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培育
2017-01-25师利明
师利明
(中共阳高县委党校,山西 阳高 038100)
着力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培育
师利明
(中共阳高县委党校,山西 阳高 038100)
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虽然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创新能力不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除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等自身因素外,普遍兼职、专责弱化也是影响该群体创新性工作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多措并举,通过实行专职化管理、强化教育和培训及培养重用青年党员干部等途径,切实促进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提升。
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小康社会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中,广大农民正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要想如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关键。
一、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农村最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率领群众发展进步的重任。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由此可见,在今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中,党支部书记面临的压力和肩负的责任是多么的巨大。这就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只有站在新的制高点,以前瞻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前行的勇气,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创新发展中,才能确保中央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如期得以实现,使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一)农民发展理念转变需要党支部书记以创新能力领航
农民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村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生产体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小富即安的理念在许多农民头脑中普遍存在着。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得到了全面推行,虽然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体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固化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生产意识。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中,有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新的生产模式不熟悉、不了解,仍然满足于单门独户的家庭生产,使得一些地方的农业经济难以向集约化、高效益方向发展。这种自给自足、“小农”意识浓厚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农业化大生产发展形成了显明的反差,严重制约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这就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领航者的远见卓识,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意识,努力树立“大发展、大致富”理念,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新型体制建设需要党支部书记以创新能力破冰
在不少农村中,一些有文化、有见识、有技能的青年农民或者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创办农业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要看到,不少创业者在创建大型农场或者农牧公司过程中遇到了“土地征用难、水电保障难”等问题,导致一些本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项目搁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农民不理解、不配合,导致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难以顺利地进行。由此可见,农村新型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农村党支部书记以较强的创新能力破冰通航,在强硬命令等老办法不管用的情况下,通过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及时化解矛盾、破除阻力,把村庄的劳力、土地等资源充分地激活起来,进而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快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加快农民致富步伐需要党支部书记以创新能力勇于冲浪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庄的“领头雁”,他们既要有“领航者”的远见,又要有“冲浪者”的勇气。部分农村之所以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高,关键是党支部书记有先行的劲头。他们凭着创新能力,善于调整产业结构,勇于先人一步抢占市场,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摆在了农民面前,发挥了很好的“冲浪”带头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村庄的党支部书记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前瞻意识,少有超常规勇气,不愿也无力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冲浪,使得村庄经济发展止步不前,村民们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不变则罔,不进则退,农村党支部书记只有以足够的创新能力,不断与时俱进,勇于冲浪,才能率领广大农民开辟新的航线,让农村这艘大船快速前进,快速驶向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彼岸。
二、制约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加快农村脱贫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牵联亿万农民生活、生产的宏伟工程。毫无疑问,农村党支部书记是这项工程第一线的指挥者和实干家,该群体的创新能力强弱,决定着每一个村庄的发展进程。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由于种种原因,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文化程度偏低、理解能力较弱是制约该群体创新能力提升的首要因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党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以前瞻性的眼光科学规划村庄的未来发展,充分认识当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推动村庄各项工作的开展。从实际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党支部书记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理解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群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据某县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当地26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26名,占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86.3%,有的甚至仅有小学文化程度。较低的文化程度、狭窄的知识面加之理解能力的局限,使该群体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概念、新信息、新技术时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存在严重的本领恐慌。
(二)年龄偏大、活力不足制约了该群体创新能力的有效发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年涌向城市务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随之而来的则是留村的农村青壮年急剧减少,留守一方土地的多是老年农民和儿童。这一现实状况,对选拔年轻有为的党支部书记造成了一定困难,许多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只能从留村的老党员中筛选。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年龄在50岁左右,60岁左右甚至以上的也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年龄和体力的原因,老龄党支部书记普遍思维反应迟钝,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对新领域、新产业知之甚少,谋划村庄发展的主动性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创新性地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了。
(三)普遍兼职、专责弱化影响了该群体创新性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农村党支部书记绝大多数产生于所在村庄。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他们和普通农民一样耕种着自家的承包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工作方面,他们只能利用农闲或工余时间办理一些村庄日常性工作事务;在待遇方面,他们仅能按照上级规定领取为数不多的补贴。这样的现状,使得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谋发展没时间,想创新没精力;也有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因为有退路无进路,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把专门职务当成副业,缺乏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思路和劲头。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上进心和进取心,成为制约其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多措并举助推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提升
农民奔小康,关键在班长。农村党支部书记既是农民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又是党支部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支部班子强不强,农民致富步伐快不快,重担挑在党支部书记肩上。一个村庄有了创新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支部就有了活力,农民就有了盼头,农村脱贫致富的目标才有可能如期实现。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农村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实行专职化管理
如上所述,目前在不少农村中存在着党支部书记“有能力的不想干、无本事的干不了”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兼职,他们在职当支书,离职当农民,即使在职时能够享受相关补贴待遇,但远不及普通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而其所担负的责任却远远大于一般农民,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支部书记收入低、忧虑多、进取心不强,直接影响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专职化管理,这也是新形势下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以新的管理模式改变农村党支部书记村里来村里去的局面。具体办法如下:在选拔上,扩大农村党支部书记选任范围,打破以往必须从本村产生的选人用人瓶颈,按照“村内优先选、村内没有在邻村选、邻村没有在乡内选”的思路,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选配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在管属上,由县委组织部建档,乡镇党委管调,对于工作优秀者可采取倾斜政策将其录用到乡镇干部队伍中来;在职责上,实行专职化管理,外出时须履行乡镇党委请销假手续,使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由“副业”变为“主业”,促使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在待遇上,可采取“固定报酬+绩效报酬”的方式,在职时由地方财政开支,离职后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额。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缺动力、无保障、没盼头的实际问题,促使他们自觉提升创新能力,一心一意谋村庄发展。
(二)强化教育和培训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面貌,知识也是农村党支部书记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证明,一名创新能力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必定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善于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选准发展的突破口。而目前,许多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自身素质不高,已严重影响到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强化教育培训,通过学习促使他们提高文化水平、扩大知识面,进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具体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要建设完善以县级党校为中心的综合教育培训学校,结合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不同的文化状况,以进修的方式分批分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要扩展教育内容,设立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等系统性的教学内容,通过综合培训实现其素质的全面提升;三要创新培训形式,在抓紧理论学习的同时,辅之以外出参观、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实践活动,让党支部书记在亲身经历中开眼界、长见识;四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低门槛进、高门槛出,学习成绩与考勤挂钩,并将其作为今后提拔重用的依据。通过上述严格科学的教育培训,可逐步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文化水平,不断扩大其知识面,为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不断注入新的因素。
(三)培养重用青年党员干部
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农村党支部书记以较强的创新能力率领广大农民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然而,现今部分地方存在的因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老化而导致的创新力缺失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成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重用农村青年党员干部,将富有朝气、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党员干部及时吸纳到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来。为此,一要把有党性、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党员选拔到农村领导岗位上来,建设一支谋发展、谋未来、创新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二要通过制定政策,吸引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党员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们把在外面世界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转移到建设家乡、发展家乡上来。三是选拔大学生村官担当“领头雁”重任。大学生村官自身具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加之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其创新能力基础好、提升快,是引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进步的极佳人选。
〔1〕王爱萍.完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5):39-40.
〔2〕郭献功.培养选拔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机制初探〔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1):99-104.
责任编辑 冯耀明
D261
A
1009-1203(2017)03-0041-03
2017-04-15
师利明(1974-),男,山西阳高人,中共阳高县委党校副校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