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困难群众“零距离”的民政局长
2017-01-25高贵峰
◎ 高贵峰
与困难群众“零距离”的民政局长
◎ 高贵峰
1月16日,春节前夕,像往常一样,林州市民政局局长王全东早上7:50准时来到民政局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室接访。
这时一对父女走进接待室,一眼就认出了对面的王全东,“王局长,快过年了,俺们今天就是来看看您,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谢谢您……”“老郭,解决你们的困难是我们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年还有啥困难,一定要跟我说,这是500元临时救助钱,你拿着,回去割些肉,置办点年货,欢欢喜喜过个年。”“这钱我不能要,我今天就是来感谢你的,不是来找你寻求救助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推过来推过去,最后王全东硬是把钱塞到老郭手中。
来访的老郭为何与民政局长如此亲切?两个人就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事情还要从2008年5月16日说起,当时只有两个月大的郭桂园因为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导致双目失明被父母遗弃,当天老郭收养了她。从此,父女俩相依为命。但随着年岁增长,身体每况愈下,无力继续抚养小园园的老郭只好在2016年5月16日,把孩子带到了民政局,希望民政部门能够抚养小园园。当时,正是王全东亲自接待了父女二人,在了解他们的困难情况后,当即安排相关负责人为小园园解决了临时住所,并表示要尽一切努力为小园园看病。从此,老郭父女就和民政局长结成了“亲戚”。
这只是来访接待室现场解决困难群众诉求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每到春节前夕,王全东就把办公室移到群众来访接待室,除了处理正常政务外,全天候接待困难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当场办理临时救助手续,当场解决群众困难,同时公开局长联系电话,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反映,即时安排工作人员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遇到关乎困难群众自身权益且可能不在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问题,是用生硬的法规政策条文向群众“解释”,还是带着大爱菩萨之情设身处地站在困难群众角度,想方设法解决群众诉求?在这里,王全东给出了答案:只要人民群众诉求合理,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就要务实创新,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去化解、去答复、去解决。仅今年以来,这位民政局长就接待困难群众60余人次,现场解决问题25件次,现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累计3000余元。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