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伦理

2017-01-28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荀子儒家

梁 钰

江西师范大学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伦理

梁 钰

江西师范大学

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展开论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简述了“天人合一”的在人性与理性的价值,并从当代生态伦理思潮着重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天人合一;儒家;人与自然;生态伦理

一、“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

“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最早产生于原始农耕文化中,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在农业实践中渐渐的摸索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耕种规律,总结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供给,由此逐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认知,并催生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先秦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已经基本成型,孔子时期随未形成“天人合一”观,但孔子提出“知天命”然后“畏天命”进而“乐山乐水”,将“天”与“人”联系到一起。到孟子时期,孟子将“天”赋予了德性,利用“道德”这一桥梁,将“天”与“人”连接在一起强调人性是“天”赋予的。到荀子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阐述。荀子认为所有生命都是源于自然,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的这一认知使天道和人道达到了统一,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累积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到西汉时期,“天人合一”思想逐渐成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为细致,他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人”的关系,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成熟。到宋明时期明确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张载首次提从“天”与“人”的关系出发,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张载还进一步提出天地之体就是人类之体,天地之性就是人类之性。之后,二程从“天理”的角度阐述了天人关系,朱熹通过“理”这座桥,把天与人都归于“理”。

“天人合一”思想再经历了萌芽→成型→成熟→完善,最终明确提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它源于先哲对天人关系的探索和认知、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和认知,是先哲的人文结晶与理论硕果。可以说,“天人合一”观是一种大智慧、大眼界、大境界[3]。

(一)“天人合一”明确了天人关系,指明了人的责任和担当。“天人合一”的核心内容是“天人一体”“天人之分”“天人相参”。对于“天人一体”,孟子曰:“天地万物为一体。”①张载曰:“性者,万物之一源”②“万物虽多,其实一物。”③王阳明曰:“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④最早明确提出“天人之分”的是荀子,其中荀子对“天人之分”中“分”的理解尤为重要。所谓“天人之分”,就是认为“天”是客观现实即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是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的,既不受外在力量的支配,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而“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超脱自然能动的主体,所以天与人职能各不相同,正如“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⑤所说,天与人都不能超越各自的职能。但人可以通过对天的认识和适应,从而“制天命而用之”⑥。荀子还认为“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即人最为天下之贵⑦。不独如此,儒家认为“故人者,天地之心也。”⑧“唯人万物之灵。”⑨“人,超然万物之上。”⑩等。人既然在天地万物间有如此至高超然的地位,那该怎样做才能无愧于此?又该怎样和这样的地位匹配呢?最重要的是人要有责任和担当,人应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1为使命,做到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通俗讲这个责任和担当,就是维护天地万物运行发展的自然性、完整性、连续性,也就是维护人类进化发展的自然性、完整性、连续性。[4]

(二)“天人合一”思想明确了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儒家在肯定天地万物价值的同时,将“亲亲”惠及整个人类,又进一步推及到自然万物,提出“仁爱好生、长养万物”○12,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生态保护观。儒家从“仁”出发,以“仁爱”为基点,把对人的仁爱推行于自然界;认为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万物。《礼记·祭义》中还甚至指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谴责“不以其时”,提倡“时禁”,把草木、禽兽的命运与孝道、仁道、天道联系在一起考究这具有非凡的意义。实际上,孔子“仁”“孝”“义”“礼”这些道德范畴从人推及物是“天人合一”最好的写照。

三、“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生态伦理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儒家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为说,道家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3为宗,禅宗以“法界缘起”、“依正不二”为旨,都是把天地万物与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这种中国古代的整体论哲学通常也被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1]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把天当作自然万物的本原,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在生态伦理上的体现私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要敬天并感恩天的赐予。孔子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4明确指出天是包括了日月律动、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由此出发,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5主张敬天法天。孟子也认为要“知天”,先需对天要“尽心”。朱熹也曰:“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亘古至今,生生不息。”○16也就是说,天地以生物为心,以万物生生不息为心,朱熹之“知天”,真正达到极致,短短数语,敬天之心,显露无遗。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17的思想。在他看来,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为父母,人类为儿女,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2.人应有仁爱万物之心。儒家认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以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18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善待万物,使之“养长”“丰长”。孟子的“尽物之性”说也特别强调“时”,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9荀子继承发扬了孔孟思想,认为“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20所以人除了爱物之外,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荀子认为植物正在生长时,不能进山砍树;鱼鳖水产的繁殖时期,不能用网和药捕捉;播种庄稼顺应时节变化,这样庄稼才会丰收,百姓才有充足的粮食;伐木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还要注意育林,这样树林才能长久存活。此真乃“爱物”“尽物之性”“致其用”的精粹。荀子还创造性提出了人本原则,在《荀子·天论》中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告诉我们,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放弃人对自然的责任,而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的功能,是违背万物发生发展的实际的,是无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儒家还认为爱物应纳入行政的律令,自秦汉以后各时期颁布的法律中都有保护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条文:“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21这是规矩。西周时期有“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的法令。○22汉代也有“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23的处罚条例。

3.人应“节用”。天地万物虽生生不息,但自然资源并非无穷无尽,须知“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24“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25,因此人类需节制贪欲,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所以孔子明确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6反对奢侈淫欲、铺张浪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严厉斥责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认为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27荀子亦强调“节用”,主张“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28“节用”是和“爱物”“养长”一致的,都是生态链条上重要的一环。[2]

(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也主天人一体论,它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主张尊重自然、强调天道不可忽视,这充分体现出了一种生态伦理。道家以“道”或“无”为宇宙本体,认为道是永恒的,个人如果体悟到道,与道合一,那便与天地同存,这也是道家的不朽。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以自然为最高追求,以诚于道为根本,以此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并与自然共进退,同变化。他明确提出“人与天一也”的说法,如:“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29,“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30。强调天道对人道的相关性和优先性,认为人的一切源于自然,因而也必须回归自然。庄子的回归自然是指人精神上对自然本性的一种回归。

(三)禅宗的“天人合一”思想

生态伦理可以说贯穿了禅宗的整个思想。禅宗认为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从“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31可以看出禅宗认为哪怕是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是充满生意和趣味,值得被爱护的。他们承认有情的众生和无情的花草都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真如本性自然显现,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32从某种意义来看,有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33

四、“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严肃反思,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极有可能成为生态文明的响应者和先行者。这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惊人的一致。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就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而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无疑是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的良好借鉴。

提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认为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快乐。这一点从层出不穷的如欧阳修、谢灵运等纵情山水的大儒就可见一斑。客观地审视这一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肯定:“天地变化,圣人效之”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②、“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③……种种说法无不肯定了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天理人伦的统一,两千多年前的伦理思想,竟暗暗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儒家的“天人合一”还要求人们“畏天命”然后“知天命”最后达到“制天命”既要了解自然然后利用自然。这正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一直走下去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的“天人合一”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在”④,肯定“物”“我”相合,与当今的人与环境友好相通的意识相符,也与当今生态伦理学相合。道家还提倡“知常”、“知和”、“知止”、“知足”,本质上仍是对自然、对万物的敬畏。人类在建设工业文明时忘记了保持这种敬畏,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热,并最终自食恶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拾对自热的敬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学习力学会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

从历朝历代有关生态保护的律令就看得出古人对环保的重视。《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草木以时入山林,这是多么朴实的道理,也恰是生态文明所要求的。还有“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这,断其手”⑤这样的刑罚,虽然残酷但足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环境的重视。这些保护环境的制度,并非某位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的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所决定的。作为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生态文明治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们更应深刻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他们得出结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偏颇,却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的肯定,“天人合一”作为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依然闪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我们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思想便是途中不可缺少的基石。

注释:

①《孟子·尽心上》

②《正蒙·诚明》

③《正蒙·诚明》

④《传习录》

⑤《苟子·富国》

⑥《荀子··天论》

⑦《荀子·天论》

⑧《礼记·礼运》

⑨《周易·秦誓上》

⑩《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11《张载语录》

○12《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13《庄子·齐物论》

○14《论语·阳货》

○15《论语·泰伯》

○16《朱子语类》

○17《西铭》

○18《礼记·中庸》

○19《孟子·梁惠王上》

○20《荀子·王制》

○21《逸周书·大聚》

○22《伐崇令》

○23《汉律类纂·盗律》

○24《礼记·中庸》

○25《吕氏春秋·义赏》

○26《论语·述而》

○27《孟子·梁惠王》上

○28《荀子·荣辱》

○29《易经·系辞》

○30《易·系辞上》

○31《易·系辞上》

○32《齐物论》

○33《韩非子》

[1]陈文.“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2008年11期

[2]徐诚寿.“天人合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4

[3]徐诚,寿扬宾.“天人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0(3):8-11

[4]徐诚,寿扬宾.说和·说儒[M].香港:孔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06期

梁钰(1992-),女,山东省莱芜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荀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经典语录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知识小词条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