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宣传工作者应具备“五能”
2017-01-26刘天社
□ 刘天社
老区宣传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负责老区宣传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要强起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老区宣传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真正成为令人信服的行家里手。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成为老区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应当具备“五能”。
1. 丰富脑瓜子,能谋大局。老区宣传工作要强起来,首要的任务是要把负责老区宣传工作的人员武装起来。老区宣传工作者需要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要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史,学习英烈精神,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最新动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增加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大胆谋划,善于思考,才能围绕党委、政府中心,服务好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大局。
2. 强化笔头子,能写文章。笔头子硬不硬,是考验老区宣传工作者的基本功。群众看待你能力强不强,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你的笔头子怎么样。因此,“能写”就成为老区宣传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本钱。反过来说,负责老区宣传工作,如果不能写材料或者写作能力平平,就常常只能做些辅助性工作。老区宣传工作者是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工作的,经常需要自己动手撰写文章。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多动笔,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做宣传,写文章力戒假大空,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趣,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3. 练好嘴巴子,能讲道理。嘴巴会说,口才好,善说能讲是群众评价老区宣传工作者的一把重要尺子。老区宣传工作者应当是高水平的“演讲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的放矢地即兴讲话,都能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宣传到位,都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把中央最新精神和政策传 播到位。讲话时要注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让人感到有听头,要注意表达艺术,要多用群众语言,善于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让人们听得懂有听头,要注重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精于总结和概括。
4. 善跑田埂子,能服务基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基层群众身处生活一线,老区宣传工作者只有走出机关,下基层,接地气,走田埂,沾泥土,走进群众圈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全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增强工作针对性,要坚持“走转改”多沾“露珠”,多摸“活鱼”,用妙笔报道老区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用镜头聚焦老区群众开拓进取的身影。老区宣传工作者下基层,既可以为老区群众带去精神食粮,又可以及时反映群众呼声,还可以在老区工作中历练作风、增长智慧,增进与老区群众的感情。
5. 俯下腰身子,能抓好落实。能否抓好老区宣传工作落实,是考验老区宣传工作者的试金石。抓好工作落实,务必扑下身子,抓细、抓小、抓认真、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要善于把上级的原则要求变成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善于把重点任务落实到一个个活动上,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落实到一个个人头上。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意识、昂扬务实的状态,抓好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抓好协调,形成合力,有序推进,抓好促办,提高效率,加速推进。抓好考评,鞭策激励,有效推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面对新任务,新期待,老区宣传工作者只有满怀激情、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务实创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以更强的能力、更高的效率服务好老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开创老区宣传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