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传媒变革的关键议题

2017-01-26■文/王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变革传统媒体原则

■文/王 韦

媒体融合传媒变革的关键议题

■文/王 韦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和收听率都大幅度下降,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挽救传统媒体的危机,必须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发挥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传播优秀文化,全面推动融合媒体的变革。

媒体融合;传媒变革;关键议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进入了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的生态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和收听率也大幅度下降,面临着“边缘化”的窘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已指出网络时代的中国网民多达6亿人,电脑、大数据、微博、手机和云计算提供了“全民在线”的便利平台,打造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新媒体系统。本文将简析新媒体融合对新闻媒体的影响,论述传统媒体面临的窘境,浅谈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并从推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坚持媒体融合的着力点和缩小媒体与人民群众的隔阂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媒体融合措施。

1.新媒体融合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对新闻媒体的影响不容忽视,媒体生态已经历了三个生态转变,分别是政治化生态、市场化生态和数字化生态。政治化生态时期的新闻媒体主要服务于时政新闻,加强了市民对社会政治的了解;市场化生态,起到了传递大量的市场信息、宣传文化教育、实施舆论监督和提供娱乐的作用,是数字化生态的过渡期;数字化生态融合了数字技术,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市民信笺”“百姓说事”“市民热线”等多种互动新闻栏目,进一步反映了市民的心声,有助于加强媒体、市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交流。

2.传统媒体面临的窘境

在网络时代和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一直面临着“边缘化”的窘境,发行量在不断降低,收视率与收听率逐年下降,经营效率低下,呈现出“在夹缝中生产”的窘境。据调查了解,66%的热点舆论产生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舆论只占有34%的比例,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发展困难,信息消费迟滞。

3.新媒体融合的优势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篇文献中指出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净化新媒体舆论环境、挽救传统媒体与推动传媒变革的有效途径。而且,新媒体融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从21世纪开始,信息技术加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也开始转型,迎来了发展机遇。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消费者人数与日俱增,如果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媒体系统可以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化媒体的服务系统功能。其次,传媒变革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也反作用于媒体系统,对传媒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宣传与贡献。另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促进了信息的流通,赋予了传播信息的时代使命,具备开放性、个性化与互动性等特点。

4.媒体融合途径

4.1 推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

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推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媒体编辑人员理应坚持五项原则,分别是贴近生活原则、准确无误原则、诚信原则和禁止碎片化原则,所谓的“贴近生活原则”要求媒体信息的评论内容理应关注民生,深入并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提升传播信息的平民意识,打造富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准确无误原则”要求保持评论选材的真实性,特别是对于娱乐性新闻,做好客观真实的评论,才能吸引观众,例如在评价娱乐新闻“马苏和马漂亮”时,不能过分炒作,理应准确真实性,并融合文化气质,江苏广播电台曾经评价该条新闻:“马苏自称自己是‘马漂亮’,她身上,总有一股子拼劲儿,就算身处最低谷,也不轻言放弃。她用努力换来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自主、自尊、成熟、自信、优雅的她拥有美丽的外表、精致的生活和有质量的作品。马苏像一朵山茶花,低调、坚韧,就算寒冬凌冽也能倔强地绽放自己。”评价语言简洁易懂又不失文化艺术性,结尾的比喻句恰到好处,可以让广大听众进一步了解马苏爽朗的性格和坚韧、低调的品质。“诚信原则”和“准确无误原则”是相辅相成的,要求信息传播与评论内容应具备可信度与信服能力,就事论事、循序渐进地讲出能让观众接受的道理。“禁止碎片化原则”是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新原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评论语言很多,也很短小、琐碎,因此,媒体编辑人员须注重整合碎片信息与评语,净化媒体环境,汲取网络评语的优质内容,以此增加媒体的幽默感,提升吸引力。

4.2 坚持媒体融合的着力点

推动传媒变革,媒体编辑人员应恪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四大着力点,即坚持“一体化”原则、“打破边界”原则、“破除思维定势”原则、“培养人才”原则。其中,“一体化”原则主要是指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一体化,避免泾渭分明现象,提升两者之间的互动效果;“打破边界”原则要求借助立体化平台,做好新媒体的传播引领作用,缓解传统媒体的危机;“破除思维定势”原则要求组建创新型媒体变革体系,渗透“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方针,弥补媒体过度自由化的局限;“培养人才”原则是指培养高素质媒体管理人才,激发他们组建“新型媒体”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

4.3 缩小媒体与人民群众的隔阂

缩小媒体传播信息和人民群众的隔阂,信息采编人员应该做好媒介传播工作,提升媒体文化宣传质量,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引导功能。社会公众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对社会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是同时也会对社会事物产生一定的疑惑,此时,新闻媒体评论就应该及时地发挥其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答疑解惑、化解矛盾,让社会大众正视社会变革中的问题和现象,珍惜稳定的格局,维护国家的利益。媒体评论需要注意到媒体时代与新闻内容的特点,其特点体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二者相结合,需要对局部与整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考虑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殊性,媒体工作人员编辑评论信息时应权衡自己的评语是否对观众有一定启发作用,将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中来,要考虑到部分接受能力低的群众,同时使接受能力较高的群众获得一定的启发。在总体质量方面不一定要有明确的论断,但是要能够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媒体新闻评论中常见的问题是分析问题的深刻性较为缺乏,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要从写作的各个方面注意并解决问题。如选题方面,要面向群众,满足群众实际需要,论点明确,将群众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表现手法、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确保通俗大众化。对材料进行挖掘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新闻媒体评论虽然篇幅较小,但是问题依然需要讲明白,着眼于大局,并能够为群众解疑答惑。

其次,在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评论形式非常广泛,但是评论语言和消息、新闻等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为评语要有强有力的论据和论点,才能保证说服力,得到社会主体的信服。大部分信息评论是以叙事为主或者夹叙夹议,但是有些特殊事件并不具备较强的说服性,所以需要通过有关事实或数据来论证主题,让社会民众从各种信息评论中受到启发和启迪。另外,灵活、多样的媒体评论形式主要是指群众的评论可以有评述、短评、编后话等,侧重点指每一种评论形式都要突出其评论的重点内容,明确媒体新闻品论的主题思想,从而有效缩短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已转换为人民群众,报道模式日益完善,信息采编与传播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做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工作,必须重视推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坚持媒体融合的着力点、缩小媒体与人民群众的隔阂。

[1]喻国明,姚飞. 试论人工智能技术范式下的传媒变革与发展——一种对于传媒未来技术创新逻辑的探析[J]. 新闻界,2017(01):39-43.

[2]南隽.把握传媒变革趋势 积极占领新兴舆论阵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媒体发展战略重要论述[J].中国记者,2016(06):39-41.

[3]张紫豪,张艺萌. 大数据时代传媒变革与创新探索[J]. 新闻研究导刊,2016(07):271,261.

[4]陶丹. 陶丹:大数据时代的传媒变革与新技术新观念之挑战 [J]. 中国传媒科技,2015(07):25-27.

[5]张露. 大数据时代传媒变革引发的问题[J]. 新闻与写作,2015(02):77-80.

(作者单位:重庆日报)

G203

A

1671-0134(2017)08-036-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7.08.008

猜你喜欢

变革传统媒体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变革开始了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