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留俄(苏)学生与中国近代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1-27麦田
麦 田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留俄(苏)学生与中国近代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麦 田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北京 100007)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留俄(苏)学生与中国近代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黑河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李鸿阶、龙登高、谢小建、张春旺、张国雄、张应龙、张禹东、张振江与诸位理事,以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各地侨联分管负责人、相关地方同志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23篇。
中国侨联副秘书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赵红英主持开幕式。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张春旺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一是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二是坚持严谨的治学理念,扎实推进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三是坚持严格的办刊制度,不断提高刊物质量水平;四是坚持开放的学术精神,用心打造精品系列书籍;五是坚持主动服务意识,积极服务侨联与侨务工作大局;六是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交往渠道。张春旺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一是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二是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切实推进现实侨情研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三是继续发挥中国侨联课题的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促进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四是深化华侨华人研究体系建设,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增强研究成果的多样性;五是探索创新研究机制,整合研究力量,推动学术研究与侨务工作相结合;六是发挥学会平台作用,推进地方研究机构建设,加强与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七是继续做好刊物编辑出版工作,打造信息宣传与资讯分享平台。张春旺还对学会理事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了说明。
研讨会进行了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主持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在大会发言阶段,南开大学世界近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肖玉秋、黑龙江省侨联副主席曹明龙、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杰分别以“晚清中国赴俄留学生研究”“早期马列主义传播与旅俄华侨”“‘4821’留苏学子与中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留俄学生安全状况与保护调查研究”为题做了主题发言。肖玉秋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人逐渐意识到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的重要性。从1896年开始,官费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赴俄国学习语言和实学。留俄期间,他们接受俄国校方与中国驻俄公使、游学监督的双重管理。学成归国后,经考试合格者被委以官职。尽管中国留俄学生人数不多,但在对俄外交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曹明龙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区到沿着横跨欧亚大陆、翻越乌拉尔山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到处都有华工的足迹。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国共两党中许多人的留苏留学经历,旅俄华侨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王浩指出,“4821”即1948年中央选派21名中央领导人和烈士子女留学苏联的别称,建国伊始他们踏上苏联游学之旅,归国后多数人都成为了各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在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杰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是主要的海外留学生群体,但俄罗斯留学生的安全状况最令人关注,表现形式和被害原因也最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因此,通过警务合作等多种途径来提升海外留学生的安全状况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分组讨论阶段,白雪涛、陈奉林、郝亚堃、何薇、姜晓燕、李子重、刘清才、刘振宇、宁艳红、牛长立、夏凤珍、肖甦、阎国栋、岳西宽、张冰、张建华、张立程、赵伟、庄宇分别在小组讨论中宣读论文,就旅俄华侨的历史与现状、留苏学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中俄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旅俄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与会人员以旅俄(苏)侨胞与中国革命、留俄(苏)历史与人物、留苏(俄)学生与社会发展、留俄学生与“一带一路”四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此次研讨会大大加深了旅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印象,大量留俄故事和人物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旅俄华侨的具体认识和感受,旅俄华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应当引起重视。有的学者认为,华侨华人研究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没有跨界问题,因此华侨华人研究应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者提出,华侨华人研究应扩大视野,加大对地方华侨历史学会的支持力度,建议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华侨华人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抢救华侨华人历史。有的学者提出,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强沟通协作,通过资料信息共享、开展研究项目、召开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多方交流与合作。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主持研讨会闭幕式。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作研讨会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以旅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为主线的研讨会很有特点,并就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学术研究应重视旅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二是当前留学生研究很热,应重视留苏学生在各方面的贡献;三是应大力挖掘华侨华人对所在国的贡献,特别是对苏联的贡献;四是应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野,学术研究应重视为现实服务。
在分组讨论中,各位理事还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对学会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与会人员还参观了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瑷珲历史陈列馆等,加深了对旅俄华侨华人、中俄历史及经贸往来的直观认识。此次理事会也是首次与地方侨联合作在地方举行,开创了学会工作的新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对推动地方侨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