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现状思考

2017-01-28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科理论

许 蓉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000)

我国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现状思考

许 蓉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50000)

中国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经过多年来的学习与探索,已经进入了相对自觉的阶段,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研究者涉猎范围具有片面性,盲目崇拜西方成就等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设计”理论势必经历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此期间,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当建立在对技术的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將文化的元素透過创意转换成具有价值的形式,而付诸量产行销的事业,而非囿于对形式表象的认知。

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现状解析

我国的艺术设计理论源于春秋时代,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可说是我国第一部涉及艺术设计理论的著作,该文中提到的车的设计,就体现实用性的理念及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到了现代,我国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的学习与探索,已经进入了相对自觉的阶段,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与高等学府教师们在从事设计实践之余,潜下心来研究设计理论。这不但能够促进中国艺术设计实践的迅速成长,更有助于中国设计理论研究进入真正的自觉,而不只是停留在感性的模仿或照搬西方设计元素与理念。然而,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也有自身的不足。一是许多研究者只能从他自己所熟悉的一个局部或者他实践的主要内容来研究,而不能把视野扩大到整个设计领域,这往往导致其研究成果的片面性,难以助益于现代设计理论的宏观体系;二是研究者对设计理论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清,造成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含量受损。研究西方的理论家往往也只看到西方设计实践的成果,鲜能从西方的社会现实与文化因素去寻根求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使研究者很难真正理解某种特定产品的文化成因,而这种文化的因素可能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对象。针对之,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一、艺术设计理论需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

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学者,可谓得天独厚。前辈们的研究为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积聚了必要的势能和不可或缺的经验条件,并且为学科的构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先辈工艺美术理论家如陈之佛、雷圭元、田自秉、王家树等,每一位都是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大家,他们在中国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现代设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构建现代设计艺术理论成为可能。但并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就是适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需要的理论。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毕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范畴,工艺美术依靠手工完成,较多倚靠代代相传的手艺,而现代设计是与机器生产相关联的,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过去工艺美术理论的研究主体集中在皇室、贵族等少数人使用的工艺品上,而研究的重点往往是工艺品的“艺”,多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对象的材料、图案、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而言,只研究对象之美显然是不全面的。若以“工”、“艺”区分,过去的研究重在“艺”,并且对“艺”的研究在经历了几代的努力之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这个研究并未能满足现代设计实践的需要。那么,对器物“工”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了。“工”主要是从对象的实用功能出发来研究。人造物的出现取决于人对其自身局限的发现意识,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身不足时,就逐渐开始创造可满足其需要的器物,这种意识的产生源于对某种功能的追求,可以认为是一种最原始的、最迫切的、也是最本能的创造性活动。“口齿的发明与应用,都是围绕……使纯功能的造物进化为造物造美并举的又文明活动”。对“工”的研究,也并非只停留在器物的功能上,同时还拓展到器物形成的原因,即“事理”(柳冠中先生提出的“设计事理学”),这要求从器物产生的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器物的产生及其功能的实现。

传统工艺美术的基本专业有染织、装潢、陶瓷、服装、特种工艺等等,而当代艺术设计的基本专业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等等。因此,二者在专业门类上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传统工艺美术是通过手工技艺来完成的, 传统工艺美术相对于当代艺术设计在美学上,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装饰美与机械技术的功能美的比较。如果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因此李砚祖先生将原来设计美学的功能之美与技术之美基础上又延伸出了科学之美,这也正反映了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学科是有机地向前发展的。因此,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势在必行。

二、设计实践不需要空洞的设计理论

现代设计实践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形而上的理论,而是能够指导设计发展的理论,或者能为设计实践提供更多的灵感源泉。这种理论的产生也要求理论家要投身到设计实践中去体验。当前,技术已走向生活,艺术也已走向生活,而生活如何来接引它们。设计作为生活的组织者,正好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让技术和艺术这两条锦鳞在自己的心池中优游。很多宝贵的设计思想火花都是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青年学子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在能引起普遍共鸣的设计哲学形成以前,不管是形而上的设计思想还是零碎的思想火花,对于设计实践都是宝贵的财富。设计作品不是设计师个性体现的最佳载体,这也是艺术设计不同于纯艺术的根本所在。今日艺术成功的标志既不是形式风格,也不是语言样式,而是具有个人特征的思维方式。艺术作品一般是艺术家个性的表达,传达的是艺术家的情感与体验,对于观众而言,那可能是个遥远而又虚无的感受,尽管它可以让艺术家自己为之疯狂。设计作品与之不同,往往是针对某一消费群体,它要能体现出这个群体的共性需求。对于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应该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抽象出设计的“一般”,用这种一般来指导设计实践则具有导向性作用,要做好这样的设计理论研究,仅依靠设计师或者纯粹的理论家都难以实现,只能寄希望于第三类人——实践型理论家的出现。

三、设计理论研究应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最大问题是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脱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者自认为其视角高于一切,企图以某一理论指导一切设计实践,而事实并未真正了解现代设计;二是设计师们着力于从事设计创作,暂时还没有精力去顾及理论导向;三是外来设计实践的影响,国外大量设计作品的涌入,使我们的设计市场显得五彩缤纷,然而由于对国外设计理论理解的延时与肤浅,缺乏原创性,使我们本土的设计理论在面对纷杂的设计世界时显得颇为苍白,这时的设计理论要想合理的解释已显不力,更何况形成有效的指导。

中国现代设计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这显然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现代设计,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我们的设计作品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对于有着优秀设计传统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不相称的。反映在设计作品中的文化精神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这种灵魂的形成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延伸,亦可以说设计作品是文化精神的载体。要真正实现这个目的,理论先行还是必要的,对于设计理论的研究者而言,任务更加艰巨,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当建立在对技术的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將文化的元素透過创意转换成具有价值的形式,而付诸量产行销的事业,而非囿于对形式表象的认知。在此过程中理论家更近距离的去接触设计实践的过程显得尤重要。

四、设计理论需要更多地融入其他学科

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体现出该学科教育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特质。然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教育倾向已严重制约了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艺术设计跨学科主要有两种,一是艺术设计学科自身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二是艺术设计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艺术设计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势必需要更多交叉学科研究者介入,这样更有利于设计理论的成长,否则把设计艺术的边界弄得界线清晰,就很难产生边缘的融合了,设计理论需要更多的融入其他学科来帮助其健康发展。

总之,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二者的关系同源而异流。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设计”理论势必经历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此期间,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当建立在对技术的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之上,而非囿于对产品形式表象的认知。研究中国艺术设计理论是迎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从工艺美术史论的转向艺术设计史论拓展的必然。

[1]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首卷》.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07序.

[3]何晓佑.《设计教育,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作准备》[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3(1).

[4]李砚祖.《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1).

[5]李丛芹 .《设计批评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6:84.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