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藏族赔命价与刑事和解

2017-01-26吉蕊蕊

法制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法学院西藏地方西藏大学

吉蕊蕊 李 倩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论藏族赔命价与刑事和解

吉蕊蕊 李 倩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地区的赔命价习惯法与刑事和解制度有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将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地区既可以保证国家部门法的权威性,又可以结合习惯法以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文章从藏族习惯法赔命价的相关内容、在西藏地区的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地区的意义这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赔命价;习惯法;刑事和解

一、藏族习惯法赔命价的相关内容

藏区的赔命价习惯法是在其宗教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有独特的社会基础。在全民信教的藏族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其文明程度也必然较高,在吐蕃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多部制定法典。在吐蕃松赞干布时期,其中有狩猎伤人赔偿律,它把等级以及不同告身在赔命价中具体体现了出来,等级分别为大论、赞普舅氏等任平章政事之职;铜告身;银告身;大藏;平民百姓;庸和蛮、囚徒。不同等级之间赔命价是不同的,而且在当时不同等级之间的赔命价有具体的划分。在1632年,噶玛丹迥继位后制定了《十六法》,其中规定了杀人命律,该法是责令蓄谋杀人既遂者赔偿命价的法律,实行的标准是:根据等级不同,命价的标准也不同;命价的标准要让双方都满意;向死者支付诵经超度费;双方当事人要签名这一时期对命价律有了更具体的规定。

从西藏的各个时期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来看,形成了以赔命价等财产刑为主,其他刑罚为辅的刑罚体系,重刑轻民。在刑法上是严酷的,但是对犯罪人的惩罚主要是通过赔偿来解决,在全民信教的藏区,不杀生是一大戒律,所以制定法律的统治者,以赔代罚。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化解社会纠纷,一方面又体现了佛教的教义。

二、刑事和解制度,在西藏地区的适用

(一)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地区的思想基础

西藏地区的“合和”观念为刑事和解提供了思想基础西藏以经济赔偿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藏族传统文化和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不可否认,在民族地方很大程度上存在的“以赔代罚”已经或多或少的深入民众心理,如果国家法强行介入,不仅不利于民族地方刑事案件的解决,反之会给司法机关的执行带来较大困难,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开展工作,所以,明智的做法即是适当考虑民族观念,西藏地方深受佛教的影响,以和为主,发生纠纷在通常情况下不杀生理念一直伴随着调解人的始终。随着刑法中死刑这一法定刑的传入,西藏地方的习惯法受到了挑战,这一现象的出现给司法机关也带来麻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国家法不容受到挑战,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正好符合当地人民的人和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在西藏地方至少是有思想基础的。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式制定为赔命价提供了法律依据

刑事和解制度已经被法律正式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的规定,可以进行刑事和解。刑事和解制度已经从政策上升为法律,这也体现刑诉法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刑事和解的调解机关和调解人至关重要,调解机关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也可以由当地的人大及其他行政司法机关,甚至可以考虑宗教人士参与调解,加强法官和宗教人士调解的兼容性,为刑法、习惯法和宗教法的融合提供有效途径。①刑事和解制度与赔命价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它们都体现了少杀、慎杀的思想,而且两者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更好的维护被害人与加害人的权益。刑事和解制度引入西藏地区,一方面被害人可以得到赔偿,这一部分财产成为其家庭的私有财产,对家庭的经济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加害人由于及时的悔罪以及积极的赔偿可以减少刑罚甚至减免刑罚,从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目的。这种方式既可以定纷止争,也将国家法引入了少数民族地区。其次,改善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化解冲突。刑事和解制度以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利益为核心,在司法行政机关的介入下,努力为双方营造交流、沟通的环境,促使双方化解矛盾,消除隐患,这样的和解一方面可以化解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达到社会和谐目的。最后,降低诉讼成本。诉讼成本是司法机关、诉讼当事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在西藏地方有时候一个案件,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次是私人调解的结果,一次是法院判决。刑事和解制度可以使“赔命价”这种案件得到合法有效解决,习惯法和国家法同时适用,一次性解决纠纷,降低了诉讼成本,也实现了国家法的目的。

[ 注 释 ]

①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D

A

2095-4379-(2017)06-0241-01

吉蕊蕊(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西藏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法学;李倩(1992-),女,回族,山西运城人,西藏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法学。

猜你喜欢

政法学院西藏地方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2022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Desires and Wealth in Sister Carrie and The Age of Innocence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The Color Purple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酥油的西藏地方卫生微生物标准分析与建议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