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基本布局和若干思考

2017-01-27

中国软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基础科技研究

黄 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 100038)

加强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基本布局和若干思考

黄 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 100038)

一、我国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通过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973计划,以及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率先行动计划、先导专项等举措,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716.1亿元,年均增幅近15%。特别是973计划实施2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42亿元,共部署项目1163项,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结合,大幅提升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批关键科学问题,在造就将帅人才、凝聚骨干团队、促进一流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最初的80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248亿元,仅“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就投入约888亿元,在支持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培育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产出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服务国家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发布。科技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一批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发布实施,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力。

根据中央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对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布局。一是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强化对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部署;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焦基础和前沿,注重自由探索和学科交叉,强调学科发展和人才团队培养;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重点专项中聚焦重大目标,加强基础研究任务部署,并设置“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领域,强化对干细胞、纳米、蛋白质、大科学装置等的支持,基础研究任务经费占重点研发计划总经费的36%;四是通过基地人才专项,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这些部署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加速赶超引领,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一)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在重要原创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2016年,我国SCI论文数量29万篇,比上年增长9.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2,总被引次数连续3年位居第4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高质量论文第二大贡献国。学科布局不断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2016年国际100个热点前沿和80个新兴前沿中,我国在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物理、生物、工程、数学、计算机等领域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有30个,位列世界第二。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全时人员总量由2011年的19.3万人年增加到2015年的25.3万人年,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数显著增加。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从2001年的仅7人增长至2016年的183人(含港澳台),入选人数居世界第3位,预计我国入选人数会逐年增长。美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是1465人,英国是346人,总体上看,美国、英国仍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我国基础研究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取得了令国际同行十分重视的成就。高温超导、多光子纠缠、中微子实验等基础物理领域成果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忠贤院士团队发现的铁基超导材料占世界一半以上,并且保持着国际最高超导转变温度。潘建伟团队多次刷新并始终保持多光子纠缠世界纪录,墨子号卫星圆满完成实验任务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薛其坤等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忠团队的外尔费米子研究,王贻芳领衔的中微子震荡实验,包信和团队的纳米限域催化研究,卢柯团队的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研究,周琪、邓宏魁等的干细胞多能性调控研究,骆清铭团队的全脑神经联接图谱研究等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成果。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等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工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并跑”和“领跑”的领域总体上还相对较少,但已实现了发展阶段的转变,这也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

(二)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一是前沿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实现了甲烷一步高效生产高值化学品,有望颠覆煤化工近百年来传统的费—托反应路线。三次采油理论和绿色驱油剂研发等大大提升了我国油气资源利用效率。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特性与绝缘放电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成果应用于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支撑了高端技术和装备的制造和出口。毫米波通信和分布式大规模天线架构理论提升了宽带移动通信容量。

二是在农业、健康和环境科学领域攻克了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病毒的分子机制和传播机理研究为重大传染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国际领先,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优良性状调控、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理论等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生物材料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已开始临床研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分子机理、人口出生缺陷无损基因筛查等已成功实现临床应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和毒理学研究成果被编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指南,直接服务于我国环境保护和国际履约。

三是深海、深地、深空、极地和青藏高原等领域的前沿突破,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海洋开发、深部资源利用等事关国家权益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科技创新基地布局进一步优化,条件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骨干基地,在承担国家基础研究任务、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产出原创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共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490个,其中,学科类254个,企业177个,省部共建24个,军民共建17个,港澳伙伴实验室18个。推进7个国家实验室试点,为建设规模更大、学科交叉的科研基地积累了经验。去年以来,又研究制订了《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试行)》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优化整合方案》,对下一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一大批大科学装置成为“国之重器”,有力支撑了基础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EAST)创造了稳态高约束模大于60秒的世界纪录,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达到国际最高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实现了4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

三是相关部门和地方根据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批部门重点实验室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引导高校优势学科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由企业出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场地在高校内部,校企双方选派人员进入实验室,共同管理,企业与高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双方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山东省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横向联合、纵向衔接。江苏省探索通过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方式,进一步厘清政府、依托单位和实验室之间的权责关系,促进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资源向重点实验室倾斜,激发创新活力。

(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成效突出

一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科技部建成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并上线运行,包括58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4.7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12家省级仪器服务平台和2200多家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对外开放服务。2016年,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率达到71.2%,各类在线服务平台服务用户超过6.2万个,总服务次数突破130万次,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教育部建立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仪器在线服务平台。中科院建立了统一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并实施了共享服务后补助。

二是科学数据和种质资源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目前已建成28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全国近800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参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已累计整合农业、气象、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71大类科学数据超过1.6PB,初步形成了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保存作物种质、实验生物等资源超过3500万份,初步建成了一批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库(馆)。

三是地方推动科技资源服务区域创新和双创成效显著。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大力推动科技资源共享。黑龙江、江苏、陕西、重庆等地积极推动包括仪器设施、科技文献、专业人才和技术成果等类型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甘肃、山西、贵州、福建、辽宁等20个省区市实施了创新券政策,积极推动创新券跨区域互认,引导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对外开放服务,目前已发放创新券超过7.8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仪器购置成本,为区域创新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市集成大型仪器设施、科技人才、科技文献和数据等科技资源信息以及动态服务数据,形成以支撑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区域性创新示范平台。浙江省着力打造了“全省科技服务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用户通过手机即可了解全省的创新资源分布,可快速定位所需资源和服务,共享全省科技资源服务。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以大型仪器、检验检测为核心资源,搭建了地市子平台和县(区)站点,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龙江平台模式”,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公益性支撑服务。

(五)省(区、市)基础研究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研究蓬勃兴起。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经费达到50.46亿元,比2010年的22.41亿元增长了125%。北京、上海、江苏、湖南、云南、深圳等地还设立了基础研究专项计划。北京市探索设立联合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基础研究投入新模式,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深圳市加强基础研究政策环境、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育建设,基础研究项目投入由2011年0.56亿元增长至2016年6.79亿元,正加快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核心、前沿技术创新转变。湖南省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的比重,把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引导项目实施单位更加重视原始创新。青海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在盐湖化工、资源环境、高原医学、生物与高原农牧业、生态保护利用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了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对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研基地部署。北京市结合科创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布局了脑科学、石墨烯和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网联驾驶、氢能等基础研究专项。广东、浙江、山西、新疆等地与国家自然基金会设立了联合基金,吸引、培养和集聚一批科技人才,提升了原始创新能力。青岛市大力支持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试点)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达17亿元。

从我国各省区市基础研究发展总体情况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研究投入较大,有力推动了区域发展。

基础研究的成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可能会带来源源不断、意想不到的创新动力,必须把基础研究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以色列国家不大,以前经济水平也不是很高,但该国在基础研究等研发方面的投入很大,在研发的社会投入、风险投资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大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现在以色列在很多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都是世界领先。以色列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基础研究工作新形势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反复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他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关联度日益增强,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要抓好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既面临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好新时期基础研究发展改革的方向。

(一)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在建设科技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创新“三步走”的战略路径,2050年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管理部门的同志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以召开本次会议为契机,发出“面向2050年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号召,希望各位代表积极研讨,共商良策,凝聚共识。希望本次会议在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科技强国的进程中留下历史烙印。

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动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的源头,只有夯实基础研究的地基,国家原始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厦才能建立起来。美国自二战后就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从20世纪50年代的不到10%不断提升到2010年的25.7%。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以爱因斯坦为代表大量顶尖科学家移民美国,推动了美国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二战后的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后,意识到“技术立国”造成了发展后劲不足,提出“把原始性科技创新作为改观日本前途的必由之路”,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不降反升,超过3%。这让日本在新世纪迎来了科学的“井喷”,2000年以来,日本共有17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将英、法、德等国远远甩在身后。

从国内看,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我们必须对照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紧紧扭住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加快基础研究各项任务的部署实施。加大投入,优化政策,加强基地建设,壮大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动原始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

基础研究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基础研究结果往往不可预测,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才能取得突破,更多时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它的应用价值。基础研究的关键在人才,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家在好奇心和争胜心的驱动下,往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潜心从事一项研究。以数学为例,历史上对数学研究的用途常常是不确定的,现在如果没有高等数学、微积分,科学研究就无法开展。比如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关注的是天体的运动规律,并没有以火箭、卫星等航天应用作为目的;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对电磁学的研究也是基于对电流和磁场规律的兴趣,但现在的所有通信基本上都基于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再比如量子力学的起源,就是一批科学家在研究黑体辐射的时候发现电磁波光谱与经典力学规律不一致,而现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数码相机到下一代量子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近百年前的量子力学理论。

基础研究突破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源头。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提出:为什么古代中国拥有发达的技术却没有产生系统的科学体系?技术遵循的规律和原理就是科学,而科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形成技术。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突破、学科交叉融合为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科研设备能力提升、大型科学装置发展又为科学突破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波尔、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建立的量子力学,促进了集成电路、核能利用等变革性技术的出现。近年来,基因编辑、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突破,有望催生生物制造、再生医学和量子信息等产业的变革性发展。量子计算基于量子相干叠加和量子纠缠等基本原理,并行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有望达到现有超级计算机的百亿亿倍,有望为密码分析、材料设计、药物设计,以及非平衡态物理机制模拟等经典计算机难以实现的某些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必须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注重基础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处理好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让科学家拥有更大学术自主权,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

(三)准确把握基础研究发展新趋势

当前,基础研究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入交叉,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科学家设计的各种任务,形成了合成生物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纳米科学。二是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重大颠覆性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前兆。量子通信基于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对信息进行加密,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三是基础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更加依赖大团队合作。重大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艰巨性程度越来越大。面对全球共同关心的气候变化、物质结构、宇宙起源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多国共同建造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全球科学家共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开展网络式分布式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四是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的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在某些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几乎同步发展,人类基因组、纳米材料等在基础研究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入人们的生活。例如,“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脑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关成果可能会用于帕金森症的提前诊断和干预,以及对戒毒等有害行为的有效治疗等。美国科学家更是在科学研究出现初步概念性成果后,就可通过相关途径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大大加速了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我们必须顺应这些新特点、新趋势,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加强研判,前瞻布局,超前部署,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重视颠覆性技术培育,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在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四)着力解决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科学发展已经几百年了,而我国现代科学发展只有几十年,基础研究积累不够,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很快,2015年达到716.12亿元,而美国2015年基础研究投入为789.91亿美元,是我国的7倍,可能统计口径有差异,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上看,2015年我国地方投入50.46亿元,企业投入约11.4亿元,分别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7%和1.59%,而美国地方和企业投入分别占比为18%和28%。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在保持中央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要引导企业和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也有很大潜力。2015年美国社会力量基础研究投入经费达100亿美元,占比12.73%,而我国仅为2.5%左右。美国洛克菲勒、休斯等一批著名的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等都重视支持基础研究。美国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成立的基金会2013年宣布投资9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研究,以弥补联邦政府投资资金短缺。盖茨基金会2017年1月给华盛顿大学捐赠2.79亿美元,用于研究残疾。当美国科学家有了探索性极强且暂时看不到其明确前景的课题时,他们往往会首先想到某个私人基金会而不是政府部门去申请经费。社会力量可以成为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来源,也为资助“非共识”项目提供了可能。我国要积极借鉴经验,加强探索试点,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这需要中央、部门和各省区市共同努力。

二是领军人才缺乏。我国是世界公认的人力资源大国,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也涌现出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学家,但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特别是世界级科技领军人才匮乏。2016年,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共有183人,与美国的1465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我们要借鉴欧美国家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一方面要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培养和打造一批国际领军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为我国基础研究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对产业共性技术科学基础的研究不够,芯片、操作系统和高端材料等一直受制于人。如新型航空材料,大量采用了抗腐蚀性很高的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从而提高了机舱内的湿度和乘坐舒适度。这些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的研制成功,是无数次试验探索的结果。由于我国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的不足,此类材料一直依赖进口,国外供应商的采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总体上,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归根结底是知识链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积累不够。

三、扎实工作,推动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新发展

“十三五”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推进《“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和《“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实施,强化重大任务部署,强化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支撑和引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一是要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研究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在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地方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形成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共同支持基础研究的新局面。

二是要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制定和完善税收、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重视并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探索通过与社会资本成立联合基金、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共同体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等研发活动。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科学研究基金、捐赠等形式支持基础研究。

(二)持续加强基础前沿研究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科学项目。围绕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重大科学问题组织重大科学研究。注重原创导向,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学科持续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二是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项目部署。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趋势,强化重点前沿领域前瞻性部署。组织实施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干细胞及转化、纳米、量子调控、蛋白质、全球变化、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变革性技术重大科学问题等重点专项。推动合成生物学、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等重点专项启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确保基础研究占有合理的比例。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三是要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走出去,请进来,在相关基础前沿重大研究中,注重引进国外从事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同时支持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支持优秀科研人员到国外深造。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一是在重大领域启动组建国家实验室。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在重大创新领域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统筹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合理归并和优化布局。在现有试点国家实验室基础上组建一批国家研究中心。完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动省部共建、企业、军民共建和港澳伙伴等实验室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学仪器设备、科研试剂等的自主研发,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组织开展重大科学考察与调查。

(四)大力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发70号文,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政策制度、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服务评价考核,对成效突出的进行后补助;继续完善新购仪器必要性评议,提升科研设施仪器开放共享水平。

二是研究制定“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推动科学数据实现规范管理,推进财政投入形成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

三是研究制定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考核、运行评价、动态调整和后补助机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提升平台运行服务和支撑保障水平。

四是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加大开放服务力度。把仪器设备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作为基地考核评价的硬指标,把开放服务的满意度、普及度作为基地评优的硬杠杠,充分发挥基地良好研究条件和人才优势,使院校、企业的人才能够 “拎包入驻”,开展阶段性研究并由基地的骨干研究人员给予辅导支持。

(五)营造基础研究良好环境

一是扩大学术自主权,完善激励机制。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课题选择权。鼓励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基础研究。对从事基础研究等研发周期较长的人员,实行收入分配分类调节,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绩效奖励力度,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研究。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按照“以我为主,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交流。要把国际合作作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并争取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依托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开展前沿合作研究。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推进基础研究评价的国际化。

三是完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同行评价、分类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确立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合理使用论文评价,杜绝以“帽子”评价人才。

(六)加强地方基础研究工作

一是地方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各省区市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区域创新发展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经济发达的省市要先行一步,在基础研究项目部署、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注重与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部署的衔接和联动,支撑创新型省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二是要重视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着眼长远,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凝聚创新资源,建设区域创新高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承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任务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要统筹已有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要把深入落实国发70号文件、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作为重大改革任务抓紧抓好。做好科研设施与仪器区域网络管理平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对接,抓紧资源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研设施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考核评价后补助机制的实施力度。继续实施好创新券制度,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区域创新发展和双创提供更好的支撑服务。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7年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黄卫(1961-),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你喜欢

基础科技研究
“不等式”基础巩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整式”基础巩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