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动文字 静品书香

2017-01-27宋良然张子良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子里墨香书香

文/宋良然 图/张子良

灵动文字 静品书香

文/宋良然 图/张子良

小时候,每当晚饭后,便黏着父亲从书箱里翻出一本颜色泛旧的古书,点燃麻油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静听父亲“之乎者也”地诵读。而后,父亲再用白话,把文中美妙幽深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我居住的偏僻的小村庄里,还不曾见过电灯、电视呀什么的,听书,便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文化享受了。那时起,童真清纯的脑子里,便滋生了懵懵懂懂的幼稚想法:那一本本散着墨香的书里,那密密麻麻小不点般的文字里,难不成孕育了神的魔力?山水草木,神仙鬼怪,英雄美人,演绎着那么多神奇动听的故事!渐渐地,文字,对我便有了一种冥冥之中的诱惑。

上学了,随着年龄与认知的增长,加之有老师的答疑解惑,对文字的神奇便憬然有悟。上小学那阵儿,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学书刊实在有限,经常看到的课外读物,一本是与时代应运而生的《红小兵》,一本是与我同年同月“面世”的《故事会》,每每阅读,爱不释手。遇到喜欢的片段,自己便摘录到一个小本子里。那时候,从书本里开始认识了一些作家的名字,“冰心”连同她的美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也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就这样,一有时间,便扎在书里面阅读。先是一种习惯,继而着实有了些痴迷。爱书,说是缘于文字的吸引和书香的魅力一点也不为过。和书籍曾闹过一回不大不小的“别扭”,是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原本一直学的是理科,可与几位要好的同学一商量,改道学文了。初中阶段,学校中断了地理、历史教学,还有压根儿从未接触过的英语,所有这些,一股脑儿地往本不灵光的脑子里灌呀灌,以致高考后很长一段时间落了个神经衰弱的毛病。为这,母亲心疼得求医问诊,“逼我”喝了好些盒“补脑液”。我开始与书弄“掰”了,心生“怨气”,从此很长时间不再“理”它。

走上工作岗位后,是命运,不,准确点说是自己的“鬼使神差”,又与书籍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五年的教师生涯,任教最多的当属中学语文,整日里站在三尺讲台,咬文嚼字,挥笔洒墨;终于有了机会到乡里谋职,所从事最多的还是文秘。那时起,文字的诱惑更为深远,以至于自己开始拿起笔来,小打小闹地向报社、电台投稿。渐渐地,用稿率越来越高,自己便一发而不可收。

有一天,机会再次悠然“眷顾”到我的头上,我弃笔从戎当了警察。按说,我该是手持枪械奔波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第一线上了,然而,领导选将用兵习惯于量体裁衣,用其所长。巧不,我又被看做是稀缺的“文化人”生生地“钉”在局办公室、政治处文职岗位,一干又是20余年,也与文共舞了20余年,脱胎换骨般地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字警”。就是说,每天爬格子,敲动键盘摆弄文字,要么写总结、报告、讲话,要么就是新闻宣传,这便是我大半生的主要职业。且不说这些年“演绎”了几百万字的公文,那些零零散散发表在报刊上的拙作,一半缘于自己的爱好,一半是为了自己的这份工作,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钟情的文字把我活生生地“绑架”了。

现在,如有闲暇,静下心来,泡一杯清茶,手捧一份报纸抑或是一本书,品味着书籍散发的墨香,欣赏文字跃动出的故事,文泽心田,墨香萦怀,何其幸福!■

猜你喜欢

脑子里墨香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孕出墨香乐育人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知是荷香慢墨香 从「青藤白阳」到海上画派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脑内弹幕
愿你成为一个和煦如风的人
情节
《逃往千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