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学35年(1978—2013)
2017-01-28吴嘉宝
陆 扬 吴嘉宝
文化聚焦
上海文艺学35年(1978—2013)
陆 扬 吴嘉宝*
本文梳理1978—2013年35年间上海文艺学的发展轨迹。上海的文艺学在这时期从形象思维的讨论拉开帷幕,中经拨乱反正、文艺批评定位和美学的重新勃兴,到分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以及中国美学等方面结出硕果,应是显示了上海文艺学界历来避虚求实的良好传统。近年文化研究作为兼收并蓄的开放性交叉学科进入中国学术语境,首先是从文艺学研究的母胎中脱颖而出的。
上海 文艺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文学人类学
文艺学作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基础学科,上海曾经是它的发祥地之一。本文立足高校,回顾过去35年里上海文艺学走过的路径,是期望从一丝一毫中见出这个学科与时俱进的沧海桑田变化,以触类旁通,为全国范围的学科反思提供借鉴。我们将起点定位在1978年,以5个板块分而述之。
一、文学概论与美学原理
1978年前后,上海的文学理论研究从形象思维讨论拉开帷幕。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登载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给陈毅的信,言及“诗要用形象思维”。1978年1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姜斌《诗要用形象思维》,1月18日又发表蒋孔阳《诗歌创作与形象思维》。2月,《上海文艺》发表伍蠡甫《诗与画——形象思维漫谈》、白桦《形象思维管见》等,讨论从漫谈转入理论轨道。1978年2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神速完成了《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第一辑的编辑工作,同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蒋孔阳发表《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认为形象思维用于艺术的第一个特点,便是“把感觉能力与理解力结合在一道,通过感性的形式来对现实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综合”。①蒋孔阳:《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文学评论》1978年第2期,第26页。这个观点后来有人非议,认为是否定抽象和概念,为此蒋孔阳又撰文《对于形象思维的一些补充意见》作了答辩。80年代,《文艺理论研究》等杂志持续刊载形象思维问题讨论文章,10余年方逐渐沉寂下去。形象思维的热情,终而渐逊位于符号的理论探究。
这一时期的上海文艺学,拨乱反正是中心主题。钱谷融1978年9月撰写长文《生活之树常青》,强调在文艺领域里,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历来是头等重要问题,痛斥“‘写真实论’和‘爬行的现实主义’成了‘四人帮’手中的两个法宝,两根威力无边的棍子”,①钱谷融:《生活之树常青:从四人帮的破坏谈文艺与真实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讯》1979年第1期,第59页。令作家噤若寒蝉,不敢反映真实生活。1980年钱谷融在《文艺研究》刊文《〈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强调人是社会现实的焦点。1981年他的《论“文学是人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围绕文学与生活议题,上海学界相继发表10余篇文章,如朱立元的《文艺应当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1980年),孙逊、万庆华的《文艺不仅再现生活,还要说明生活》(1981年),杨文虎的《论生活真实》(1982年),黄世瑜的《谈作家在反映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1984年)等。1979年,《上海文学》4月号刊发署名本刊评论员的文章《为文艺正名》,指出将文艺理解为“阶级斗争工具”不全面,也不科学。由此展开的讨论从上海波及全国,讨论的内容也从“工具论”扩展到更为广泛的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批评定位的讨论也在展开。蒋孔阳1979年10月发表《谈谈文艺批评中的艺术标准》,提出生动性和典型性、真实性和真挚性、完美性和独创性、感染性和愉悦性,为文艺批评的4个标准。王文生的《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1980年)认为历史上的一些批评只是从政治的功利出发,过多注意文艺的外部关系,却对文艺本身的内部规律重视不够。许杰的《文艺批评首先应该是文艺》则开宗明义,提出文艺批评“首先应该是文艺,是文艺作品之一种,是富有文艺性的评论文字”。②许杰:《文艺批评首先应该是文艺》,《上海文学》1979年第6期,第77页。这个观点同样引来反论,认为是将批评和批评对象、理论和创作混为一谈。许杰亦撰文《再谈文艺批评》作了回复,并举鲁迅的例子,指出批评同样本身可以是文艺作品。相关文章计有30余篇面世,如钱谷融的《谈文艺批评问题》(1981年)、徐中玉的《当前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几个问题》(1982年)、宋耀良的《谈批评的有机思想》(1983年)、朱立元的《重要的信息反馈器——文艺批评与创作的关系之新探》(1984年)、吴亮的《对文学确定性的寻求——文学批评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1984年)、殷国明的《文学评论要破除旧模式》(1985年)、夏中义的《应该及时留下新时期评论的史迹》(1989年)等。
典型问题的讨论再见复兴。1981年,徐俊西在《上海文学》第1期上刊文《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对恩格斯就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相关论述表示质疑。《上海文学》第4期发表程代熙的《不能如此轻率地批评恩格斯》,就徐文进行商榷。该刊物同年又陆续发表后续文章,就此问题拉开讨论,一时成为热点。
王元化这一时期将1979—1982年所写的大部分文字结成文集《文学沉思录》(1983年)出版,从哲学角度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90年代开始,王元化更多关注文艺学背后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传统,写出《传统与反传统》(1990年)、《清园夜读》(1993年)、《清园近思录》(1998年)等一系列论著,并筹办了影响深广,然而几乎是昙花一现的刊物《新启蒙》。阶级社会中除了阶级性还有没有更广义的人性?为什么杰出作家可以不受世界观阶级属性的束缚?“也许人性和人道主义是使他们在作品中摆脱阶级局限的一个主要原因。”①王元化:《对文学与真实的思考》,《王元化文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3页。王元化作如是说是在大梦初醒的1980年。人性和人道主义,事实上正是王元化之后文学思想一以贯之的纲领所在。
上海的美学研究起步于70年代末“共同美”问题的讨论。1979年施昌东《先秦美学思想述评》由中华书局出版,开中国断代美学史研究先声;次年的《美的探索》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一时广为传播。1982年冯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论真、善、美的理想》,从哲学角度,阐述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自由个性是知、意、情的统一,即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1981年上海美学学会成立,蒋孔阳任会长。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的美学研究逐渐形成以蒋孔阳为首的复旦大学和以冯契为首的华东师范大学两个中心。1993年,蒋孔阳因疾病缠身而撰写多年的《美学新论》出版,开创了一个以创造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书中蒋孔阳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就是反映和歌颂人类自由的光辉的形象。故此,“美的形象就是自由的形象。为其美是自由的形象,所以它能处于不断地创造之中,随着时空结构的变化,时时呈现出恒新恒异的状态”。②参见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179页。2005年,五卷本《蒋孔阳全集》出版。
教材建设方面,上海师范大学多有建树,刘叔成、夏之放和楼昔勇的《美学基本原理》198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多次再版,成为国内最畅销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一,更成为自学高考美学专业的不二教材。王纪人、徐缉熙、杨文虎、凌珑等编撰的《文艺学教程》(1993年),获上海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复旦大学吴中杰的《文艺学导论》(1988年)后来亦不断修订再版,广有影响。蒋国忠在2002年出版《新编大学美育》,2005年又出版《审美艺术教程》,提出“审美艺术”的理念。蒋国忠后从复旦大学中文系调任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身体力行实践了艺术学母体内的美学教学。
世纪之交上海文艺学呈多元化发展。1998年钱谷融发表《文艺问题随想》,就“文学是人学”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同年徐中玉发表《文谈两则:“正本清源”、“殊途同归”》,对20年来的文艺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再提文艺界的“拨乱反正”问题,强调仍然需要不断启蒙。2000年,吴中杰发表《市场经济与市场文艺》,认为中国历代廊庙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冲突,提出“知识分子是文化精英,是引导时代思想前进的阶层。市场经济应该加强他们的独立地位,而不是削弱这种地位”。③吴中杰:《市场经济与市场文艺》,《复旦学报》2000年第3期,第26页。2006年,许明发表《中国问题:文艺学研究的当代性》,呼吁今日全球化时代,亟需确认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
1978年开始,高校里普遍恢复“马列文论”的必修课程,80年代初又形成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的研究热潮。以此为契机,朱立元反对陆梅林视“美的规律”为对象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认为它必然带上历史印记,强调异化劳动具有积极和消极意义上的两重性。朱立元参与论争的文章后来汇成一本专著《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1992年)。1992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教研室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三校年度文艺学聚会,其议题即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学的发展”。会议的讨论记录刊发于《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认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当代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1998年,应必诚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004年,应必诚又发表《审美:属性、尺度、关系、规律》,进一步开拓《巴黎手稿》的美学意义。
1995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相关著述中属先驱之列。进入21世纪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研究向纵深发展。2000年5月“面向新世纪的马列文论研究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17届年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强调“回到”马克思,不单单是简单重复马克思原话,而是要背负当代一切优秀思想成果,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视界历史地融合。在相关研究中,许明的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2006年)主张视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有别于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他者”,来思考它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影响。对于“中国如何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何克服中国的现代性悖论,如何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锋芒的同时又积极地参与社会变革和理论创新”等问题,①许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8页。许明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都足资称为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朱立元在马克思《巴黎手稿》实践思想中引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的提法虽然早见于作者1992年的《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但当时理论的内涵尚单薄。从《学术月刊》2003年第12期上的《寻找存在论的根基》,以及次年被《新华文摘》第18期全文转载的《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开始,朱立元相继发表了《我为何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2008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2009年)、《试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根基》(2010年)、《“实践存在论美学”不是“后实践美学”》等近20篇文章,并出版了专著《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2008年),建构起延续蒋孔阳美学的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朱立元的基本立论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打破主客两分的认识论,返回人与世界最本原的存在,马克思高于海德格尔的地方,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这一“此在在世”的基本形态。故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真正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从实践存在论出发,美学能够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路,从而对主流派实践论美学有所突破。针对董学文等人的不同意见,朱志荣、刘旭光等同朱立元一道作出了答辩。从《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2002年)到《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知识谱系与理论支点》(2011年),以及中间出版的《实践存在论的艺术哲学》,刘旭光旁征博引,论证实践存在论美学如何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具有的存在论意义,佐以现象学方法,超越主客二分,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审美活动的终极目的。朱志荣发表了《论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2010年)等系列文章,并与王怀义合著《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2008年)一书,认为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对先者的超越和互补,也是理论发展的一个必然。
21世纪以来,上海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问题多有深入研究。2008年朱立元发表《新时期文论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对是时钱中文、童庆炳主张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说表态,认为“审美意识形态”可比较完整地概括文艺本质特征,能够适应新时期以来文艺多元发展的基本态势。2009年,朱立元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出版。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构架上分历史、当下、艺术人类学思考三个层面展开叙述。“总论”中编者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历史、现实和文化语境中对译、实践、沟通、再阐释和再创造的开放性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将在与时俱进的当下性中得到落实。质言之,无论经典马克思主义也好,西方自由主义也好,抑或从古代文论挖掘“现代性”也好,“站在当下中国文艺显示的人文立场,研究当下问题尤为重要”。①朱立元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许明的《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也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2009年,王杰从南京大学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在2009—2012年3年期间,其主编有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从南京移师上海,从年刊改为半年刊,并进入南京大学的核心刊物CSSCI目录。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共同举办的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国际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第二届会议2012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召开。会后均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居上,一时成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中心。
三、西方文论与美学
1978年以来,上海一直是引进、介绍和阐释西方文论的主要窗口。1979年起,伍蠡甫早在1964年主编的《西方文论选》开始不断再版。这部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开始,厚达1100页的大型文选,长期来是全国高校西方文论的必备参考书。1980年蒋孔阳出版《德国古典美学》。该书写成于60年代作者青年时期,是继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和汝信、杨宇《西方美学史论丛》之后,中国又一部研究西方美学的开拓性专著。台湾谷风出版社将其列入《谷风文库》,出了繁体字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袁可嘉等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亦热销于80年代,该书长篇概论中,分别评价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广义上的西方现代派作家作品。
1986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加强对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研究”座谈会,3月17日,《文汇报》刊登伍蠡甫、钱谷融、蒋孔阳等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80年代中期后,夏中义出版《艺术链》(1988年),从人文主义视角对契诃夫、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作了点评。瞿世镜的《伍尔夫研究》(1988年)汇编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大量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文献,其《意识流小说理论》(1989年),则进而介绍了包括伍尔夫和亨利·詹姆斯在内的英美意识流小说理论。1988年,陆扬在《学术月刊》上发表《解构主义批评简述》,这是国内较早介绍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文章。1989年朱立元的《接受美学导论》出版,为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新学科丛书》之一。1989年,夏乾丰翻译出版美国吉尔伯特和德国库恩合著的《美学史》,此书呼应英国鲍桑葵的《美学史》,同为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两种西方美学史译著。1990年,蒋孔阳翻译出版的李斯托威尔的《近代美学史述评》,则被认为在国外延续鲍桑葵的《美学史》,在国内延续了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的脉络。三部著作的相关比较时有所见,如夏中义的《〈西方美学史〉的洋为中用:兼及朱光潜与鲍桑葵和李斯托威尔之比较》(2010年)。2000年,陆扬出版《欧洲中世纪诗学》,着重以中世纪传世最多的神学著作来梳理诗学。
在法兰克福学派和德国美学方面,王才勇先后翻译出版了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1987年)、赫施的《解释的有效性》(1991年)、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2005年)、《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2006年)、《单行道》(2008年)等。1997年,朱立元主编出版《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2004年,刘旭光出版了《海德格尔与美学》。
9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对西方文论的研究与全国相似,呈现跨学科趋向,开始显示中国意识。1997年,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出版。这部教材两度修订,相当一段时间内高居国内外国文学学科著作引证率榜首。朱立元在该书导论中重申西方当代文化可以分为两大主潮的立场:一是人本主义文论,二是科学主义文论,由此凸显西方当代文论的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王岳川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10本《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上海作者近半,计有马驰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陆扬的《精神分析文论》、李钧的《存在主义文论》、张岩冰的《女权主义文论》。
199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蒋孔阳和朱立元主编的7卷本《西方美学通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从毕达哥拉斯学派一直叙述到1996年的索卡尔事件,为国家社科基金“八五”和“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是国内第一部通史性西方美学史著作,先后获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朱立元撰写的丛书导论再一次显示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气派,分别以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概括了古希腊至中世纪、近代(即17—19世纪),以及20世纪的美学特征,进而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命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下沿至今的两大传统。同时交代了美学史和文化史交叉并进的写作原则:“一句话,着眼于文化史而落脚于美学史。”①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页。2008年,朱立元主编出版了三卷本《西方美学范畴史》。
同一时期,西方文论研究的“空间转向”在上海开始启动。早在1997年,包亚明就主编过《当代思想家访谈录》,布尔迪厄、哈贝马斯、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各为一册。之后以空间为主题,包亚明先后编撰《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2001年)、《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2003年)、《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2005年)。并从2004年开始,主编出版了包括陆扬、刘佳林等翻译的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爱德华·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像地方的旅程》在内的《都市与文化译丛》(2005年)。译丛总序中编者开篇就说:“亨利·列斐伏尔作为‘都市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一再强调空间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空间性与社会性、历史性的思考应该同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理论视角。”①参见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像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页。并引索杰的话说,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空间性的存在者。又说,人类主体总是包裹在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之中,人类主体自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性单元。
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朱国华的《权力的文化逻辑》。该书是作者的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同年曾军根据博士论文撰成的《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出版,立足中国的接受史展开巴赫金研究。王峰谈西方文论更多带有一种问题意识,这从他的论文标题上即见端倪,如《西方阐释学美学局限研究》(2007年)、《学术一定要“中国”吗?》(2009年)。2012年,刘文谨出版了《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张生则先后译出朱迪思·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2009年)和波德里亚的《美国》(2012年)。
四、中国美学
上海学者对中国美学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1984年林同华出版的《中国美学史论集》是一本先驱性的探索著作,1987年该书在台湾地区出版繁体字版。作为宗白华的学生,林同华1987年出版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也是这个领域的开拓性著作。1985年伍蠡甫主编出版《山水与美学》,着力探讨中国山水画和田园诗的美学意蕴,次年又出版《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收入作者近半个世纪来37篇关于中国绘画艺术和绘画美学的文章。1986年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哲学背景来条分缕析音乐美学思想,开中国古代门类美学风气之先。1987年冯契发表《中国近代美学关于意境理论的探讨》,认为“意境理论在庄子的寓言、荀子的《乐论》和《礼记·礼运》中已具体到微,到魏晋南北朝便奠定了基础”。②冯契:《中国近代美学关于意境理论的探讨》,《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1期,第2页。1993年,陈伟出版《中国现代美学史纲》。许明论文《华夏审美风尚发展论》(2002年),则将中国审美风俗追溯到山顶洞人时代。2003年,吴中杰的《审美文化论》3卷插图本出版。该书试图建立相对清晰的中国美学范畴体系,获教育部2001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王振复是复旦大学中国美学研究的标志。从1987年的《建筑美学》到2005年《建筑美学笔记》,显示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开拓性努力。王振复本人的专长是周易美学,从《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年)到《周易精读》(2008年),确立其在全国周易美学研究中的领军地位。在中国美学梳理方面,王振复在《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年)中将中国美学的文脉分为前春秋、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明、清代7个时期,以实用理性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同年出版的《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下两卷,提供了中国美学研究的细致线索和大量资料。2006年,王振复又出版了《中国美学范畴史》。
祁志祥也笔耕不辍,著述不断。其10余年间相继出版的《佛教美学》(1997年)、《似花非花》(2003年)和《中国佛教美学史》(2010年)等,在佛教美学研究中多有建树。祁志祥的《中国美学通史》3卷本获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2008年出版。该书定义美学为感觉学、美为普遍愉快的对象,有意融儒、道、墨、佛、玄美学思想与诗、文、书、画、音乐、园林美学理论于一体,自成一说。
朱志荣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后,2007年出版《中国美学简史》,他坦言中国美学史是中国学者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梳理的结果,认为无论是相同还是相异,中国美学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美学是互补的,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对世界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朱志荣的《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出版,该书系统研讨了夏商周时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形成,分析是时陶器、玉器和青铜器等器皿,甲骨文和金文等文字,以及文学等艺术形态中的审美特点,充实填补了中国上古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2012年,朱志荣出版《中国艺术哲学》,为国内第一部同类著作。2013年,又出版了《中国审美理论》。
五、新学科与文化研究
80年代中期后,上海文艺学界对于是时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移植热情显得相对理性。1987年,林骧华、朱立元、顾晓鸣、居延安主编《文艺新学科方法手册》,对文艺心理学、文学符号等20多门文艺新学科溯流探源,分别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代表作。与此同时,上海学者在文学和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异军突起。1986年,方克强在《上海文论》上发表评论《人类学与文学》,同年又发表《神话和新时期小说的神话形态》,引证神话原型批评,呼吁从历史感与现实性的结合中,探讨当代文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超越。1988年,方克强又发表《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兴起和原则》以作补充,提出文化人类学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切实指导,应注意3条原则:一是原始与现代相联系,二是共时性方法与历时性方法并重,三是文化方法心理方法与文学本体方法的融合。上述系列论文中,方克强将文学人类学批评分为原始主义批评与神话原型批评两种,并从理论上反复论证。1992年,方克强出版了专著《文学人类学批评》。
1997年,蒋孔阳和郑元者在《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对话《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的思考》,蒋孔阳重申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感也不是单纯的,必然密切关联民族文化传统和生存环境,故“除了充分吸收心理学的成果外,还应该从人类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展开深入的探索”。①蒋孔阳、郑元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的思考》,《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第3页。与此同时,郑元者着力开拓“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1999年任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首任会长,相继在复旦大学开设“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导论”课程,并与郑土有在中文系创建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正式批准。
90年代,文化研究成为上海学者关注的重点。1994年,张汝伦发表《论大众文化》,借用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立场展开大众文化批判,认为大众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工业,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市场要求代替了精神要求,使得大众文化注定平庸和雷同。同年杨扬发表《大众时代的大众文化》,有意梳理精英文化和社会底层大众文化尖锐冲突的来龙去脉。上述文章可视为我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先导,旗帜鲜明地表现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态度。2004年,王晓明从现当代文学转型,在上海大学创建了隶属文学院的文化研究系,这是国内第一个文化研究系,对于文化研究进入高校体制具有标志性意义。
2000年,陆扬和王毅合撰的一本小册子《大众文化与传媒》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择要介绍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著述。2001年,陆扬和王毅选编的《大众文化研究》出版,是国内较早的一部有正式版权的翻译文集。两人合撰的《文化研究导论》,作为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在2006年面世,这是国内第一部本土学者撰写的文化研究教科书。2008年,陆扬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本科生规划教材《文化研究概论》,为《文化研究导论》的姐妹篇。同年曾军主编出版了《文化批评教程》,同年发表论文《文化批评的当代转型与文艺学的学科重建》,认为过去30年间,文艺学学科知识发生了从审美化向文化化的演变。
从2002年开始,国内文艺学界发生持续将近10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应是文化研究中国本土化的一个尝试。2002年,陆扬和张岩冰合译的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出版,这部主张后现代与传统并进的文集,事实上后来成为国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必要引述的一个西方理论经典。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朱国华从一开始就发出了不同声音,认为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未能摆脱生活艰辛之时,最好还是谨慎对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因为,忽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语境条件,将少数人的话语操作在学术研究的合法名义下潜在地偷换为普遍性话语,不仅仅有可能使我们的话语场成为西方话语的跑马场,而且会有可能使我们成为中国小资的同路人”。②朱国华:《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第18页。
2010年,王晓明发表《文化研究的三道难题》,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为例,回顾文化研究在大学体制中走过的风风雨雨历程,进而酝酿发扬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特质,简言之,首先应直面日常经验。虽然这与前面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旨趣与理路上判若两途,但是这个定位并非无的放矢,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兼收并蓄的开放性交叉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学术语境,如上所见,它首先是从文学研究中脱胎而出的。
责任编辑:沈洁
*陆扬,男,1953年生,上海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吴嘉宝,1991年生,河南洛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