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及问题研究
2017-01-25■沈威
■ 沈 威
(杭州师范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1121)
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及问题研究
■ 沈 威
(杭州师范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1121)
高校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在于认清形势、明确职能、补齐短板。育人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是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再定位。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短板主要在于:传统育人理念方法不适应当前青年学生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服务内容不适应当前青年学生的需求多样化、传统社会实践模式不适应当前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强烈愿望、传统校园统筹机制不适应当前青年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补齐短板,可以通过重构创新平台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构发展理念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重构联动机制推动青年社会服务常态化和长效化、重构运行机制实现青年参与校园民主管理规范化和持续化。
高校共青团 职能定位 群团改革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与文化发展的重要高地,是广大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第一基地,是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特殊场域。高校共青团作为中国共青团在高校中的基层组织及高校中最为重要的青年群众组织,受上级团委和高校党委的双重领导,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政治功能。但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学生的群体结构和需求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作为依托在高校体制内的高校共青团面临着传统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与高校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与青年学生话语体系不统一等现实困境,原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新形势下面临诸多短板和考验。201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和7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的召开,推动了群团组织加快改革的步伐。如何探寻高校共青团的发展规律、深入剖析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定位与短板也就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充分说明,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1]。在此背景下,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青联发[2016]18号),指出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全面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举措。
一、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
新形势下群团改革的逻辑起点是对群团职能定位的重新呼应。职能是任何群团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体现群团组织自身地位和存在价值的目标和导向,更是群团组织的生命线。毛泽东曾指出:“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2]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核心是明确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增强团的工作自信和组织自信。其改革发展的原点是摒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与其他团组织相比,高校共青团具有组织结构健全、工作对象明确、工作主业固化等优势,同时,高校与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互嵌结构形态决定了高校共青团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参见《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1号。开展工作。
(一)推动立德树人的育人职能
高校共青团政治性职能的核心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青年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就此而言,立德树人的育人职能就是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职能,是高校共青团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曾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高校共青团始终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不仅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作为风向标,还要主动把团建融入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将思想引领与凝聚、服务、发展青年紧密结合,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将大道理转化为与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道理,增强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二)促进青年发展的服务职能
高校共青团应坚持“以青年为本”的理念,以推动青年发展为第一要务。在价值取向上,坚持“青年发展”,突出青年的主体地位,把青年发展愿望放在教育首位;在认识定位上,改变把青年视为被塑造客体的习惯定位,真正把每一个青年认同为能动的、有潜能的独立个体,给予应有的尊重;在目标指向上,以培养青年的自我发展意识为首要目标,以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为基本任务,以促进青年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为工作落脚点;在功能定位上,高校共青团的任务是创设各种条件和环境,构建各种发展平台和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实现路径上,高校共青团要参与第一课堂,主抓第二课堂,协同第三课堂,将自己积极整合和融入到高校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中去。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
高校共青团主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亦能有效拓展社会服务内涵、丰富社会服务内容、创新社会服务形式。高校共青团不仅要承担青年政治社会化和发展组织化的政治职能,还要回应新形势下青年学生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承担社会责任等意愿。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智慧资源优势,引导青年学生承接专业性、服务性、可操作性的社会服务项目,才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高校共青团应实现空间再造和资源重组,积极寻求社会合作。当前,高校共青团校内资源相对匮乏与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倒逼其必须构建新型的组织模式,向系统外、大社会拓展,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社会项目,加强精准化社会合作,进一步提高社会需求的主动性和高校项目承接能力的耦合度。
(四)引导青年参与校园治理的管理职能
高校共青团的“中间结构”定位有利于有机链接高校党政与青年学生两个端口,更好地发挥政治上的桥梁纽带、服务上的龙头聚合、管理上的集约接纳作用。只有将管理职能转化为青年文化基因,“维护学生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实施监督的权利”*参见《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1号。,才能将青年文化体系与校园民主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当前,青年发展需求分级化、分层化、多样化特征明显,及时对青年动态、社会动态作出准确研判和前瞻性思考,满足青年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有效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反映诉求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能。
二、高校共青团改革中面临的短板
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存在的根本价值,也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首要任务,服务职能、社会职能和管理职能都要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职能这个中心开展。但当前高校共青团存在着诸如“高位徘徊”“二八现象”“游击习气”等短板问题。改革创新要突出问题导向和查补短板。短板,一旦补上,就是高校共青团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发力点。查补短板首先要对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进行摸底,2016年5月,我们在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98份,回收780份,有效回收率97.7%,访谈青年学生一百余人。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四个短板。
(一)思想引领实效性的短板
引领基础的短板。有效覆盖是思想引领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是共青团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4]有效覆盖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相信、依靠学生,这是共青团的天然属性。在组织关系上,高校团青比例实现了绝对数上的覆盖,但归属感和认同感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部分学生被具有一定社会基础和资源保障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吸纳。调查显示,在校学生参与校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比例为15.8%,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更高。在校生能感受到团组织作用的比例仅为33.1%。一直以来,高校共青团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青年精英群体身上,在引领普通学生方面投入不足。
引领方式的短板。引领方式创新是思想引领实效性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和价值追求多元化,共青团原有的组织、联系和引领青年的路径和方式方法正在失去效用,如部分传统的政治学习、主题活动和文体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泛、效果不佳,很难激发思维活跃、追求时尚的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调查显示,现有的思想引领的活动和载体,有兴趣参与的学生比例仅为28.7%,且大部分集中于低年级本科生,39.2%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的思想引领工作方式落伍,无法引起兴趣”。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大,个性更加活跃和自我,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个人参与和体验,而不仅仅只是做“路边鼓掌的观众”。路径方法创新乏力和贴近青年实际不够,会进一步降低共青团在青年学生中的地位,不能切实发挥好引领青年学生的作用,没有创新,就无法牢牢把握课堂、网络、学生组织、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领能力的短板。引领能力是思想引领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共青团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团干部队伍在思想引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引领方式。调查显示,青年学生最喜欢的专职团干部是“工作方式好,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占比为59.5%,其次为“经常与青年学生交流思想,关心其成长发展”的,占比为33.7%。当前,由于高校共青团职能定位不清,团干部承担的事务繁杂,投入思想引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减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社会化和复杂化,而高校团干部的学历和职称偏低,往往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思想动态研究不透、认识不全、对策不足,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渴望发展指导的愿望。
(二)服务青年精准性的短板
服务内容的短板。随着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渐增强,对团组织服务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学生的意识、内容、条件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存在供给侧结构不平衡、供需不匹配等现象。当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素质拓展、校园文化、网络文明等第二课堂需要更多优质平台、资源和专业指导,而高校共青团缺资源、缺平台、缺专业化建设,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虽然高校共青团一直在努力改进,但碎片化、单一化和贴近学生不够等困局依然存在。
服务方式的短板。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困难、发展的诉求、学业的规划和职业理想千差万别,“撒胡椒面式”的传统服务方式无法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比如,一直以来社会各界的传统印象是“唱唱跳跳共青团”,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在考评高校共青团工作时,过多地关注文化活动,单一地重视文化职能,导致政治性、社会性、服务性等职能的弱化、矮化,难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新时期,大量个性化、菜单式、一对一的服务和帮扶更加符合当前青年学生的实际。
服务群体的短板。目前,高校共青团多关注、培养精英学生,关注、帮扶和引领特殊学生较少,特别是对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经济困苦、就业困难的“四困生”的帮扶,办法和举措还不多,而有这些困难的学生在高校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共青团既要做“锦上添花”的工作,更要增强“雪中送炭”的意识和能力。特殊学生群体的特点是遇到困境的原因多样、情况复杂,对专业指导要求高,大多需要一对一帮扶。而目前高校共青团对特殊群体的帮扶决心、力度和方法都较欠缺。
(三)实践育人长效性的短板
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既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局的重要渠道,更是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实践平台关键的环节就是供需两方面的对接,也即供需双方建立良好的信息对称、互动双赢的机制,才能使实践育人常态化、长效化推进。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四千余名“小清荷”成为杭州的金名片,关键在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诉求和峰会的需求高度匹配。事实上,目前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日常志愿服务,多以高校及青年学生自主策划、自己寻找实践单位为主。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往往缺乏实践服务单位的指导和支持,这导致青年学生服务地方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往往是一厢情愿或脱离社会需求的。
重复性的实践工作容易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和锻炼意愿。调查显示,89%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服务社会的机会,但45%的学生认为很多服务项目形式单一、内容层次低。同时,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很多项目复杂、专业性强,需要参与的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而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发展阶段,业余时间非常有限,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咨询也缺乏专业性和持续性。
(四)民主管理融合性的短板
高校共青团受高校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在高校管理中学生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被视为“管”与“教”的对象,学生主体地位还未深入人心。而高校共青团缺乏主动采取措施、营造氛围和加大引导的力度,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组织、原则、程序、机制、领域等方面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导致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愿不强、氛围不浓。调查显示,有兴趣参与民主管理的学生仅为28%。同时,学生参与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议题,而涉及学生发展的重大议题缺乏有组织、高质量、实质性的学生参与,78%的学生认为在校级民主管理层面上为学生提供的参与机会较少。
组织载体建设的短板。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好相应的学生组织和工作载体。学生会与团、学代表大会既是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场域,也是其良性运行的合法载体。随着校内各种学生组织的不断成立,学生会原有教育、管理、服务的职能不断被其他组织分化、细化,日常事务服务被各类服务型学生组织承担,高校学生会处于转型升级的迷茫期和关键期,学生会职能必须转移到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上,围绕时代发展特征、高校改革重心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回归组织本质和价值存在。
校园协同融合的短板。高校共青团在表达与维护学生权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氛围,因此,要主动与校内党政部门和各个组织形成良好互动,更好地服务学校大局。但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缺乏协同性,与其他部门、组织合作开展活动较多,但很少真正联合制定政策、机制、举措。随着高校职能的增加,职能部门越来越多,校内有限资源分散到各部门,高校共青团能获得的体制外资源统筹也在逐步消减。不少高校共青团忙碌于碎片化的工作,各项工作之间缺乏联系的纽带,没有打好发展的组合拳。这种碎片化的工作模式影响高校团工作在校内的协同融合发展。
三、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路径探索
(一)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构引领青年平台。高校共青团必须通过机制、重心、模式的转变,主动与青年学生沟通交流,任何时候考虑的都是全体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对象也必须是全体青年学生。在工作机制上,以自上而下运行转变为上下互动融合运行,更加注重激发青年学生的引领主体意识,体现青年学生的需求、时代发展和共青团价值。在工作重心上,由以战线、模块工作为重点向以基层工作为重点转变,“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实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参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落实团干部 “1+100”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增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直接性和针对性。在工作模式上,由层级化组织覆盖模式向扁平化覆盖模式转变,将高校共青团的理想目标与青年学生现实生存发展的实际诉求紧密结合,真正有效地感召和引领青年。
重构方式创新平台。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引领的客观规律,按照团中央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创新引领方式。强化载体引领,发挥动漫、戏剧、朗诵、合唱等形式润物无声的作用,推进新媒体环境下审美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化同伴引领,4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同伴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将同伴力量转化为同伴引领教育,使之项目化、课程化,将碎片化的同伴资源整合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化榜样引领,将典型学生的挖掘和培育常态化、机制化,积极参与全国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强化组织引领,建立基层团支部主题团日创新培育机制,让主题团日活动成为覆盖、引领青年学生的重要载体。
重构本领提升平台。进一步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发展,提升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快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增强思想引领实效性的当务之急。“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建立完善全国、省、高校分级培训体系”,“为高校团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参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按照省份或划分片区,在全国再建一批高校团干部培训基地,以招标的方式定期开展团干部的培训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基层一线团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也可为基层团干部互相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增强团干部的本领,适应新形势下青年需求的变化,既要做好服务,更要提升团干部在青年学生中的领袖魅力和号召气场,满足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组织化、精准化、专业化的要求。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重构精准化服务理念。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学习、闲暇时间等状况的调研,全方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分层分类分步开展服务。针对特殊学生,健全多样化、常态化、精准化的帮扶机制,通过同伴结对、团体辅导、走访家庭、筹措善款、实习实训等举措,帮助存在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经济困苦、就业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通过学涯规划、典礼文化、社团导航、学长结对等方式,帮助入校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社团建设、各类竞赛、舞台展示、文化走亲等形式,为在文艺体育、创新创业、公益实践、专业学习等方面有特长的青年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重构制度化服务理念。加强高校共青团现有服务青年的素质拓展、文化生活、事务服务、困难帮扶、实践锻炼等工作模块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教育部、团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由学校党委行政出台相应政策保障文件,支持高校共青团将服务青年的主业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序列中,使之固化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重构系统化服务理念。按照团中央部署,推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高校共青团原有的碎片化、单一型的服务项目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推进服务青年品牌化,高校共青团历史上形成的“希望工程”“挑战杯”“三走”等都是广受社会好评的服务青年品牌项目。
(三)推动青年社会服务常态化和长效化
重构实践供需合作机制。建立供需对接的区域化校地合作机制,采取以市地、区县为单位的属地化管理方式,按需组团、按校设项,建立一批分级分类、功能多样、特色明显的社会服务项目。高校共青团系统多年来打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都是校地合作机制的品牌成果。如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团省委、省教育厅开展的省内100所高校结对全省所有区县的“双百双进”项目就是政府推动校地合作的典型案例。
重构实践能力培育机制。高校团组织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团学组织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努力提升服务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本领、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共青团要积极融入第一课堂,配合教务部门参与制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培养方案。要发挥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灵活性和第三课堂实践性的优势,将课外素质拓展训练、青年领导力培养等作为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必修培训课程,将实践项目课程化、系统化、常态化。
重构实践综合保障机制。高校要加强智力支持和综合服务,实践单位要为青年学生提供政策扶持、经费保障和其他相关支持,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实现多赢。社会服务项目,既可以是公益事业,也可以是市场化承接项目,但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宣传、交通、食宿等基本费用应给予保障。实践单位还要为青年学生实践服务提供必要的激励政策、场地保障、基金支持、业务指导等。高校共青团要通过青年教师联合会或青年教授、博士联谊会等组织,积极动员选拔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还要与教务、人事部门协同出台激励指导教师的措施,与学工部门协同出台激励学生的办法,推进青年师生社会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四)实现青年参与校园民主管理规范化和持续化
重构团、学代会组织制度。“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参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由高校党委发文落实完善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以制度来保证学生真正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高校共青团应积极引导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参与校内学生事务管理,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反馈制度,通过“团、学代会提案征集—整理汇总—校长办公室督查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方案—校长办公会审议提案和解决方案—反馈全体学生”的流程,积极探索维护学生权益的新渠道,推动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的落实,协助学校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重构日常运行制度。健全学生议事制度,以“校长接待日”“与职能部门面对面”等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有效行使在学校管理中的建议权、咨询权和评议权。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选聘学生代表担任校长助理。健全学生听证制度,制定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前须听取听证委员会意见。健全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健全网络沟通制度,以“青年之声”、校园微信公众号等为主要沟通平台,搭建学生行使知情权、建议权和评议权的新渠道。建立系统培养制度,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参加专项培训等方式,培养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重构校园协同融合制度。高校共青团要积极争取学校党政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统筹推进、上下联动,与校内各方保持高度融合。通过联合学工、后勤等职能部门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等学生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服务管理过程,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和部分管理职能的执行权利。通过联合办公室、资产、学工、后勤等部门,开展“阳光校务”“节约型校园”“走进后勤为服务者服务”等主题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
[1]《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5年7月8日。
[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 217页。
[4]《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光荣》,http://www.gov.cn/ldhd/2013-06/20/content.2430671.htm
(责任编辑:张宇慧)
2016-12-01
沈 威, 杭州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学工部副部长,讲师,主要研究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2016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课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背景下闲暇生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6ZD075)、2016 年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YB2016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