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满铁调查文献中的中国民俗资料*
——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6卷)为中心

2017-01-27赵彦民

文化遗产 2017年3期
关键词:满铁村落民俗

赵彦民

日本满铁调查文献中的中国民俗资料*
——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6卷)为中心

赵彦民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6卷)是1940-1944年间,对中国华北农村社会的家族、村落、土地所有、佃耕、水利、赋税、金融及贸易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调查记录。这一调查涉及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文旨在基于民俗学的视角,从空间民俗、时间民俗、心意民俗三个方面,整理和归纳部这部资料中相关的调查内容,期待这些调查记录资料为理解华北农村的民俗事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分析的素材。

满铁 惯行调查 民俗 华北农村

一、序言

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日俄战争(1904-1905)后,日本从俄国夺取了满洲中东铁路及抚顺为中心的矿产经营权,1906年创立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从成立至1945年日本战败,作为协助日本政府对华侵略与殖民地统治的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①1907年,满铁设置调查部。1908年,调查部改称调查课,同年在东京成立东亚经济调查局、满洲及朝鲜历史地理调查部。1910年,设立地质研究所(1919年改称地质调查所),1918年,成立大连图书馆。1932年,满铁设立经济调查会;1936年废除经济调查会,设立产业部(1938年,产业部改称调查部)。1939年,调查部、东亚经济调查局、中央实验所、大连图书馆被统合为大调查部。1943年,调查部改编为调查局,迁至长春。如上满铁调查部门沿革所示,满铁调查部成立以来,在近40年时间里约有4000千人的调查员参与了政治、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等领域调查研究,形成了庞大的调查资料。《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以下称《惯行调查》)是1940-1944年间,在东京帝国大学末弘严太郎博士的指导下,根据法社会学的方法,对华北农村的家族、村落、土地所有、佃耕、水利、赋税、金融及贸易等农村社会的所有生活规范展开的调查记录。②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东京:岩波书店1952年版,第1页。调查团队由东京大学的相关人员与满铁调查部北支经济调查所成员组成,主要对河北省的四个村落即顺义县沙井村、良乡县吴店、昌黎县侯家营、栾城县寺北柴村和山东省历城县冷水沟村、恩县后夏寨村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整理后的访谈调查记录达114辑,累积123卷。这些调查资料在战后1952-1958年,由岩波书店分为六卷出版刊行。

《惯行调查》作为理解当时中国农村社会资料集成,含盖了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领域,为各个学科研究展开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基础。随着《惯行调查》的出版发行,陆续涌现出了一系列以《惯行调查》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各学科领域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经济学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有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③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历史学的领域有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三谷孝的《从村落解读中国:华北农村五十年史》*三谷孝编:《村から中国読む:華北農村五十年史》,东京:青木書店2000年版。、祁建民的《中国的社会结合与国家权力》*祁建民:《中国における社会結合と国家権力》,东京:御茶の水書房2006年版。等,人类学的领域有中生胜美的《中国村落的权力结构与社会变化》*中生胜美:《中国村落の権力構造と社会変化》,东京:アジア政経学会1990年版。、兰林友的《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在上述研究成果中,根据不同学科的侧重,都对《惯行调查》这部资料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可以判断这一资料所具有的学术利用价值。

从上述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惯行调查》作为研究华北农村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多是被运用于农村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变迁等方面,资料中包含大量关于民俗文化现象等方面的调查记录,还未充分地得到有效利用。基于这一点,本文首先主要从民俗学的视角,整理和归纳资料中相关民俗事象的内容,为民俗学研究拓展和挖掘这一部分资料的利用价值,提供理解中国农村社会民俗文化事象的考察与分析的资料。其次,对《惯行调查》中民俗事象相关内容的整理与归纳,主要援用了日本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方法,即“空间民俗”“时间民俗”和“心意民俗”的三分法。*福田アジオ·宫田登编:《日本民俗学概论》,东京:吉川弘文1983年版。援用这样的分类方法主要是考虑到满铁的调查并不限于民俗事象方面的调查,各领域间的边界也不十分明显,有利于民俗事象的析出与归纳。其次,满铁调查的对象是村落,从空间、时间和心意三个层面来归纳和整理,更能有效地理解村落的文化特征与其各个层面的关联性,而不仅限于单纯的民俗事象的分类。具体而言,空间民俗包括家、家族生活、亲族宗族、村落、耕作生产。时间民俗包括节日、农耕仪礼、诞生、婚丧仪礼、祖先祭祀等。心意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庙宇寺院等。以下将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归纳与整理相关的资料。

二、《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的构成与调查项目概要

《惯行调查》共计6卷:第一卷与第二卷收录的是河北省顺义县沙井村的调查内容;第三卷收录的是河北省栾城县寺北柴村的调查内容;第四卷收录的是山东省历城县冷水沟村和恩县后夏寨村的调查内容;第五卷收录的是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和良乡县吴店的调查内容;第六卷收录的是河北省滦县、乐亭县、昌黎县、山西省的大谷县、介休县、忻县、山东省的益都县、德县等调查概况及河北省涿县、邢台县的水利调查内容及相关资料,另外还收录了顺义县、历城县的租税等一手资料和调查人员的座谈会记录及索引。

在调查实施前的准备阶段,东京方面的调查人员和满铁调查人员制定了详细、缜密的调查提纲。东京方面的调查项目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一)以土地关系为中心的惯行调查事项、(二)商事及金融相关的习俗惯例调查事项(这一部分的具体调查项目在《惯行调查》一书中被省略、未被录入)、(三)家族及村落的相关习俗惯例调查事项。在(一)以土地关系为中心的惯行调查事项中,包含历史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的考察,共设定十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一,以构成土地法的各主体的探明及分析,包含(1)个体、(2)家族(与土地法的关系)、(3)宗族及同族、(4)寺庙和其他的祭祀、宗族的各种设施、(5)村落构成对土地关系的影响、(6)国家或国家设施;第二,土地所有形态,包括两个方面(1)因身份和血缘的制约而产生的土地所有形态、(2)私有地;第三,关于地藉和土地的公证;第四,关于土地利用的法律;第五,土地买卖其他权利处分以及以土地为中心的金融;第六,关于水利灌溉的事项;第七,以农地关系为中心的赋税;第八,农业以外的土地利用关系;第九,民国政府以后的各种土地政策;第十,农村的流通及金融的各种问题。*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第33-38页。(三)家族及村落的相关习俗惯例调查项目设定两个大问题群:第一,家族、同族。包含(1)家族制度和土地制度、村落、乡党关系、(2)作为制度、思想的家族制度和现实家族制度的对比、(3)家族的构成、(4)家长的地位、(5)家族的生活、(6)家产及财产继承、(7)同族;第二,村落。包括(1)村落里村民的基本意识和关系、(2)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关系、(3)家族、同族和村落、(4)村落的构成、(5)祠堂、神庙、寺院及祭祀、戏剧和村落的结合作用、(6)村落组织、(7)村的治安维持、(8)村落内的司法、(9)村的财政、(10)村的财产及债务、(11)村的产业、(12)公共事业、教育、教化及善举、恤政、(13)村的对外关系、(14)村落生活和故乡、同乡的观念及影响、(15)村落生活和县城。*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第38-44页。

满铁方面的调查项目共设定九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一,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调查项目,具体包含四个内容,(1)业主权的历史发展、(2)所有形态、(3)入会权、(4)相邻关系;第二,关于以土地买卖为中心的所有权变动,包括七个方面(1)土地买卖当事者与非当事者的比率、(2)作为买卖客体的土地、(3)土地买卖的时期、原因及其比率、(4)土地销售对家族及农村的影响、(5)土地买卖的形态及其性质、比率和目的、(6)土地买卖的手续、(7)土地买卖的效力;第三,关于租佃的调查项目,包括九个方面(1)规定租佃关系的各种条件、(2)租佃契约、(3)租佃权、(4)地租、(5)地租以外的佃农负担、(6)特殊的租佃关系、(7)佃农对地主的隶属关系、(8)佃农的家族状况、(9)雇农;第四,关于水利的调查项目,包括(1)规定华北水利灌溉的各种条件、(2)华北水利灌溉的作用、(3)水利关系-关于河川、沟渠、井户、储水池、湖沼等调查;第五,地藉及土地公证的相关调查项目,包括(1)地藉的组成、(2)公证制度;第六,关于农村赋税的调查项目,包括:(1)中国税制的沿革-为了了解中国税制的特异性、(2)赋税的种类、税额、税率和税的形态、(3)征税机关、(4)征税手续、(5)征税上的弊害、(6)清赋、(7)农村赋税的负担状况、(8)免租地;第七,农村金额及交易相关调查项目,包括(1)金融组织、(2)负债状况、(3)金融关系和家族关系、(4)在农村的交易关系;第八,关于家族及同族的调查项目,包括(1)家族制度的历史考察、(2)家族成员及内容、(3)家长、(4)家族的精神结合关系、(5)家族的经济结合关系、(6)分家分居、(7)农村职业地位差异而引起的家计状况、(8)同族的大小、范围及内容、(9)同族集会、(10)族长、(11)宗教仪式中展现的同族结合关系、(12)同族内的经济结合关系、(13)社会关系中的同族结合技能、(14)同族内的家族地位;第九,关于村落的调查项目,包括十五个方面:(1)村落的名称、范围、面积、沿革、(2)聚落的形态——散居制、围居制、(3)村落的地理条件、(4)构成村落社会的人的要素、(5)村的行政组织、(6)村落的治安维持、(7)村落内司法、(8)村落内的财政、(9)村落的产业、(10)公共事业及设施、(11)村的宗教设施、仪式及婚丧嫁娶中村民的结合关系、(12)村的对外关系、(13)村政和县行政的关系、(14)村落和家族、(15)村落的质变·解体及其方向。*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第45-56页。

从上述的调查项目中,可以看出在村落、家与家族、土地、水利等方面的调查中包含较多民俗事象的内容。下文将《惯行调查》中主要收录的六个村庄的调查内容为主,分别从“空间民俗”“时间民俗”“心意民俗”三个方面来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民俗事象。

三、《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中的民俗资料(一)空间民俗

如上所述,这里把村落、家族宗族、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内容划归为空间民俗的范围。在《惯行调查》的各卷中,关于村落的调查都很详尽和全面。第一卷沙井村的调查侧重于村落的运作,在围绕村落运作的具体资料呈现上,有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治理和行政化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对于村落的治理机构进行了逐层的访谈,访谈的内容涵盖面较宽泛和具体,例如,其中的部分具体访谈内容如下:李氏家系、离村人与本村人、李氏的村长·会首、村长的选举、选举人、口头选举、会首的协议、参会人数、缺席者、村民的协商、村长的资格、副村长的选举、副村长系谱、副村长的资格、会首的姓名、外来人口和本村人、入村手续、会首的资格、会首的辞任、会首的任命、清代的会首、村民的集会、甲内的集会、无会首集会无效、会首与村民的协议、出勤分配的协议、村长与会首的协商;第三部分是村长·会首的职责、对村内事务的管理·决策·监督、调节村内纠纷、村内摊款的委派;第四部分是村落内的各种组织,例如办五会、青苗会、新民会、上供会等;*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第1卷),第73页。第四部分是村落的公共资源、公共事务、与外部村落的村际关系。

关于家、家族宗族的调查在第四卷山东省恩县后夏寨的资料中比较突出。家的调查包括的内容有:(1)村落的姓氏、祖坟、坟的形式、未婚者的埋葬、丧葬仪式、阴亲、祖坟地的租种、祖坟-宗社、街坊的辈份、结婚、村内结婚、门当户对、恋爱结婚、定婚、结婚的年龄、定婚后的毁约-退婚、求亲帖、请贴、家族、同族和同性、结婚、分家、财产的分配、分家前的住居、分家的理由、分家后的住居、未分家的西兄弟、分家和祖坟、分家的抽签、分家与族长、同族·同姓、分家和家谱、族长的任务;(2)同族、同族村、同姓、家谱、家庙、族长与辈份、族长、同族会长、族产、同族的坟地、分家、分家后老人的赡养方式、遗嘱、妻与妾、妾、挖井、妾服丧、同姓不同宗、过继子、娶妾的年龄、向族长拜年、同族的集会、同族的会餐、同族的扫墓。

在生产生活问题上,《惯行调查》第二卷沙井村的资料相对较完整和全面,这里主要侧重的内容是生产方式、生产作物、劳作关系等方面。其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村的面积和所有关系、荒地的开垦、度量衡、气候、旱·水灾、雹·霜害、战争、蝗害、土性、土性与作物、肥料、井、灌溉、便所、肥料、施肥、小便、猪圈、畜粪、粪土用土、粪场、粪的采集、马粪的买卖、干粪、施肥和收获、肥料的自给、肥料的需要量与价格、肥料的采购地点、采购方法、肥料的采购者及其采购量、干粪的价格、农具、农具的所有者、耕畜的价格、耕地与耕畜、家族的比率、耕畜和耕作亩数、饲料、采草地、高粱叶的采集、饲料的购买、牲畜的变化、耕作所要的时间、收获、贩卖、轮种、一年两作、一年一作、重茬、二年三作、垅对垅、平垅、单垅、垅的宽度、作物的变更、佃农与作物、合伙与作物、种子的来源、作物的量产、园地作物、作物的储藏、物物交换、旱田地作物的贩卖去向、旱田地作物的贩卖时期、粮市和菜市、作物价格的变迁、苇地和苇、日用品的自给;(2)玉米、麦子、谷子、棉花、黑豆、山药、白菜等;(3)土地面积与所用佃农数、本村的长·短工、月工、半长工、雇农的性别、成为佃农的理由、长工雇用的时期、佃农的契约文书、播种、短工的雇用、雇农的薪酬、长工的休日、因为退工而返还的薪酬、长工间的地位、等等。

(二)时间民俗

时间民俗主要包含两个侧面,一个是年中的节日仪礼,另一个是村民个体的诞生、成人、结婚和死亡的人生仪礼。关于农作与年中节日仪礼的内容,在《惯行调查》第三卷河北省栾城县寺北柴村的调查相对较详细。例如,(1)一年的农作与节日的关系有如下记录资料:每月的农作业与日历;一月——耕地、翻棉花地、住居的修缮、水车的修缮、制瓦;二月——翻大麦地·播种、棉花田的灌溉;三月——棉花播种、翻谷地;四月——犁锄、小米和棉花间苗、收割大麦;五月——打麦子、端午节、小米·棉花拉地、谷子·黑豆·山药播种、除草、女性从事的农作、男性的农作;六月——灌溉、棉花、谷子、高粱、山药的耕锄、白菜的播种;七月——棉花作业、从事农作业男女的年龄、高粱·山药·黄米收获季节;八月——小米脱粒、收棉花;九月——小麦播种;十月——收白菜、耕地;十一月——储存山药·白菜、拾粪,十二月——准备过年;(2)一月——拜年、扫墓、1月20祭拜棉花神、1月25日祭拜粮仓神;二月——祭拜太阳神、祭拜土地神、祭拜老君神、清明节;四月(无);五月——祭拜关帝;六月——上半年的年中活动、晾经;七月(无);八月——中秋节;九月(无);十月——扫墓、祭拜南海观音;十一月(无);十二月——岁暮准备。

在人生仪礼方面,关于诞生的资料并不是很集中和具体,基本是散落在《惯行调查》家庭篇的资料中,例如在寺北柴村的调查中涉及的内容有如下一些项目:男孩的出生、女孩的出生、乳名、命名、命名者、学名等。相对于上述诞生的资料,婚姻和丧葬的内容比重较大,《惯行调查》的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都占有一定篇幅。这里以第五卷的侯家营的调查来简单介绍,婚姻方面的内容有:(1)新妇的家族、向一家子磕头、年节的赠答、结婚、结婚的决定者、与本人的相谈、媒人、定婚、结婚费、离婚、离婚的调解者、休书、给调解者的礼金、离婚的赔偿、妻子提出离婚的赔偿、没有孩子的离婚、同族过继、亲族、婚葬与亲族、协助亲族;(2)对子(对联)、蓝对子 (在同一宗族中有死者时帖蓝色对联)、鼎脚·顶脚、订婚·结婚、村内结婚和街坊的辈份、定婚的媒人、定婚后的交往·通婚圈、定婚后的毁约、结婚仪式的程序——通知女方家结婚的式日(婚礼的日期)、婚书、结婚前日——吹门吹炕、结婚仪式当日——娶亲、新娘驾到、拜天地、道喜、赴席、拜席后、晚饭后新婚夫妇的仪式、新婚夫妇的房间、赴席、闹洞房、听房、结婚仪式的次日——磕头、亲属间的重缘——换亲、牌子、回门。

关于丧葬的情况,《惯行调查》第五卷中良乡县吴店村的调查中有如下内容:寿衣、入殓、死亡通知、上庙、停尸、守夜、送三、出殡、吊唁、出份、埋葬、三天、哭、坟头前的仪式、扫墓、对父母的服丧、父母的三周忌、服丧期间、白鞋、全孝、服丧的名称。

(三)心意民俗

这里的心意民俗指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村民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所具有的价值表象。《惯行调查》六卷中,都有涉及到村落的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调查,其中第1卷的沙井村和第4卷的冷水沟村的内容较突出和全面。从整体的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资料上来看,可分为:(1)与生产生活劳作息息相关的水的祭礼活动,例如,冷水沟村卷中有如下内容记录:祈雨告示、管理内帐房、修表、请神、修理玉轿、升炮、打水·烧水、抱升水瓶、随驾烧纸、潭上烧纸跪坛、打伞、跪坛、随驾跪坛、管理銮驾、下转牌、法师随驾、管理铜器、管理军旗、管理外帐房、听差、祈雨的商议、祈雨的准备、祈雨队列的顺序、祈雨求神的仪式、谢神的规矩、收钱粮(香火钱)、祈雨的费用、女性不参与、他村是否参与;《惯行调查》第六卷中德县及邢台水利系统调查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祈雨、井户、村民信仰的神灵、闸的祭礼、龙王会(祈雨)、龙王会的会首、经费、盗龙王——祈雨的方法、祈雨与他村、会首的选出。

(2)神灵信仰相关的调查内容。一般华北的村落中,都建有大小庙宇,供奉的神灵多是儒释道混合一体,对于这些神灵可分为庙祭和家祭。关于庙祭的内容,例如良乡县吴店村有如下调查:关帝庙、五道庙——土地庙、土地爷、土地庙的祭神、城隍庙和土地庙、娘娘庙;寺北柴村有如下调查:观音老母庙、关帝庙、祭日、僧、看庙人、庙的修理、祈祷、大戏、会首、家庙、父子会·寒食会、修庙发起人。恩县后夏寨有如下调查:村庙、真武庙、菩萨庙、土地庙和城隍庙、五谷神、祈雨与龙王、龙王庙、村庙的祭祀、城隍庙、村庙的信仰、宅神、灶神、天齐庙社、泰山社、馍馍社、三三社、太阳社、阎王社、社与村。沙井村有如下调查:观音寺的祭神、释迦、观音、财神、龙王老爷、青苗神、虫王、土地爷、二郎、药王、五道庙、戏会、乡首、果供会、路灯会、立夏会、香灯会、月会、地藏会、茶棚会、虫王会、药王会、灯棚会、天仙会、龙王会、永合老会等。

(3)祭拜祖先信仰。这一般是指在春节、清明或结婚时祭拜祖先,通常是由族长为中心举行祭奠仪式。例如,《惯行调查》第5卷良乡县吴店村的资料中有:同族的坟——祖坟、村民的信仰、同族的祖先、同族的扫墓祭奠等记录。在《惯行调查》的其他卷中,在家族篇的调查中都有涉及祭拜祖先的调查内容。

四、小结

以上是关于《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6卷)中相关民俗事象内容的初步介绍。如前所述,这部资料集成涉及了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从现有资料的构成来看,各学科间的学科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很多内容有相互交融、叠加的现象。本文主要是基于民俗学的视角,从空间民俗、时间民俗、心意民俗三个方面归纳和抽取了相关部分内容,旨在介绍日本满铁调查资料中民俗学领域较常关联的诸问题,同时也期待这批资料能为了解华北农村提供更多的参考和考察的素材。

[责任编辑]王霄冰

赵彦民(1973-),男,黑龙江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K890

A

1674-0890(2017)03-017-05

猜你喜欢

满铁村落民俗
民俗中的“牛”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民俗节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漫画民俗
《满铁档案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