠人所展现的工匠精神,将知识渗透于行动之中,树立起对法律职业的敬畏,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为中国的司法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刘慧.职业精神的概念界定与辨析[J].江苏教育,2015(48):16-19.

[2]许身健.法律人也要认真对待工匠精神[N].检察日报,2016-07-06.

[3]葛鹏起.总理都在说“工匠精神”,那法律人的工匠精神是什么?[EB/OL].葛鹏起微信公众号,2016-3-6.http://mp.weixin.qq.com/s/tLmi93c6P40o2AiNsjPHGQ.

[4]葛鹏起.法律人,别让工匠精神害了你[EB/OL].方圆微信公众号,2016-7-12.http://mp.weixin.qq.com/s/6RHxqzZ8ZfysM9UpDz2TiA.

[5]魏敬贤.优秀法官更需要工匠精神[N].人民法院报,2015-06-07.

D

A

2095-4379-(2017)25-0123-02

刘丹(1985-),男,汉族,天津人,法律硕士,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研究方向:刑法、刑事诉讼、电子证据;阮小刚(1991-),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法学学士,河南众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研究方向:刑事辩护、公司管理。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法官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工匠神形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