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分析

2017-01-28张文博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江流大圣唐僧

张文博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分析

张文博
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作为2015年中国电影圈的一匹票房黑马,其成功之处值得借鉴,本文从编剧的角度出发对影片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影片的编剧艺术,并指出了影片剧本的不足,仅供参考。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编剧艺术;不足

2015年公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当时的票房黑马,惊艳全国,给中国动画电影打下一剂强心剂。细细观摩本片,不难发现,这个动画电影带着好莱坞、宫崎骏以及周星驰电影的影子,当然它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国动画电影,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电影界评大圣归来是将中国动画与美日动画100年差距缩短到10年的精品,下文从编剧的角度来解析这部动画电影。

一、影片的故事

(一)影片背后的故事。大圣归来能够与观众见面,离不开创作团队的坚持,先是经历投资方撤资,后期又被剪,创作团队的坚持居功至伟。在电影院公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据导演和编剧田晓鹏的定位来看,电影本身应该是类型片,从影片创作过程来看,影片主要面对的观众群体应是12+,但是影片送审以后在广电的定义是儿童片,导致剪掉了约30%的戏份,这是一个巧合使得影片成为一部老少咸宜的片子。可以说它是一部成功了一半的类型片,尽管如此在中国依然难能可贵。

(二)影片故事情节。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影片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即借助西游记小说的外壳,重新解读了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故事桥段的编排也带有网络小说似的风格。即先交待故事人物先期背景,随后经历磨难一步步成长。如果从网络小说的角度来看大圣归来的故事情节,说到底就是不断打怪升级,最终打败神秘大反派的故事。

从影片的结构来看,影片开始阶段表现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镇压的情节,随后镜头一转故事线进入主要人物江流儿(唐僧的一世,西游记小说中唐僧经历了10次轮回),江流儿这个名字代表的就是唐僧。因从西游记小说来看,唐僧父母在江上被奸人所害,幼小的唐僧顺江而下,因而取名江流儿。山妖抓幼童是影片的一个高潮,也是江流儿与孙悟空相遇的契机,随后二人结伴而行,展开一段离奇的冒险之旅,最后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

二、影片的编剧特色

影片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一个“新”字上,西游记小说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人知,从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很多,影响最为深刻的是83版,基本算是小说的复刻。随着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出现,对西游记故事的改编开始愈演愈烈,不仅影视圈,小说圈也在改编,比如《悟空传》。大圣归来也是对西游记的重构,讲述了一个新的故事。

(一)选材新。影片故事的选材脱胎于西游记小说,但与传统西游记故事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从影片上映初期的情况来看,排片率低,根源是影视圈不缺披着西游记的皮“骗”观众钱的电影,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所以本文所言的选材新是指用旧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故事,故事本身截取了西游记中的一小段故事,并进行重新解读,当然这里的新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主要是熟悉西游记的人太多,所以整个影片以西游记为背景,构筑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故事脉络,但就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

(二)人物关系新。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是师徒关系,而大圣归来中成功塑造了孙悟空与江流儿如同父子一样的关系,孙悟空角色的定位如同奶爸,在冒险过程中一路保护江流儿。而这种人物间的关系,最终成为孙悟空觉醒的关键,因为从观众的角度,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身如玄铁、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但就是不能守护那个声声喊着“大圣”的“小屁孩儿”。所以正是这一关系上的新,在江流儿“牺牲”后,促使孙悟空真正觉醒成为齐天大圣。

(三)人物角色新。大圣归来的人物设定新颖而且成功,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充满了超级英雄的精神,不论是变身前的孤绝,还是变身后的热血武神,均体现出一种东方狭义精神。孙悟空的设定很有特色,用网友的话说“这孙悟空是马变的吗?这脸长得跟李咏似的。”这话调侃意味浓厚,但也正体现孙悟空表面形象的特色,从深层次上看,这一设定是成功的,观众记住了这个马脸猴子,因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在故事情节中一步步丰满立体起来的。除主要人物大圣以外,选自《山海经》等志怪小说中的人物也有令人眼前一亮之处,比如四足龙,龙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吉祥物,也是王权的象征,在佛教之中龙是极富灵性之物,龙在佛教一般是三宝的护法,所以历来有“八部天龙”护法神之说。

(四)立意新。大圣归来成功打造了中国特有的超级英雄,立意新颖,影片中无所不在的中国元素,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种东方美学。如果深挖中国传统动画和美日动漫,它们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中国动画角色在说话或是静止时,衣服、披风都是飘动的,不妨回顾一下宝莲灯、哪吒闹海,这种“东方式流动美学”在美日动漫中很少。此外,影片弘扬的一种正能量,从表面看,说的是勇敢,深挖则表现了爱与正义,不懈奋斗的情怀。

三、关于影片编剧艺术的思考

大圣归来是成功的,它的剧本相对也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深挖,可以发现相比影片的视觉效果来说,它的剧本比较差强人意。影片中大圣孙悟空变成了大叔,唐僧是一个“小屁孩儿”,孙悟空的形象是一个奶爸,而且还是一个不称职的奶爸,这点十分新颖,但是如果抛开西游记的外壳,可以发现,影片的故事实质上是比较空洞的,一些剧情的转折也比较生硬。所以准确地说,大圣归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概念,如果没有原版西游记的文本支撑,大圣归来的故事就会散架,变成一个中年大叔护送小孩子的故事,所以本质上看大圣归来还是一个靠概念、小点子以及action角色动作驱动的故事。在西游记故事背景下,观众自动忽略了大部分的剧情硬伤,所以四川美术学院张小涛指出,大圣归来的艺术性不及60年代的《大闹天宫》。因此,大圣归来更像是好莱坞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电影,比如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等。电影的成功,不能离开编剧,编剧搭建了一个成功的故事,而在具体的实施中升华,这也是大圣归来的成功之处。

结束语

大圣归来的成功脱胎于剧本的成功,虽然借助了西游记的故事,但是在编剧深厚的功力下,重新构筑了一个全新的西游故事,弘扬了正能量,并塑造了一个中国特有的超级英雄,西游记作为中国十分知名的超级IP,大圣归来的成功改编值得借鉴。然而影片的剧本也存在一些硬伤,虽然不影响影片最终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中国编剧界的问题。

[1]陆小玲.专心讲故事——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突破∶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04)∶50-53.

[2]卢丹.浅析古代小说在当代影视剧中的价值重现——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谈起[J].艺术教育,2016,(03)∶126.

张文博(1988-),男,汉族,河北承德人,文学学士,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四级编剧。

猜你喜欢

江流大圣唐僧
江流儿故事类型与民间“报冤”心态
吹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号角——读《横江流韵》随想
大圣归位
彭大圣决定隐身
目 光
互联网思维下动画电影的创新策略研究——以《大圣归来》为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惹人喜爱
减肥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