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思考
——花都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2017-01-25邢静何嘉欣陈东菊
邢静 何嘉欣 陈东菊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思考
——花都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邢静 何嘉欣 陈东菊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概述国家级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建设内容,汇总试点建设成效,提出建议思考,为其他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提供参考。
再制造 循环经济 标准化
0 引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指出,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指出,大力推进“标准化+”行动,促进标准化与各领域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化是同化先进循环经济技术和经验的有效工具,是加快循环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循环经济绩效评估的基本依据。
1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内容
2015年1月,由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同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申报的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立项,实施年限3年,是国内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标准委联合批准的试点企业,目前,试点工作已运行两年多。
试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收集分析国内外主要相关标准化组织制修订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体系。(2)按照企业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标准明细表,列出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制修订计划已经完成90%。(3)积极开展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内外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解读等。(4)建立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联盟企业提供标准信息共享服务。该平台以信息和数据库作为技术基础,有效整合自动变速箱行业的国内外工艺标准、产品标准、再制造标准、循环经济标准等各类标准信息资源,为自动变速箱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标准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
2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效
2.1 提升企业工作、技术、管理标准化程度
通过试点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共包括法律法规115份,其中包括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法律法规、生产必须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223份,主要包括公司的产品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及其能源、职业健康及环境信息方面的要求;管理标准128份,主要包括经营综合管理及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43份,主要包括各个工作岗位的制度管理。标准体系较全面地覆盖了公司各项工作管理、技术要素和人员规范等工作内容,其中强制性标准贯彻实施率100%,推荐性标准贯彻实施率90%以上。
2.2 加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
为了实现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产业链的标准化发展,加快试点工作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工作,试点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在国家标准委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牵头参与编制了数项汽车零部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其中5项国家标准GB/T 28675—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拆解》、GB/T 28676—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分类》、GB/T 28677—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清洗》、GB/T 28678—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出厂验收》、GB/T 28679—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装配》已发布;2项国家标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自动变速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要求 机械式变速箱》,1项团体标准《可再制造旧件分级分类 自动变速器》,2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控制阀体》《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液力变矩器》正在制定过程中。
2.3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试点企业作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单位,经过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企业标准实施后产品的合格率有了明显的上升,2016年1—10月的产品合格率为98.80%、98.70%、99.12%、98.65%、99.08%、98.80%、98.50%、98.60%、99.02%、98.65% ,与2015年同期相比平均提高了4.13%,利润率同比提高38.7%,顾客满意度提高到96.7%。
2.4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
通过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实现每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润总额600万元左右,为社会节约消耗资金18816万元,回收附加值3763万元,直接再用金属1500 t(铝合金450 t,钢铁975 t,其他75 t),节电约280万kW·h(约合113 tce),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 t,实现旧件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不可再制造部分资源化比率大于90%,万元产值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小于4kg。
3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1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政府扶持力度低
企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申报成功后,地方政府对试点工作的扶持力度太小;配套资金方面较少,影响企业推动试点工作的动力,有些想要开展的工作因为资金的不足而停滞不前。省、市、区应完善对于试点工作的资金扶持,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企业应当关注地方政府动态,多加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政策补助,在监督运行、人才配置等方面获得支持,为试点开展构建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环境。
3.2 标准缺乏科学性
试点单位所建立的标准体系数量多、规模大、涵盖广,其中包含的标准有上千项,但企业标准成功申报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数量太少,同时企业内部对于标准化科研项目的参与经验缺乏,企业标准化人才素质参差不齐,标准编制低端重复率高,调研不够深入。因此,加大标准化认识与培训工作相当重要,提升标准化人才整体水平,逐渐打造一支懂标准化,了解行业特性,能指导试点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顺利推动试点工作,科学地确定总体标准和分层次、分等级的节能、节水、节材、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等领域标准,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其中的技术参数必须经过实验验证,技术方法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加快标准转变为国标、行标、地标和团标。
3.3 标准化试点工作模式创新
试点企业往往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根据思维惯性,依托或参照现有试点企业的建设工作,创新性不够,试点企业可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专家团队、项目经验,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实施+技术机构支撑、行业联盟共享”的“3+1”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同时试点的整个企业上下联动,多个部门协调统一完成试点工作,突出“试点”内涵。
3.4 标准化试点工作应持续推进
对于试点企业而言,标准化工作的初期,试点企业兴趣高涨,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按照阶段目标完成,相关工作开始滞后,循环经济标准化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实施于标准化工作的各个阶段。通过总结过去的实践,规划下一个目标,企业应对试点建设的计划、实施、管理、评价、激励等方面对企业的试点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一方面通过标准化主管机构的监督和考核,另一方面企业成立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也应按照实施方案、阶段目标等进行定期把关,推动试点工作的切实进行,并根据企业开展工作情况,持续改进,为今后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4 总结
本文研究探讨了花都汽车自动变速箱再制造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建设内容、成效,并总结建设经验,希望能为今后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为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ng Pilot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Recycling-Economy Standardization——The Automatic Car Transmission Recycling-Economy Standardization Pilot Area in 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XingJing, He Jiaxin, Chen Dongju
(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of the national auto automatic transmission re-manufacturing circular economy, outl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ilot construction,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other cyclic economy standardization pilot enterprises.
re-manufacturing, cyclic economy, standard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