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之浅见

2017-01-26陈洪涛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监察员监察队伍

陈洪涛

(238100 安徽省含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 安徽 含山)

新时期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之浅见

陈洪涛

(238100 安徽省含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 安徽 含山)

当前,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各种劳资纠纷不断增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日益繁重。所以加强新时期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加强新时期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的方法举措,以期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劳动保障监察;素质;能力;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建设领域中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现象依然突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人格尊严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各种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劳动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作风过硬、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是顺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和组织保证。

一、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现状

1.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基层动保障监察机构是应《劳动法》而生,基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大多都是从其他部门调剂,非法律专业人员出身,部分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还身兼数职,不能集中精力查处案件。县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乡镇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管理,是既不管人,也不管钱,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不能实施有效的管控。

2.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新时期,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要求在职劳动保障监察员要经常参加培训,不断学习。但由于单位组织培训不够,导致部分劳动保障监察员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部分在职人员工作热情不够、动力不足,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法律,导致在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高效开展监察执法。

3.执法环境亟须优化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是执法者,理应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作出严肃处理。但受管理体制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往往是“就事论事”或“抚平捋顺”,主观上不深入追究、不严格处罚,往往是调解处理的多,限期整改的多,实施罚款的少,有的多年从未罚款,这就导致用人单位的违法胆量越来越大,法律的震慑力难以显现。

4.案多人少现象严重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范围宽、劳资纠纷问题多,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人员编制数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需要,大多乡镇虽设立机构、配备人员,但不到位,往往是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监察员,工作任务与人员数量严重不匹配,部分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所需装备、办案经费和培训经费,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新形势下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的对策

1.健立高效工作体系

根据监管职责和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数量、劳动者数量和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数量等重要指标,兼顾辖区面积、交通和通讯条件等情况,合理确定基层劳动监察机构的编制数额,各级政府不得挤占、挪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编制。按照高效便民、属地监管的原则,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依法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加快实现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覆盖,将监管力量延伸到村(社区),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提高监管效率。

2.加强素质能力建设

严把入口关,新招录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招考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对所有在职人员,要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要逐步完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要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开展案件讨论和案例研讨,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和案例分析笔记,以培训来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同时要加强专职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管理,严格实行劳动保障监察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

3.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加强对所有劳动保障监察在职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执法纪律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内部管理,全面落实劳动监察执法责任制,科学合理分解举报投诉受理、立案审查、调查取证、制作处理决定、强制执行等职责,使劳动监察机构内部的各个岗位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健全劳动监察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形成分工明确、权责一致、运行有序的执法监察运转机制,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水平。

4.强化执法环境保障

基层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为各项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保障,配备执法车辆、执法器材。加快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工作,实现与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劳动保障舆论氛围,提高劳资双方签订合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减少劳资纠纷。要加强与建设、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协同办案,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结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是提升执法效能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管理,要科学增加人员编制,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明确行政执法职能,赋予行政执法权力。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要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社会监督制度、重要案件回访制度、重大案件审前听述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建立县级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和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与人力资源市场、社保就业和社会保险平台联网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平台系统功能。

[1]户宝强.浅谈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0):65-66.

[2]杨启林.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64.

陈洪涛,男,安徽省含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

猜你喜欢

监察员监察队伍
压责提能多维提升特约监察员履职能力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高坪区:“监察员之家”促特约监察员履职
一名省监委特约监察员的建议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