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平行状态建立共同体思维
——论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统筹优化
2017-01-27陈晓利孙丽颖
陈晓利,孙丽颖
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破平行状态建立共同体思维
——论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统筹优化
陈晓利,孙丽颖
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了6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虽在服务地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卓著,但也存在各自为政、平行发展问题,造成专业设置趋同、人才供给不平衡和就业拥堵现象。这主要是功利性创新的结果,根源在于共同体意识的缺失。因此,在专业设置上,省内各级高校必须建立共同体思维,以大数据做支撑,尝试引入市场化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与应用双螺旋,达到区域内专业设置的统筹优化。
平行状态;共同体思维;统筹优化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的教育大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从2009年到2015年,先后遴选并重点建设了6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效益以及社会服务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
一、专业设置的平行状态
我省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6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在这六所高校中,两所理工科为主院校、两所综合性院校、两所医学院,这种设计格局是充分考虑到我省十二五期间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这6所高校却未能摆脱传统教育的封闭性特点,各自为政,平行发展,最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性问题。
1.专业设置趋同
在黑龙江省6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除去两所医学院,有近20个专业是4所院校或至少3所院校完全相同或者相似的。其中,重复率最高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应该说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除这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外,黑龙江省的省属高校也几乎校校都有,专业设置趋同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全国工科专业盛行的大背景下,有些高校忽略自身的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跟风设置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热门专业,造成培养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严重后果。以会计学为例,黑科技与黑工程作为服务于地方的理工类院校,设置会计学专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且这两所学校的会计学专业都是省重点专业。同时,哈尔滨金融学院作为专门的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学专业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优质的教育资源,专业优势非常明显,因此,作为其他的地方院校,再设置会计学专业便的确有盲目跟风之嫌。纵观黑龙江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工学类专业的重复设置率最高,其次是经济类,而历史、思政、哲学等人文学科专业已经处于萎缩或取消的状态。
2.地方人才供给不平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直接后果便是人才供给不平衡,工科类和经济类的人才供给明显高于理学类和文学类专业。从十二五发展规划到现在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黑龙江省主要是通过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农机、食品、交通、矿产、林业、服务等十大产业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但目前,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未与这十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严密对接,除复合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和能源动力工程等新设专业和我省经济发展匹配外,农机、生物、林业等相关专业设置几乎为零,矿业工程也只有黑龙江科技大学一校设置,这种情况与我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的确差之千里。而作为飞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我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类专业的设置也很不均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多,而产业文化管理、城市管理等专业却比较缺失。
3.结构性失业严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而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化趋势日趋淡化。而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省地方院校的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调整在某些方面发生错位,导致结构性失业人数增多。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如果生产规模的调整与劳动力供给规模的调整不匹配,也会发生结构性失业。以社工专业为例,与发达的北上广等大城市不同,黑龙江省的社区发展相对缓慢,社区的用人体制还在新旧交替过程中,NGO和NPO等民间组织也较少,人才需求量十分有限。但省内现有三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此专业,加上几所省属高校,我省拥有社工专业的高校便已达到九所,远远超出了我省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据统计,社工专业的学生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除考研使部分学生延迟就业外,只有一半的毕业生能找到工作,而其中有高达90%以上的人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无关。这足以说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严重就业问题。
二、功利性创新是主要原因
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倡导的先进思维,但在教育领域,忽视人才培养的规律,一味地为创新而创新,便会陷入脱离实际的唯创新论,最终导致创新红利的丧失。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平行状态,究其原因,便是功利性创新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设置创新的功利性。伴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多元需求,高校一改过去按国家计划设置专业的模式,纷纷改造旧专业、申办新专业,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将创新理念渗透到专业设置中,一大批创新型专业,如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纷纷出现。这种现象本身说明各高校在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但当每所高校都紧盯市场,忽视自己的历史和资源优势,追风似的设置热门专业时,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功利性,最后出现上面提到的人才拥堵、就业困难问题。
其次是培养模式创新的功利性。伴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很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追求创新,强调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特色。这本是好事,但一窝蜂似的搞实践教学,忽视基础理论教学,这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未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而且,在实训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和效果评估,使创新只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实际工作。
最后是专业招生数量的功利性。即使是热门专业,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饱和度的,没有科学的市场调研和论证,一味增加热门专业的招生数量,最后造成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这是很多地方高校存在的问题。就像法学专业,黑龙江省高校,从部属、省属,到市属、私立,从本科到专科,几乎校校都有法学专业,而且招生人数庞大,最后的结果便是法学专业就业率连年亮红牌。
功利性创新的根源在于共同体思维的缺失,都聚焦一己之利,不从大局着眼,最终只能既损人又不利己。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但忽视客观条件的抄袭式创新只能是伪创新,尤其在专业设置上,追风复制只能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使整个区域内高校都受到影响。
三、建立共同体思维
“共同体”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共同体。我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于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统一目标下就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它们必须打破目前平行发展的格局,建立共同体思维,实现一盘棋发展,在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角下,对专业结构进行统筹优化,这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数据做支撑,专业布局统筹优化
建立共同体思维首先就要进行信息整合,在数据分析上做全盘考量,体现共同体含义。
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统筹安排必须依照科学的程序,先进行前期调研与论证,收集和整理所有参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动态变化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制定专业布局。与专业设置相关的要素包括各高校现有专业的招生数量、培养状况、就业情况的历史数据,区域内所有高校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发展对比数据,历史上存在过的专业的发展、消失过程数据,还有区域经济发展与专业设置的匹配度数据,以及专业教师的学历、进修情况和科研、教学能立评估数据等等。这之所以需要大数据方法做支撑,是因为以上的数据从时间上讲跨度大,涉及从专业开始设置至今的所有相关数据,从空间上讲涵盖广,包括省内各级所有高校,必要时还要对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参考。这种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必须运用大数据方法,以前的随机抽样调查、访谈等方法都不能全面、精确得出专业发展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对专业设置进行科学统筹优化,无法长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问题。
2.建立高校与地方发展共同体,构建人才培养与应用双螺旋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不仅需要建立共同体思维,院校与地方之间也要建立共同体思维。我省正处在十三五规划实施阶段,省政府不断出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与大战略,地方高校必须以此为契机,配合十大产业、八大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培养这些领域的急需人才。我省教育决策部门,必须把好关,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我省发展重点,对各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做到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科学布局、全局推进。
人才培养与人才应用是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双螺旋结构。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会推动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又会不断突破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与数量,进而促进高校更多元、更高水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当人才培养与对人才的应用达到完美契合时,才会使我省焕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3.相同专业错位发展,避免专业设置的创新误区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有历史形成的专业与学科发展传统,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办法简单复制和抄袭。各高校必须立足自身,寻找独特的专业发展特色,调整就业靶向,即使需要设置相同或相似专业,也需要错位发展,强化差异。以法律专业为例,在我省,黑龙江大学的法律专业无论从师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毕业生也多数从事专业律师的工作。与其相比,一些地方性大学的法律专业就可以将培养目标从高级专业律师或法官转向诸如普通法务人员、企业单位的法律顾问以及乡村法警等岗位。这样错位发展不仅可以避免热门专业的同类人才的就业拥堵现象,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就业宽度,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避免出现专业方向的冷热不均。
专业的设置,不能犯短视的毛病,不能只看当下的需求热度,而是必须具有前瞻性,要看未来人才市场的持续性需求,再根据需求量的变化不断调整招生数量,这样才能实现供与求的严密对接。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对于人才市场来讲,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走出专业设置的创新误区,不跟风、不搞形式、不单纯强调招生数量,而把提升教学水平与人才质量作为发展重点。
4.新专业设置尝试引入市场化机制
伴随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新的领域会不断产生,对新专业、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教育决策部门制定严格的申办新专业标准,提高门槛,把具备优势条件的高校筛选出来。可以尝试市场竞标方式,各高校制定自己的标书,把自己具备的软件、硬件优势展现出来,并提交未来建设新专业的计划书,然后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议、打分,最后确定。教育决策部门需要在竞标前按照经济或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新专业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人才培养层次、招生人数、就业靶向,然后在竞标中依次进行考量。竞标结束后,教育决策部门还要协调各高校的资源,做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有效实现各级别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人才供给与人才应用真正达到无缝匹配。
[1]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2]林国强.法学专业就业被亮红牌的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7)
[3]吴叶林,崔延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机制创新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
[4]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育,2009(1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编号:GJB1214019)。
陈晓利(1972-),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哲学,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