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黑色链条”
2017-01-26本刊编辑部
文 本刊编辑部
公安部指挥破获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黑色链条”
文 本刊编辑部
2017年7月,在公安部指挥下,江苏南通警方经过9个多月的奋力攻坚,先后在北京、四川、河北、江苏等地抓获涉嫌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并实施诈骗犯罪人员25名,关闭虚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部门网站12个,捣毁网上非法培训机构3个和地下办假证窝点2处,成功打掉了一条包含虚假官方网站建设维护、网上宣传接单、线下假证办理等环节的特大犯罪产业链,摧毁了一个长期利用互联网制售各类虚假证件的庞大犯罪团伙。
“李鬼”网站以假乱真
2015年4月,苏州市某具备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为通过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资质审核,急需数名具备中级职称的冷门领域工程师。
“我们通过网上查询,找到了一家号称‘有途径’代评职称的咨询机构。”该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韩先生说。
最终,该公司支付咨询机构3.4万元代办了4本中级工程师职称证书。“证书办好后,通过该机构提供的查询途径,这4本证书都是‘真证’。”韩先生说,“直到今年5月份南通警方找到我,我们才知道被骗了。”
韩先生数次表示,明明“官网”上可以查询到信息,为什么还会有假。“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官网’就是犯罪嫌疑人做的假网站。”专案组成员、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唐煜煜说,“这些网站将真网站内容完全复制过来,然后只在域名或网址上稍作修改,一般人基本分辨不清。”
唐煜煜说,这些假网站都有专门的维护人员,“网页内容也依据真网站随时更新”。此外,犯罪嫌疑人还通过采取优化技术,确保假网站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方便”办证人点击进入假网站。
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登录某地方教育部门官网,该网站可以进行教师资格查询。而在警方展示的相对应的“李鬼”网站上,对比发现冒牌网站几乎照搬正规网站,迷惑性极强。
犯罪嫌疑人任某2012年大专毕业后,一直想有个“本科学历”,他找到一个自称有门道“可办真证”的人,结果却被骗了近6000元。这次被骗的经历却让任某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我基本完全复制某些政府部门或者其下属的部门网站进行仿冒,然后再将培训机构或中间人提供的‘客户’信息上传到仿冒网站上。”任某交代。
据了解,任某录入一条信息要价最少200元。自2012年以来,他通过上传此类“证书信息”已获利超过300万元。
这些信息具体从何而来?南通警方循线深挖,一个名叫吴某新的人进入警方视线。经进一步侦查,警方查明吴某新就是培训机构与虚假网站制作者以及线下制作假证人员之间的“中转人员”。至此,一个以吴某新为纽带,涉及多省市的特大伪造、买卖虚假证书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培训机构”“中转人员”里应外合
在湖南娄底一处办假证窝点,8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摆满了高柜,里面堆放着各类证书与印章,证件的“归属地”涉及多地。参与抓捕的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沙俊斌说:“在窝点我们发现的基本都是‘半成品’,但其实只要拿到办证人员的照片和个人信息,盖个章就是‘成品’。”
在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小海派出所,警方查获的印章和证书铺满十几米长的桌子。“这还只是一部分,当时我们查获的作案工具、制假原材料等涉案物品重量超过了1吨。”唐煜煜说,“其中,涉及的机构包括教育、人社等多个部门。根据办证人需求,线下制证人员还可以现刻章制证,做出来的证件仅凭肉眼很不容易分辨真伪。”
2016年12月以来,南通警方已先后在四川、安徽、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抓获了包括线下制作假证人员、仿冒网站制作人员、制售假证业务“中转人员”和部分以开培训机构为名做假证生意的犯罪嫌疑人共25名。
其中,一些涉案培训机构在做正常的代办职称评定业务外,揽起“私活”,通常打着“免考办真证,可以官方网站查询”的幌子,向特定人群电话短信推销或在QQ群里发广告,寻找有办证需求“客户”,再将收集到的“客户信息”提供给吴某新等中转人员。中转人员在接到资料后,一方面将办证人员信息汇总,通过安排线下专人进行证件制作,另一方面将办证人员资料发送给虚假网站制作人员,提出需求,由虚假网站制作人员完成数据上传和维护。
据了解,根据与办证人员“讨价还价”,证书被以9800元至1.9万余元不等价格出售。南通警方初步统计,目前已发现办理假证人员信息3.4万条,培训机构和中转人员累计非法获利上亿元。“‘中转人员’一般每个证件收取2000元的‘办证成本费’,剩下绝大多数利润都被培训机构收入囊中。”唐煜煜说。
虚假证书危害社会公平
“案件规模没想到、办案难度没想到、社会危害性没想到。”专案组组长、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吴忠灿说“我们从一条办假证线索着手,循线追查,发现了从上游制作虚假网站人员到下游招揽办证人员的培训机构,所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条,犯罪嫌疑人层级众多、分散各地、分工明确,给破案带来很大难度。而本案中查获的虚假证书和印章数量也让人触目惊心。部分单位和社会人员企图通过办理假证去获取从业资质,一旦投机得逞,将严重威胁社会诚信底线和公平正义,如果进入相关行业领域,还将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隐患。”
据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犯罪嫌疑人制售的各类假证统计中发现,证件涵盖了劳动人事、科教文化、卫生医药、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具体涉及了教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药剂师、工程师、建筑质检员、会计师等多种职业。其中,教育资格类的职称证书“销量最高”。
“现行职称评定制度是国家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群众心目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不法人员通过办理假证获得从业资质,首先就损害了正规考试人员的切身利益。”吴忠灿说,“而这些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一旦进入到相应岗位,将给社会治理与发展埋下隐患,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损害国家形象。”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我们将要求该案涉及到的有关地区人社部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今后,对于制售假证等违法行为,也将配合公安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切实维护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对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并对制作仿冒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以及制售假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群众,切勿心存侥幸,不要试图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相应资格证明、证书,更不要触碰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