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口腔医学混合式PBL教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1-27吴补领吕婉瑜李心竹陈珊珊徐稳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医师教学效果

许 良,吴补领,吕婉瑜,钟 慧,李心竹,陈珊珊,徐稳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广州 510515

儿童口腔医学混合式PBL教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许 良,吴补领,吕婉瑜,钟 慧,李心竹,陈珊珊,徐稳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广州 510515

P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已经得到多年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创新PBL教学,我们提出基于“医、护、生”人员混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以期对学生学习思维转化、医学临床配合以及PBL课程评估及改进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混合式教学;儿童口腔医学;PBL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法[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从2012年开始,对儿童口腔医学PBL教学进行了持续研究和教学试验,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体现出来的学习成绩,都相对传统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在PBL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角色重心转向学生、教学内容转向问题引导,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创新效果,但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没有改变[2]。儿童口腔医学既是一门独立而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3],是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日常工作中离不开医师与护士的无间配合,医学生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医师与护士这两类最直接的带教角色,同时医师与护士又扮演着不同的教学角色;而儿童口腔医学理论教育作为培养临床医师的基础,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医师、护士、学生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提出基于PBL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想。

1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学术界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提出多种界定:有的学者认为混合学习是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混合;还有学者认为其是多种教学媒体的混合;也有学者认为其是“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混合;还有学者认为其是面授学习、自定步调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的混合[4],应该说这些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对混合式教学的诠释。

我们提出“混合式教学”,是更多结合儿童口腔医学特点,从教学参与主体的角度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即将相关人员进行混合,将护士、培训医师等作为角色之一与本科生一起纳入进来,形成医、护、生三者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并非简单的人员叠加,而是在原有儿童口腔医学PBL教学基础上,即在已经实现的授课内容转换、课堂重心转换等教学创新的基础上,将护士、培训医师等纳入PBL教学备课、授课、研讨、评价、改进的全流程,实现教学角色“二元”向“多元”的转变,强化医、护、生互动互助,提升PBL教学效果。

2 混合式教学在PBL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 促进线性思维向多维视角的转变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童口腔医学PBL教学中,延续了教师、学生二元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共同特性决定了贯穿教学过程是一种线性思维,即医师的视角。由于儿童口腔医学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例的处理,而且医护配合、医患关系也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课堂中护理环节教学的缺失,就显现出视角较为单一的局限性。

混合式教学课堂中,在授课及研讨环节让护士参与进来,有利于学生形成多维视角。例如:关于牙体发育异常的PBL案例,大家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与患儿沟通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技巧、与患儿父母沟通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技巧、儿童患者就诊时心理类型及相应接诊技巧、就诊儿童行为管理等[5]。这些涉及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问题,是护士日常直接面对的工作,他们可能会拥有更丰富的经验积累;而培训医师经过了多学科轮转,可能会持有更独特的视角。因此,围绕主题,多个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学习主体就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临床思维得到更自由地发散,从而获得更理想的PBL教学效果。

2.2 提升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全面性

教学评估及反馈是评价和改进PBL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主体不同,评价的侧重点及指标也不同。例如:教师可以从考试成绩、学生参与表现(参与意向、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从学习兴趣、参与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总体而言,PBL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较为单一。此外,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整个班级学生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评价不够客观。而发挥护士、培训医师的“助教”作用,可以增加对“评学”的评价维度,也可以帮助教师做好课堂记录、讨论引导、教学评估等工作,使PBL教学评估更加客观全面。另一方面,“评教”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方面,护士、培训医师的加入,将对这个在PBL课堂上作为资源的提供者、评价者和促进者[6]的教师角色做出更全面的评判,使“评教”更能符合“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2.3 有助于临床操作的默契配合

在儿童口腔科的日常门诊工作中,医护的配合尤为重要,其中不仅包括就诊操作时全程的椅旁“四手”操作配合、心理引导,还涵盖了小患者从候诊时的初筛分流、就诊前的口腔宣教、就诊时的行为诱导,等。这一流程的默契配合基于对临床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共同认识与理解[7]。我们在以往的PBL教学设计中,每一个病例会设计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生对该病例有全面的认识。例如:关于儿童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可能涉及:乳牙龋病的临床类型及发病特点,乳牙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乳牙、年轻恒牙龋病的治疗特点,等。这些问题的研讨对于护士也是一次系统的学习,并且可以引导其将工作中的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对于学生,可以同时接受教师、护士的实践指导。通过PBL的问题导向与案例分析,有助于护士提升理论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医护之间怎样协调临床操作,使医护双方形成共识,更加利于临床配合。

3 保证混合式PBL教学法应用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措施

采用混合式教学,对儿童口腔医学这门课程的思维转变、课程评估、临床操作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为最大程度的体现其应用价值,仍然依赖于一系列的配套设置与措施。在主观方面,“医、护、生”三者原有的教学理念需要被进行适当的引导,如护士既是助教又是引导者、参与者的双重角色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对护士的知识储备及备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前的动员是很有必要的。当护士、培训医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兴趣被充分调动后,在课程所须的个人知识储备、教材准备、教学评价反馈体系的准备方面将更能发挥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方面,还需合理地安排医师、护士在PBL教学与临床工作之间的时间,以保证各方都能同时参与课程;此外,在课室的布置上,需要开放式、更有利于小组研讨的课桌布置安排。混合式PBL教学作为该院PBL教学进一步创新的方向之一,围绕PBL教学各角色的分工设计、课程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1]Schmidt HG.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Instruc Sci,1995(22):247-250

[2]许闽广,叶凤,王昑,等.开展PBL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4-115

[3]许良,吴补领,徐稳安,等.儿童口腔医学PBL教学中的年轻教师角色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3-4

[4]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4

[5]许良,徐稳安,吴补领,等.P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3(3):18-21

[6]黄翠,王革,宋光泰,等.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5):568-570

[7]钟昌萍,张芸,刘锐.国内口腔诊疗中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11):1405

App lication value of the hybrid PBL approach in pediatric dentistry

Xu Liang,Wu Buling,LüWanyu,Zhong Hui,Li Xinzhu,Chen Shanshan,Xu Wen'an
Stomatology Department,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

The PBL approach has been utilized in pediatric dentistry formany years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s.To further innovate PBL teaching,we proposed a hybrid teaching conceptwith doctors,nurses and students all involved.We expect that itwill bring positive impacts on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way of thinking,clinical cooperation,and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BL-based courses.

hybrid teaching;pediatric dentistry;PBL

G642.0

:A

:1004-5287(2017)04-0477-02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4032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2013JK037);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启动计划”人文社科项目(RW 2014QD07)

2017-01-15

许良(1984-),女,广东湛江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育。

徐稳安(1984-),男,湖南平江人,主治医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教学、牙齿发育与再生。电话:020-62787939;E-mail:venus_200@163.com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医师教学效果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