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综述
2017-01-28蔡百川周杰刘吉梅
蔡百川 周杰 刘吉梅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综述
蔡百川 周杰 刘吉梅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坚持“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在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过程中健全机制、抓牢主线、建设骨干、丰富载体、扶贫攻坚,使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教育工委授予“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等。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精神文明报》和众多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一、领导有力,机制健全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学院面对近年来师生员工思想认识、价值观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专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配置了专职精神文明办主任。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要点,工会、团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齐抓共管。
确定思路明确目标。建院来先后推行了“五个一”德育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学生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素质教育“3C”项目建设等,按照“德育为先,素质为要”的要求,强化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在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团建设三个方面形成特色,实现文明创建工作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做法。
二、抓牢“主线”,弘扬正气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重学习提升师生素养。学院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学习教育作为提高教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了学习教育制度,始终坚持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职工队伍。始终把班会课、党团课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出优质班会课评选、定期党课团课学习,发挥了在思想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上的功能,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打下基础。
建“三风”营造育人氛围。长期以来,学院以“和谐、文明、诚信、平安”为核心构建校风,评选文明科室、评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个人;以勤奋好学上进构建学风;以严谨钻研、关爱学生为核心构建教风。
树典型开展争优创先。通过宣传我院师生中的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的先进教师、道德模范“最美考生”和省市表彰的一大批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的事迹,在校园掀起 “争做育人标兵”、“争做成才表率”的活动,涌现出了学生夜晚扶起跌入水沟的老人、学生拾到3000多元现金归还失主等感人事迹。
三、借力“骨干”,创建提质
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通过几年的建设,2016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在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进入前200所示范院校,实现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提升了省级文明单位的质量。
加大投入改善条件。骨干建设期间,投资2个多亿的资金,通过购买、置换等方式使三个分散校区融为一体;学院积极规划整合校区资源、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加大对原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维护维修力度,办学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内涵发展成效显著。通过骨干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公开出版专业教材50余本,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2项,市级科研项目61项,院级科研项目152项,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投资近100万元建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心和工业文明中心,构建起以3门“思政课”为核心的必修课程和15门专项特长选修课组成的素质教育课程系统。
科技文明不断提升。近年来,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职员工培训、技术推广培训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共完成各类社会培训27433人次,培训企业员工26788人次。
四、丰富活动,培育特色
社团建设培养特长。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院把品德高尚、组织才能、遵纪守法、热爱劳动、文明礼貌、诚实友善和社会实践服务等作为优秀素质特长来培养,建立文体艺术型、专业爱好型和社会服务型社团62个,学生参与率100%,各类社团艺术型社团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5个、省级奖项92个、市级奖项240个。
文化活动培育品牌。学院每年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技能大赛、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等为载体,为丰富全院师生的文化生活搭建平台。各社团经常性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纪念、庆祝等活动。
公益活动传播新风。校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共青团宜宾市委、关工委、宜宾市红十字会、宜宾市环保局等部门合作,组织38项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超过2万人次,现了当代大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青春风采。
五、扶贫攻坚,服务地方
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学院先后帮扶屏山县新市镇汉溪村,鸭池乡中华村。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屏山县鸭池乡隆新村,学校下派了驻村干部,中层以上干部、高级职称的教师一对一落实到户,每年学院和干部职工在资金、物资、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扶贫支持,累累计支持资金30多万元,食堂采购其农产品10万余元,为屏山就读我院学生减免学杂费32人,减免总额60余万元,两年实现了20户脱贫。
传播科技服务三农。学院主动参与市级各单位对口扶贫工作,先后承担了市委组织部、市教体局、市安监局等多部门定点扶贫村扶贫产业规划工作。承担了宜宾市农技员、农业劳动力转移、专合社、种养大户等培训20000多人次,涉及各区县建卡贫困户1002人。成立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教师主动加入宜宾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农业科技指导培训服务小分队,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技术扶贫行动。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创建不易,保持更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继续保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力争通过扎实的创建工作促进学院整体工作再上台阶,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