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道遗产初论
——年代、路线和遗产类型

2017-01-27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蜀道古道遗产

孙 华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蜀道遗产初论
——年代、路线和遗产类型

孙 华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国家官道,因其穿越了秦岭和巴山山地而素有艰险难行之名。蜀道的年代范围是战国至民国,经历了2个发展时期和5个发展阶段。在蜀道的北四道和南三道中,只有西安-宝鸡-凤州-褒城/略阳-广元-剑阁/阆中-广汉-成都的连云栈接金牛道完整延续了2个发展时期,始终是蜀道的主要干线。蜀道的保护、管理和“申遗”的对象应该首先考虑这条主干道的线状遗产和沿线的点状遗产。

蜀道;驿道;线性遗产;古代交通

古代的蜀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蜀道是泛指蜀地区域内的交通要道,狭义的蜀道则是特指连接古代秦蜀之间的道路,本文的“蜀道”就是狭义的蜀道即川陕蜀道。众所周知,四川自先秦以来就简称为“蜀”,元代以前的四川还包括了陕西汉中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由于川陕古道的主要路段在古代的蜀地,因而这些古道被称之为“蜀道”。蜀道穿越了中国地貌的第二、三级台地和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在川藏古道开通以前是中国境内最为艰险的陆上通道,许多途径此地的人士都有类似于唐代诗人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经过两三千年持续不断的修筑、增补和改建,这些中国腹地连接西南地区的古代官道,一直没有失去它们在交通和邮驿上的重要作用,直到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修建以后,这些古道才逐渐消失废弃。由于古代道路与现代道路在选址上的差异,川陕公路在巴山和秦岭山地的多数地段并没有叠压古蜀道,从而使得这条重要的古道摆脱了中国绝大部分陆上古道被占压的命运,成为中国重要的线状和线性文化遗产。现在,蜀道(广元段)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2012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四川省有关部门也正在编制蜀道申报世界遗产文本,蜀道遗产的年代与地域、特点和价值、现状与问题、保护与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需要进行研究。下面,就蜀道的年代范围、路线选择和遗产选项这3个基本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蜀道的年代问题[1-2]

蜀道的年代问题,包括每条古道的开辟年代、使用年代、废弃年代,以及该古道现存遗存的年代4个方面的问题。按照通常的认识,川陕之间的主要古道,包括了跨越秦岭的陈仓道(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灙骆道这北4道,穿越巴山的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这南3道。在这些官道中,利用切开四川盆地北缘山地的嘉陵江河谷的陈仓道—金牛道开辟时间最早;其次是利用秦岭南北两侧相对应的褒水和斜水河谷、灙水和骆水河谷,以及子午谷开辟的褒斜道、灙骆道和子午道,利用巴山南北一些相对的河流开辟的米仓道和荔枝道。川陕之间的古道,包括了古代国家开辟的官道和民间自行开辟的便道两大类,民间小道的起始年代很难把握,我们说的蜀道的起止年代,是特指国家开辟、国家维护和国家管理的跨越川陕两省的主要古代官道的年代。下面,就以公认为最早开辟的蜀道为对象,来探讨蜀道的年代。

1.1 蜀道的开辟年代

在出入四川盆地的古代道路系统中,陈仓道—金牛道是开通时间仅次于三峡道的古道。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该道至迟在战国早期以前就已开通。《史记 .秦本纪》说,“躁公二年(公元前411年),南郑反”;(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代蜀,取南郑”①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六国年表》。。南郑即今陕西汉中,秦国的南郑之反在前,秦伐蜀取南郑在后,这说明秦国的南郑之反当与蜀国的参与有很大的联系。在战国时期秦强蜀弱的历史背景下,属于秦国的南郑反叛秦国而归属蜀国,很可能是因为汉中盆地在秦国占据之前属于蜀国的疆土,所以蜀国才能趁秦躁公时内部不宁之机迅速越过巴山,从秦国手中夺回了原先属于自己的汉中盆地。在秦、蜀两国的相互作用下,秦岭、巴山之间的主要通道已经贯通,这些道路给秦灭巴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因而才有最后一代蜀王为了迎取秦惠王赠与的金牛和美女,遣五丁力士开凿金牛道,张仪和司马错沿金牛道南下灭蜀的故事②传汉 .扬雄《蜀王本纪》:“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晋 .常璩《华阳国志 .蜀志》:“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秦灭巴蜀后,为了强化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应该有大规模的道路建设行为,因而到了秦昭王时,已经有“栈道千里于蜀、汉”③《战国策 .秦策》蔡泽见逐于赵章语。又《史记 .蔡泽列传》:“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汉之际,秦蜀之间的主要道路已经有了多条,除了陈仓道、褒斜道和金牛道外④褒斜道的开通时间,至迟也应该在战国时期。《华阳国志 .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到了汉代早期,褒斜道已经是关中地区与巴蜀地区联系的最重要的通道。《史记 .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子午道和米仓道也应该得到了开辟⑤米仓道的开辟,应该不晚于巴国最后定都阆中的时期。巴国受楚国的压迫,东周时期从江汉地区逐渐迁移到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以后又逆嘉陵江而上,退缩至四川东北的阆中一带。《华阳国志 .巴志》说:“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由于蜀国长期控制着四川北部和汉中地区,以阆中为中心的晚期巴国,在与蜀国的战争失利后,要求救于秦,就不能从途经剑阁、昭化的金牛道转陈仓道和褒斜道,只能从翻越米仓山至秦国疆域。《华阳国志 .巴志》:“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正因为穿越秦岭已经有不止一条的新道,最早开辟的陈仓道才被称之为“故道”,文献中才有汉高祖刘邦从子午道入汉中就封,并从陈仓道(故道、嘉陵道)入关中争夺天下的记载⑥《史记 .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陕西汉中石门的汉代摩崖《石门颂》有“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更明确指明汉高祖是从子午道入汉中的。《汉书 .王莽传》:“(元始五年)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并才留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著名故事。古代修建路桥是很困难的事,在山区修筑道路更是如此,道路的路线一旦选定并实施了修筑工程,一般会长期保持稳定。根据可靠的文献记载,蜀道的主要路线既然在战国时期都已经开辟,将蜀道的开辟年代最晚推定在战国时期,是比较稳妥的。

从考古材料来看,川陕之间交通道路的开辟有可能更早。早在商代晚期,随着周人的崛起,早期中央王朝的中心从河洛地区转移到关中地区,四川盆地与中国中心地区的主要联系路线的选择,势必就要以穿越巴山并大部穿越秦岭的嘉陵江河谷作为主要的通道。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南部的汉水流域发现了与四川三星堆文化末期和十二桥文化相同或相近的铜器和陶器,如城洋铜器集群、城固县宝山遗址、紫阳县白马石遗址中的蜀文化因素⑦有关陕南城洋地区铜器群的材料见:A.唐金裕,王寿芝,郭长江:《陕西城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考古》1980年3期,211-218页;B.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6期,3-9页;C.李烨,张历文:《洋县出土殷商铜器简报》《文博》1996年第6期,73-75页。宝山遗址的情况见赵丛苍:《城固洋县铜器群综合研究》《文博》1996年4期,3-26页;白马石遗址的材料见王炜林,孙秉君:《汉水上游巴蜀文化的踪迹》《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89)》,文物出版社,1992年,236-248页。;在秦岭北坡的陕西宝鸡县的竹园沟和秦岭南坡宝凤隘道南端的凤县古遗址中⑧卢连城,胡智生:《宝鸡渔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6-12页;陕西省文管会(唐金裕、杨建芳):《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3期。,也见有素面无纹饰的陶尖底罐、尖底盏等典型的十二桥文化的陶器,另在宝鸡县竹园沟和茹家庄的西周早、中期的国墓葬中也随葬有许多典型的十二桥文化的铜器和陶器。陈仓道沿线的这些典型的四川古蜀文化的因素,其年代具有南早北晚的特点:在陈仓道中段的陕南汉水流域,这种因素的年代最早的在商代后期偏早的殷墟早中期之际;在陈仓道北端谷口处的宝鸡县发现的这种因素的遗存已经在商代后期偏晚的殷墟晚期以后⑨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年,2- 46页。。四川盆地青铜文化与关中地区的周王国发生联系的时间,正与历史文献与周原甲骨记载的蜀与周发生联系的时间相吻合,二者之间可能有着内在的联系⑩周原甲骨有“伐蜀,兹”(H11:68)、“克蜀”(H11:97)的刻辞,见陈全方〈陕西岐山凤雏村甲骨文概论〉,《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辑,1982年。历史文献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见《尚书 .牧誓》《逸周书 .王会》。〈牧誓〉记载的参加周武王伐纣的西土八国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蜀居其二;〈王会〉记周成王大会诸侯于成周,四方贡献方物,“蜀人以文翰”。综合两方面材料看,周、蜀关系应当先是敌对关系,周征服蜀以后,蜀才成为周的与国。。川陕蜀道的开辟背景与周人兴起和周王朝建立,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从中原地区转移到关中地区密切相关。综合蜀参与武王伐商的古史传说、文献记载周原出土甲骨关于周蜀关系的记载,尤其是陕西宝鸡、凤州、汉中出土的与成都平原相似的考古材料,可以推定,川陕之间的发生密切联系的政治、军事关系的年代可以上推到商代晚期,最迟不得晚于商周之际。

不过,尽管商周之际甚至更早的晚商时期,川陕古代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已经有官员、军队或者其他人群行走在川陕的山谷之间,但却没有证据说明当时已有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工程,也没有可以推定为那时的路桥或相关构筑物的遗迹可寻。真正可以作为国家交通要道的蜀道,其开辟年代还是以战国时期为好。

1.2 蜀道的废弃年代

蜀道的年代下限比较清楚。清末近代邮政兴起,蜀道的邮递功能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完全被取代。交通功能一切依旧,商旅行人仍然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沿途的城镇驿铺依旧兴旺。川陕之间最主要官道,即蜀道的陈仓道/连云栈—金牛道的全面废弃是在民国年间。早在1929年,四川军阀田颂尧就开始修筑阆中经盐亭至三台的公路,金牛道复线的三台至阆中段逐渐被公路替代。随后,成都至绵阳、绵阳至江油的公路也开始建设,并在1935年整修完毕并通车,金牛道主线的平原路段和阴平道的南段基本被公路所叠压。1935年,开始修建联通川陕的绵阳至宝鸡的公路,并于1936年全线贯通,可以通车。川陕公路的选线基本沿着最早且最易行的金牛道—陈仓道/连云栈旧路,古蜀道最主要干道的交通作用随之被川陕公路替代。只是由于公路的弯度和坡度要求都小于古道,在山区的川陕公路不能全部沿着古蜀道的路线进行拓宽,往往是部分路段选择古蜀道而多数路段另辟新线。新的川陕公路已将古蜀道截成一节节的小段,全线难以贯通,只能作为区间的人行道路。占压古蜀道的川陕公路通常会拓宽古道的路基,拆除原有的桥梁,以架设能够承载汽车的新桥(只有个别大型的多跨古代拱桥被保留下来),破碎原先的石板路面以更换为适宜汽车行走的碎石路面,并砍伐古道一侧或两侧的原有行道树(主要是古柏)以加宽路面,与公路重合的蜀道路段已经失去了旧貌。古蜀道主道干线保留较好的路段往往是崎岖山区的脱离川陕公路选线的路段,这些路段还保留着原有的道路、桥梁、铺石路面和行道树。随着川陕公路的使用,川陕之间的交通往来和商业活动已经全部转移到川陕公路上,脱离川陕公路的古蜀道沿线的店铺要么转移到川陕公路两旁,要么关门停业,蜀道的陈仓道/连云栈—金牛道路线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条蜀道主线的年代下限为民国时期的1936年,这是没有疑义的。

至于其他川陕间的古代官道,其废弃时间不尽相同。褒斜道在开通横向连接嘉陵道的连云栈以后,武休东北的褒斜旧道就逐渐荒弃。在汉中与汉唐首都西安间诸条古道中,灙骆道尽管是距离最近的一条,唐代灙骆道还作为官道沿途设立驿站,但自中国古代王朝的首都东移以后,崎岖难行的灙骆道从此衰落,成为民间商旅的一条普通道路。1970年洋县—佛坪—周至的108号国道开通后,这条道路彻底废弃。其他古道的命运基本与此相同,随着公路的修建而相继废弃。

1.3 蜀道的发展演变

蜀道从先秦开辟到现代结束,使用年代长达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蜀道经历了复线和支线的增建、部分线路的调整优化、主要干线逐渐固定、道路修筑技术的提高、道路沿线设施的完善等发展变化。基于此,把蜀道遗产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期。

(1)先秦至隋唐时期(约公元前450—公元960年)。这一时期古代中央王朝的首都均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作为国家首都连接西南地区首府成都的国家官道,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军事、宗教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蜀道的路线在这个时期仍然在增加、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先秦至两汉间,就基本完成了川陕北路四道的开通;南北朝至唐代之间,更完成了连接陈仓道北段和褒斜道南段的连云栈开通工程、金牛道北段的改道工程,以及广元经阆中至成都的金牛道复线的整治工程,蜀道主线的地位逐渐凸显和固定。这时期的秦岭和巴山山地尽管已进行了一定强度的开发,但直到唐末五代当时蜀道主线沿线的森林树木都还很多,修建和维护道路的木料取材方便,故道路艰险处仍然多用木料架构栈道桥阁。栈阁悬空,木材易朽,如果维护不到位,行人车马有塌落山谷之虞,故时有蜀道行路难之叹。

这一时期大致又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蜀道开辟的先秦两汉阶段;二是蜀道交通受限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三是蜀道体系基本完善的隋唐阶段。

(2)宋元明清时期(约公元960—1936年)。这一时期的陕西关中地区的咸阳和西安,已经不再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该区域通往四川地区的国家官道的线路因而有所减少,原先川陕北路的4条线路已有2条半不再作为国家官道,川陕南路中的米仓道和荔枝道也只作为民间的商道。由于道路系统的线路减少,蜀道的路线基本固定,陈仓道北段转褒斜道南段的连云栈再接金牛道(包括广元至广汉复线),几乎成为川陕之间的唯一驿道。由于茶马贸易主要通过蜀道进行,蜀道承担的专项商贸功能非常突出,为了缩短茶或马这类大宗物品的运输距离,从蜀道干线折向西北换马场的蜀道支线相对繁荣。经过历代不断地拓宽加固,再加上沿线森林植被多被砍伐,蜀道沿途修缮用木料的供应越来越困难,故道路多避开原先架设桥阁栈道之处,多用垒石代替架木,并加宽道路,使之能并行二轿四马,蜀道已渐成通途⑪明 .王士性《广志绎》:“自古称栈道险,今殊不然,屡年修砌,可并行二轿四马。”。为了解决道路泥泞问题,蜀道许多路段都陆续铺砌石板,其中明代保宁府所属路段(也就是今天以阆中为中心的北至广元、南至梓潼的蜀道路段)当时应该大都是石板路,但直至清代,这种给官道铺砌石板的工程都还在进行中。由于蜀道沿线树木减少,为了保障道路维修所需木材,早在北宋时期,国家已经布置在蜀道沿线栽种当时适宜的速生树种⑫《宋会要辑稿》:“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令逐铺兵士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明代为了加固路基并为行人遮荫,更在当时剑州所属诸县路段两侧种植柏树,形成了今天为游人称道的翠云廊。提行这一时期的蜀道可以分为2个阶段:一是蜀道路况基本维持先前原貌的两宋阶段;二是蜀道路况得到全面改造且艰险程度缓解的元明清阶段。

综上所述,川陕之间的蜀道可以追溯至商周之际前后,但真正作为国家官道则是在战国时期开通石牛道之时,经历了秦汉至唐代的交通路线的增设、道路桥梁的建设和邮驿系统的完善,宋至民国的交通路线的简化、路桥设施的强化和相关元素的改善,至1936年川陕公路建成时基本废弃。如果要给蜀道遗产一个笼统的时代范围,可以用“战国至民国”来概括。

2 蜀道的路线选择[3-5]

道路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区域的内部小路到大区域之间的联系要道,各自具有不同的开始年代;而一旦区域间联系通道形成后,道路总会不断向边远地区延伸,并会有新的并行线路的开通,不能将“蜀道”的概念无限扩展。尤其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蜀道遗产,更需要选择特点突出、价值出众、保存良好的古道路线和路段。因此,弄清楚“蜀道”概念下的川陕古道的路线,“蜀道遗产”概念下需要强化保护和管理的古道及其相关遗存,是下定保护决心和采取保护行动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川陕之间,尽管有切割巴山和大半个秦岭的嘉陵江河谷,为两地间的交通提供了相对好走的天然路线,但这条路线的北端陕西宝鸡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城市(西周的都城丰镐、秦朝的都城咸阳、西汉和隋唐的都城长安)都在今陕西西安一带,往返于川陕之间走这条路线要绕不少路。而在秦岭和巴山南北两面,还有不少较小河流切割成的山谷,有些秦岭北坡的河谷与秦岭南坡的河谷上端南北对应,也有一些巴山北坡的河流与巴山南坡的河流南北对应,只要翻越二者之间的分水岭,就可以修建一条比陈仓道近便的道路。因此,至迟在战国时期,古人就选择秦岭间的一些河谷修建道路,以后在巴山的一些河谷中也陆续修建了道路,从而形成了川陕之间的道路体系。这些道路的坡度较大,比起陈仓道来要更难行走一些。由于川陕之间横亘着秦岭和巴山两道山脉,出入四川盆地的古代道路也就分为穿越秦岭的“北路”和穿越巴山的“南路”两组。

2.1 川陕北路(北栈)

川陕北路也就是陕南与关中地区的通道。清人严如煜概述陕南地区至关中平原的道路有6条,从东至西分别为:“一由安康琉璃沟,经洵阳北境镇安县孝义厅,而至大峪口,兴安,达西安之路也;一由石泉之迎风坝,西乡之子午镇即午谷,经甯陕厅东江口营夹岭汛,而至子午峪即子峪,石泉、西乡达西安之路也;一由洋县之铁冶河即灙水,经华阳厚畛子,而至盩厔之西骆峪,洋县达西安之路也;一由城固小河口,经留坝之西江口,凤县之进口关,而至郿县之斜峪关,城固达凤翔,转至西安之路也;一由褒城连云栈,经留坝、凤县古池河黄牛堡,而至宝鸡古陈仓,汉中达凤翔转至西安之路也;一由略阳古兴州,经甘肃徽县两当县,出凤县而至宝鸡,利州、兴州达凤翔之路也。”⑬清 .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二兵政十三山防。前述这6条道路,第一、二条系子午道的旧道和新道,第三条即傥骆道,第四条即褒斜道,第五条即“连云栈”道,第六条就是陈仓道即故道。其中第五条连云栈的南段与褒斜道南段重叠,而北段与陈仓道重叠,开辟于南北朝至唐期间的横向道路将嘉陵道与褒斜道连接起来,使得这条宝鸡—凤州—南郑的道路成为南北朝以后川陕之间最主要的官道。

由此可见,从先秦时期直至清代,川陕北路的主要官道基本上还是沿着秦岭南北的一些相对河谷,从西向东纵向排列的陈仓道、褒斜道、灙骆道、子午道4条,沿着汉水北岸的连接着上述4条纵向古道及沿岸主要城市的横向道路(即阳平关至安康的道路,可简称作“阳安道”),以及横向连接陈仓道与古褒斜道的所谓“连云栈”中段(即凤州至武休的道路,可简称作“凤武道”)。这2条横向道路也出现很早,阳安道是从陈仓道通向汉中盆地中心城市的道路,应该在陈仓道形成之时就已经开通,否则沿着故道出入川陕的时候就不便于过往陕南的中心城市汉中,也就是《史记 .秦本纪》所说的“南郑”。从那以后,这条横向的阳安道从来没有废弃,始终在连接川陕北路和川陕南路的纵向古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川陕蜀道的诸位学者,往往都将这条横向的阳安道作为川陕北、南二路的分界,在不同时代陕南地区历史交通地图中都要画出这条古道,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⑭如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地理学报》第23卷第4期,1967年11月,第419-435页;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化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2辑,2004年6月,第47-58页。。至于在联系陈仓道和褒斜道中腰的“凤武道”,其开辟年代有北魏和唐代两说⑮严耕望:《汉唐褒斜道考》《新亚学报》第8卷第1期,1967年;李之勤:《元明清连云栈道创世于北魏迴车道⑰说质疑》,《历史地理》第21辑,第249-261页。,由于该道联系起来的古道北段—凤武道—褒斜道南段,路程远近适中,沿途城邑较密,相对安全且有保障,唐宋时期以来成为川陕北路的主要通道,先是冒名“褒斜道”甚至“斜谷道”,元代以后被称之为“连云栈”。这四纵二横的秦岭山区和汉水谷地的古道,无疑是蜀道川陕北路的主要干道。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是,嘉陵江以西、穿越秦岭余脉陇山的甘肃南部与陕西南部及四川北部的古道,即甘肃天水经石峡关(龙门关)和陕西略阳至汉中的“岐山道”⑯高天佑:《陇蜀古道考略》,《文博》1995年第2期,第60-67页。。此道可视为川陕西道向甘肃境内的延伸,连接的是今天的陕甘之间。古代的川北、陕南与甘南往往属于一体,多数时间属于古代四川的政区范围,也属于蜀道的范畴,可以作为川陕北路的支线。

2.2 川陕南路(南栈)

川陕南路也就是陕南与四川腹地之间交通的主要道路。清刘锦藻阐述陕西汉中在川陕交通的重要地位时,除了说到川陕北路的3条道路外,也说到了川陕南路的2条道路。他这样说:“汉中肩臂太乙,肘腋武都,背倚陈仓,面瞻栈阁,在雍之南梁之北,别开一境,炎汉所用以创业也。……自府入蜀之道二:一金牛道,今之南栈,即沔县西南金牛峡,又西南迳宁羌至四川剑州之剑关口;二米仓山道,山在南郑西南,又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⑰清 .刘锦藻撰:《皇朝续文献通考 .舆地考》卷三百十九记陕西省汉中府按语。金牛道或称“剑阁道”,这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川陕间最古老的通道,该道从陕西汉中市北沿汉水北岸西行,在宁强县的烈金坝分为二道:元代以前是西行至嘉陵江边的代家坝(唐宋时期的三泉县),折入嘉陵江河谷经至广元的朝天区;元代以后则是南行穿越五丁关,经宁强县城与早期道路在朝天镇相会⑱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2辑,2004年6月,第47-58页。。以后向南至广元,在那里又分为二路:一路沿嘉陵江向西南,在昭化脱离嘉陵江河谷进入剑门关,经剑阁、梓潼、绵阳、德阳、广汉、新都诸县市,最后抵达成都;一路出广元东南,在阆中转盐亭、三台、中江/金堂,在广汉或新都与前道会合,然后进至成都。这两分两合的金牛道一直是川陕南路的主要干道,无论是哪条分路历史上都曾经设置邮驿,是川陕蜀道的正道。米仓道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因米仓山又称巴岭,故有“巴岭道”之称。古道两侧竹木茂盛,唐宋时期该道又称“大竹道”。该道路利用了米仓山南北相对的巴江和濂水河谷,从陕西南郑县的喜神坝向东南至小坝,从小坝向南经巴峪关越大巴山,再从米仓关越小巴山,下山至关坝向西南沿南江河谷至四川南江、巴中诸县,在巴中可以西连阆中嘉陵道,南下平昌和渠县。这条道路可能在汉代就已经打通,但该路山高路险,道路泥泞,人家稀少,沿途没有设置邮驿,道路尽管可以拐向金牛道,但路途遥远,故在古代只是作为民间商路和军事通道。米仓道不是古代国家的官道,川陕南路另一条经常被人们提到的古道“洋巴道”,却曾经一度作为国家官道设置邮驿。洋巴道是陕西洋县翻越巴山至四川东部巴地道路系统的统称,该道至迟在唐代已经开通,因唐代曾经利用洋巴道中路程最短的那条道路,输送涪陵出产的荔枝到京城长安,故又称作“荔枝道”。根据兰勇先生的研究,洋巴道有3条:一是洋县—万州—涪陵的“洋万涪道”;二是洋县—达县—合川—重庆的“洋渠道”;三是西乡—达县—梁平—涪陵的狭义“荔枝道”⑲兰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6-73页。。在洋巴道的3条路线中,狭义的荔枝道虽在唐代设置有邮驿,但宋代以后此路就已经毁弃,只有洋渠道长期沿用,清代还曾在这条道上设置铺递,具有一定官道的性质。

由于金牛道历史上一直作为川陕之间的主要官道,从这条道路上分出的支线也很多。除了与四川盆地内其他古道相连外,在广元昭化,有逆白龙江向西北,经甘肃碧口往迭部或临潭的“景谷道”(或称“白水道”“沓中道”)。在绵阳,有逆涪江向西北江油,并在平武南坝脱离涪江往青川清溪,最后在甘肃文县以北与景谷道相合的“阴平道”。景谷道开辟很早,尤其是白龙江沿线的路段,在白水关以下本来就与最早开辟的金牛道重合,并东接白水关至唐家坝路段;白水关以上路段的开通年代,据文献记载也至迟在西汉。至于阴平道,这是军事的间道,其开辟年代就是著名的邓艾伐蜀之时。鉴于景谷道一段就是川陕蜀道的干道,其余路段也在甘川交通中又长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近现代白龙江上的多处峡谷都还保留有不少栈道的遗迹,将其列入蜀道的重点保护对象,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时期民间在秦岭和巴山间自行开辟的小道还很多,有的道路联系起来也可以联通川陕,历史上的军事间道有的就是利用这些民间山间小道。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伐木已经深入秦岭和巴山的原始森林,原先被原始森林阻塞的山谷都已经能够通行,明末清初的流民队伍和清代晚期的白莲教众,正是利用这些谷道,频繁往来于川陕之间,明清两朝的官府和军队,不知这些暴民队伍究竟从哪条谷道出入秦巴山区,因而有防不胜防的感叹。这些民间小路,有的尽管路面还保存较好,但它们既不属于官道,也不属于商道,只是军事间道,自然不能纳入蜀道重点保护和管理的范围。

在川陕南路的3条古道中,只有金牛道始终作为国家的官道,长期得到很好地维护和管理。其原因正如黄盛璋先生所说,“巴山中川陕主要交通路桂只有一条总路线——剑阁道。川陕、甘肃的交通干技都要利用广元、昭化间嘉陵江给四川盆地打开的那个缺口;而盆地的政治、经济重心一向是在成都。成都、剑阁跟昭化差不多是在同一直线上,秦岭中入川四道既都集中广元、昭化间的那个缺口,而通往盆地的政治、经济重心的成都又必须通过剑阁,这个形势很能够说清楚为什么巴山通道跟秦岭通道情况有所不同,为什么巴山中川陕通道总干线只有一条,而米仓道跟洋巴道都没有发展成为川陕间的主要通道。”⑳黄盛璋:《川陕交通的历史发展》,《地理学报》第23卷第4期,1957年11月,第419-435页。既然川陕南路诸条道路的主要道路只有金牛道一条,那么,在选取保护对象的范围时,就应以金牛道为主体,再根据现存古道的保存现状兼顾其他古道的相关路段。

综上所述,在蜀道的北栈4道和南栈3道之中,尽管褒斜道、灙骆道、子午道、米仓道和荔枝道都曾经作为某个或某几个朝代的官道,但它们都局限于蜀道某一个时期或阶段,没有作为官道跨越蜀道前后两个时期。只有连云栈接金牛道(包括金牛道复线),至始至终作为川陕之间的古代国家官道,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连云栈加金牛道的古代路桥遗迹保存最好,道路相关设施相对完善,沿线的文物古迹也数量最大,类型最多,价值也最高。如果要选择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世界遗产的提名单位蜀道线路,连云栈加金牛道肯定应是首选。

3 蜀道的遗产构成[2,3]

川陕蜀道路途险峻,历代维修工程不断。为了便于行走,历代都在不断扩建加固路面和桥梁,垒砌防止马匹冲出弯道的拦马墙,栽种给路人提供遮蔽阳光的树木;为了给往来川陕之间的公务人员提供方便,历代还在沿线修建了可以供公文传递和行人马匹休憩设施;为了给往来行人和当地人士提供精神的寄托,历代还有人在川陕蜀道沿线修建寺观祠庙和雕塑神像。此外,往来于川陕蜀道上的官员文人,还在沿途险要的山川谷口关隘、重要的事件发生地点、吸引人的山水风光名胜等吟诗撰文,并将其摹写题刻在岩壁、碑版和房屋的墙壁上。这些古蜀道的道路遗迹、关隘遗迹、古树遗存以及沿线的历史城镇、寺观祠庙、石窟造像、摩崖碑刻、名胜古迹等,这些古道和沿途的文物古迹尽管在民国年间修建川陕公路时被破坏了不少,在20世纪末以来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也有许多损失,但仍然有不少古道路段和文物古迹被保存了下来。

关于蜀道的遗产类型,按照世界遗产的分类体系,目前有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诸说;按照我国文物分类体系,蜀道的广元市域地段被以“剑门蜀道”的名义、古遗址的类型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蜀道线路既多且长,被道路遗迹串联起来的各类文物很多,单一的遗址类型肯定不能涵盖蜀道遗产的全部;但蜀道是否属于文化景观?能否满足文化线路的基本条件?是否具有自然遗产的遗产要素?这些都需要对蜀道遗产进行遗产结构的分析后,才能做出判断。

3.1 蜀道的线状遗迹

关于蜀道遗产,我们可能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古道这条线状的遗迹。蜀道首先是由路和桥组成的一条或多条的呈线状的工程作品。这些古代的路桥工程作品,随着现代公路的开通已经废弃成为工程遗迹,并且这些线状遗迹已被现代公路切割和部分叠压,呈现一段段古道与现代公路交替相接的现状。不过,在目前的秦岭和巴山山区(包括剑门山区在内),路桥、路面、行道树保存尚好的古道路段仍然在100 km以上;即使被现代公路叠压的古道,其路面尽管已经更换为砂石、渣油或混凝土,原先古道的线路和路基仍然保存,有的被叠压的古道路段当公路改道后,扒掉其上的现代路面,其下就是古道的路面。广元千佛崖前路段在川陕公路改道后,揭露了部分现代路面,发现下面还保存着古代的石板路面,即其一例。路桥组成的线状遗产,无疑是蜀道遗产的基本构成要素。

前文提到,蜀道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即先秦至唐及其稍后的蜀道,其道路的艰险路段多利用易于砍伐和加工的木材搭建栈道桥阁。木构的栈道桥阁早已毁弃无存,但当时为安装木质梁柱所雕凿的孔洞还保存在沿线的悬崖峭壁上。这些古道的梁柱插孔指示着当时道路的具体路线,是蜀道历史的物质印迹,与路基和路面尚保存的蜀道路段具有同等的价值。

在蜀道的基本道路体系中,西安至宝鸡段、绵阳至成都段、以及阆中至广汉段,由于地形比较平坦,古道的坡度和弯度与现代公路相差不大,近代公路往往以古道为基础加固拓宽,古道遗迹几乎全都破坏,仅有个别弯道的较短路段还有保存。而在秦岭和巴山山区的脱离公路的蜀道路段,有的蜀道路段还保存很好,只是随着近些年的乡村公路建设,有些还有人行走的路段铺上了水泥,以便行车;有些没有行人再走的路段,古道上已长满了荆棘灌木,难以通行。现在的调查者能够调查的,往往都是一些辟为展示窗口的旅游路段或靠近公路的路段。根据前人对蜀道主线重要地段的记录,全面调查记录蜀道主线沿线道路遗迹的保存状况,是我们首先应该着手进行的事情。

蜀道主线古道遗迹尚存的路段尚多,为古人所看重的艰险路段,往往能够突出蜀道之险,应当特别关注。例如陕西汉中附近的蜀道路段。

观音碥段:观音碥原名关王碥或阎王碥,清代排险工程后改名,又称新开碥。在陕西汉中褒谷口北15 km的褒河西岸。这里石崖壁立,古栈道高距水面百米,且有沙河自西向东注入褒水,行路艰难,原有碑立道旁,上书“云栈首险”4大字。清方象瑛《使蜀日记》说,“观音碥,危崖峻壁,横列入屏障,凿石为径,下临绝涧,石阙处架木补之,人马相扶以度,摇摇然。”清初,陕西巡抚贾汉复凿断危石,道路比昔日宽加一倍,因改名“新开碥”㉑清 .陈奕禧《益州于役记》:“曲沃贾汉复集费鸠工,道宽倍昔,因改观音碥。”。原有刻石,上有“贾中丞煅石开路处”8个大字,并有7段摩崖题刻㉒郭荣章编著:《石门石刻大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7页。。

鸡头关段:鸡头关又名七盘岭。在陕西汉中褒谷南端西侧的红庙乡连城山上。嘉庆《汉中府志》卷三记褒城县关隘说:“鸡头关,县北十里,即古七盘关,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因名。由此入云栈。”据北魏《石门铭》:“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岨盘迂,九折无以加,经途巨碍,行者苦之”。这段古道在石门附近的山上,未受川陕公路和石门水库影响,且尚有多方石刻保存㉓郭荣章编著:《石门石刻大全》,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第5-6页。。

百牢关段:百牢关有旧、新二关,旧关在今陕西宁强县的代家坝镇,关西南的古道是唐宋金牛道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唐元稹《百牢关》诗:“天上无穷路,生期七十间。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将百牢关当作蜀道的象征。杜甫《夔州歌》:“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百牢关尽管不像夔峡那样险,但漫长狭窄的汉水上游河谷中的古道,行走起来却十分不便,给古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谭毒关段:是四川广元朝天区曾家镇的谭毒山上,距朝天镇约20 km。《舆地记胜》卷184利州称其“下瞰大江,登陟颇艰”。是元代金牛道改线前的重要关口,南宋军队在这里曾经击败了金军的进犯。据说,这里现在仍然有白羊栈道,值得关注。

以上例举的几段著名的蜀道,如果古道尚存,就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蜀道线状遗迹的代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 蜀道的点状遗产

蜀道遗产作为典型线性遗产,除了线状遗产的古道外,还有沿线的大量点状遗产。这些遗产如果按照通常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碑刻、历史纪念建筑,以及历史城镇和传统村落。这些属于蜀道的点状遗产,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这些点状遗产的时代应该在蜀道的时间范围内,不能将早于蜀道开辟或已是蜀道废弃以后的文物点纳入蜀道的范畴。前不久出版的《中国蜀道 .文化遗存》卷将不少新石器和夏商时代的古遗址、一些民国后期的民居,甚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雕像都作为“蜀道遗存”㉔赵静,张园,田增寿编著:《中国蜀道文化遗存》(刘庆柱、王子京主编《中国蜀道》第四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就不太恰当。二是这些点状遗产应位于蜀道旁边,不能脱离蜀道的串联。蜀道沿线的历史城镇,除了城镇范围内和城郊文物古迹外,距离蜀道较远乡镇的文物古迹,有的尽管价值很高,也不宜纳入蜀道遗产的范畴。三是这些蜀道沿线的文物古迹应该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物点。有些明清时期的标表某地古地名或历史纪念地的石碑,宜作为蜀道线状遗迹的附属遗存。此外,蜀道南北的两个端点,也就是陕西西安一带和四川成都旧城,情况比较复杂。陕西西安一带与蜀道相关的遗址包括了秦都咸阳、汉长安城、隋唐大兴城/长安城遗址,以及明清西安历史城市,其中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都已作为世界遗产“丝绸之路: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遗产点,明清西安城墙也与其他几处古城的城墙一起,捆绑成系列遗产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些已经或即将列入其他一些文化线路或系列遗产的遗产点,与蜀道北端这个古代中国中古以前的中心都城内和城郊的遗产点发生重叠。而四川成都情况却不同,成都与西安一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城内及近郊却还没有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永陵、武侯祠、杜甫草堂都可以纳入作为蜀道南端成都的遗产点。下面,我们试将蜀道主线即西安—宝鸡—凤州—略阳/褒城—广元—剑阁/阆中—广汉—成都沿线的重要遗产,按照文物类型列举如下。

(1)古遗址:陕西凤翔县孙家南头遗址(东周至汉)、宝鸡渭滨区大散关遗址(北魏至宋)、汉中勉县古阳平关遗址(汉)、四川广元昭化区土基坝遗址(东周至汉晋)、德阳黄许镇绵竹城遗址(汉)、德阳广汉城关镇雒城遗址(汉)等。

(2)古墓葬:陕西勉县武侯墓(三国)、勉县马超墓祠(三国)、三台县郪江崖墓(汉至两晋)、四川成都王建墓(五代)等。

(3)古建筑:陕西周至县八云塔(唐)、凤翔县东湖(宋至民国)、留坝张良庙(清)、汉中汉台区东塔(宋)、勉县武侯祠(明至民国)、略阳江渎庙及紫云宫(明至清)、四川剑阁县城墙及城楼(明至清)、剑阁县觉苑寺(明至清)、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元至清)、绵阳游仙区杨氏阙(三国)、阆中市观音寺(明)、三台县云台观(明至清)、新都区宝光寺(清),以及成都的大慈寺(清)、文殊院(清)、武侯祠(清)、杜甫草堂(清)等。

(4)石窟寺:陕西户县重阳宫祖庵碑林(元至清)、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汉至清)、略阳灵岩寺摩崖石刻(汉至清);四川广元利州区千佛崖摩崖造像(南北朝至唐)、广元利州区皇泽寺摩崖造像(南北朝至唐)、广元利州区观音崖摩崖造像(唐)、剑阁鹤鸣山摩崖造像及碑刻(唐至清)、阆中市大像山摩崖造像(唐)、三台县蟠龙山大佛寺坐佛(元)等。

(5)历史城镇:陕西宁强县青木川老街(清至今)、四川广元元坝区柏林古镇(清至今)、广元元坝区昭化古城(汉至今)、阆中县古城(唐至今)等。

除此以外,在蜀道的其他路线和支线上还有不少点状遗产,这些文物点需要根据路线的遴选来确定。

[1]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刘庆柱,王子京.中国蜀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M].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6.

[4]李之勤,阎守诚,胡戟.蜀道话古[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5]兰勇.四川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hu Road Heritage——Dates,Route and Heritage Type

SUN Hua
(Peking University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871,China)

The Shu Road is an official national route that connected the Guanzhong hinterland and the southwest regional center of ancient China. It is known to be a difficult and dangerous route as it transversed the Qinling and Bashan mountain ranges. The Shu Road was active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up till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underwent 2 development periods and 5 stages of development. Out of the 4 northern routes and 3 southern routes of the Shu Road,only the Lianyunzhan-Jinniu Route that connected Xi'an-Baoji-Fengzhou- Baocheng/Lueyang-Guangyuan-Jiange/Langzhong-Guanghan-Chengdu,remained the principal route of the Shu Road throughout the 2 development periods. The protection,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World Heritage" of the Shu Road should first consider the linear heritage and nodal heritage sites distributed along this principal route.

Shu Road;postal route;linear heritage;ancient traffic

K878.4

:A

孙华(1958-)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学及文化遗产保护。E-mail:bjsunhua@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蜀道古道遗产
走古道
蜀道向天开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蜀道雄魂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