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规划理论塑造师范生教师职业理想案例的反思
2017-01-28黄美玲王娜
黄美玲 王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基于生涯规划理论塑造师范生教师职业理想案例的反思
黄美玲 王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在师范类院校中,公费定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而产生抑郁、迷茫情绪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非常常见,亦是师范类院校学生工作的难题。通过成长辅导,辅导员运用生涯规划理论将一名原本抗拒教师职业、情绪低落的公费定向师范生转化成主动追寻教师理想的优秀师范生,辅导成效显著。文章针对该案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完善今后辅导工作的建议,并指出生涯规划理论在引导师范生树立教师职业梦想时能起重要的作用。
生涯规划理论 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理想 测评工具
在师范类院校中,公费定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而产生抑郁、迷茫情绪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十分常见[1],这种现象严重困扰着部分师范生的心灵,是多类心理危机事件产生的根源。如何引导该部分师范生自觉树立教师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涯规划理论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以职业素质测评为工具,帮助师范生全面认识自我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实现人职匹配[2]。这种人本主义观点深刻体现并尊重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求。结合职业素质测评的建议,辅导老师对学生“不合理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3],能够行之有效地引导师范生逐步树立教师职业梦想,并自觉追寻。我校2016级新生林晓(化名)同学的成长辅导案例就是这样的典型。
一、辅导背景
林晓是我校2016级定向公费师范生,自幼家庭条件优越,在城市长大,报考我校是缘于父母的强烈建议。2016年秋新生心理普查,发现林晓有明显抑郁和焦虑倾向。心理咨询室老师与其进行详细交流后反馈信息给我:“林晓的职业认同感很低,一想到将来要当小学教师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情绪低落从开学持续至今。作为该生的辅导员,我意识到,抗拒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学习和生活始终不愉快,学生的内心一直处于矛盾和痛苦的煎熬之中,长此以往,矛盾积累而得不到化解,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主动约谈林晓,进行成长辅导。
二、辅导过程
(一)找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迈出探索自我第一步
经交流了解,林晓听从了父母建议报考我校,考上之后才了解到公费定向师范生毕业后要履行到农村任教的义务。听说农村条件艰苦,没有发展前途,由于其从小在城市生活,物质条件优越,去农村任教,她说想想就害怕,未来就这么被决定了,觉得很泄气和郁闷。获知原因,我对林晓的心态表示体谅和理解。引导她思考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退学”和“继续痛苦地混日子”林晓表示都不是她所愿,但找不到其它方法。我告诉她,要一起思考和寻找既不选择“退学”,也不选择“痛苦地混日子”的第三种方式,林晓听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接下来我引导林晓从“认识自我”开始,认真思考适合她的职业。
(二)科学运用职业素质评测工具,全面“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从性格、兴趣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林晓采用了我的建议,采用MBTI性格测验认识性格类型,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了解适宜职业类型,以施恩“职业锚”测验考察价值取向。
(1)MBTI性格测验
林晓在MBTI性格测验中为ENFP性格类型(外向 直觉 情感 直觉),个性特征为健谈热诚,友善的,温柔敏感,富有想象力,智慧乐观,适应能力强。对于MBTI给出的性格描述她认为贴合实际。适合的职业有:人力资源经理、市场营销和宣传策划、公关专家、儿童教育教师、大学教师、心理辅导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设计师等。对于MBTI测试给出的职业建议林晓认为她对“人力资源经理、大学教师、设计师”比较感兴趣。第一次成长辅导做完MBTI性格测验结束,林晓需要花时间消化和思考MBTI性格测验的结果和建议。
(2)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第二次成长辅导,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在测评中,林晓的霍兰德代码是SAE,社会型、艺术型、企业型三类比较突出,其中社会型最明显,被描述为对人的工作感兴趣,服务他人,喜欢帮助他人解决问题。适合职业有护士、医生、教师、导游等。与MBTI测试结果比较,教师职业有重合。由于林晓不喜欢医学,相比导游,她更认同教师职业。教师恰恰以人为工作对象,主要帮助和服务学生成长,从这个角度看,教师职业很好地切合林晓的职业兴趣,得出这个结论时,林晓感到很惊讶,我让她回去好好思考之前抗拒教师职业的具体原因。
(3)施恩“职业锚”测验
第三次成长辅导从施恩“职业锚”测验开始。施恩“职业锚”测验主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确定哪些东西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经过分析,林晓认为工作要权衡家庭、职业和个人多方面需要,要求有“足够弹性”的工作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活型职业锚”,其次“服务型职业锚”明显,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价值取向明显。我引导林晓考虑教师职业寒暑假假期,教师职业在精神层面带来的强烈成就感,这些均能高度契合林晓价值观。
(三)改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误区,重塑职业认知
第四次成长辅导,我让林晓列出对教师职业抗拒的原因,并进行逐条分析,引导她改变对教师职业的刻板认识。她认为教师待遇极差、教书条件艰苦、教书工作枯燥乏味,小学教师没有前途,缺乏成就感。我以我校近两年师范毕业生在林晓家乡工作情况、发展情况、校方、当地教育局的广泛好评度和上升空间为例,及时纠正了她对教师职业的刻板印象和绝对化认知,让其领悟到从事自己热爱又适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现在的农村教师待遇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完全能够过好小康生活;教育有共性但绝不枯燥,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我们深入学生心灵,因材施教。当孩子们因我们的启发和引导得到成长和进步时,就是在成就一份份千金难买的生命价值。通过不断地澄清和改善对教师的不良认知,辅以价值观引领,林晓意识到之前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是片面而带有偏见的,逐步从心底接纳教师职业。
(四)全面发展,自觉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次成长辅导,围绕如何成长为合格教师而开展。虽然林晓认同了教师职业,但公费定向生没有就业压力,学习动力相对不足是这个群体的通病,为了避免林晓空谈理想,没有实际行动,我从专业知识学习、教师技能磨砺、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出发,引导其树立“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的目标和学习和工作计划,以上好一门课、管好一个班、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为尺度衡量自我,突破短板,全面发展。林晓表示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也有了方法,心中一片晴空,会马上行动。
三、辅导效果
经过五次的成长辅导,林晓在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转变。这个起初极度排斥教师职业的孩子树立了教师职业梦想,摆脱了情绪低落的困扰,焕发了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林晓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热心于班级事务管理,多了许多朋友,情绪状态良好,主动参加学校各项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在微型赛课中获得了三等奖,成为新生班级中仅有的三名获奖者之一,成长显著。
四、反思与启示
部分公费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低是师范类院校共有的教育难题,从林晓的辅导案例中,我们进行反思,获得如下启示:
(一)生涯规划理论为引导师范生树立教师职业梦想提供新的视角
结合以往成长辅导经验,处理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的辅导案例,单纯从学生个人对教师职业的喜恶、学校培养优势、家庭期待、社会就业环境、国家扶持政策、教师职业崇高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往往效果不佳,难以令师范生从心底里认同教师职业。仔细思考,真正的原因在于该部分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求没有得到尊重和满足,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总觉得未来是由于外力的原因而被迫决定的,自己失去了选择和掌控未来发展方向的权利。至于她未来打算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清楚,这恰恰是职业指导理论能够为他们理清的问题, MBTI人格特质测评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职业测评工具,能够给出相对科学的结果和建议,能够成为成长辅导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教师职业的有力工具。结合测评结果辅以相应的价值观引导,能够很好引导学生改善不良认知,树立教师职业理想。
(二)科学使用职业素质测评工具,合理解释测评结果
在校师范生正是处在性格、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速发展和形成阶段,有很大可塑空间,其职业理想也是变化和可塑的。即使评测建议并非完全指向教师职业,也能通过引导和塑造,成长为优秀教师。其次,最了解受测者的是受测者本人,要充分尊重受测者的自我认识,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三)完善由教师职业理想迈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虽然林晓获得了良性发展驱动力,树立了教师理想设定了短期计划和目标,但没有引导她设定中期和中长期目标,这也是完善林晓后期成长辅导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甚至人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学校缺乏针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学生对生涯规划了解甚少,甚至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建议由专业的教师为广泛的需求者进行生涯规划课程指导,或者开展关于教师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4]。
[1]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中国重庆:西南大学,2010.
[2]李支其.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中国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罗亮.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引导免费师范生终生从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8):201.
[4]张正武.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中国济南:山东大学,2009.
黄美玲(1985-)女,湖南浏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讲师;王娜(1986-),女,河南新乡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讲师。
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资助项目(17D11)之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