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学研究

2017-01-28杜光乾张新铭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易县建设局工程质量监督站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手段深度考核

杜光乾,张新铭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易县建设局工程质量监督站

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学研究

杜光乾1,张新铭2
1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2易县建设局工程质量监督站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土木工程是工程类的下属分支学科,该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土木工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备道路、房屋、岩土等工程设计与管理的专业型人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土木工程教学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针对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创新理念;土木工程;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的作用,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土木工程的内涵逐渐丰富,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土木工程教学的需要了,因此,必须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当代土木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从目前的现状看,土木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土木工程教学时都采取的传统手段,一味将书本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师根本无法将知识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也十分有限,长期以往,必定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表意见的勇气,显然,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课程内容缺乏深度

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很广,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大多数内容都比较肤浅,欠缺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识内容,例如,在《现代土木工程》中,涉及到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在内容上比较全面详尽全面,但是由于内容十分繁杂,教师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地讲解,只能选择一些重点内容点到为止,这样只能让学生对土木工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难以将内容的精华传递给学生,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是收效甚微的。

(三)课时偏少,考核方式不科学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授课学时都在20课时左右,课时最少的学校为16课时,土木工程本身设计的教学内容就比较多,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讲授,20课时的课程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课时限制,教师只能尽量压缩每一章节的讲解时间,这样只能造成讲解的深度不够,学生的理解也不够通透。在考核方式上的,大多数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考核都是采用纸笔考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很难反映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进。

二、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教学方法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当今时代的发展给土木工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都具有课堂教学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接受就可以了,这种教学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念,在课堂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手段上,必须改变传统枯燥、呆板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为学生讲授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加深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二)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内容深度不够的问题,教师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首先,在教材的编制上,应选择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知识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样就能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书本内容,进一步拓展内容深度,不必迫于内容过多、时间有限的压力而点到为止。其次,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联系,土木工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真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可布置一些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完成。

(三)适当增加课时,创新考核方式

由于土木工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需要花费的课时也比较多,因此,学校必须给予充足的授课学时。针对当前许多学校在土木工程教学上分配的课时偏少的现状,必须适当增加课时,并将增加的课时合理分配到每一周,这样才能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使教学更加精细、深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必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纸笔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将笔试和专业实践考试相结合,这样既能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也能检验其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土木工程专业上的综合素质,是适应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

(四)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密切联系,因此,要确保土木工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建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对土木工程教师的职业资格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其不仅要在学历、文凭上符合标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二,要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第三,应定期派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团队。

结语

总之,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土木工程教学进行创新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教学中存在的手段单一、深度不够、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必须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如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深度、理论联系实际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土木工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1]张云莲,李启令,俞春校等.《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创新理念[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4)∶90-92,98.

[2]白爽.浅谈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07-707.

[3]熊保林,王希良,丁军霞等.土木工程面向创新体系教学的改革[J].科技信息,2010,(15)∶435.

[4]吴丽丽,左菊林.创新型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8-19,21.

猜你喜欢

手段深度考核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