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7-01-27刘倩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刘倩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刘倩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
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对就业门槛也是逐步提升,给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既满足学校教育和特定就业岗位的要求,又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以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课堂教学参考使用。
高职院校 金融与证券专业 实践教学
教育部出台的(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出特色,以培养出高素质节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培养形式上,实行“双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职业标准的无痕衔接,从而实现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国内金融行业改革不断深入,各种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日新月异,服务模式层出不穷,对从事金融一线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极高,这就对国内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进行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1)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投资人才。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尤其是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银行、各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都需要大批的金融人才。(2)证券行业发展需要复合型的投资人才。2010年,中国证监会在《中国证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制定详细规划,明确10年内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证券期货业实用技能型人才才能达到百万。这一通知的出台与实行,在求贤若渴的资本经济市场迅速掀起一阵热潮。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13年6月止,世界各地的金融行业人才招聘需求量与2012年6月相比,增长了52.4%,其中证券分析师、研究人员达到80.99%。此外,在2013年2月份,“前程无忧”在网上发布职位数已经达到219万,增长了6.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加大对金融与证券人才培养势在必行[1]。
二、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多样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1.理实一体。理实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联合实践,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系统与实训设备,让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方便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操作,以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例如在“证券与投资”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后,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证券交易实训室中,利用证券行情系统将实现准备好的市场信息显示出来,让学生观赏,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紧接着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通过行情分析系统进行实践操作,动手检索上市公司的资料,分析讨论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并将所学的证券分析方法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证券分析能力与业务技能。
2.赛训结合。竞赛作为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够在竞赛的激励下,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此外,在竞赛过程中,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会优势互补,因此将竞赛与课程实训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例如在金融基础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丰富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教师采用赛训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点钞、数字键盘、文字录入以及柜面业务处理的银行技能为竞赛对象,组织开展银行柜面业务技能大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与实训的方式,运用金融基础知识与技巧进行操作,并设置相应的奖项,以此激发学生实训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校企互动。校企互动教学模式是指高校与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为依据,与企业多方面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企业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相互衔接。可见在进行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校企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知识转变成实际生产力的速度,还可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2]。例如某高校与社区银行、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理财机构等企业联合合作,建立校外金融与证券交易实训基地,让企业投入相应资金,购买设备仪器,完善配套设施。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技能业务能力。此外,高校依据这些企业的用人要求,将银行前台相关业务、投资分析、证券经纪业务以及证券交易等知识点纳入到实训中,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从而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二)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育承担着高校办学的理念和思想,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价值,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金融与证券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加强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的改革,调整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课堂教材进行整合优化。例如在金融与证券专业教材建设方面,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金融和证券专业建设的需求,和金融企业、证券机构以及其他金融管理单位联合合作,开发《金融学基础》、《证券市场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以及《证券实训教程》等金融理论实践教材。并订阅《金融时报》、《中国金融》《中国证券报》,复印《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和金融机构的内部研究报告,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此外,为保证教师开展实务培训顺利进行,增强学生实训操作能力,还需购买金融数据库、虚拟交易所教育软件以及财讯模拟交易软件,方便学生模拟操作证券、外汇以及期货等项目。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师实践经验与阅历方面的提升,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应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原则,编制教师定期到企业轮番培训的方案,鼓励教师进入到企业与其他机构中去,参与工作实践、调研以及学习。此外,高职院校还需应聘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师队伍中,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与金融、证券专业有关的知识点,以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积极性[3]。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邀请成功企业家与金融、证券有关的单位组织开展专业论证会、座谈会与毕业生交流会,听取这些单位对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收集有效的信息,完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拉近企业与学校的距离,还可与企业分享合作中的成果和利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开门办学,明确办学目标,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加大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建立多样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此外,还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校办学提供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1]韩大涛.高职金融证券专业人才体系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5(4):87-89.
[2]张辉.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6(2):183-184.
[3]胡明琦.贵州省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能力体系的建构[J].中国商论,2015(29):181-183.
刘倩(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学历,中级职称,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