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规划问题分析及规划途径
2017-01-28李文辉秦安县城乡规划局
李文辉 秦安县城乡规划局
小城镇特色规划问题分析及规划途径
李文辉 秦安县城乡规划局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富余劳动力,避免其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同时,发展小城镇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出路,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
小城镇 地方特色 问题分析 途径
前言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虽有大量的小城镇已经建成或者在建(其中多数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差,甚至没有相关的总体规划,多年来没有什么质的改变),但仍有相当一定数量的小城镇处于待建地区。经过20余年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外来企业资金的注入,虽然对当地以及周边城镇、乡村甚至对所在区域整体社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一、小城镇体现地方特色的意义
大力发展小城镇、走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就是要使我们广大农村的经济面向广域的市场,依靠自身的内在经济发展潜力、环境优势、政策扶持、外来资金注入等来实现非农业人口、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转移和集聚,以此产生小城镇经济外在的规模效益,促进城镇、乡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环境优势的造就主要依赖于小城镇地方特色的建设,小城镇地方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特色、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地方历史文脉、经济特色等。
二、小城镇特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景观要素遭到人为的破坏
不同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地域类型赋予了小城镇独有的自然要素,如气候、地质、土壤、植被等,这些都构成了小城镇在不同的地域发展条件,对小城镇有着局部或者整体的影响,同时这些要素还是小城镇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有些地方镇政府由于盲目追求所谓眼前的经济效益,大搞房地产开发业,成片的森林被砍伐、生态绿地被侵食:人工、自然水体被填平;河道水渠也成为了城镇污水和生活、工业垃圾的处置场所;百年、千年古树因不良项目的开发、大气污染而枯死;具有当地文化传统民风的古建筑、民宅被拆除或者因资金原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由此可见,人们只顾搞建设、搞开发,在发展纯经济的同时几乎忘却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对城镇的重要性,导致城镇失去了应有的自然风貌和城镇固有的地域形象。
(二)旧城人文景观得不到延续
在小城镇旧城改造中,由于人们对小城镇更新、延续旧有景观的“曲解”,机械地采用大城市的建设标准,追求街道宽敞、线形笔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街道景观遭到了人为的肆意破坏。使原有的商业步行道失去了相互间的对应关系,产生了“距离”感,甚至是商业街道成了不可耐看的建筑一条街,导致街道没有了商业氛围和亲和力。
(三)新区建设空间建构不理想
随着小城镇一定空间内的可利用土地不断地开发建设,城镇建成区逐年扩大,但开发空间内即建成区街坊地段内的建筑空间效果却并不理想。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政府或开发业主忽略了前期规划对建设的引导,无序的建设产生了无序的城镇景观空间。
三、体现小城镇地方特色的途径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认真收集现有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水体、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料,掌握规划区域内经过百年、千年积累沉淀下来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当地文化传统、民风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料,运用合理的、先进的规划手段使这些自然的、历史的、现代的物质和非物质条件尽量达到最为完美的、和谐的统一,使小城镇成为真正不乏历史文脉、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一)充分利用景观要素(街道、建筑、水体、绿地等)。延续与创造自身独有的城镇风貌。水体指由自然地形地貌形成的或者是由人工修筑的河渠、湖泊、溪流等,它们是景观物质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自然景观要素。追溯人类历史,人们往往选择距离水源近的地方进行城镇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水源发展水路运输、排洪泄洪,还可以通过滨水景观带的设置起到丰富小城镇空间布局形态的作用。
1.规划时利用当地地形地貌环境自然形成的街道网线,联系周边街区向外进行延展,把各环境要素相互连接起来,构成联系城镇各街区、不受车行干扰的商业性步行系统。步行道两侧的建筑物空间比例尺度要适度,路面上的设施如座椅、垃圾筒、广告、灯箱、地面铺装等色彩、高度、体量都应考虑人的视觉、触觉、心理上的需求特征进行精心配置,并能很好地与周围整体环境相协调,充分表达环境语汇、建筑文化内涵,体现街道整体个性形象和街道特色。2.加强小城镇街道的空间运动层次,增添小城镇特色。具体手法有:(1)曲径——一般小城镇旧有街道均呈曲折线型,使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时隐时现,让人的心理在一段时区内始终处于“起伏”状态,期待下一处更为注目的景观出现,最后达到视觉的汇集点。(2)符号——旧城内街道入口处时常保留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过街楼、石柱、雕塑、牌坊等,而这些可表达建筑物、构筑物内在语汇的“符号”恰好起着诱导的作用,给即将进入城内的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小城镇景观特色的道路空间凝聚点。(3)增色——在小城镇开敞、半开敞、封闭空间适宜配植具有地方品种特色的花草树木,修建标志性构筑物、花池、花坛、水池、座椅等,提高小城镇的个性品味。
(二)利用景观设计原理,创造崭新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对于近年来随着村镇企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来说,由于忽视了地方城镇特色的保护,同时又缺乏当地经济特色,使得小城镇相互间成了“千头一面”的翻版。小城镇建筑文化底蕴的创造,关键环节是做好小城镇景观设计,这需要景观建筑师的参加。
四、结语
总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除要因地制宜、保持自己的特色外,还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可持续、科学地进行发展。
[1]芩迪,周剑云.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探析[J].城镇规划,2012(4):36-41.
[2]闫恩诚,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