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家庭

2017-01-26张安妮,张梅玲,孙警官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家庭孩子教育

读懂家庭

家庭教育系列六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张梅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

嘉 宾:孙警官(刑警)武警官(出入境民警)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场。

本期是家庭教育系列的第六期,随着张梅玲教授愈加深入而细腻的解读,我们也相继收到了很多来自民警朋友的微信留言。本期我们将结合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张教授带我们“读懂家庭”。

对孩子的行为作判断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表现上

孙警官:您好张教授。我的儿子今年五岁,我爱人也是公务员,我们平时都比较忙,更多时间是两边老人带孩子。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从小,我们对儿子的教育是“要文明,尤其不准动手打人”,与小伙伴玩的时候,他只要有这样的苗头,我们都会及时严厉制止。他现在上大班,我们发现他在幼儿园受了欺负不仅不还手,甚至连告诉老师的勇气也没有。我平时很忙,尤其有专案时,连续几天顾不上回家,因此,儿子显得特别离不开妈,有时在外面跟爷爷多玩一会儿,就会无数遍问起“妈妈为什么还不来接我”。妈妈不在身边,他好像很不安心,即使在奶奶家也绝不过夜,一定得回家找妈。以上这两种情况加起来,我就觉得儿子是否缺少了一些男孩应有的阳刚之气,很担心他会成了“娘娘腔”……

张梅玲:孙警官的情况还是比较有代表性,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孙警官一直在教育儿子不能打架、不能打人,这是没错的。需要注意的,一是所谓“不打架、不打人”是有原则的,不是别人打了你,你就一味退让,长此以往,当然会导致孩子遇事就退缩。二是当孩子与伙伴在互动时,父母不要过分强调“不能打人”。因为有的孩子间的打闹不是打架、打人,他们的推推搡搡看似是“打”,实则可能是玩,不带什么恶意的。有时,大人对孩子间“打人”的定义是有偏差的,对孩子的行为作判断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表现上。尤其学龄前的孩子,因其社会性还没有发展成熟,他们在表达“我喜欢你,我想跟你玩”时,不懂怎么表达或如何表达清楚,就去推了对方一把,其实是想告诉对方——“我要跟你玩!”父母不要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能打人,建议父母这样对孩子说:如果真的与人打架了(被打了),分两种情况对待,一是如果身体受了伤,比如头破了,要让孩子及时自救自护,同时报告老师;二是一般性打闹,鼓励孩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件事过错在谁,如果是对方的错,自己是不能无条件退让或不还击的——还击也绝不是以牙还牙或用同样不文明的方式打人,而是要立即向老师反映,及时制止对方的不当行为。

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角色

张梅玲:关于儿子的阳刚之气,孙警官虽然没有直接表露,但我们已然感觉到,他已经意识到因为自己经常“缺席”,儿子有些缺少父爱。既然已经有了认识,就要把认识(担心)化成行为(及时调整),去尽可能多地陪陪孩子,平时工作再忙,回不了家,也可以跟儿子通个电话。把儿子教育成男子汉,也是很重要的事,亦是一个父亲的职责。

主持人:孙警官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很多民警舍小家顾大家。提起孩子,有的警爸直言“还没顾得上陪孩子呢,他就长大了”。张教授,请您为我们解释一下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这一现象的原因?

张梅玲: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现象。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联合发布了一项调查显示: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父亲起的主导作用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不到三分之一。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四国中,中国父亲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最少,67%的中国父亲平均每天与子女交流的时间是一小时以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曾调查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一是专注事业发展而忽略家庭和孩子的父亲。这类父亲占比高达50.8%,他们大多是大企业老总、单位负责人、创业者、白领和蓝领等。他们并非不重视孩子教育,而是由于时间分配不均无法顾及。

二是家庭结构错位,呈母强父弱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是有时间待在家里陪孩子的,但由于其性格上的缺陷或家庭原因,在孩子的教育中,他并不能正常地履行父亲职责,造成了父亲角色在事实上的缺席。

三是推诿责任的“甩手掌柜型父亲”。这类爸爸有陪孩子的时间,但在他的认识中,陪孩子、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或认为各类亲子活动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自己从主观上就从家庭教育中退位出来。

四是无可奈何型。这类父亲往往身在异乡,换句话说,孩子是留守儿童,他有心照看孩子,却身不由己、无能为力。他们是被动地离开了家庭教育。这类家庭的数量也比较庞大,而在他们中,往往不仅缺席了父亲,也缺席了母亲,是老人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五是父爱缺失型。这类家庭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生活的单亲家庭。其中,如果离异后父母二人关系不至于剑拔弩张,父亲也重视孩子,则会定期来看孩子;如果父母关系几乎闹僵甚至永远不想再见,那么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也几乎不可能得到父爱。

可见,从某种角度讲,社会的大发展决定了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的必然性,但在其中也有来自父亲的主观忽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角色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需要父亲和母亲的共同支撑。父爱如山,更多表现于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阶段能够给出指导意见;母爱如水,更多表现于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细致入微的关照。孩子的完善性格、健全品德、健康心理、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思维,来自于父母的合力和共同教育。家庭教育,亦是有父亲和母亲的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主持人:从心理学角度讲,父亲这个角色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梅玲: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分别影响着孩子性格形成的不同方向。哈佛大学的学者曾做过相关研究,发现孩子在出生后是有两个成长方向的:一是“亲密性”,包括是否善良、善解人意等;二是“独立性”,包括是否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等。“亲密性”的成长,母亲更具优势。父亲一般是理性的、勇敢的、正直的,如果可以多陪伴孩子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孩子的“独立性”会发展得比较好。

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男孩而言,父亲无疑是最佳学习榜样,令其更有男子汉的特质。对于女孩来说,父亲可以平衡其细腻、感性和害羞的特点,在整体性格塑造上,会在其细腻中增加粗犷、感性中增加理性。而女孩也是通过父亲来认知未来婚姻的,她对未来另一半的要求很多都来自对父亲的认知。

父亲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三岁至六岁是孩子建立规则和边界感的敏感期,出于好奇心,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渴望尝试很多“第一次”。理性的父亲对其一些错误行为的指出和相应惩罚会让孩子更好地形成边界感与规则感,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成熟。从这个角度讲,父亲是孩子认识社会规则的第一个窗口。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很多看起来叛逆的行为都是在违反或试探一些规则和边界。父亲的教导会让此时的孩子不至于成为脱缰野马。换句话说,有父亲陪伴的孩子的青春期,一般是安全的。

父亲缺席,对孩子在成长中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比如,离异家庭的孩子情绪多伴有焦虑、胆怯、自制力弱或缺乏自信等;缺少父爱的孩子更易辍学,犯罪率比正常孩子也高,易出现偏激性人格,而女孩长达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也会高出正常家庭的女孩。

夫妻关系中的“弱势”心理

武警官:您好张教授,我是一个16岁男孩的母亲;我爱人是体私营业主。儿子已经上高二了,上高中之前他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去年,我和他爸开始更多得管他。一年多来,我们夫妻都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不知从何下手,儿子各方面都挺好,唯独对学习没兴趣。要提升他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该做些什么?

另外,因为工作性质原因,近几年来,我爱人觉得跟我的差距越来越大,他挺没安全感的,对我整天疑神疑鬼。我起初是忍耐的,时间久了,就开始吵架,经常吵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守住这个家,但只要我对他表现得恩爱一些、殷勤一些,他就会觉得我是心虚了,我也会觉得自己的低姿态就跟犯了错误似的。对于我们的夫妻关系,我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张梅玲:儿子16岁已经是接近成年了。在“读懂孩子”的部分,我们已经说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的爱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童年时期的陪伴,他需要的是与父母的平等关系。现在,父母需要帮助他立志。建议武警官与爱人平时可以多与他沟通未来生涯规划,也可以聊聊恋爱问题——换句话说,与儿子谈的问题得是他这个年龄需要的或令他感到困惑的。

关于武警官所问的夫妻关系问题,确实如她所说,丈夫的疑神疑鬼恰恰是没安全感、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的心理表现。在夫妻关系的交往中,不建议武警官过低地放下姿态。建议从认识上要把丈夫放在这个家庭的重要位置上,实际中遇到事情要多问问他的意见,让他感到自己在家中就是支柱、是一家之主,这个家是不能没有他的。以上需要在具体行为上表现出对丈夫的尊重,以转变丈夫目前自认为的“弱势”心理。

家庭养育方式的四种类型

主持人:家庭,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张教授,从心理学角度看,家庭对于教育或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张梅玲:家庭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组织,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五大功能:生育、经济、保护、情爱和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就是知道父母是相亲相爱的,并确定能够得到家人无条件的爱。家,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当他确定父母会永远站在自己身旁,关注自己、接纳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时,他会充满力量。家庭亦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因此,家庭的情感功能和教育功能是统一的,换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

在“读懂教育”中,我们谈到根据场所不同,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儿童的个性发展起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成熟于社会。可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起点,多年来,国内外相关的很多研究也证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凯等已通过追踪研究众多的家庭,指出一种生态社会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由一系列特定环境条件决定的,人的行为表现是一种对环境压力和成长经验的适应,个体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温馨的家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课堂,父母的良好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材,恩爱的夫妻关系则是孩子内心爱的种子发芽生长的最好且必须的催化剂。

主持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说得真好。天下父母无一不爱孩子,但有的会在爱的表达和行为上会出现偏差。

张梅玲:是的。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美好感情,也是家庭教育和生命成长的最终答案。首先对孩子说话,我们的语气得是温柔的,表情是微笑的,目光是柔和的。

曾经有一个妈妈把儿子暴揍了一顿之后问道:“儿子,你知道妈妈今天为什么揍你吗?”孩子摇头。这个妈妈说:“那是因为妈妈爱你!”这时,孩子不太领情地回应:“妈妈,这种爱,我以后不想要了,你把它给爸爸吧!”类似的说法我们还会听到“打你骂你是因为更爱你”。其实错了,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需要相互尊重和接纳的平等关系。

其次,爱是无条件的。有的父母习惯对孩子这样说:“你要是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玩具,带你去游乐园……”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此时,父母不再是父母,而成了商人。

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和自信的支点。

父母还要会爱。

天下父母都会去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比自己更幸福,事业更成功。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有的父母无微不至地爱孩子,孩子长大后竟对他们说出“我恨你”;也有的孩子很优秀,走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但有的孩子却走上了犯罪之路。

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是父母的不同教育观念对孩子实施了不同的“爱”的行为。在心理学领域,根据父母对孩子是否倾听(关注)和是否发号施令(负责),将家庭养育方式分成了四种类型: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和溺爱型。专制型,即不能倾听或不能很好地倾听孩子,只是一味对其提要求,强迫其执行;这样的结果是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得亲子关系对立。权威型,即既关心孩子又能对其负责,既能倾听孩子又能在必要的时候对其提出要求;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利的。放任型,即很少过问孩子的一切,既不倾听也不提出要求;这种看似“散养”的方式其实对孩子会很不利,容易造成其退缩、胆怯的性格特点,严重的也可能形成反社会性格。溺爱型,即只关心孩子,尽最大能力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却很少对其提要求;这就会培养出典型的“小霸王”。

换句话说,同样是爱孩子,却因不同的爱的行为(家庭的小环境)培养出了千差万别的孩子。

夫妻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的核心

主持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张梅玲:是的。认识是决定人的行为、情绪和身体反应的关键。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前提就是创造一个温暖而充满信任感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也可以理解为软实力和硬实力。软环境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硬环境就是客观环境。我们重点谈一下软环境:家庭是由人员组成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对孩子的成长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即使住的(硬环境)是茅草屋,孩子依然可以优秀;相反,住在豪华别墅里的成员关系不睦,孩子大多会因出现的负面心理因素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家庭成员也是孩子最早的学习对象,即模仿对象。早期孩子往往会模仿他最亲近的人——父母。在家庭人际关系中,为人父母——夫妻关系也是核心中的核心。一直以来,在老百姓心中,警察都是硬汉形象。虽然工作繁忙,令警察停不下脚步,但身在外,家人是会牵挂他的,尤其对于有的一线警察来说,工作性质是带有一定危险性,家人的牵挂中会有种种担心。在夫妻关系中,两人之间相互牵挂,虽然没有太多语言,但心却是在一起的。这是生命之间的联系。

因此,给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排个序位,第一是夫妻关系,第二是代际关系(现在,隔代抚养现象比较普遍,代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是父母与其同事、邻居的关系(父母对朋友的态度和方式,孩子是看在眼里的,自然就会慢慢去模仿)。

可以说,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本无字无声的教材。

下面举两个反面例子。有一个妈妈,她的同学来家里做客,她表现得很热情。但同学走了,她就开始跟家人抱怨这个人真讨厌,来家里做客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等等。这就是典型的两面性格(多面人格),被孩子看在眼里,会对孩子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还有的父母总在背后议论朋友或他人的缺点,“张某太自私了”“王某太不讲卫生了”“李某今天穿的衣服太可笑了”,等等,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也可能会发展成比较挑剔的人。我曾接触过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他的班主任反映他总爱在班里打小报告。经过家访进行了几次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小学生的父母经常在家相互指责对方,互相挑对方的毛病。

主持人:看起来,家庭人际关系是对孩子成长起到了最具体、最生动且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梅玲:首先,人总是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每个人的最初便是始于关系——我们也曾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个体发展也离不开关系。在道德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内尔 ·诺丁斯博士就曾提出“教育应当从关系入手”。其次,孩子的生活范围很小,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大人的行为会格外引孩子的关注,他们会百分之百地关注大人的世界。身教重于言传,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这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

“十二字”家庭教育理念

张梅玲:“家庭教育系列”已进入尾声。最后,我希望给各位警爸警妈送上“十二字”家庭教育理念——“问”“思”“创”“变”“用”“爱”“宽”“我”“合”“实”“难”“美”。

“问”,孩子生来爱提问,父母要去保护孩子的这份天赋,欣赏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并且实事求是地去回答。“思”,从心理过程来讲,“思”就是思维。思维是人的本性、大脑的功能。而孩子生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爱问,这就是“思”的开端。建议父母不要给孩子的问题以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把问题转化成一个能够自己思考、自己回答的简单问题。“创”,就是创新。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变”,引导孩子从小去观察体会身边那些无处不在的“变”,让孩子明白任何一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而认识引起变化的条件,是认识上的深化。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虾是被烧红的、水可以变成气也可以结成冰,等等。“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的理论,表明人的智慧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智慧,但个体间会有差异。而家庭是最具个性化的“学校”,有条件适应孩子发展自己的特点,并为孩子创设丰富的实践舞台,为孩子的所学有机会应用,从而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在应用中体现自身的力量,体验成功或失败,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爱”,理解是最大的爱,尊重是爱的表现,交流是爱的需要,分享是爱的成分,宽容是爱的深化,自爱是爱的基础。“宽”,容忍(孩子)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是不同的,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他,让孩子在你的宽容中学会宽容他人。 “我”,正确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孩子在最初是通过别人,特别是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而认识自己的。这时,这个评价就具有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因此,让孩子自我欣赏的关键是父母先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到“我重要”“我能干”“我也很漂亮”等。父母的积极评价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另外,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认识“我们”“他我”,认识“个人”“集体”,这个适应过程,也是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合”,要培养孩子有与人合作的愿望——有合作能力和行为,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实”,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是做人的基本素质。“难”,我们的一生中要面临的困难会有很多,能坚强地面对挫折,是孩子要具备的一项品质。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渐渐感受到每一样美好的享受都是要付出体力或智力的代价的。“美”,从小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愿望和能力,可以将孩子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持人:由衷地感谢张教授连续六期为大家倾情解读家庭教育。再次感谢各位警爸警妈的参与。

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家庭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恋练有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