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通集体教学中的“卡壳”现象

2017-01-27山东省胶州市教工幼儿园栾德青

早期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卡壳洞洞塑料袋

山东省胶州市教工幼儿园 栾德青

疏通集体教学中的“卡壳”现象

山东省胶州市教工幼儿园 栾德青

在集体教学中,即便是实施自己反复推敲后的活动设计,不少教师也经常会遇到课堂气氛沉闷,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出现突发情况等问题,使自己预设的活动方案的进程、方式、方向受阻,这种现象俗称“卡壳”。那么,如何疏通集体教学中遭遇的“卡壳”危机呢?本文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化解“卡壳”的地方

案例一:在小班歌唱活动“我的好妈妈”中,为了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我引导他们边唱边表演,忽然发现亮亮双手抱着胸,一脸的不乐意。我用眼神、手势示意他唱,结果他却噘着嘴巴说:“妈妈不在这,她听不见。”顿时,活动被亮亮的一句话“卡”住了。

我忽然想到亮亮的父母离异,他在听到这首歌时,心情肯定很难受,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们,亮亮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他的心情肯定会雪上加霜。于是,我就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请他们一起讨论:“现在妈妈听不到你们的歌唱,怎么办?”有的说:“回家以后唱给妈妈听。”有的说:“妈妈来接时唱给她听。”还有的说:“可以打电话唱给她听。”我见时机成熟了,便对亮亮说:“你先把歌唱好,然后再打电话唱给妈妈听,好不好?”亮亮立刻笑了,他开心地和小朋友一起唱起歌来。

在幼儿的相互讨论中“卡壳”解决了。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尤其是心理特别敏感的幼儿,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细心观察了解每一名幼儿,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即便教育活动被“孩子气”式的问题卡住时,教师也要耐心地引导他们,用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去化解卡壳。

二、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找到“卡壳”的钥匙

案例二:在绘本教学“逃家小兔”中,为了能让孩子从中充分体验到妈妈宽容、智慧的爱,我特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有感情地熟背了此故事。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有一只小兔子,它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到底爱不爱它……”还没等我说完,明明举手说:“老师,你是不是要讲《逃家小兔》的故事?”随后几个幼儿也应和说:“我妈妈在家给我们讲过。”此时的我“卡壳”了。

一部分幼儿的脸上写着“我已经知道了”,另一部分幼儿的眼中却充满了好奇。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组织?总不能把听过此故事的孩子挑出去吧!我看了看听过该故事的孩子,发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在班上也是比较强的,于是我振作起来:“既然你们听过这个故事,那和老师一起把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依然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继续着,只不过,由原来我一人讲述换成了我和五个孩子共同“接力讲述”。这样一来,讲述的幼儿神采奕奕,倾听的幼儿也特别专注认真。

心理学家罗斯杰说:“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尊重你,给你说出它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我尊重接纳了听过故事的幼儿,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满足了其他倾听者的好奇心,最终完成活动目标。所以,我们不能把“卡壳”当成教学的“绊脚石”,而是要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善于发现教学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运用教育机智及时地调整,从而找到打开“卡壳”的钥匙。

三、遵循幼儿的兴趣需要——转移“卡壳”的行为

案例三:雨后,我带领孩子们到院子里组织体育游戏“好玩的轮胎”。准备活动刚开始,就听到一幼儿喊道:“快看,地上有很多洞洞”。这时,所有的孩子都低下头寻找地上的“洞洞”。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洞洞吸引了,他们有的用手抠,有的找来枝条戳,有的讨论着:“地上有这么多蚯蚓,会不会是蚯蚓的家?”他们的谈话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体育游戏瞬间“卡壳”了。我该怎么办?把他们硬拉回来,按自己的设计思路执行?还是顺着孩子们的兴趣走?看着他们对“洞洞”的专注,我决定放弃“好玩的轮胎”游戏,蹲在孩子的圈子里,静静地看他们谈论、研究小洞。

当“好玩的轮胎”游戏“卡壳”后,我没有去刻意地解开,而是将它变成了一次意外的“美丽”,此时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比任何一节预设的活动目标都要来得“水到渠成”。自发的活动愉悦了他们的心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所以静下来想一想,有的“卡壳”本就不用解开,解了反倒会失去一次机会。

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疏通“卡壳”的问题

案例四:在执教大班科学活动“少用塑料袋”时,为了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危害,我搜集了从泥土里挖出的腐烂纸袋和完好的塑料袋的两幅图片,展示给幼儿观看。同时,我提出问题:“观察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佳佳说:“纸袋烂掉了,塑料袋没有。”我进一步启发:“为什么纸袋长时间在泥土里能烂掉?”大力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塑料袋也能烂掉!”我反问道:“那你见过烂掉的塑料袋吗?”大力肯定地点点头。接着,有好几个幼儿也说见过烂掉的塑料袋,这一刻,我“卡壳”了。

我知道如果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来辨别“哪个袋子能烂掉”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大班幼儿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不管对与错,他们愿意讨论辩解、主动探究,所以我顺势将这个问题“踢还”给了孩子:“怎么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袋子烂在泥土里?”孩子们纷纷说:“做个试验,将两种材质的袋子埋在地下,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就可以验证结果了。”整个活动因为卡壳而变得更具探索性。抛出的问题能让孩子在相互争论中开动脑筋,想出科学的办法验证自己的答案。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无不处于变化之流的个体。”的确如此,面对教学中的“卡壳”,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是倾听。让孩子把他的话说完,把他的理由陈述出来,不要把“卡壳”当成教学的“绊脚石”。教师要有“活资源”意识,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善于发现,适时地重组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运用教育机智及时地调整与生成,并把它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因邂逅“卡壳”而变得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卡壳洞洞塑料袋
我是一个塑料袋
坏洞洞,好洞洞
再起这种名字,我保证不打死你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考试卡壳怎么办
对塑料袋说“不”
塑料袋:正确还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