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对策分析

2017-01-28高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群体信息化

高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对策分析

高帅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当今社会发展已然进入信息时代,因而当代大学生毕业就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融入信息化、适应信息化。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形势下,站在新媒体发展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索、研究和分析,首先要认清新媒体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对当前就业市场的各方面影响,然后探讨出路、研究对策,为大学生就业前景提供更为全面、更为权威的指导信息。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可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信息工作建立在新媒体技术支持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完善全面的信息技术系统,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指导途径。

新媒体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对策

1 前言

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指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前提下,以数字技术为技术核心、通过数字化传播、最终以移动的或固定的多媒体终端传递给大众的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比较常见的传递新媒体的多媒体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电子期刊、数字媒体等等。随着时代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媒体技术的服务和应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阔。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日常交流与生活中都离不开社交平台与新媒体技术。立足于这一社会现状,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之路上就可以走得更远更长久。

2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影响

2.1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正面影响

新媒体技术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展了信息的普及范围。这使大学生群体对于就业指导信息的理解和吸收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依靠新媒体技术传播的有效就业指导信息以互联网与社交平台为最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冲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其数字化和实时性的特点显现出其巨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和特点都为大学生参与就业信息指导活动和接受就业信息指导工作提供了便利。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就业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主要发生在校企、校人、人企之间;其次,新媒体技术的推广会拉大信息资源丰富者与信息资源匮乏者之间的差距,使信息资源匮乏者陷入劣势状态;最后,新媒体技术所传播的信息内容量丰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难辨真假的信息,同时新媒体平台承载的信息量越大,就越会加重学生的就业信息选择压力。

3 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

3.1 就业信息源不充足,就业社会关系网络不完善

虽然依托新媒体技术,产生了许多高效传播信息的社交平台,但相对来说,能够提供足够全面的就业信息指导资源的完善系统的平台还不够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在积极寻找就业渠道、提供个人求职信息等方面都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信息化中的主体性质的缺失,阻碍了就业社会关系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化和系统化。

3.2 就业信息化建设渠道单一

目前看来,仍待改观的主要集中在各高校对于就业信息化的渠道建设工作方面,工作方向单一、渠道拓宽任务仍未打开是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大学生群体寻找就业指导信息的不便之处。当前的就业指导信息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体现还主要局限于网站与网页的建设,资源整合力度不强、信息面窄,其他方面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资金与人力投入力度小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地解决。

3.3 就业指导信息化中,指导方式简单

就当前社会上的就业指导信息化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现有的就业信息化指导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是静态信息与单向信息,活跃程度、互动程度与反馈力度都很低。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也压缩了待就业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提升空间,当前大多数高校和地方政府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也有少数招聘网站和高校依托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平台等建立开发了自己的应用软件与就业平台,通过高效率的动态发布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资源,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服务程度浅、互动效果缺失等问题。

4 新媒体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4.1 依托新媒体技术,拓展信息来源,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

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网络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完成度。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越复杂、越庞大,个体能从中获得的资源就越丰富,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提高其就业成功的机率。因此,在新媒体视角下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工作,就要把握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依托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4.2 依托新媒体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中心的辐射型信息体系

首先分析当前的就业指导信息体系结构:主导力量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核心对象是各高校,依托形式为可浏览的网站与网页,以信息的批量整理与发布为最主要的就业指导工作方式。这种体系结构较为简单,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如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低、资源共享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学生关注度低、实际工作效率低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若从新媒体视角来重新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体系,则会产生不同的也是更好的效果。借助新媒体平台快捷、方便、应用广泛的优势特点,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核心对象建立起中心辐射型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形式的信息化平台具有高度的发散性、互动性和完善性,其以大学生群体为中心展开的辅助环节可以囊括公共媒体平台、人际关系自媒体平台、学校官方信息平台、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领域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用人单位媒体信息平台、人力资源信息平台等等多种组成部分。这种辐射型的信息体系的构建,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就业信息受益者,其具有多元多向性、主动传递性与实时高效性等突出优势,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就业信息指导服务,也将加速就业信息指导工作的信息化。

[1]刘梦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求知导刊,2015.

[2]李芹燕.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

[3]郑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群体信息化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