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37—1940年英国调整与撤退在华驻军述评

2017-01-27杨海清

珞珈史苑 2017年0期
关键词:驻军克莱天津

杨海清

1937—1938年淞沪会战前后,英国对上海驻军作出调整,后又于1939年和1940年分两批撤退在华驻军。英国在华驻军的撤退标志着英国在中国驻军历史的终结。这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所关注,就笔者管见所及,迄今尚无专题研究成果问世,仅有部分国际关系史学者在叙述天津租借危机和滇缅公路危机时提及日本要求英国撤退在华驻军。①一些国际关系史学者在叙述天津危机和滇缅公路危机时提及日本要求英国撤退在华驻军。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6、78页。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247页。但是对于整件事情的原委、过程等缺乏完整的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从英国的远东政策及其对中国抗战影响的角度叙述英日在华矛盾。诸如“瓢虫”号遇袭、津秦海关问题、天津租界危机、滇缅公路危机等历时较短、资料集中的事件,被作为注解英国远东政策的事例,有较为完整的叙述。而英国调整与撤退在华驻军问题由于跨越时间长、资料不集中等原因,只在叙述英日在华关系时被简略提及,缺乏完整叙述。笔者认为诸如英国撤退在华驻军、英日关于长江航运问题的交涉等历时较长的问题,恰恰为考察从抗战全面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期内英国势力逐渐退出中国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运用《英国外交文件集》《英国国家档案馆藏内阁文件》与《剑桥档案编研》中的相关史料,对1937—1940年英国调整与撤退在华驻军作一较为完整的叙述,梳理清楚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如全面抗战爆发之时英国在华驻军的数量及其分布、英国撤军构想的提出、撤军决策的过程、撤军的具体实施等,从中窥探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势力逐渐从中国撤退的历史过程。

一、“二战”爆发前夕英国在华驻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英国在天津和上海各有一个营的驻军。①Cabinet Memorandum,CAB 24/268[DB/OL], 1937.2.11.其中天津驻军有部分兵力驻扎在北平。淞沪会战爆发后,英国从香港抽调两个营增援上海,淞沪会战结束后,又减少上海驻军的兵力,将其中的一个营调往喀什穆。此时上海驻军还剩两个营,天津驻军仍是一个营。

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在这些地方驻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但兵力有限而且分散。这种分散驻军的方法有利于和平时期维持秩序,但是不利于战争时期集中使用。1938年3月19日一份题为“为了发挥在战争中的作用而组织军队”的英国内阁备忘录中写道:“我们分散的海外驻军可能根本不充足。放弃不那么重要的领土,将陆军和空军集中在更重要的地点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①Cabinet Memorandum,CAB 24/275[DB/OL],1938.3.19.英国在中国驻军数量少,且处于日军包围之中,难以发挥军事作用。当需要集中海外驻军时,就要撤退在华驻军。但以上仅是军事方面的考虑,而撤退驻军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外交问题,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撤军,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英国方面认为最合适的时机就是与德国爆发战争时。届时英国面临德国的进攻,对海外驻军进行调整是非常自然的行动。②[F 10463/13/10]Part II, Series E AISA, Volume 46 China, p.412.

二、“二战”爆发与天津北平英国驻军的撤退

(一)“二战”爆发与日本的撤军建议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9月5日日本政府向英国、法国和美国政府发出照会,建议为了避免欧洲战争期间在中国引发事变,这些政府应该撤退他们的陆军和军舰,如果建议被采纳了,日本将照顾这些政府在中国的利益。③Cabinet Conclusion:Minutes and Papers:CAB 65/1/8,1939.9.8.早在1938年英国就将与德国爆发战争视为撤退在华驻军的有利时机,但是现在日本提出所谓“友好建议”反而使得撤军问题变得复杂,英国担心撤军会留下害怕日本的印象。9月8日哈里法克斯向英国战时内阁建议,委婉拒绝日本政府的“友好建议”,向日本政府表示“只要其他地方不需要驻军,英国将保留在远东的驻军和军舰”,同时询问法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观点。战时内阁同意了哈里法克斯的建议。④Cabinet Conclusion:Minutes and Papers:CAB 65/1/8,1939.9.8.

(二)英国的应对策略

9月8日当天哈里法克斯即致电英国驻法国大使菲普斯(Phipps)①Cabinet Memorandum:CAB 66/1/45,1939.9.22.,从哈里法克斯的电报中可以看出英国处理撤退在华驻军问题的基本态度。英国是倾向撤退在华驻军的,原因有二:一是合理分配有限的兵力,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但是英国不想留下在日本压力之下撤军的印象,这样做会损害英国的名誉。在回复之前必须确认可以得到美国多大程度的支持。其认为美国对上海和天津的态度是有区别的。随后英国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回复。法国的意见与英国大体一致,即不听从日本撤军的建议,但是法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美国的影响。②Cabinet Conclusion:CAB 65/1/15,1939.9.14.此时美国的态度成为关键。

9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就“友好建议”与日本驻美大使谈话,但谈话范围主要限制在上海。他说:“如果英国和法国军队撤退,无论对美国还是对日本都会制造麻烦,他质问日本大使,当日本无视美国利益时,怎能指望与美国的关系友好呢?”随后罗斯福告诉英国大使,他想要维持美国在远东的军队和船只,并希望法国和英国也能这样做。③[F 12730/797/10]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s Online,1939.10.4.美国虽然表示想要保留在远东的驻军,并希望英法也这样做,但是当日本向英国施压时,美国会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英国抵制日本的压力,并没有明确表态。9月16日哈里法克斯致电英国驻美大使洛西恩让其弄清美国政府的态度。他表示如果美国打算坚决维护在远东的利益,并做出支持英国的保证,英国将考虑保留驻军,否则由于英国资源有限和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只好在不牺牲原则的前提下撤退在华驻军。④[F 10133/87/20]Part II, Series E AISA, Volume 48 China, p.118.

(三)日本的政策与英国暂缓撤军

等待美国表态的同时,英国密切关注日本政府的动态。哈里法克斯认为日本目前的政策是集中注意力在中国,对欧洲战争采取观望态度,并调整与外国的关系。他认为可以借这一契机改善英日关系,因此要考虑从中国撤军问题。①Cabinet Memorandum:CAB 66/1/45,1939.9.22.英国在华驻军分布在天津和上海。哈里法克斯认为在撤军问题上上海和华北要区别对待。他认为由于美国强烈反对英国撤退上海驻军,而英国要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所以要保留上海的驻军。但是华北的情况与上海不同,美国不会提供像在上海一样的支持。罗斯福也认为上海和华北要区别对待。日本绝不会放弃对华北的控制权,由于英国在欧洲的责任,因此不得不接受日本继续控制华北。②Cabinet Memorandum:CAB 66/1/45,1939.9.22.总之,既要改善英日关系,又不能不顾美国的愿望,只好在撤退天津驻军的同时保留上海的驻军。哈里法克斯认为要自愿撤退天津驻军,这样就不会留下示弱的印象,也可避免招致美国的批评。③Cabinet Memorandum:CAB 66/1/45,1939.9.22.

9月23日战时内阁会议讨论了哈里法克斯的上述建议,让克莱琪斟酌暗示日本政府,如果其他问题可以解决,英国很有可能愿意在几周之内撤退驻军。④Cabinet Conclusion:CAB 65/1/24,1939.9.23.哈里法克斯致电克莱琪,指示他暗示日本政府的同时,要保持谨慎态度,“现在还没有决定撤退,因此要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最谨慎的方法,无论如何都要等待美国政府的确定态度”⑤[F 10334/87/10]Part II, Series E AISA, Volume 48 China, p.123.。9月27日克莱琪的电报表明,日本参谋长的态度只是试探性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打算强制执行撤军的建议。这进一步坚定了哈里法克斯在撤军问题上不仓促行动,等待美国政府明确态度的信念。⑥Cabinet Conclusion:CAB 65/1/30,1939.9.28.

(四)美国的态度依然模糊

9月28日哈里法克斯收到了洛西恩的电报,美国政府的态度依然模糊,只谈到要保留美国在华驻军,但未表明是否愿意帮助英国对抗来自日本的压力。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亨培克对洛西恩说:“这个态度没有改变……美国在中国的驻军应该继续保留,不希望从他们现在驻扎的地方撤离这些军队。”①[F 10530/87/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 II, Series E AISA,Volume 48 China,p.129.洛西恩试探性地向亨培克问到,如果英国从天津撤军,美国是否会留在那里?亨培克回答目前美国政府的意图是保留每一处的驻军,但是如果英国撤军,政策可能不得不改变。如果法国和英国撤退,留下美国孤身一人,将会对日本和美国造成许多难以应对的困难。②[F 10519/87/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II, Series E AISA,Volume 48 China,p.128.对于英国从天津撤军的试探,亨培克只是表示可能会对美国驻军政策造成变化,并暗示不希望英国和法国撤军。

尽管美国的态度依然模糊,但是法国从中国撤退部分驻军和天津兵营被洪水毁坏使得英国不得不在撤退在华驻军问题上早作决定。

(五)法国撤军兵营毁坏与决定撤军

10月3日,卡尔向哈里法克斯报告法国驻华大使已经接到命令撤退部分在华军队。从上海的1700名驻军中撤退400名,从天津的2000名驻军中撤退1600名,汉口和广州的驻军全部撤离。③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 II, Series E AISA, Volume 48 China,p.282.法国已经准备撤退部分在华驻军,引起英国对在华驻军问题的重新考虑。而1939年9月天津遭遇的洪灾则使得英国不得不在撤军问题上早作决定。10月6日英国三军参谋长在提交给战时内阁的备忘录中说到,尽管洪水已经退出天津,但是英国在天津的兵营已经不适宜居住,预计要花费一万英镑修复,而且修复工作必须在冬天到来之前完成,否则英国在天津驻军难以过冬。因此需要尽早决定天津驻军的去留问题。他认为如果要撤军,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洪灾造成的不卫生的生活条件,修复兵营的费用,以及英国在欧洲的责任构成了非常好的撤军理由。④Cabinet Memorandum:CAB 66/2/23,1939.10.6.

外交部大臣哈里法克斯也建议尽早撤退天津驻军,除了洪水使得营地不宜居住以外,他还提到现在没有来自日本方面要求撤军的压力,撤军不会有任何名誉上的损失。此外法国已经撤退了天津2000名驻军中的1600名,美国虽原则上不同意撤军,但是承认天津的情况与上海不同,从与法国和美国在撤军问题上保持步调一致的角度来说,英国现在撤军也是适宜的。他建议除了保留一支象征性的连队之外,撤退所有的驻军。这支象征性的军队尽管没有军事价值,但是仍然可以保留驻军权。最后战时内阁一致同意,尽早批准撤离天津和北平的驻军。①Cabinet Conclusion:CAB 65/1/46,1939.10.13.

10月30日战时内阁已经批准撤退天津的驻军,陆军部正在执行这个决定。天津的驻军达拉谟轻步兵团第一营将被转移到中东。驻华英军总司令已经接到命令从上海驻军中抽调一个连来换防达拉谟。这个连将被分开驻扎在天津和北平。②Cabinet Memorandum:CAB 66/3/6,1939.10.30.

(六)撤军通知与实施

决定撤退天津驻军后。英国便着手准备撤军通知。哈里法克斯于11月9日致电克莱琪,指示通知日本政府英国撤军决定的事宜,让克莱琪与法国大使协调之后,口头通知日本政府:“根据欧洲局势的要求,英国政府意欲根据《辛丑条约》赋予的权利对驻天津和北平的兵力做出暂时调整。因此我们驻军的一部分将会撤离,在天津会留下一个连队,其中的一个排驻扎北平。”并令克莱琪尽快报告合适的通知时机。③[F 11482/3918/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 II, Series E AISA,Volume 48 China,p.308.当天,哈里法克斯再次致电克莱琪,对前次指示进行补充,他认为在通知日本政府的时候提到改善英日关系是不明智的。④[F 11482/3918/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 II, Series E AISA,Volume 48 China,p.309.哈里法克斯认为如果英国把撤军看作向日本示好,日本可能会认为英国是在遵从他们“友好的建议”,结果会逼迫英国撤退所有的驻军。另一方面如果提到保护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日本有可能利用这个借口控制天津英租界。

通知的措辞值得玩味,英国避免使用撤退,只说是调整。关于调整的原因,丝毫不提日本政府的“友好建议”,避免损失英国的颜面,只说是根据欧洲局势的要求,这个理由既冠冕又正当。并且在通知中再次明确英国在天津和北平的驻军是《辛丑条约》赋予的权利,英国的调整只是暂时的,并不意味着放弃这项权利,并特意在天津和北平保留了一个象征性的连队。为了不给日本借机行事的借口,哈里法克斯特别嘱咐克莱琪不提“改善英日关系”和“保护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个通知保护了英国的颜面,保留了驻军权利,没给日方留下进一步行动的借口,还解释了英国撤军的合理性,考虑周详,手段老辣,体现了英国外交老谋深算的特点。

11月13日克莱琪正式通知日本政府,英国将从华北撤退大部分驻军。英国在中国的司令官通知了天津和上海的日军司令官。天津的日本司令官表示乐意在与撤军的相关问题上合作,日本媒体也对英国撤军作出了支持性的回应。除日本外,英国还通知了《辛丑条约》其他签字国。①Cabinet Memorandum:CAB 66/3/29,1939.11.18.12月1日从上海抽调前往天津换防的连队从上海出发。②Cabinet Memorandum:CAB 66/3/47,1939.12.4.而从天津撤离的达拉谟轻步兵团第一营于12月24日在香港完成集结,大概将于1940年1月5日登船前往苏伊士。③Cabinet Memorandum:CAB 66/4/34,1940.1.2.天津驻军的撤退较为顺利地完成。

“二战”爆发后英国撤退天津、北平驻军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英国始终怀着既想撤退在华驻军,又担心留下向日本屈服的印象。在考虑撤军的过程中英国最为重视的是日本和美国的态度,日本的“友好建议”让早在“二战”爆发前就提上议事日程的英国撤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日本对欧洲战争的观望态度与调整对外关系的政策,促使英国考虑撤退在华驻军以改善英日关系。而美国对上海与天津的不同态度促使英国做出了撤退天津、北平驻军,保留上海驻军的决定。由于美国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和日本在撤军建议上的收敛态度,促使英国延迟了撤军决定。后来由于法国从天津撤军和天津英国兵营被洪水毁坏,促成英国最终做出撤退天津、北平驻军,并从上海抽调一个连换防的决定。最后英国运用老辣的外交手段做出周详安排,使得撤军较为顺利地完成。

三、意大利参战后英国撤退上海和华北的全部驻军

(一)意大利参战前欧美各国在华当局达成和平协议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同时,对法国也发起攻击。意大利蠢蠢欲动,欲趁机参战瓜分胜利果实。英国、法国、美国和意大利在中国都有驻军,克莱琪担心一旦意大利加入德国一边作战,英法与意大利成为交战国,有可能在上海造成困难局势。①[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3.为此上海和北平的英国军事当局采取了预防措施。②[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3.5月20日克莱琪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照会,得知所有驻上海的欧洲军队的司令官已经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大意是如果欧洲战争进一步延长,这些司令官们将会维持上海的和平。在北平附近的欧洲军队的指挥官们已经表示完全遵守在上海达成的协议。③[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6.6月1日英国驻上海的少将与意大利司令官进行会谈。意大利司令官强调倘若意大利加入战争,维持上海的现状很重要。同时他对留守在现在的防区感到焦虑,担心日本可能制造麻烦。④[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3.尽管战争正在欧洲肆虐,但是欧美各国在华当局似乎无意因此而打破他们在中国的和平。为进一步保障欧洲战争期间欧美各国在上海的和平现状。6月8日上海英国军事当局和意大利军事当局达成了一项书面协议:如果意大利和英国爆发战争,上海的英国和意大利军队保证避免冲突。该协议明确规定了英国、美国、意大利军队不准进入对方区域,规定非常细致,详细到了具体的马路和建筑物。上海美国军事当局表示只要涉及第四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防区,同意上述协议中的条款。①[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2,pp.118-119.不仅如此,当日本通知意大利想就这一问题召开会议时,意大利司令官回答没有必要,因为他在与英国和美国司令官诚恳地交谈。此外,法国已经通知意大利不准意大利军队进入法租界。②[F 3290/3290/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2,pp.118-119.在维持上海租界的和平问题上,意大利似乎与英美站在同一战线,而视日本为威胁,这与欧洲的情形迥然不同。这反映出欧美各国在华当局既受欧洲局势的影响,又独立于欧洲局势从当地实际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特点。

(二)意大利参战与日本再提撤军建议

1940年6月10日德国在法国胜局已定,墨索里尼想趁机瓜分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在威尼斯宫的阳台上匆忙对法国宣战。次日,日本外务次官会见克莱琪,称“现在由于意大利加入德国一边反对英国和法国,交战国驻扎在上海、北平和天津的军队和军舰的彼此邻近,在中国已经引起了一种情况,这极大地加剧了日本政府的担忧,相应地,日本政府感到非常有必要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催促英国的军队和军舰自愿撤退。这个建议同时向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提出,这个问题也会告知美国和德国政府”③[F 3392/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p.493-494.。与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相类似,日本政府利用意大利参战的借口,故技重施,希望英法等国进一步撤退在华驻军,加强对沦陷区的控制。克莱琪当时的答复是,为防止交战国驻扎在中国的军队之间发生冲突,已经作了安排。英国政府没有撤退驻军的打算,但是会立刻向英国外交部大臣报告这次会谈。

尽管跟上次一样,克莱琪没有立即接受日本政府的撤军建议,但是他意识到这次的情形与上次不同。不仅因为德国在华没有驻军而意大利有,还因为日本的舆论比去年9月更加强硬,要求做出支持的回应。朝日新闻甚至说到,如果建议被否决,“日本政府要采取第二阶段的措施”。外务省次官要求英法两国尽早回复。极端分子极有可能利用局势在上海直接行动。①[F 3392/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4.显然这次的情形比上次更为严峻。克莱琪建议在决定做出否定答复之前,有必要确认如果日本对租界直接施压,美国政府是否准备和英国站在同一战线。

(三)美国只给予外交援助,不承诺军事支持

与上次一样,英国仍然试图寻求美国的支持。6月18日哈里法克斯致电洛西恩,说道:“我们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愿意给我们多少外交援助。请把我们的观点通知他们,看你是否能够弄清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希望和意图。”②[F 3392/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5.他还提到法国支持撤军,并建议英国要求美国承担英国的责任,至少承担在上海的责任,尽管哈里法克斯认为这不可能。接到指示后洛西恩访问了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韦尔斯,后者说他已获悉当地司令官们已经作了令人满意的安排,以避免在当地造成任何麻烦,并暗示在他看来,美国政府在维持这个状态上会给予英国一般性的支持。但是在给出正式答复之前先要与海军部协商。③[F 3340/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5.

6月14日巴黎沦陷,16日贝当组阁,17日贝当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全国军民停止战斗,法国在短短六星期内迅速溃败,英法在欧洲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克莱琪担心法国的军事溃败会引起中国局势的迅速变化,因此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获得美国的保证,如果我们保留上海的驻军,导致了日军对我们的直接行动,我们可以指望美国的军事援助。我斗胆建议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拐弯抹角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如果他们不能给我们保证,恐怕我们我们必须作好最后的准备,以‘为了在更需要的地方使用’为由,将英国和法国的驻军撤退”①[F 3340/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p.495-496.。由于欧洲战局吃紧,英国急于获得美国军事援助的保证,但是美国仍然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6月22日韦尔斯会见洛西恩说,美国政府认为英国建议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只要可能会给予外交支持,他不得不说清楚,如果日本决定使用武力强迫撤退,美国政府不能给予英国武力支持。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政府不可能许诺武力支持。②[F 3392/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 1,p.496.美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即只给予外交援助,不提供武力支持。

(四)英日关系恶化与撤退驻军的决定

与上次相比,这次日本的态度更为强硬,除撤退上海驻军外,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情报部长土桥勇逸还对英国驻东京武官提出了关闭滇缅公路和关闭香港边界的要求,并以战争相威胁。③Cabinet Conclusion:Minutes and Papers:CAB 65/7/67,1940.6.19.7月8日克莱琪根据外交部的指示向日本政府表示英国不能关闭滇缅公路。有田外相对英国政府的回复表示极不满意,并下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在一周或者10天之内解决此问题。④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英日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在日英国侨民被捕事件,哈里法克斯怀疑这是德国挑拨的,认为在遭到德国攻击的同时要防范日本进一步的反英活动,所以要考虑撤退上海驻军。⑤Cabinet Memorandum:British Garrisons in North China:CAB 66/10/28,1940.7.31.8月1日哈里法克斯向战时内阁提交备忘录,提到英国在上海有两个营,其他的派遣部队都很少。新加坡急需这两个营。建议如果撤退的话,给出的理由应该是其他地方需要。现在撤退这些军队,英国的名誉会受到损失,但是如果之后被迫撤退的话会遭受更大的名誉损失。由于英日关系恶化,争论的天平倾向于支持现在撤退驻军。哈里法克斯赞同有必要向克莱琪询问日本政府是否会将撤退视为逃跑。战时内阁一致同意告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要撤退驻军。①Cabinet Conclusion:Minutes and Papers:CAB 65/8/29,1940.8.1.

由于英日关系的恶化,日军向上海英军挑衅,制造在租界内武装干涉的借口,在没有美国军事支持的情况下英国难以在上海进行有力的抵抗,因此英国政府已经决定要撤军了,现在顾虑的是日本是否会视英国的撤退为逃跑。8月2日哈里法克斯致电克莱琪,内阁想要撤退驻军,包括北平和天津的驻军一起撤退。但在作最终决定之前,要让克莱琪评估撤军会导致日本人认为英国是落荒而逃,还是在“清理甲板”(即准备作战的意思——引者注)。②[F 3697/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2,p.120.8月5日克莱琪回复哈里法克斯,“日本很有可能会努力将我们的撤退描绘成落荒而逃。但是纠正这个印象是可能的”。方法是通过伦敦的非官方渠道表明,实际上英国是在“清理甲板”。或者秘密地告诉上海方面,英军撤退的真正意图是加强英国在别处的防卫,也会有助于纠正印象,因为信息会传到日本当局那里。克莱琪认为“只要最近一届政府仍然掌权,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不会在从上海撤退驻军的问题上施压。然而新政府③1940年7月16日米内内阁由于不赞成强化三国轴心而倒台,近卫重新组阁。肯定会对此施压,并且寻找办法让我们的撤退尽可能地受辱”。从这个观点来看,他认为越快撤离越好。④[F 3697/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2,p.120.

克莱琪的观点更加坚定了英国政府撤退在华驻军的决心。8月7日,哈里法克斯致电卡尔,称英国政府已经决定撤退在华驻军,正在与自治领政府协商,预料到他们不会反对,所以希望在8月9日宣布。会事先通知香港和上海的总指挥以及天津的指挥官,以便他们可以作好准备。预计到在华英国社区可能不欢迎这个决定。哈里法克斯指示卡尔按照克莱琪的建议改善对于撤军的印象。这个方法即秘密地通知几个选定的英国人撤军决定,并不意味着英国是落荒而逃,目的是通过将战略弱点的军队转移到可以起到更大作用的地方,使英国处于更强的地位。①[F 3697/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2,p.121.英美在中国尤其是上海有共同利益。尽管哈里法克斯认为美国可能不愿再作商量,特别是让美军接管上海的英国防区会使美国感到尴尬,但是他仍于8月7日致电洛西恩,让他秘密通知美国政府英国撤退在华驻军的决定,这样一来美国可以在决定之前考虑后续的安排。同时英国已经指示上海的总指挥以非常秘密的方式将计划通知上海的美国司令官。②[F 3697/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2,p.122.

(五)撤军通知与防区交接

做好上述安排后哈里法克斯于8月9日致电克莱琪,告知正式决定“英国夏令时8月9日上午10点陆军部和上海的总指挥将会以下列措辞宣布决定:英国目前驻扎在上海和华北的军队将会撤退到别处服役”。同时指示克莱琪在同一时间向日本政府做出以下通知:“遵照英国外交部首席大臣的指示,我有幸通知阁下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将目前驻扎在中国上海、北平、天津的驻军撤退到别处服役。关于从华北撤军,我有幸通知您英国政府保留1901年9月7日北平条约赋予的所有权利,直到这个条约被相关国家协议修改或者废除。”③[F 3697/16/10]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PartⅢ, Series E AISA,Volume2,p.122.最终英国撤退了上海、天津、北平的驻军,并宣布保留《辛丑条约》赋予的所有权利。

英国宣布从上海撤退驻军后出现了如何处置英国防区的问题。8月15日的防卫司令官会议上多数赞成D区(西部地区,主要是居住区和工业区)移交给日本,B区(商业区和码头,主要的商业地区)移交给美国。日本反对后一个决定,作为临时办法,B区由上海志愿军守卫。①[F 3916/895/10]Cambridge Archive Editions Online,1940.9.3.8月18日天津和北平的英国驻军撤往上海,8月22日天津和上海的英国驻军离开上海。撤军于8月底全部完成。英国毫无意外地交出其在上海的两个防区。②Cabinet Memorandum:CAB 66/11/14,1940.8.23.

至此英国在上海和华北的驻军全部撤出。尽管在德国大举进攻法国,意大利蠢蠢欲动之时,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法国在华当局达成协议,相约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和平”现状。但是当6月10日意大利向法国宣战之后,日本故技重施,再次向交战国建议撤退在华军队,而且态度更加强硬。英国仍然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但是美国只答应给予外交援助,不承诺提供军事支持。后随着英日关系的急剧恶化,为防范日本进一步的反英活动,英国决定撤退在华驻军,但是又担心会被日本看成落荒而逃。克莱琪认为可以设法纠正这个印象,并且指出新一届的日本政府会在撤军问题上施压,使英国屈辱地撤退,建议越早撤退越好。最终英国下定决心撤退在华驻军,于8月9日正式宣布并通知日本政府,但是声明保留《辛丑条约》赋予的权利。交接防区后,8月底完成撤军。

四、结 语

围绕着三个营驻军的撤退问题,从1938年到1940年,英国外交大臣与驻日、驻美、驻华、驻法大使频繁往来电报讨论,这个问题也经常成为英国内阁会议的议题,英国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英国之所以重视上海和华北的驻军,在乎的不仅是三个营的兵力,更是因为这三个营代表了英国在华军事存在。这三个营的去留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英国对其在华利益的态度,所以英国不得不慎重。那么,英国为什么要撤退在华驻军呢?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是海外驻军有限而且分散,一旦局势恶化,只能放弃次要的地方,将军队集中使用。中国与英国距离遥远,而且英国在华驻军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转移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英国撤退在华驻军的内部原因。这个构想在1938年就已经提出,但是因为遭到英国在华当局的反对和维护英国名誉的考虑,没有立即执行。日本大举侵华,沦陷区日益扩大,英国在华势力很快被沦陷区包围。以英国为代表的外国势力的存在,使得日本无法完全掌控沦陷区。为加强对沦陷区的控制,日本逐步向英国在华势力施压,迫使其屈服或者离开,建议英国撤离在华军队即是其中一例。这是英国撤退在华驻军的外部原因。日本的建议使得英国撤退在华驻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英国极力维护国家名誉,不愿留下在日本压力下撤军的印象。但是由于欧洲局势的牵绊和远东力量的不足,只能寄希望于美国的合作与支持。美国在华利益不及英国,不愿为英国“火中取栗”,采取审慎而保守的态度。这是英国撤退在华驻军的另外一个外部原因。

在这三大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英国在华驻军逐渐从中国撤退,至1940年8月撤退完毕,英国在华驻军的历史在事实上宣告结束。这个事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国势力逐渐退出中国的一个重要表现。

猜你喜欢

驻军克莱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意外的结果
天津
意料之外的结果
意外的结果
“闯祸精”克莱拉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香港驻军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