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监管责任 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2017-01-26如皋市编办
● 如皋市编办
落实监管责任 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如皋市编办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在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探索集中审批改革的同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着力创新监管方式,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如皋市企业设立登记全部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权证办理减至平均7个工作日以内。
一、构建监管体系推动“领域全覆盖”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覆盖相结合,强化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定全程监管办法,做到职责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监管到位。市场监管领域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在全市14个镇街设立基层分局,推进市场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着力构建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为重点,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环境保护监管领域以加强监管执法为重点,组建6个基层环保分局,建设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动员社会力量监督约束企业环境失信违规行为。同时,以部门为单位,以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对取消的115项、下放的28项、保留的265项审批事项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的47项事项、51个涉批中介事项进行梳理,查找权力运行的薄弱环节,分类制定监管措施,确保审批相关事项全部纳入事中事后监管范围,构建起覆盖所有领域的“3+n”监管体系,实现监管领域全覆盖、内容全方位、程序全透明,有效增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协同性。
二、完善监管制度突出“责任全落实”
在权力清单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和部门“三定”规定为依据,编制市属39家部门和单位的责任清单,梳理出主要职责3112项、部门间职责边界368项,落实监管责任328项,同步完善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推动部门职责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追究规范化。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实际出发,依托行政审批网络平台,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逐条逐项列出部门监管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监管工作流程,建立“双向推送、同步跟踪、督查监办”的审管联动机制,实现“一批就管、无缝衔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强化监管执法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权责清单追责机制”;以规范日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以畅通群众诉求为主要内容的“举报奖励机制”;以发挥信用功能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承诺联合惩戒机制”;以加强应急防范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风险监测防控机制”;以建立考评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监管绩效评估奖惩机制”。通过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有效杜绝任性检查和执法扰民。
三、创新监管方式确保“管控全过程”
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在不断提升集中审批效率的同时,全力推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各环节紧密衔接、全程贯通。事前方面,强化预警防控,建设行政审批、部门监管和执法信息共享互通的信息平台,完善区域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制度,整合监督抽验、风险监测、稽查执法等各类信息,建立“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突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共同编织一张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监管网。事中方面,强化公正监管,在市场监管局、长江镇试点双随机抽查基础上,建立“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的随机抽查机制。目前,已梳理出随机抽查事项256项,随机抽查事项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整合质监、农委、粮食等部门所属检验检测机构,组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强化监管技术支撑;整合部门服务热线,畅通投诉举报平台,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事后方面,强化综合执法,针对县域范围内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推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将县级18个部门、26支执法队伍、32个执法科室进行职能、机构和人员整合,组建农业、环保、交通、城管、市场监管和文体旅游6支综合性执法队伍,实现了“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