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风破浪正当时锐意进取永不止
——四川省盐边县渔门森林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纪实

2017-01-26文丹

森林公安 2017年1期
关键词:盐边县林区派出所

文丹

乘风破浪正当时锐意进取永不止
——四川省盐边县渔门森林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纪实

文丹

森林公安派出所是保护森林资源、捍卫生态安全、守卫生态红线、维护林区稳定、保障林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第一道防线,是集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2015年,省林业厅部署开展了森林公安示范派出所创建活动,通过树立森林公安派出所“标杆”,带动全省森林公安强化派出所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实现规范化运转,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派出所的职能作用。创建活动中,盐边县渔门森林公安派出所着力职能发挥,创新管理方式,取得了突出成效。

攀枝花市盐边县森林公安局渔门派出所成立于2009年2月,位于盐边县北部中心乡镇——渔门镇,派出所现有民警6名,均为大学学历,辅警1名。民警最大年龄59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5岁。

渔门派出所是攀枝花市最偏远的森林公安派出所,管辖盐边县北部九个乡镇的森林资源,辖区常住人口约11万人,林地面积8.22万公顷,占全县的60%、全市的20%,森林覆盖率68.4%,辖区内有国家级4A风景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存在点多、面宽、战线长、管护难等客观问题。

为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渔门派出所通过抓“硬件”、添设备,抓“软件”、提素质,不断夯实基础,切实做到了内务管理、警容风纪、执勤执法“三规范”。

一、狠抓“硬件”投入,夯实基础促规范化运转

按照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渔门派出所积极开展了功能区改造工作,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功能区使用面积由原来简陋的235平方米飞跃到了标准化的606平方米。目前,渔门派出所办案区设置有询问室、讯问室、信息采集室、辨认室;办公区设置有办公室、会议室(配备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生活区设置有食堂、洗衣室、浴室、民警宿舍、活动室(阅览室)。完成了派出所视频会议、视频指挥调度、同步录音录像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同时加强了对民警使用电脑、笔录软件、警综平台、行权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嫌疑人信息采集的培训工作,提高民警信息化实战操作水平,民警“一警多能”工作能力初显。

二、狠抓“软件”建设,助力基层形成原动力

(一)实施警力下沉,整合警务资源

为有效整合警力资源,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每年1月至6月森林防火季节,盐边县森林公安局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机关警力下沉基层工作措施,分批次下沉警力支援基层派出所工作,解决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

(二)关怀民警生活,激发工作热情

渔门派出所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为了能够让民警“安心工作、拴心留人”,派出所尽力为基层民警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为每位民警配备有宽敞、实用备勤室,面积达50平方米,统一配备有空调、电视及生活必需品,并开通网络。二是建有客房两套,专门为民警家属看望、探亲使用。三是建立有食堂、为民警提供免费工作餐,并做出要求,局领导及分管领导每个月必须到派出所食堂与民警吃一顿饭,加强与民警的交流沟通。四是切实加强警营文化文化建设。派出所设有宽敞的阅览室、在办公区楼道和走廊上制作警营文化墙,定期开展摄影、书画竞赛等一系统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调节民警的工作情绪,陶冶情操的效果。

三、抓“内务”管理,强化纪律养成提升战斗力

(一)坚持“一日生活制度”,规范内务管理

派出所实行由值班领导负责,每天从交接班开始,对枪支弹药、警械管理、内务整理情况及民警警容风纪情况进行检查,随后召开例会安排工作,民警根据安排开展当日工作,民警下班前记载工作情况,上报当日收集的情报信息,整理办公室内务,妥善保管各类工作资料。通过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从内务卫生、办公秩序、警容风纪等细节抓起,警务秩序和内务管理日趋规范。

(二)落实绩效考评,推进派出所精细化管理

县局对派出所实行资金与工作业绩挂钩,实行按月考核。派出所根据民警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和工作要求及岗位不同,细化考核细则,规范考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对每位民警的遵章守纪、业务工作成效进行月考评、月公示,奖优罚劣,激发了民警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工作主动性,不断推进了派出所精细化管理工作。

四、狠抓“宣传”教育,创新方式讲求实效

(一)精心开展宣传月活动

每年3月至5月为当地护林防火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阶段,为达到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派出所每年从1月开始,都将联合防火办、乡镇林业站、森林武警在辖区开展为期一个月林业法制宣传活动。在这一个月的时间,民警们结合护林防火警戒期巡查工作,采取宣传车广播、坝坝电影、摆地摊发放警民联系卡、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乡村、进学校、进田间地头、进寺庙,在各乡镇进行巡回宣传。通过多年来的集中宣传,林区群众护林防火、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二)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派出所通过积极与人民法院协调,结合送法下乡活动,在案发地公开审理涉林案件,组织群众旁听审理。2014、2015年,先后在永兴、鱤鱼、渔门镇等乡镇开展“巡回法庭”审判10次,法院判处实刑8人,旁听人数累计5000余人次。通过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以案促教,达到了“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辖区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五、狠抓林区“管控”,创新方式增强履职效能

(一)设立林区警务区

渔门派出所辖区97%是山区,网络信息化覆盖难,派出所警力延伸难。为了积极探索林区治安防控建设新路子,派出所按照警务前移的思路,科学创建了三个林区警务区,形成以派出所为龙头,警务区为平台,各乡镇护林员为骨干的林区防控网络,充分发挥了乡(镇)和护林员在林区管护、违法犯罪线索发现等工作中人熟地熟的先天优势,切实提高了林区管控工作时效性。同时,与辖区周边区县建立健全了边界联防体系,分别签订了边界联防、案件协查协议,实现了双警联勤、横向警力互补,确保了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二)灵活机动主动作为

派出所定期开展林区治安分析,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制度措施、采取灵活机动方式积极防范。如某一时段无证运输木材现象突出,考虑到木材检查站执法力量薄弱,派出所就抽调民警驻扎检查站、加强执法检查和打击力度;在护林防火期,村民擅自野外用火频繁发生,且多在中午时段用火特点,派出所打破正常作息时间,采取弹性工作,有针对性安排民警深入田间地头加大巡查力度,防患未然,取得效果。

(三)构建立体防控体系

针对辖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治安情况复杂这一实际情况,盐边森林公安经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汇报,全程参与了公安“天网”建设规划,将森林公安技术需求纳入“天网”升级改造规划设计,并在局机关设计了一套独立的分控中心,渔门、桐子林派出所分配两个分控点,四个卡口、十个视频监控点。同时,结合正在建设的森林防火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森林公安及派出所将可以使用相关数据,并获得最高权限。随着两个项目的建设,盐边森林公安的防控体系网络将呈现“一网两点三线”新格局:“一网”即全覆盖视频监控网络,“两点”即进出林区重点要道监控和重点管控林区防火智能监控两个系统,“三线”即林区、重要路口、区域交界的三道防线。防控体系的科技信息化含量得到显著提升。

派出所规范化建设是森林公安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基石。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渔门森林公安派出所主业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维护林区治安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2014至2015年,渔门派出所共侦破破刑事案件26件(占全县的50%),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92件(占全县的58%),有力维护了林区治安稳定和生态资源安全。

(作者单位四川省森林公安局)

(责任编辑 刘允杰)

猜你喜欢

盐边县林区派出所
记游哈林区(节选)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攀枝花商行与盐边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盐边县:“三张令牌”助“两员”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