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玛琳·杜马斯的艺术创作特征
2017-01-28李运贤山东大学264209
李运贤 (山东大学 264209)
浅析玛琳·杜马斯的艺术创作特征
李运贤 (山东大学 264209)
玛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是荷兰著名的女性画家,她被认为是开拓水墨画人物新方向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从绘画的特点入手,对玛琳•杜马斯的绘画艺术进行研究与解读,期使对杜马斯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也有所启发。
玛琳•杜马斯;艺术语言;创作立场
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作品中,以玛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为代表的一批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杜马斯的作品不但显示出传统绘画的形态和影像,而且混合着当代绘画的理念和语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当代绘画,并且发现当代中西方艺术创作差异,解决自身创作实践的困惑,本文选择玛琳•杜马斯作品的艺术创作特征进行研究。
一、玛琳•杜马斯简介
玛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她于1953年出生于南非的海角镇,母亲是位家庭主妇,父亲是名酿酒师。在杜马斯12岁时父亲因为长期酗酒死于肝病。杜马斯虽然童年就喜爱摄影和漫画,但是她成长的环境非常闭塞而且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触南非种族隔离文化。20世纪70年代,她开始在开普敦大学麦克里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并尝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类形态的复杂性。从70年代中期开始,杜马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习艺术,此后一直在此地生活和创作至今。在阿姆斯特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开启了她的国际生涯。她最初从事素描、抽象拼贴画及蒙太奇,之后,在1983年,以素描画和油画著称于当今世界,同时又以一名有才智和独特见解的艺术家迅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
二、玛琳•杜马斯的艺术特点
(一) 玛琳•杜马斯的艺术语言
杜马斯的作品具有中西绘画艺术的多种元素,既保留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水墨韵味,她的作品不仅题材敢于涉及别人不敢涉及的题材,而且形式多样。
1.水墨语言
在杜马斯的众多具有代表性作品中,许多都是以水墨完成的,这也是其画面形式呈现的一大特色。作为中国绘画艺术国粹的水墨,西方艺术家接触甚少,纵然是运用也仅仅是将水墨作为一种颜色而已,作用等同于颜料的一种颜色,而杜马斯的作品中,对于水墨的运用则多用于塑形及效果上的营造。
杜马斯的纸上创作模糊缺乏华丽,但却体现了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先在纸上泼墨,然后根据墨的形状创作线条,画面上无法辨认墨的起笔处,也说不清这些笔触是线条还是色块。笔触的线条和阴影是模糊的,在模棱两可的处理中,观者可以辨认出轮廓。杜马斯将线和色结合,运用了自然的墨迹形状,是色块也是线条,作品本身有种侵略性的美感。一片色块和点自然晕开,破碎的色块形成薄纱般的效果,传达出某种病态,有些作品也有积极的意味。
2.水彩语言
杜马斯还常画水彩作品,她先把色彩泼在画纸上,然后随着水色的流淌勾画轮廓,五官再用炭笔点画出。在作品《萎》(Chlorosis,1994年)中,杜马斯充分利用了水彩的流淌、晕染、飞白等特性和技巧制造出特殊的画面效果,描画出一系列安静的、梦幻般因爱而受伤的人物形象。同时,杜马斯还采用多个头像并置的方法,把一个头像的内涵,扩大到十倍、甚至二十倍,使弥漫其间的伤感也增强了十倍、二十倍,从而给人以视觉冲击。她描绘的平民化集体人物头像的绘画题材中也同样常见这种方法和效果。
3.综合材料
杜马斯并不从真实生活中选取绘画对象,她往往有意识地从各种不同途径获取素材,从杂志插图、明信片上的图画到以往大师的绘画等。杜马斯经常根据照片进行创作,这些照片有的自己拍摄,有的来自报纸、书籍、杂志和明信片。对杜马斯而言,照片仅仅是参考的耗材,对其需作各种处理而非照搬照抄。所以,在杜马斯的作品中人们常看到的是一张张扭曲变形、充满深意的面孔,而不是看到孤独冷漠的模特。杜马斯用影像复制出的现实世界的表象,直指的却是人们的内心世界。
(二)玛琳•杜马斯的创作立场
作为最著名的当代女艺术家,杜马斯不是简单地描绘生活,她将绘画作为自己研究历史的方式,仔细思量后从各种源头来选择,最终成为心中想象的素材。
1.人道主义
从杜马斯的作品和绘画观念中都可以看出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或叫人文主义。女性,色情,种族,死亡,病态在杜马斯的画面中直白的展现出来,毫无过多思想性的束缚,她把当代艺术中的热点、卖点体现的相当完美。
2.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艺术作为一种否定的力量,其根本任务是要打碎男权文化给定的语言和思想对女性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制和统治,而不是去赞美和维护现存社会。杜马斯作为一位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当中的女性艺术家,通过画面把她独有的个人感受大胆的表达出来,形成她特有的杜式表现风格。杜马斯的作品反映出她对男权主义社会的一种对抗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冒犯了主流的审美习惯。杜马斯没有强调自己的性别身份,她完全是用自己的眼睛来重新审视这个她身处的社会的人群和社会的存在状态。
三、玛琳•杜马斯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杜马斯的绘画让人感觉沉重和压抑,正是杜马斯对人生苦难的敏锐洞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气质,使她作品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杜马斯以她强烈而简练的色彩语言、独特而真实的女性身份介入到艺术领域,她曾说:“艺术不只制造出美丽,我制造粗陋,或许我不懂得美丽的含义。”这无疑会引导人们从新的审美角度理解传统观念中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作为一个画家,其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丰富的艺术素材与环境,良好的修养、持久的艺术激情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无论是杜马斯,还是从古至今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都必须具有的,也无论他属于哪个时代,何种背景与流派,并且将一直保留,这些是艺术之河前进且永不枯竭的前提。
四、结语
玛琳•杜马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许多国内画家受到她的影响,常被称为“睿智的表现派艺术家”,她在艺术语言和内在精神上都具有极强的表现性。杜马斯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水墨语言来表达她对当代社会的体验和感受,她把爱、愤怒、忧伤和悲凉,从电影和摄影的世界,重新带回到画笔的世界。玛琳•杜马斯在创作中强调艺术的绘画性,她始终引导着架上绘画在媒介繁杂的当代艺术领域中前行,所以她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既体现出传统绘画的形态和影像,又参杂着当代的理念和语义。
[1]贺靖.杜马斯的创作思路浅析[J].艺术探索,2006(04).58.
[2]林曰惠著.忧虑与希望—解读画家玛琳•杜马斯及其作品[J].美术观察,2005(05).
[3]周青编译.另类的尖叫[M].九州出版社,2005.
[4]熊靖.论马琳•杜马斯作品的形式美体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54.
李运贤(1990—),女,汉,山西运城,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油画创作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