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间点的重新认识
2017-01-27苑文明
苑文明
对于中间点的重新认识
苑文明
本论文是作者运用自创的一套理论研究自然常数、圆周率、黄金分割点、三原色、二八定律等现象为什么会存在进而被人类发现并应用时的额外发现,通过作者所创理论对此问题研究思路的引导,发现自然常数、圆周率、黄金分割点、三原色之间有着本质性的联系,它们反映的是同一种宇宙规律,也即都是同一种宇宙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实质是一样的。再结合人类对于三和二八定律的普遍应用,结合对于中间点应用的本质,作者断定,一个物体或范围的自然中间点实际上是在五分之三处,而非二分之一处。
中间点;自然常数;圆周率;黄金分割点;三原色;二八定律;基能;基能密度差异;自然中间点
引论
在传统意识中,我们要找一个物体或一个范围的中间点,通常都是取二分之一处,这种意识来源于数学计算,中间点就在平分之处。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取中间点,就是要将这个物体或范围分成两部分而作标记。为什么要分成两部分呢,通常都是为了进行区别和分配。当需要平均分配时,我们各取二分之一。当进行区别或按区别分配时,需要对这个点两侧的部分进行区别分类,我们找的是中间部分的区分点,也即分界点,作者称之为自然中间点。
一、圆周率为什么无限不循环
π的无限不循环反映了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地切分一个理论上的圆时是不会有终结的,反映了一个真正的世界。π的无限性,证明了当以某一半径运动时,永远不会产生真正的闭合,证明永远不会存在着真正的相等对接,证明了这是一个螺旋式扩展的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这与我们的科学观察是一致的,如星球运动现象,基因分子结构等。圆如同等号、静止、数值以及闭合系统中的科学理论、科学规律、模型一样,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定义,实质上只是为了人类为了应用分类而进行的一种近似描述。π的不循环,证明了这是一个遍布立体差异,就连变化都不会相等的世界。π的无限不循环所作出的证明与作者的能量演化世界所描述的宇宙原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因为这个世界是由于遍布基能和基能密度差异,导致物体或范围旋转流动,形成螺旋状结构和运动轨迹,且在时空变化过程中相似却不同,导致人类在研究圆的过程中发现π的无限不循环。总结的说,因为这是一个立体螺旋扩展的世界,不存在静止,不存在闭合圆,不存在均匀变化,所以π是无限不循环的。真正的自然结构应该是在螺旋中形成的大头小尾的椭圆体。
二、为什么用e来表示自然常数
三、黄金分割点的本质
黄金分割点从计量方面看是从累加扩张的角度衡量变化的比例,在研究区域(图形)划分时发现的分布比例。黄金分割点同时也是人类审美观的发现,这种发现和普遍认同必然是在大量总结和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是在人类本能的感知上对于宇宙规律的发现,是对分类分布的一种本能的判定:处在黄金分割点的两边就应该有不同,有变化。也就是说,在黄金分割点处必然是变化最大之处。这样的话又成为了一边大一边小的偏态分布,而黄金分割点,既是偏态分布的波峰或波谷。这与作者前边推导的宇宙模式又有了对应。因此,黄金分割点实际上反映的是由于基能密度分布差异而在一个物体或范围内产生的自然分界点。
四、自然常数、圆周率、黄金分割点之间的联系
自然常数1为一个单位,1.71则为之后的增长幅度变化比例,并且1.71之后变化越来越小,说明1.71这段变化是变化最大、最快的范围,1与1.71之间有一个快速变化点。那么我们看一下变化之后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即1.71/2.71=0.631。也即这个快速变化点在0.631处。
圆周率是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其倒数则为直径占圆周的比例,而直径占半个圆周的比例为0.637.因为圆周率反映的是真实的圆,所以我们这里将不等直径的不闭合圆作为真实模型。由于宇宙是由基能组成且遍布基能密度差异,所以在宇宙时空中一定的长度就代表一定的基能密度范围,而超出这个长度,就属于另一个范围了,也就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进行分类了。我们以一定直径的圆的范围来代表对应基能密度的宇宙空间,很明显,这个范围是一个由于基能密度分布差异而不断变化的不闭合圆。在周边,当长度超过直径时,就代表周长超出这个直径的长度已经不属于这个直径所代表的基能密度范围了,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了。也即是在超出之处出现可以分类级别的明显变化,成为转折点,或叫分界点。这个点就是直径与半周长的比例:0.637。
而黄金分割点的比例是0.618.请看这三个比例是多么相近,都是0.6附近,都是快速变化之处,相当于波峰波谷之处。也即说是对应一个范围,一个单位,其自然变化点在0.6处,从分布分类的角度来讲,0.6处是范围内或是单位内两部分区域的中间分类点,区别点。也即自然中间点为0.6处而不是0.5处。自然的波峰波谷也在0.6处。人们之所以把黄金分割点视为完美比例,就是因为人本身的成长也是在这个宇宙规律中形成,其生长的节奏和形态也遵循这个规律,就如同听到一类声波愉悦看到一类光波美艳一样,是对于宇宙规律的一种自然反应。
五、三原色的本质
在重新认识了“中间点”后,我们看一下三原色的本质。红、绿、蓝对应波长为700、546、435。(700-546)/(700-435)=0.581,绿色对应的光波又是在0.6处。这是一类物质在宇宙时空分布规律的又一个证明:0.6之处必然产生自然分界点。
可见,所谓三原色实质是光波量级基能密度的分界点,绿色便是一个自然中间点,而其他色彩则是这三个分界点的过渡产物。互补色波段必不相邻,因为白色是基能密度较高和基能密度较低的光波交融后形成的的光波,两者必须能进行互嵌交融,基能密度差异必须足够大。
六、为什么存在“三”与“二八定律”的普遍应用
同时,这里也解释了为什么“三”在人类应用中非常普遍,因为物体或范围内存在转折点,存在一个自然中间点、分界点。一个范围或物体都是由中间部分和两头部分共三部分组成。二八定律也是由三衍生而来。凡事都分为三类,两类属于边界,而中间部分则可视为一类,共三大类。当进行更具体的区别和度量时,人们又习惯于把事物分为十份,由于边界处基能密度较小,范围较小,与内部高密度基能区域区别明显,所以通常将边界定为十分之二,头(前)部边界十分之一,尾(后)部边界十分之一,而中间的主体区域则成为十分之八,所以产生出普遍应用的规律:二八定律。有时还取前十分之二或后十分之二。这种分类和区别是由一个范围内基能密度分布差异造成的。
七、自然中间点
当需要平均分配时,我们各取二分之一。当进行区别或按区别分配时,我们找的是中间的明显变化点,需要对这个变化两侧的部分进行区别分类,此时如果还是认为中间点在二分之一处,就会出现偏差。所以作者这里找到另一个中间点五分之三处,称之为自然中间点,可以作为找寻中间变化点和进行分类切分的参考依据。
八、基能与基能密度差异
基能:作者将宇宙中的所有存在视为能量和能量聚集体,而宇宙中最基本的存在,不管小到多小,只要有存在,就定义为基能。
基能密度差异:作者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于基能按照不同的密度分布形成的,由于分布密度差异而造成基能的流动,造成分布密度变化,从而产生宇宙时空的变化,包括各种分类、运动和变化。
通过这个模式,作者发现了螺旋运动的来源和宇宙中力的本质,并依此对我们的世界重新作了解释和描述:一个去除法力(宗教概念)、作用力(西方科学概念)等抽象概念的实实在在的世界→能量演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