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银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7-01-27晁庐佳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晁庐佳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浅析民营银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晁庐佳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民营银行由于自身的所有制属性,打破了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国有垄断,作为金融市场的有力补充,实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建议,并对我国民营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民营银行 现状 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
一、民营银行的现状
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是民生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北京,之后有几个民营银行慢慢成立。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私人银行接入政策的开放将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结构更加有利,所以民营银行的大力支持发展是金融业的必要条件。 2013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允许私人银行成立的信息表明可以根据私人银行的相关要求建立民营银行。2015年10月,李克强还强调,要逐步释放私人银行接入政策,包括甚至有序进入外资,以更好地改善中国的银行业金融体系。现在,私人银行在金融市场逐步提高,相信未来几年,中国有关部门将更加积极地推动民营银行的建立。由此可见,私人银行前景光明,但不得不说,由于我国和私人银行的发展开始较晚,所以现有的4000多家银行中真正是民营银行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规模小业务类别少、服务质量低、网络覆盖率低、市场竞争力差。 特别是行业竞争、金融诚信和资本运作风险控制问题。
二、民营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备的准入准出监管机制
我国银行业起步晚,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以往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上出现监管滞后的现象,不仅如此,一些基层的监管机构非但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钻金融监管的漏洞。而且针对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退出等法规迟迟没有出台,若放松银行业的准入条件,大量毫无经验的民营银行的进入,可能会一放就乱,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话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金融动荡的局面。
(二)缺少银行保险制度
民营银行不同与传统的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以国家的信用为担保,国家作为国有银行的拥有者对储户负责,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或银行无力支付存款时,国家就会动用财政来解决银行危机。然而由于缺乏银行保险制度,当民营银行出现问题时,没有任何保险机构为储户提供保险,储户的资金安全将得不到保证。因此一旦出现危机征兆,民营银行就有可能发生挤兑风潮,将不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
(三)存在关联贷款交易
商业银行在日常的资金借贷中,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而增加的风险,通常会进行关联交易,不仅为商业银行节约了信息成本,同时由于银行和关联股东的非内部管理关系也降低了银行的监督成本和组织管理成本。但是由于银行内部监控制度的缺失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缺陷,使得关联交易成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进行单方面利益输送的渠道,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一些民营银行成为企业的大股东更容易通过控股经营对银行进行关联交易,威胁储户的资金安全。
三、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规范的准入退出机制
首先要建立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审慎审批的原则。 私人银行的建立,不仅要满足中国民营经济和融资需求的发展水平,也要符合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要求,择优批准。 第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的原则。 在审请和批准过程中,保障信息披露和流程透明度,禁止内幕交易和黑匣子运作等非法活动,保障整个流程的公平公正。
其次,要统筹民营银行的战略布局。从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体金融模式的角度看,私人银行的布局设计在最高水平。第一注意区域均衡发展。在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民营银行,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负担能力。第二防止过度竞争。正如经济发展要考虑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数量可能有限。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第一,实行强制存款保险,使那些不愿意参加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有银行也加入进来,从而增大保险基金的规模,降低逆向选择的可能
第二,在征收保费时,以民营银行的风险水平为依据,实行保险费率的差别征收,以此来提高银行的自律性,抑制其过度冒险
第三,存款保险机构应该提高自身的独立性,减少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必要干预,切实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增加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完善民营银行关联交易制度体系
第一,在试点设立之初,针对民营银行潜在的关联交易风险立新规,整合创新现有制度,在制度层面降低民营银行关联交易的可能。
第二,明确民营银行发起人的风险承担责任并加强对民营银行股东的监管,降低他们对关联股东和关联企业进行利益输送的冒险行为。
第三,进一步提高针对关联交易的监管技术,从而增强对民营银行关联交易的识别能力。
四、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趋势
混合经营模式是目前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上有很多金融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佳选择。混合经营可以打破现行限制性规则,实现金融业各项服务的交叉搭配,使各类企业结合优势,规避弱点,并实现多元化的利润目标。而且实施混合操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客户,根据客户和金融市场的需求,开拓更多的业务,更好地避免风险和企业客户的高盈利目标。例如,银行可以把证券业务和银行业务结合起来,做出两种补充业务,提高银行的效率和竞争力,降低风险,也可以使民营银行的整体效用提高。此外,中国的混合经营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成熟,我国金融业混合经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于金融市场的环境压力,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和经营利润,混合经营是中国金融业的最佳选择。
[1]袁亚兰. 浅谈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J]. 品牌,2015,01:83.
[2]杨柳,陈奇琦.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探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1:88-90.
[3]汪海峰. 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策略[J]. 经营管理者,2016,25:29.
[4]马秋君,张亚晴.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 时代金融,2016,27:75-76.
[5]温文.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机遇与挑战[J].科技经济市场,2016,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