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2017-01-28任广田牡丹江市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森林资源森林

任广田牡丹江市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任广田
牡丹江市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在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中,遥感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因此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也发展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遥感技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遥感图像;目视判读;解译标志

一、遥感技术以及森林资源二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搜集技术,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空中对地面的物体进行监测,而这项技术也是从航天遥感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卫星技术以及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遥感技术也有了大幅的改进和提高,并且也成了目前较为先进的侦查技术,针对一些动态、宏观的物体侦查也有着非常好的表现效果。遥感技术融合了航片、卫片地面调查结构以及抽查方法,在侦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源的覆盖,从而起到调查的效果。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是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时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工作,其中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林业区域、自然保护区域以及相关的林业单位等,其中还包括了森林、林地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等。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有效的对当地的林业资源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进而通过专业的分析来对森林生态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目视判读

1.判读准备。对于判读准备我们首先要选择相应的地图比利,其中以:25000为最佳,同时要注意的是,我们也要对计算机进行几何校正以及影像增强的卫片进行调整。在调查前,工作人员还要准备好相应的数据资源等,并且认真的做好调查成果以及森林经营方案的相关数据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国家颁布的林权证书以及界限的相关划定书等,林业资源的近期档案资料以及土壤信息资源等;林业砍伐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相关批文等。

2.判读解译标志。针对一些林相图、森林分布图以及湿地分布图等相关薪资我们还需要通过判读解译标志来加以实现,其中图像中的形状、色彩、结构、位置、大小等相关数据信息都要包含在内,而后利用野外踏查来将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特征以及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统计,并且设立相应的立目视判读标志表。而这项工作也是遥感判读的一项重要基础,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对于未来地类树种信息进行判断时,也会影响到整个遥感的正确判断几率。

3.主要判读因子。(1)色调特征。色调特征是色调影像上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中对于影像目标大小、形状以及高低等相关信息的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也会受到遥感比例尺、气相以及镜头焦距等相关因素的影响。(2)大小特征。地物影像的尺寸以及相关参数等都是大小特征的重要参数标准,其中地物大小会受到比例尺的影响,这样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且为了保证地物影像的京都,我们也要对表现以及图斑区划进行精确的划分。(3)形状特征。在影像轮廓是指反映在影像上的地物的外部轮廓形状,地物类型不同对应不同特定的形状。(4)纹理特征。纹理特征在影像上的表现也会较为明显,其中地物个体的大小、形状以及色调等能够通过纹理特征综合表现出来,并且对于区分远近地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判读原则。(1)综合分析。论证法要与反证法结合,以提高判读地类的唯一性和可靠性。(2)图片和文字资料综合分析的原则。在分析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图片信息,包括航片、卫片、地形图和专题图等。

5.解译方法。(1)直接解译。可以直接使用相关影像判读标志,对比较容易判读的地类进行有把握的判读。(2)逻辑推理法。对很难或无法直接识别的地类,要充分的利用地学规律以及实际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的确定。(3)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波段和、时相的卫片和已知地面资料,相互补充和验证,从影像中提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提高解译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图像判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森林资源读取时对于图像判读的影响。森林资源的读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遥感图像的京都也会受到森林植被的分布以及内容的一项,而地形图以及遥感图像在进行衔接和处理上也会存在着偏差,这样也就会影响到图像判读的质量。

2.判读时的局限性。遥感图像中对于读取位置信息的判断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便宜,而不同的影响所对应的特征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整体判读的质量,同时目前的技术仅仅能够支持判读标志的建立,并不能够对生长情况以及森林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判读。

3.地类判读的误差。一些地类特征在遥感影像上的显示差别极小,判读标准很难把握,如个别的荒山荒地和农地等与未成林的造林地、灌木林地等。一些特征非常接近的林种和树种,也不容易作出判读标准。

4.判读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目视判读是由人脑来完成,因此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判读解译标志中所需的地类色调、形状和结构等特征较难分别与掌握。可以在遥感技术的发展中加大计算机判读的比重,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判读精度。

四、遥感技术应用的前景

遥感影响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融合多方面技术来更好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森林二类调查中的应用质量,并且也可以有效的加强自动化识别的技术,进而更好的帮助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结语

从上述内容中也可以看出,目前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也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利用遥感图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的对森林资源的情况进行判断,而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和资源图的绘制也能够更好的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质量。因此对于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软件以及自动化识别的开发质量,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1]王雪.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硕士,2009年.

[2]高祺.谈森林遥感在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224.

[3]黄桂娥,陈义杰卫星遥感图像技术在森林二类清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53、260.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森林资源森林
山西大同大学“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应用”大同市重点实验室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