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误区例析
2017-01-27张志田
张志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误区例析
张志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能力培养是所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可是在各地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的理论误区与实践误区。对于这些误区的解决,不仅是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培养个案,对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误区进行了逐一的解析与说明。这些误区主要包括:内涵理解中的误区、方法协作中的误区、经验借鉴中的误区和教学改革中的误区。
职业能力;培养误区;个案探讨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既是高职各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又是高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课题。虽然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已在各科教学中有所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以往职业能力培养实践却已表现出了诸多的误区。对于这些误区的识别与解决,既是提升任课教师培养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目前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核心。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自己参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对这些误区进行逐一的分析。
高职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中的误区存在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虽然这些误区可以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区分,但它却不利于误区的解决。因为,培养理论的正确与否要通过培养实践进行检验,而职业能力培养中误区又需要经过理论的分析与确认。因此,下边对各种误区的阐释与说明就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视域下的总结与分析。
一、内涵理解中的误区
关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有误区是产生理论层面误区的核心表现。众所周知,所谓的“职业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术语。对这一术语内涵的三次演变过程,有研究者进行过详细的总结:
第一次,以二分法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界定。即,以有无就业能力为标准对其进行区分。并且得出了这样的两类结果:有能力就业者是指有能力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无能力就业者是指不会工作且需要救济的人。[1]
第二次,有关职业能力研究的浪潮大约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含由社会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统计学家三股力量主导的三种主流研究。[2]在这次研究中,出现了三个研究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即社会—医学视角下的职业能力;人力政策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和就业顺畅性视角下的职业能力。由于研究视角或者说是由于界定视角的不同,各种“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完全迥异。
第三次,有关职业能力研究浪潮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包含三种主流研究:即基于劳动力市场绩效的职业能力、主动性职业能力和交互式职业能力。[3]
因此,职业能力的内涵在其不断的演变中,逐渐被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上进行界定:在广义的层面上,所谓的职业能力是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狭义的层面上,职业能力又被理解为学生对职业机会的获取、保持及再获取、再保持的能力。
虽然经过上述三次研究的演变,研究者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也逐渐清晰,但这种清晰却在另个层面上表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相对于第二次的研究而言,第一次研究时关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就是个误区。因此,内涵理解上的误区是一个具有辩证性质的误区,它并不是对职业能力理解的错误而在理论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错误。
虽然国外的相关研究,从广义与狭义上对职业能力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明确,但这样的明确还未涉及到职业能力的构成。因此,在国内有些研究者在延续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把职业能力的构成分成三个核心的要素: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或职业精神。但是对于职业能力的构成三要素而言,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使相关的研究产生一个新的误区。例如,在研究者把职业知识作为职业能力的核心构成。其理由是职业知识是职业技能的基础。但这些研究者却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又会弥补学生职业知识的缺欠。因此,对职业能力内涵理解上的误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上,表现出的一种具有辩证特点的误区。所以,所谓的职业能力,从其构成要素的层面上分析,它应该是一个由知识、技能与态度(精神)构成的统一体。
二、方法协作中的误区
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势必会导致另一个误区的出现,即培养方法中的误区。在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方法中的误区表现为对培养方法自身局限性的分析。由于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它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和谐统一的综合体,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彼此的合作。有且只有这种方法间的协作,才能实现方法之间的互补。而且通过这方法间的互补才能实现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但是,方法协作的前提是什么呢?很多研究者却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方法协作中误区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归结为对某一特定方法局限性的分析不够充分所致。
案例教学法是高职教师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对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却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现实。因此,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就把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方法进行任意的组合。从而产生了方法协作中的误区。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4]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从教学需要出发,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情境教学法。[5]
但是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里,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却不宜协作运用。因为,在两种方法的整合中会因情境教学法所需要的情境设置而占据了课堂时间而影响了案例的充分讨论。因为,在案例方法的运用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案例的选择,另一个关键点是案例的讨论。只有充分的案例讨论才能把案例教学法给予教学效果或者说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发挥到极致。而对于情境教学法而言,它的关键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只有符合教学需求的情境设置才能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因此,两者不适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用。
由于职业能力构成的复杂性,即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统一的整体。所以,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彼此的协作。但是,方法的协作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进行整合,而在整合之前需要研究者正确地认识到各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然后才能根据教学方法互补的原则进行方法的取舍与整合。
三、经验借鉴中的误区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所有职业院校任课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任务,也是所有职业教育的研究者都关注的中心课题。因此,面对各地院校的培养经验,进行彼此的借鉴,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培养效果是最佳的选择。
经验借鉴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经验的直接利用上。虽然作为一个成功的经验,它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验得来的基础与教学环境不同,因此,这种照搬直接式的运用就不会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其理由如下:首先,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职业教育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的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存在着不同。因此,任何一次的经验总结都是基于自己院校的。所以,它不能直接借鉴。其次,职业环境的不同。职业能力培养是与当地的职业环境密切相关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当地企业发展水平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处于一个彼此相对平衡的水平之上。例如,校企协作是一条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协作的培养实践里,有的职业院校就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学校坚持让专业“跟着产业走”,让专业“围着市场转”,探索符合寿光产业需求变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原来27个专业整合为22个专业。根据周边的华能风电、上海车配龙寿光国际汽车广场、临港物流园等项口的需求,增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船舶制造与维修、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汽车维修与美容等专业。[6]这也是说,每一个职业院校因其面对的教育发展不同,职业环境不同,因此,虽然都是通过校企协作的途径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但培养的方式、策略也应该完全不同。因此,经验的借鉴需要创新。
四、教学改革中的误区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其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却存在误区。这种教学改革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虽然有的任课教师尝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有的高职教育管理者尝试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的高职教师希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甚至还有把职业能力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之中。但是,面对这殊途同归的教学改革,却缺乏系统性的表现。因为,上边提到的这些教学改革,很少都能出现于同一个职业院校之中。因此,虽然每一种教学改革都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些积极的影响却未能实现1+1〉2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系统性教学改革而造成的。但是,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因为,各地的职业院校拥有不同师资,拥有不同的学情,拥有不同的企业环境,因此,教学改革不能实现系统性的改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这些情理之中的教学事实却是造成不能进行系统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处理更高一个层面思考改革系统化的问题,全国的职业教育、全国的职业院校所面对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总之,职业能力培养是所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学都必须面对的教学任务。但在完成这个相同内容的教学任务的实践里却也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因此,探讨与解决这些误区就成了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关键。所以,本文在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误区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客观地分析,以其实现这些误区的早日解决。
[1][2][3]张立新.欧美学术界关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4(06)
[4]转自: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
[5]喻问琼.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6]张志杰.政府搭台校企协作“三元”联合服务地方经济——以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2015(Z2)
张志田(1973-),男,湖南永州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控制,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