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
2017-01-28魏君
魏 君
(安徽淮北技师学院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安徽 淮北 235026)
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
魏 君
(安徽淮北技师学院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安徽 淮北 235026)
声乐教学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美声科学发声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把握声乐知识,并把歌曲的美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本文阐释了美声科学发声法的内涵,重点分析了美声科学发声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并研究了教学中如何借鉴美声唱法。
美声科学发声;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作用
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和其他课程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音色,不仅要因材施教还需要亲自示范,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引导,因此下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借鉴美声唱法。
一、美声科学发声法的内涵
美声科学发声法发生在意大利,深入发展的地方为欧洲。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才传入我国。该发声方法在我国的音乐艺术领域发展比较广泛。美声科学唱法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每一个音节,保证声音的连贯性和通畅性。但是,现阶段美声科学唱法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说法和理论仅仅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和总结。使用该发声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不同的音连接起来,并且需要把每一个音节摆在特定的高度上。以此保证声音能够达到比较高的位置。演唱者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感情色彩,还需要在演唱的过程中准确定位每一个音和字。只有这样声音才会更加趋于完美。
二、美声科学发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使用美声科学演唱方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1]。正确的演唱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声乐的学习。但是,错误的演唱方法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嗓子。不仅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演唱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规范发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音指导。因此,教师的嗓子不仅具有生理功能,还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美声科学方法演唱能够保护教师的嗓子,还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我国的音乐艺术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我国声乐演唱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受西方教学的影响。美声科学唱法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三、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借鉴美声唱法
声乐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声乐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声科学发声法就推动了声乐的发展。不管怎么进行演唱,都需要各个器官进行密切地结合。声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美声科学发声法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学生的审美观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升。想要提升学生的乐感就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运用混声
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都会运用“真声”进行演唱[3]。人们运用真声进行演唱就能够发出更加洪亮的声音,因为这个时候的声带是处于闭合的状态。“本嗓”又是一个比较生僻的词汇,主要是运用在戏剧演唱中。通常情况下,很多音乐学院的新生都未经过比较专业的训练,也没有准确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呈现的声音音域会比较狭窄,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该问题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另外,每个学生的嗓音都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准确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声乐演唱方法。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真声假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咽壁的力量,在教授学生正确运用混声方法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学生的音域,为学生学习声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正确运用共鸣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声区和换声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运用共鸣。在声乐教学中,音域的三个重要部分就是高声区、混声区和低声区。声区的划分依据就是共鸣和声带的振动方式。科学的发声就需要共鸣腔体能够产生共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就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混合音色和混合共鸣意识。只有这些意识增强了,学生才能够在不同声区下选择合适的音色。这样就能够避免换音的时候出现问题。
(三)正确运用歌唱语言
歌唱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语言和音乐。人们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需要吐字清晰,不允许出现装腔作势的现象[4]。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声音上的指点和引导,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清晰地吐字。正确运用歌唱语言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理解歌词能力,在歌词讲解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感情。第二,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教会学生如何协调字音。第三,引导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师在传授学生声乐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美声科学发声法。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混声、共鸣和歌唱语言,让学生熟练地把握美声科学发声方法。为提升学生演唱水平和能力奠定基础。■
[1] 刘瑾怡.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J].音乐生活,2016,09:84-85.
[2] 周筠.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J].音乐创作,2016,02:182-183.
[3] 张刚.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戏剧之家,2015,09:240-241.
[4] 郑永江.借鉴美声科学的发声方法开展民族声乐教学[J].艺术教育,201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