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

2017-01-25陈文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体资本经济

陈文通

(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对“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

陈文通

(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坚决防止脱实向虚”是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这类概念不仅不科学,而且未能确切反映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现实中所谓的“虚拟经济”并不是虚拟资本正常的独立运动。“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的实质是,参与社会再生产的企业(首先是制造业),从而货币资本,脱离再生产过程和社会消费,在流通领域从事投机活动和内部循环,借助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和推动,使金融媒介或某些实物资产的价格不断攀升,制造价格泡沫,实现直接以钱生钱,牟取暴利。“脱实向虚”现象的普遍出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严重的和持续的经济危机,使经营实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二是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和拉动经济增长而实施了过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投机活动提供了条件。其经济根源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存在弊端的过渡体制。从根本上扭转“脱实向虚”,必须放弃以速度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必须纠正“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必须放弃单纯为了保速度而实施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必须对金融资本和投机活动实行严格的监管。

虚拟经济;脱实向虚;经济危机;经济根源;发展理念;过渡体制;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宏观经济部门对日益突出的“重虚轻实”“脱实向虚”“脱实入虚”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防止脱实向虚。[1]得到很多代表和委员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强调,必须努力防止“脱实向虚”。[2]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而且更多地存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不仅表现为一般产业和资本的转移,而且背后有大量银行贷款涉足。但是,经济理论界至今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不仅“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这类概念并未确切反映实际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而且,对于“脱实向虚”现象的本质、经济根源、社会后果以及解决的思路,没有给予科学的回答。本文力图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所谓“虚拟经济”概念给予科学解读,对“脱实向虚”的本质和成因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探索解决“脱实向虚”的根本之策。

一、“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和对涵义的不同理解

国内理论界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概念的提出有不尽相同的着眼点,对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一)“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

1.“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

有学者确认,国内自1998年开始研究虚拟经济,当时主要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虚拟经济”的提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2002年10月,“虚拟经济”一词写入十六大报告后,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成思危先生是虚拟经济研究的开创者和先行者。[3]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论述中指出:“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3]但这里并未说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涵义,也还没有提到我国当时是否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

有的学者把成思危关于“虚拟经济”的提出过程和理论论证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虚拟经济”这一概念是以成思危为首的少数学者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当国内部分学者开始研究美国证券化背后的原因、日本泡沫经济问题时,成思危也展开了研究,“虚拟资本”“金融危机”等字眼已成为关键词。当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成思危与少数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这个概念一提出就争议不断。许多人认为,将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归在虚拟经济名下是标新立异的炒作。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对用钱生钱方式的一种理论描述。为了说明这个概念的周期性和科学性,成思危先生对“虚拟经济”这个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他认为,所谓“货币中性”并非货币的唯一属性。“货币中性”只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中。如果用MPS(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质平衡核算系统)来统计货币对实际GDP的贡献,货币就一定是中性的;如果用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实际GDP,货币在虚拟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就是非中性的。我们称之为“成思危猜想”。因此,所谓“虚拟经济”就是在SNA核算体系中,作为生产要素的非中性的货币创造GDP的经济活动。货币创造实际GDP,创造国民收入,是SNA核算系统之下的不争事实。这就是“用钱生钱”背后的真实故事,不需要证明。成思危指出,“货币创造GDP”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根据SNA的核算原则,制造业企业与餐饮服务业和银行服务业一样,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效用,制造业提供产品,餐饮业提供餐饮服务,银行提供金融中介服务,这些服务提供的效用就是价值,需要计入当年的GDP。另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重复交易。如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一张股票交易的次数越多,证券公司和交易所提供的中介服务就越多,这种中介服务就是经纪服务创造的价值,要计入GDP。重复交易在金融业中十分常见。成思危曾经用“外汇交易相当于国际贸易的倍数”来描述虚拟经济膨胀的程度。外汇交易与产品贸易的最大不同就是,其中有大量重复交易,房地产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以及其他衍生品市场都存在大量重复交易。他指出,虚拟经济这个词之所以不可回避,就是因为它是对应实体经济最恰当的概念。虚拟经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带来繁荣,但也会创造风险,孕育金融危机。成思危从虚拟经济的视角,看到了虚拟经济自我膨胀的机制,看到了市场经济存在着虚拟性质的经济活动,看到了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成思危还提出了虚拟经济的“介稳性”理论,其基本含义为,在极端假定情况下,虚拟经济并不生产实际产品和服务,它与实体经济的互动是其能否存在下去的前提。这种互动分两个方面,一是货币输入,二是其与实体经济的价值交流。[5]按照以上所说,“虚拟经济”就是在SNA核算体系中,作为生产要素的非中性的货币创造GDP的经济活动,即以钱生钱。虚拟经济主要是金融中介服务(经纪服务)创造的价值,而且主要发生在重复交易中。

成思危先生把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亚洲金融危机后,虚拟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当时学术界基本不认同虚拟经济的概念。第二阶段是虚拟经济被写入十六大报告,报告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此后,虚拟经济相关文献增长较快。第三阶段是美国次贷危机后,业内开始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6]

2.“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

“脱实向虚”这个概念,至少在2012年新闻界就提出来了。2012年2月,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李子木以醒目的标题指出:“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严重。”他说,2011年以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和集资案件频频出现,背后反映的问题与之前的游资炒作农产品、艺术品等事件如出一辙,实体经济受到投资者冷落,货币政策较为宽松,资金蜂拥投向虚拟经济领域,谋求“以钱生钱”,中国经济虚实失衡。[7]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2016年9月29日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2014年7月政府首次提到“脱实向虚”,提出要促进“脱实向虚”信贷资金归位。[8]

由上可见,“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有三个不完全相同的背景:一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二是如何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三是出现了突出的“脱实向虚”的现象。现在理论界主要着眼于破解“脱实向虚”的问题。

(二)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涵义的不同理解

1.成思危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论述

成思危先生多次论及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涵义。早在2002年11月就指出,虚拟经济的释义尚无定论,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资本”的概念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9]他进一步指出,在国际社会,人们把表现不同经济活动的英文概念都翻译成“虚拟经济”:一是指与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有关的经济活动(Fictitious 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y);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y)。他认为,只有Fictitious Economy应当译成虚拟经济,而Virtual Economy应译成网络经济或拟实经济,Visual Economy应译成可视化经济。[10]

成思危指出,“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他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的资本循环过程称之为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则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时,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因此,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这个词语也是从马克思《资本论》英文本中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转化而来的。相对于实体经济来说,虚拟经济的产品是各种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工厂是各种金融机构,虚拟经济的交换场所是各种金融市场。[10]

但他指出,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经济学家的理解,他们从传统的理论经济学中财富和价值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经济,认为虚拟经济是一个虚拟的价值系统。第二种是金融学界的理解,认为虚拟经济就是金融。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的定义,金融是指货币或货币资金的余缺融通和调剂活动。金融系统包括信用融通系统和货币收支系统。但金融界对有无必要提“虚拟经济”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提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就是金融。另外有些人认为,有必要研究虚拟经济,但他们主要是从金融的角度(货币、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三个层次)来理解虚拟经济及其问题的。第三种是系统科学家的理解。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而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的经济活动模式(包括结构及其演化)。第三种理解是成思危提出的,即认为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二者互相依存。但他认为,以上三种不同的理解并不冲突,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虚拟经济,最后达到殊途同归。[10]后来,成思危把“虚拟经济”的定义和涵义简单概括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模式。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不仅仅是金融,但与金融有很大关系。虚拟资本分为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6]他在系统阐述关于虚拟经济的八个基本观点时还指出:根据我们的理解,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在实体经济活动中,资本必须通过与实物形态的相互转换,经过“交换-生产-流通-交换”这一资本循环过程后才能产生利润。但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却不需要通过这一循环就可以产生利润,从而对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进行再分配。简单地讲,虚拟经济就是以钱生钱。从这一意义上讲,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眼球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3]

2.《百度百科》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解释

《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外,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脱实向虚,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脱离实体经济的投资、生产、流通,转向虚拟经济的投资。[11]

3.部分学者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理解

虚拟经济指的是以金融衍生产品为手段的复杂的交易工具。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有两种形态的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前者以制造、服务及贸易等实物形式为统计基础,后者则以复杂的交易工具,以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为谋利手段,活跃于人类经济舞台。所谓“交易工具”就是股市、债市、汇市、期市、保险市、基金市等等,属于传统的金融交易市场,所利用的是原生的金融工具。而金融衍生品市场指的是从传统金融市场衍生出来的金融市场,如远期合约、期货、期权、掉期等。[12]

虚拟经济是对资产价格的过度投机。有的学者指出,“脱实向虚”是“一个语义含糊的名词”;认为脱实向虚的深层次原理,似乎还没有谁说得太清楚,只是抓住了一个表象,似乎金融利润占GDP过高了,经济就是脱实向虚了。“脱实向虚”的定义:“实”指实体经济,即一切为满足人民各种物质、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工作。比如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流通,是实业。“虚”指虚拟经济,暂无准确定义,一般是指基于资产价格上涨来获利的经济投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炒作”,主要对象是金融工具、投资品、收藏品等。简而言之:“实”是指围绕居民消费的生产与流通;“虚”是指基于资产涨价的投资(资产的二级市场投资)。但有三点需要注意:(1)虚拟经济本身也并非全部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平时所批判的“脱实向虚”里的虚,不是指所有虚拟经济,而仅指过度投机。但何谓“过度”,并无准确分界。(2)实和虚之间的划分也不是简单的行业划分,同一行业里就有实有虚。不能把金融业、房地产业天然地全划入虚拟经济。(3)实践中,哪怕同一项业务,实体与虚拟的划分也非常含糊。[13]

此外,实业界有些人把互联网看作是实体经济的对立物,这无异于把互联网等同于“虚拟经济”,把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等同于“脱实向虚”。[14]

综上所述,经济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涵义主要有四种不完全相同的理解:(1)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二者互相依存。(2)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是与物质价格系统不同的资产价格系统,即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3)虚拟经济指的是以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合约、期货、期权、掉期等)为手段的复杂的交易工具。(4)虚拟经济是指基于资产价格上涨来获利的经济投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炒作”。

二、理论界对“虚拟经济”以及和“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对“虚拟经济”的形成、特点以及和“实体经济”相互关系做过系统考察的,是成思危先生和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这种考察和他们对相关概念本身的定义是一致的,而和目前人们谈论的“虚拟经济”的口径是不一致的。

(一)“虚拟经济”的形成过程

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包括以下五个阶段:一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二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将货币资金存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三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的产生,在解决了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投机问题;四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这一过程从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已经初具规模,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一度中断,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这是指随着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11]

上述概括的某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并不完全确切。如果把“虚拟经济”仅仅理解为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那么,虚拟经济的形成并不需要先转变为生息资本,而只要经历“货币-资本所有权证书(资本的纸制复本)-货币”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可以不断重复和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券一级市场的交易;第二阶段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在循环过程中,货币实际上作为资本起作用,只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之外。在这里,生息资本(从而银行)和股份公司(从而股份资本)只是作为经济前提存在。但是,如果把“虚拟经济”理解为流通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理解为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活动,那么“虚拟经济”的形成就复杂得多了,是不能用上述“五个阶段”来说明的。在我国,“虚拟经济”形成的过程,差不多也就是“脱实向虚”的过程。说明这个过程无异于揭示“脱实向虚”的成因,因而需要在后面单独探讨和论述。

(二)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

成思危先生认为,虚拟经济有五个特性: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周期性。[3]其中:复杂性以“复杂科学”为理论基础,由于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介稳性指的是,按照耗散结构理论,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是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系统。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虚拟资本本身的虚拟性;二是来自货币的虚拟化;三是来自正反馈作用,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高风险性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两类。客观风险来自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主观风险来自人们对未来预期收益主观估计的错误。虚拟资本的寄生性主要表现在,其市场价格往往受到投资对象经营业绩的影响;虚拟经济的寄生性则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但短期的背离是可能发生的。周期性指的是,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

显然,上述“五个特性”是一种学术层面的探讨,虽然有一定学术价值,但或多或少和我国的现实问题相脱离。其实,如果把虚拟经济看作是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那么,其核心特点是“虚拟”性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可以脱离现实资本而独立运动,并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在经济危机中有可能变成一张废纸。但是,我国现实存在的所谓“虚拟经济”,并不限于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其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最突出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大都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相联系(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掉期)四大类;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四类);第二,“虚拟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玩主是大资本(资本大鳄),小资本不过是随波逐流;而推波助澜并从中受益多多的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且,恰恰是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而不是经济高涨的时候),“虚拟经济”最为猖獗。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关于二者的关系,成思危先生起初概括为如下两点:第一,用软硬件的关系形象地比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二,虚拟经济是一柄双刃剑,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危害作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包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减少客观风险。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危害作用包括:歪曲货币价格;鼓励过度投机;增大主观风险;影响经济稳定。[3]

后来,成思危又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前述的两点:第一,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按照前述“虚拟经济”的产生过程,(1)最初表现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使得闲置货币变成了生息资本。(2)生息资本社会化时,就出现了银行、债券、股票。(3)而后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增加流动性和交易规模。(4)然后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5)最后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归根结底,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第二,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能力。第三,虚拟经济靠虚拟资本进行运作。虚拟资本包括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类资本独立来看都没有价值。如果知识资本与风险投资结合,在公司中占有股权,就转变为所有权证。同样,资本在投入实体经济后,也转变为所有权证。例如购买债券、股票后,投资者失去资金使用权,但保留资金所有权,可以要求还本付息或分红。所有权靠信用体系来保证,信用危机使得所有权得不到保证。第四,实体经济的问题会反映到虚拟经济中,而虚拟经济发生的问题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前者表现为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等,后者表现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第五,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失去稳定性。虚拟经济有一个特性叫做“介稳性”,是指虚拟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系统,只有在与外界有充分资金和信息交换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相对稳定。从本世纪初开始,虚拟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如果缺乏与外界的资金和信息交换,稳定性就会失衡,产生危机。欧债危机也是如此。一旦债务问题暴露,没有外界资金流入,债务难以为继,系统便失去稳定性。总之,在当今金融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没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会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便是空中楼阁。虚拟经济可以看成是现代经济中的软件,没有软件,硬件(实体经济)便无法运行;但没有硬件,软件就一文不值。[6]

另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为表里。只有保持应有的匹配度,才能相互支撑、相得益彰。[15]这种说法基本上可以包括在成思危的观点中。

成思危先生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的观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软硬件的关系(或者表里关系),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柄双刃剑,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危害作用;虚拟资本包括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实体经济的问题会反映到虚拟经济中——是同他对虚拟经济的定义相一致的。这种观点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虚拟经济无非就是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而所表达的意思,不过是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问题,只有在信用过度膨胀、所有权证书不过是空头支票时,才成为问题。但在我国的现实中,在人们对“脱实向虚”的理解中,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此外,所谓“虚拟资本包括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法也是不能成立的。“信用资本”无非是生息资本或借贷资本,它本身不是虚拟资本,而是现实资本;只有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才是虚拟资本。“知识资本”是庸俗经济学的提法,“知识”本身没有价值,根本不可能成为资本;存在于劳动者中的知识构成复杂劳动的因素,不是资本;物化的知识(如专利)是商品,本身也不是资本。“社会资本”是相对于单个资本而言的,是单个资本的总和,属于现实资本,而不是虚拟资本。在我国的现实中,“脱实向虚”问题主要不是发生在正常的虚拟资本的交易和运动中,而是发生在利用金融衍生品过度投机的场合。在我国的现实中,虚拟资本更多的不是适应现实资本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脱实向虚”的经济现象中,虚拟经济已经不是积极因素,而是消极因素;“虚拟经济”的过度无序恶性发展,极大地伤害了实体经济,也不利于“资本的生产力”的发展。

三、应当科学阐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涵义

如果按照一般所说,“脱实向虚”指的是企业及其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涵义给予科学的界定和说明。如前所述,理论界大体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虚拟经济是由《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的,只和虚拟资本的运动有关,核心是“直接以钱生钱”。第二种,虚拟经济就是脱离再生产过程的金融投机。问题是,“虚拟经济”这个概念是否科学,是否存在“虚拟”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的运动能否称之为“虚拟经济”;“以钱生钱”能否说成是“虚拟经济”;现实中的所谓“脱实向虚”究竟是什么问题。我们应当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认识和说明这些问题。

(一)和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虚拟资本有两重涵义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虚拟资本”是相对于“现实资本”而言的。“现实资本”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或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资本,具有实在的价值(包含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其存在形式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等。其中,产业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以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资本,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资本(尚未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在资本家和企业那里,资本无论是采取货币形式,生产要素形式,还是商品形式,都是现实资本。“虚拟资本”指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没有价值的、虚幻的、幻想的、想象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重涵义:

第一重涵义是作为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资本的法律所有权,表明资本所有者所拥有的资本价值是多少,如股票、债券、票据等等。但在资本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已经分离的情况下,现实资本并不在法律上的所有者手里,而是在实际使用它的人(即经济所有者)手里。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同时,虚拟资本也可以独立地流通和转手,并在交易中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如股票价格)。但是,虚拟资本只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本身没有价值。任何所有权证书在证券市场上的转手,都不表明实际的投资和现实资本的运动。虚拟资本的出现是资本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分离的结果,是生息资本、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发展的结果。虚拟资本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表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资本运动的内部分工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重意义上,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区分主要在于揭示虚拟资本的虚幻性质。

第二重涵义是收入的资本化(收入被虚幻地想象为一定资本的果实),即把一切有规则的收入(例如购买国债券的利息收入,工人的工作收入)都想象为和看作是一定资本的果实(利息)。这是庸俗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而不管这种收入是否由资本生出。但是,这总是一种纯粹幻想的观念。在国债的场合,国债所代表的资本本身已经由国家耗费掉了,已经不存在了。国债券作为所有权证书是纯粹幻想的虚拟资本。不管国债券的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不过,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在工资的场合,工资被看成是利息,而劳动力被看成是提供这种利息的资本。资本的增殖不是用劳动力的被剥削来说明,相反,劳动力的生产性质却用劳动力本身是这样一种神秘的东西即生息资本来说明。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收入的资本化。这样,和资本的现实增殖过程的一切联系就彻底消灭干净了,资本似乎成了一个自行增殖的自动机。[16]529在这一重意义上,资本区别为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目的在于揭示“泛资本化”的庸俗本质——否定和歪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总体而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主要在于说明生息资本在其发展中,会产生哪些新的问题和后果,虚拟资本和信用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存在什么关系。下面将说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并不是所谓“虚拟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虚拟经济”概念未能确切反映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

到目前为止,所有对“虚拟经济”概念的使用,都未能确切反映现实的经济问题。如果像成思危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即把虚拟经济看作是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那么,这种运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完全正常的;即使存在买空卖空这类问题,也不是主要方面,远远不能反映我国现实中的“脱实向虚”现象。而如果像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即:“实体经济”指的是生产活动、商品交换、除金融以外的大多数服务业,“虚拟经济”指的是证券交易、期货买卖、房地产和收藏品等等的炒买炒卖活动,那么,“虚拟经济”似乎并不包括虚拟资本的正常独立运动,而主要是和炒买炒卖相关的证券流通、商品流通、货币流通——纯消极的金融活动。但是,金融活动本身——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不是“虚拟”的,将其说成是“虚拟经济”并不确切。人们大都把“以钱生钱”看作是“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但是,一般的借贷关系乃至储蓄存款的特征也是“以钱生钱”,而人们并没有将其纳入“虚拟经济”。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中,“虚拟”的是资本,是交易对象,因为资本的纸制复本根本不是现实资本;而虚拟资本的买卖活动并不是虚拟的,因为这里有真实的交易和价格。

可见,无论如何定义“虚拟经济”,在理论上都存在缺陷;既缺乏理论上的科学性,也没有确切反映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第一,现实中的“虚拟经济”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第二,消极的金融活动并不是“虚拟”的;第三,“虚拟经济”并不能和“以钱生钱”画等号。就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来说,本质的东西不是“虚”和“实”的一般辩证关系,而是流通领域的纯粹投机和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不正常关系——矛盾和对立。“虚拟经济”的实质是,期望大幅度增殖的货币资本(以及这种资本的人格化),不仅不在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生产和流通领域执行职能,而是完全脱离了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力求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以流通领域(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虚拟资本流通、衍生品流通)为舞台,借助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和推动,通过超常的有害于社会再生产的投机活动,在反复推高的市场价格变动过程中实现资本增殖。实际上,这是闲置货币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兴风作浪,一出双簧戏,是资本本身的畸形发展和变异。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提法不够科学

如果说“虚拟经济”并没有确切反映我国现实中的经济问题,那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一对概念本身的科学性也应当质疑。“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包含着“经济”这个范畴。但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经济”这个范畴有特定的涵义,是不能随便使用的。“经济”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发展。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讲,“经济”指的是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经济”一定是现实的生产,因而一定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例如,农工合一、自给自足、不依赖外界的生产方式被称为自然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称为资本主义经济;以社会所有和联合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被称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既然如此,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不是虚拟的,“虚拟经济”是一个包含内在矛盾的概念。炒买炒卖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和收藏品等等的活动,都是实实在在的买卖活动,都包含着现实资本的运动,因而都不是虚拟的。只有在涉及资本的所有权证书(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时,才谈得上“虚拟”。即使如此,“虚拟”的也不是交易活动,而是交易对象。在这里,被交易的对象不是现实资本,而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资本的纸制复本——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等。在这种场合,所谓“虚拟经济”不过是以虚拟资本为对象的投机交易活动。至于房地产、大宗商品和收藏品的交易,连被交易的对象也不是虚拟的。此外,“经济”所涉及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但是,“虚拟经济”的提出者所表达的,只限于现代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因此,“虚拟经济”是一个不合理、不科学的概念。即使是虚拟资本的交易也不是虚拟经济。

既然“经济”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是实实在在的活动,那么,所谓“虚拟经济”不过是对既远离生产又脱离消费的纯粹商业投机、炒买炒卖、买空卖空的投机活动的不科学概括。这里的交易既不是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不是发生在生产者和生产者、生产者和商人、商人和商人、商人和消费者之间,而是发生在投机商(投机资本)和投机商之间。交易的对象无论是商品(例如商品房、大宗商品和收藏品)、货币(例如外汇)还是虚拟资本(例如股票、债券以及衍生产品),都仅仅在投机者之间转手,在频繁的交易和转手中把价格不断推高,从买卖差价中轻而易举地牟取暴利。既然如此,所谓“实体经济”这个概念也就变成了同义反复;与其称为“实体经济”,不如称为“实业”。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现实中所谓“虚拟经济”既非虚拟资本的正常运动(即所有权证书的转让),也非“以钱生钱”的金融活动,“虚拟经济”词不达意。这种所谓的“虚拟经济”的本质在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脱离再生产过程的恶性资本化,并在不断的炒买炒卖中自我循环。这是一种既区别于虚拟资本、也区别于生息资本的另类异化资本、非生产资本。

(四)对所谓“非中性货币”创造GDP的质疑

前述所谓“成思危猜想”中关于“非中性货币创造GDP”的观点,显然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逻辑来表达的,不仅没有把“虚拟经济”的涵义说清楚,而且也不科学。这里指出下述几点:

第一,GDP(国内生产总值)完全属于市场经济。在MPS核算体系中,经济总量不是GDP,而是工农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

第二,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区别不是“中性货币”和“非中性货币”的区分。所谓“中性货币”和“非中性货币”,实际上是“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不确切说法。前者只执行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职能;后者执行资本的职能,即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的两重性。但是,作为资本的货币不过是现实资本的货币形式,并不存在于所谓的“虚拟经济”中。按照成思危的定义,存在于虚拟经济中的“资本”是非现实的资本——“虚拟资本”。

第三,所谓“货币创造GDP”是不能成立的。GDP是西方经济学的统计概念,是市场经济中所有交易价格的总额。GDP虽然采取了价值形式,而且确实包含着商品价值,但GDP不仅和价值有质的区别,而且和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价格也有质的区别。无论是作为货币的货币,还是作为资本的货币,都不创造GDP。“创造”GDP的是人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而不是货币。作为货币的货币,执行本来意义的货币的职能;作为资本的货币,通过再生产过程实现资本增殖。所谓“货币创造GDP”的第一种方式,无非是社会所有劳动者、服务者的劳动(物化的或者非物化的)提供的使用价值的市场价格,包含劳动者报酬和利润。所谓第二种方式,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反复交易的价格总额。这种交易的对象不包含任何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交易行为则属于纯粹的流通过程(就像普通商品的买卖过程一样)。因此,即使在SNA核算体系中,“重复交易”的价格总额也不应当计入GDP。在资本所有权证书的交易市场(例如股票市场)上,这种金融服务业“创造”的GDP,是不能用反复交易的虚拟资本的价格总额来计算的,而只能用这些“中介机构”的“劳动者(服务者)”付出的“劳动”(服务)的价格(劳动者报酬)来计算。

第四,不能把所有的“以钱生钱”都视为虚拟经济。“以钱生钱”既存在于虚拟资本的交易转手中,也存在于现实资本的借贷关系中。“以钱生钱”的基本形式是生息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般公式是G-PW'-G'(分别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包含了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而在借贷关系中,货币表现为生息资本,G-G'公式就是“以钱生钱”的,没有经历再生产这个中间环节;但这并不属于虚拟经济。

总之,成思危先生一方面力图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出发直接得出“虚拟经济”概念,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资本所有权证书的交易;另一方面又把“虚拟经济”说成是SNA核算体系中,作为生产要素的非中性的货币创造GDP的经济活动,即“用钱生钱”。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够科学的。

四、深入探寻“脱实向虚”的本质、危害和经济根源

按照通常的说法,所谓“脱实向虚”就是脱离“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但是,既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两个概念不够科学,那么,“脱实向虚”这个提法也就失去了科学性。不过在这里,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科学性存而不论,而为了深入探寻“脱实向虚”的本质、危害和经济根源,本文仍然使用这些习以为常的概念的科学性存而不论。

(一)经济学界高度关注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严重性

在我国的经济学界,很多专家学者不仅肯定了“脱实向虚”现象的存在,而且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这里主要介绍下述观点和见解。

1.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愈演愈烈

《经济日报》记者在关于2017年“两会”的报道中指出,“脱实向虚”是当下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近两年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要努力防止“脱实向虚”。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当前,要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尤其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2]

有位央企原负责人在2016年底指出,我们已经不是脱实向虚的问题了;我们实际上是“脱实成虚”了。从美国的金融业来看,“脱虚”的标志是,金融业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自成体系,自我运转,已经不需要实业了。在美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不断萎缩,比重已经很小了;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服务业是创造价值而不制造物质财富的部门。而在服务业中,金融业比重最大,而且越来越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融业不断围绕着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主要在银行间、金融机构间自用。美国出现的这种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变大,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学,但是不能完全学。可是我们今天几乎就学成了。几年来中央多次讲脱实向虚的问题,早就意识到要改,为什么改不动?就是因为金融可以自我循环了,离开实体经济照样玩。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速度放慢,结构需要调整,实体经济基本不赚钱。而金融市场、金融领域可以赚钱。所以,当流动性不断增大的时候,不是物质财富生产得更多了,而是把我们很多产业金融化了,比如说房地产实际上就是金融化了。现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远远大于物理属性,所以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这样就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大的难处。第一是实体经济不赚钱,第二是虽然民营企业投资不少,但在实体经济上没有投资那么多。现在变成了全民玩金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在玩金融。没有金融执照的都要申请,有个金融执照立即就可以发财赚钱,实体经济没法搞了。[17]这位央企负责人关于“脱实成虚”的判断绝不是危言耸听。

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经济“脱实向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投机行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增速。全球投机性金融资产与全球产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109%上升到2013年的350%。虚拟经济(金融经济)飞速发展,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和实体经济资本形成额)增速。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脱实向虚”迹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权威部门统计,过去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和再融资募集资金9.75万亿元,大约40%的资金没有进入主业或实体经济,许多知名企业也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和金融。在这里,“虚拟经济”指的就是“金融经济”,在统计中是不能进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实体经济资本形成额的。[18]

2.主要问题是“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

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的速度问题,而是结构的均衡问题。结构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产业结构不协调,也不在于进出口比例失衡,更不是生产力配置比例失衡,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严重非均衡,是“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而且,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稀少,投资者投资渠道单一,优质资产的长期短缺。其中:“实体经济不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尤其以造船、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为甚。即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要素成本上升速度太快,直接导致实体企业严重亏损、破产倒闭,很多企业家因为不看好实业甚至放弃实业,很多转向从事泡沫经济行业。“虚拟经济太虚”则主要表现为“四个高”:一是利率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顽疾。过高的利率水平脱离了实体经济可以承受的极限,一方面实体企业根本贷不到款,或无贷款意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不愿意、不敢把款贷给实体企业。二是汇率高。人民币币值的高估,直接导致出口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倒闭,国外热钱纷纷借道流入国内市场,推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严重虚高。三是资产价格高。尤其是在过去的一些年中,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资产价格连续翻番,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强力地吸收了社会的主要资源,不断地拉高货币供应量的水平和利率水平,抑制了民众消费和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是制造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债务率高。考虑到各种隐性负债,我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目前的负债形成了“堰塞湖”。更为严重的不是债务水平,而是债务的结构,即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负债,负债的实物构成中很多是回报率倒挂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负债的抵押物主要是价格虚高的土地资产,因此,这种负债结构极有可能诱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基于以上严重非均衡状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着五个比较具有共识的风险因素,即面临经济减速、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价波动、货币泛滥等五方面风险。这些风险无一不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失衡现象有密切的联系,有些还是其直接的结果。因为虚拟经济过于泡沫化,货币资金现在更多地被用于延续债务、影子银行经营、推高房地产价格以及支付上涨的高昂利率。超发的货币不仅没有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也没有用于真实的财富创造。[19]在这里,这位学者强调的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虚拟经济”过于泡沫化。

3.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越来越不协调

2016年10月的中国银行报告认为,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走低以及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越来越不协调。受民间投资下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振、房地产资金“虹吸效应”加大等影响,金融领域也存在居民加杠杆过快、个人按揭贷款占比过大以及资本外流压力依然较大等问题。在去库存、预期改变等因素推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价节节攀升;在房地产库存压力缓解的背后,居民部门杠杆率却快速上升。而企业存款活期化、居民财富住房化导致货币M1增速远高于M2增速,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比较突出,蕴含着较大的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更应平衡好稳定增长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20]在这里,中行报告强调的同样是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越来越不协调,资本过多地单向地不可逆地流向“虚拟经济”。而这种不协调又和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4.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脱实向虚问题严重

证监会最近指出,2016年,A股创下“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纪录,其中再融资规模近10倍于首发融资。除了惊人的规模,再融资领域的种种乱象令人咋舌,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频繁融资、过度融资,以及频繁变更募资用途等问题。脱离主业发展,编项目、炒概念、玩跨界;更有甚者,募集资金变相投向理财产品等财务性投资类金融业务,导致有限的社会资金“脱实向虚”。据统计,2016年的再融资金额大约是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的12.5倍,可以说IPO已基本上丧失了原有功能。大部分的融资是现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办法进行再融资。再融资层出不穷、乱象丛生、屡禁不止。一些上市公司进行频繁、反复的融资,而这些资金却没有被用于主业。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很多融资的资金都流入了非主业领域。例如,有些企业打着高科技、制造业的旗号,却将资金流入到金融市场、房地产领域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控制了一些金融机构、银行的基金、保险、理财等等产品。[21]由此可见,“脱实向虚”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短期套利的资产管理产品或金融衍生产品。在“脱实向虚”中,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再融资”进行的,而不是以自有资本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社会资本积累的一大部分转化为纯粹的投机资本。

《经济参考报》记者也指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融资倾向。有些公司脱离公司主业发展,频繁融资。有些公司编项目、炒概念,跨界进入新行业,融资规模远超过实际需要量。有些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频繁变更用途,或者脱实向虚,变相投向理财产品等财务性投资和类金融业务。据统计,2016全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合计发布了27938条理财公告,一些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甚至超过百亿元。又指出,此前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选择存在较大套利空间,投资者往往偏重发行价格相比市价的折扣,忽略公司的成长性和内在投资价值。过分关注价差会造成资金流向以短期逐利为目标,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长期资本的形成。限售期满后,套利资金集中减持,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也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22]

5.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指出,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实体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其次,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再次,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究其原因,首要的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加大。[23]这里强调的是,脱实向虚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挤压所致。其实,“脱实向虚”包含着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因果。初始原因应该是实体经济陷入困境;而脱实向虚的结果反过来又进一加剧实体经济的困难。资本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如果制造业缺乏市场和萎靡不振,必然寻找其他通过剩余价值的再分配达到资本“增殖”的出路。

(二)经济学界对我国“脱实向虚”表现和路径的认识

1.资金“脱实向虚”的主要表现

2016年中国银行报告认为,在宏观层面,资金“脱实向虚”主要表现为“三个背离”,即货币与经济运行背离、金融增长与投资效率背离、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背离。具体地说,一是货币增速较快,而经济增长不断减速且下行压力不减。二是金融资产总量不断膨胀,投资效率不升反降。三是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商品价格较低甚至负增长。这里所谓“三个背离”,也就是货币是超经济发行的,而且主要用于流通领域的炒买炒卖,集中表现为价值泡沫。实际上,货币投放过多、金融资产膨胀、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不过是同一种原因的不同表现。[24]

2.资金“脱实向虚”的现实路径

中国银行报告指出,资金从金融部门流向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两类情况:一种情况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是进行套利活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或是流转链条拉长,虽然最终可能还是进入实体经济,但是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种情况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配置错位,主要表现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近年来,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大量的闲置资本流入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套利活动,以实现资本的增值。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越来越多。二是大量实体企业也纷纷寻找机会介入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业。三是上市企业的收入更多依赖于金融投资等非主营业务收入。[24]这就是说,脱实向虚的主要方向是房地产业、金融业、辅业。无论是“资金空转”还是“配置错位”,都不外乎这几个方向。

(三)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危害的分析

1.虚拟经济已经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

有学者指出,现在世界上通常有两种形态的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前者以制造、服务及贸易等实物形式为统计基础;后者则以复杂的交易工具,以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为谋利手段,活跃于人类经济舞台。从理论上讲,虚拟经济应当为实体经济服务,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数字却常常令人相当不安。在2010年的一年里,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的资金交易总量竟有1200多万亿美元之多;而各国贸易发运与结算回的货款,充其量也就是16万亿美元。一虚一实,两种经济竟差着70多倍!1609年自从证券交易所问世以后,人类的金融服务开始从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与安全的服务核心区,向着金融的谋利与投机的衍生地带飘去。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已经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这不仅不利于各种产业(首先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且,所谓的“虚拟经济”本身也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如果它仍然存在,就只能是祸害。[12]

2.“脱实向虚”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上述学者进一步指出,从经济本质上认识,金融业原本是该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虚拟经济本应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可今天我们发现,虚拟经济从规模到功能,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存在的宗旨原本是为了企业提供安全的,可事实上,从近代史上看,由于监管不力,加之从业者的贪婪,最后不断引发金融危机,并最终由初始的金融危机演化成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虚拟经济存在的宗旨原本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便利的。可现在的情形是,无数的金融从业者为了一己私利,不断地侵占其他行业的利益。金融在无边界地扩展,货币在到处泛滥,结果就是一次次地把全球的经济带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困境之中。看看今天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就大概知道了,虚拟经济经常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怎样的麻烦。[12]由此可见,由于金融业和所谓的“虚拟经济”的服务、安全、便利的功能已经丧失,而且喧宾夺主,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3.脱实向虚已经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

有学者指出,就整个国际社会来说,虚拟经济压倒实体经济,给许多国家的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其一,由于实体经济投资增长缓慢,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急剧放缓或负增长,直接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速持续长期下降。其二,能参与金融投机的主要是大企业和富人,普通劳动者无力参与,虚拟经济恶性膨胀导致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恶化,成为美国、英国和欧洲最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三,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恶性膨胀,让各国和全球金融货币体系极度不稳,金融投机或套利活动导致全球资金无序流动,货币汇率剧烈波动,金融危机频频爆发。[18]

在我国,普遍的脱实向虚会造成两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是削弱我国的制造业,动摇我国的工业基础,阻碍我国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服务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是必然趋势,但如果这种提高主要是借助于流通领域的投机活动,如果这种提高是制造业削弱的结果,而不是更加先进的结果,那么,整个国民经济必然会空心化。二是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房地产泡沫无论是持续存在,还是破裂,后果都是很严重的。如果长期维持房地产泡沫,不仅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不能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而且,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生活成本、人工成本都会大幅度提高。现在企业名义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农副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大幅度提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住房价格的大幅度提高。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把房屋作为投资对象的人们,将受到极大损失;由于到期房贷不能偿还,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四)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成因的分析

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原因已经作了初步的分析,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到目前为止,一方面,主要是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个基点来分析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直接原因或表层原因。

1.内在原因是政府不当干预和技术创新落后

有学者认为,我国造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经济体系失衡的内在原因有两个方面:从实体经济方面看,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在我国GDP竞赛中,地方政府主导产业投资方向,以及政府审批太多导致;而生产率上升速度较慢,不足以消化要素成本的上升,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的速度慢。从虚拟经济角度看,根本的原因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度了,而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稀少,投资者投资渠道单一,优质资产的长期短缺。[19]简而言之,一是政府对实体经济干预过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二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这无非是说,市场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否构成“内在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根本原因是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较强

有学者认为,“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是货币贬值的预期较强,力图从持币转向持有资产,产生保值需求乃至获利增殖需求,进而放弃实业而转向购买资产的大潮中,形成经济脱实向虚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比较资产价格增速与实体利润的高低,前者更高,吸引逐利的资本,经济就有脱实向虚倾向。其原因,可能是通胀导致前者过高,或者是经济疲弱导致后者过低,也可能是其他更复杂的原因(比如体制不佳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实业)。[13]

3.银行业对“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前述学者认为,在货币贬值预期较强的前提下,银行业确实是对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银行作为追求盈利的企业,不会眼睁睁看利润下行,所以投向虚拟经济,是它们为追求利润而做出的理性行为。这主要又分为两大方向:(1)为解决信贷需求疲弱问题,信贷流向资产二级市场交易:各种资产击鼓传花的市场,包括不动产(自用除外)、证券等,而银行为之提供信贷服务。比如,近期频频曝出的地王、二级市场并购等事件中,均有银行在背后提供融资。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银行业确实是对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为掩盖不良资产问题,债务借新还旧:银行放款为僵尸企业输血,使其不倒,也使自身不良资产不致暴露,从而维持自身的良好利润。这种资金虽然是投向“实业”,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围绕居民消费的生产与流通”,也该归入虚拟经济(可视为不良资产的二级市场非正常投资)。[13]说银行业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恐怕不妥。国有银行的定位,绝不仅仅是“追求盈利的企业”,而首先是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机构。

4.引发经济“脱实向虚”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当前,引发我国近年来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实体经济效益下滑、金融创新加快与监管相对滞后、流动性偏宽裕等是主要原因。一是实体经济回报率走低,对资金的吸附能力较低。二是金融市场化和开放程度提高,新兴金融业快速发展,而金融监管相对滞后,为资金“脱实向虚”创造了条件。三是流动性偏于宽裕,产能过剩加剧金融资源配置失衡。[24]

有学者认为,造成所谓“脱实向虚”问题的原因,在当前中国经济中,较为突出的有四个:一是储蓄规模庞大。二是优质媒介相对缺乏。三是结构性扭曲滋生“肿瘤媒介”。四是金融体系效率低下。[25]首先,由于储蓄规模庞大,除了极少数的终身企业家持续耕耘之外,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会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退出企业经营、退出所谓的“实体经济”,而他们手中过去积累起来的财富则必然需要寻找附着媒介,保值增值。这部分资金“脱实”很正常。其次,规模庞大的储蓄必须附着在一定的媒介上才能发挥作用。过去几年时间里,除了传统的现金、银行存款、黄金、股票、债券之外,房地产等等多种产品都曾成为储蓄追逐的媒介。从始于2014年的债券大牛市,到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5月的股票疯涨,到房地产过去十年来的结构性牛市,到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的钱追着项目跑,乃至许多商品价格上涨,等等,所有这些资产价格轮番上涨的现象,本质上都是储蓄竞逐优质媒介的具体表现。再次,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会进一步加剧名义储蓄的积累。收入不平等本已加剧,而货币政策在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非对称传导使得财富占有不平等程度相比于收入不平等甚之更甚。在货币之水的狂流下,富人不断积累的储蓄追逐媒介赛跑,其速度轻松超出经济增速本身。最后,某些制度性因素(金融体系效率不高)会长期扭曲经济结构,从而导致无风险套利空间持续存在。这时,“肿瘤媒介”就会迅速滋生,越长越大。一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在过去数年间就扮演了“肿瘤媒介”的身份。金融体系效率不高导致从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效率不高,造成所谓的“资金空转”;而空转的环节越多,两头夹逼之下,金融加杠杆的问题就越突出,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也更可能出现。

有学者认为,经济“脱实向虚”,原因大致有四。一是过去多年许多制造行业的低水平产能扩张,导致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微薄或全行业亏损,迫使企业转向金融和房地产投机;二是金融监管存在漏洞,企业尤其上市公司能轻而易举将资金挪作他用,背离主业,搞监管套利;三是企业家缺乏战略定力,缺乏高远理想,耐不住寂寞,急于赚大钱、赚快钱;四是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认为,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加大。二是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刚性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三是实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这是造成实体经济困境的根本原因。四是体制机制制约依然严重。五是市场需求明显减弱。[23]

2017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指出,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虚拟经济。这既有实体经济本身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成本负担过重等方面的原因,也与我国制造业处于结构转换过渡期、低成本竞争优势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密切相关。[2]

根据社会各界的分析,概括地说,经济“脱实向虚”主要有以下若干方面和不同层次的原因:一是产能严重过剩,实体经济成本上升,实体企业陷入困境;二是实体经济(企业)内生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效益低下,企业家过分追逐短期利益;三是社会普遍存在货币贬值的强烈预期;四是储蓄规模庞大,优质媒介缺乏,肿瘤媒介迅速滋生;五是银行业在趋利动机支配下对“脱实向虚”推波助澜;六是货币供给过多,流动性过剩;七是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监管滞后和存在漏洞;八是体制机制存在缺陷,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政府对产业发展和经济活动存在不当干预。

上述原因都是可以成立的,对于我们认识“脱实向虚”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是,这些原因基本上属于直接的、表层的、具体的原因,而没有涉及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对于每一个直接原因我们都需要再问一个“为什么”。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我国为什么会发生许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无利可图?近年来实体经济的生产成本为什么大幅度上升?实体企业为什么能够有“脱实向虚”的环境和条件?为什么社会普遍存在货币贬值的强烈预期?我国的储蓄规模为什么那么庞大?为什么实体经济(企业)内生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效益低下,企业家为什么过分追逐短期利益?为什么会缺乏优质媒介和迅速滋生肿瘤媒介?银行业为什么能够对“脱实向虚”推波助澜?为什么会出现货币供给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为什么存在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监管滞后和存在漏洞的问题?为什么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就“脱实向虚”来说,我国体制机制存在什么缺陷,又是如何造成的?如果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深层次的根本原因也就寓于其中了。

(五)必须科学揭示和阐明“脱实向虚”的经济本质

在揭示“脱实向虚”深层次的根本原因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脱实向虚”的本质。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的本质并未进行更多的探索,只有个别学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有学者指出,“脱实向虚”这个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一些常听到的说法似是而非。如果对“脱实向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划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层面,那么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也难以理清经济实践中的复杂现象,更无法得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启示。“脱实向虚”的本质在于储蓄追逐媒介,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中相对价格体系的调整。简单地讲:中国经济中有大量的储蓄;储蓄必须附着于某种媒介,才能将当期的收入转化为未来的消费;当储蓄过多而媒介不足时,储蓄就会竞逐优质媒介,从而导致媒介价格相对非媒介价格上升,优质媒介价格相对于非优质媒介价格上升。[25]

这位学者正确地指出了,目前人们对“脱实向虚”界定中存在似是而非的问题,并指出了揭示“脱实向虚”本质的重要性。不过,“脱实向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还是让人不得要领。按照这位学者的见解,脱实向虚的本质就是过多的储蓄追逐相对缺乏的金融媒介,从而引起媒介价格上涨。这与其说是“本质”,倒不如说是一种尽人皆知的现象,即: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市场价格变动的现象。当媒介作为商品的时候也是如此。此外,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从“向虚”这个侧面表现出来的现象,还没有涉及到“脱实”这个侧面。因此,按照这位学者的思路,除了指出“过多的储蓄追逐相对缺乏的金融媒介”以外,还应当说明:过多的储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不投资于实业;我国“缺乏”的是什么样的金融媒介;为什么只追逐“媒介”,而不追逐“非媒介”;是否媒介多了就不会发生“脱实向虚”了?

“脱实向虚”是一种经济现象,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脱实向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金融媒介供求失衡吗?不是,这既非本质,也不符合实际。是资本过分趋利吗?不是,这等于同义反复。其实,如前所述,“脱实向虚”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确切的。我们面前的问题,不是“实”和“虚”的关系;或者说,用“虚”来概括现实中的乱象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第一,现实中的问题并不主要是虚拟资本的运动,更不是虚拟资本的正常运动;我们不能认为,现实中所谓的“虚拟经济”是从“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只是或多或少利用了虚拟资本的运动。第二,所有的炒买炒卖、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以及背后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都不是“虚拟”的,是不能用“虚拟经济”来概括的。如果说“虚”字还有意义的话,仅仅在于,这些活动都不是什么正经营生,都不具有建设性,而是歪门邪道。这些活动都既不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不对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活动提供任何帮助(正常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所有权证书的转让,就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些活动的当事人都不干实事(实业)和正事,却处心积虑地力图从社会已经创造的财富中再多捞一大把。因此,与其说是“脱实向虚”倒不如说是“脱正入邪”“脱善入恶”:其本质是,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中,资本本身发生了一定的扭曲、畸变和异化。也就是说,资本已经不是作为“生产力发展承担者”的资本;资本家已经不是作为“工业司令官”的资本家。主要表现在:作为资本的货币,脱离再生产过程而在流通领域反复封闭循环,也就是不断地转手倒卖;脱离社会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而在不同的商人之间频繁转手,始终未到达消费者手中;脱离商品和资产本身,而只是所有权证书的买卖和不断转手;脱离价值物而专注于非价值物的买卖。这些表现同商品(例如住房)的正常买卖、货币和资本的正常融通、所有权证书(例如股票)的正常转手等等,没有共同之处,同利用价格上下波动进行商业投机也没有共同之处。这是一种既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生产和流通)活动、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本的恶性投机。基于这种认识,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说成是“软硬件的关系(或者表里关系)”“互相依存的关系”“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危害作用”等等观点,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现在我国所谓的“虚拟经济”,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所说的虚拟资本运动的范畴,因而,就这一点来说,“虚拟经济”已经毫无合理性和正面作用可言。我们对“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的研究,正是着眼于这种“毫无合理性和正面作用可言”的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有可能发生扭曲和变异。这种扭曲和变异不仅有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害于资本本身的总体发展,走向了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反面。如果“脱实向虚”在国际社会普遍化和流行起来,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打击。应当说,那些通晓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不顾一切追逐利润的本性,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他们却把市场经济说成是“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以至于,在“虚拟经济”普遍形成的时候,很多人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六)“脱实向虚”的深层次经济根源

所谓“深层次的经济根源”,就是导致“脱实向虚”的现实经济关系。我们应当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探索:“脱实向虚”现象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发生的,是过渡体制、一系列经济条件和宏观经济政策叠加的产物。

1.“脱实向虚”的一般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脱实向虚”不是自然经济的产物,也不是未来社会共同体经济(共产主义经济)的产物,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就生产方式来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二是以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了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但是,资本(从而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不是生产,不是提供使用价值,不是满足社会需要,而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增殖。资本仅仅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而生产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任何等量资本都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这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就整个社会来说,只有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总体结合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之外,只会发生剩余价值的重新瓜分和再分配。但就个别资本来说,要获得剩余价值和实现资本增殖,不一定非要投资于实业和生产使用价值;投资于纯粹的流通过程(商品流通、货币流通、所有权证书流通,乃至一切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非劳动产品的流通),也可以实现资本增殖。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第一,趋利避害、追逐超额利润是资本的本性,在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天经地义。对资本来说,投资于什么领域,完全取决于利润率。第二,虚拟资本独立运动和交易价格受供求关系支配,是资本本身的需要,完全正常。总之,这两个方面都是资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资本并不会满足于趋利避害和利用虚拟资本为现实资本服务,也不会甘心受到内在的束缚和限制,而总是竭力突破资本的内在束缚和限制。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信用制度的确为资本的过度投机和商业欺诈创造了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阐述信用制度的作用和股份公司的性质时曾经指出,信用制度力图打破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限制,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而股份公司制度则产生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并随之产生了新的金融贵族和寄生虫。他说:股份公司以及卡塔尔和托拉斯的出现,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引起国家的干涉。它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他还指出,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这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具有弹性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而它之所以会被强化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使用,这种人办起事来和那种亲自执行职能、小心谨慎地权衡私人资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这不过表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性质基础上的资本增殖,只容许现实的自由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限度,从而事实上为生产造成了一种内在的束缚和限制;但这种束缚和限制会不断被信用制度所打破。不过,尽管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但却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16]497-500这就是说,在打破这种束缚和限制的同时,也使资本本身走向穷途末路。

所谓的“虚拟经济”就是在资本力图突破内在束缚和限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投资于纯粹流通过程的投机活动。而且,这种经济活动,并不是作为再生产过程组成部分的商品流通,也不是必不可少的货币流通和资本借贷关系,而是脱离了再生产过程的买卖(交易)活动。既然脱离了再生产过程,那就一定是发生在投机商人之间的反复的买卖关系——商人资本的封闭循环。在借贷资本的介入和支持下,通过这种反反复复的炒买炒卖活动,“商品”的价格被不断推高,吹大价格泡沫。“虚拟经济”不过是资本唯利是图本性的进一步恶性暴露——不管是民间(私人)资本还是以国家资本为基础的集体资本,都毫无例外。在正常情况下,投机欺诈活动也会存在,但不会普遍化和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可见,市场经济形式是“虚拟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但也仅仅是一般基础。正因为如此,在分析“脱实向虚”的根源时,一定不能把主要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资本)和虚拟资本本身。真正的根源应当到现实的经济关系(包括体制机制)的弊端中去寻找。

2.“脱实向虚”同传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肯定市场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虚拟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形式本身一定会发生普遍的和严重的“脱实向虚”。“脱实向虚”的普遍发生,肯定有其不可缺少的其他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其中,传统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发展道路和非科学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是,以速度为中心,过分注重表面的经济增长速度,把速度等同于发展,把高速增长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为了保持不切实际的超高速度,我们曾经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GDP优先的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过度向能够“创造”更多GDP的工业、城市、资本、政府倾斜的政策,过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等。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为了托住速度底线(保增长)和拉动经济增长,我们进行了超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了更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甚至实行“救市”政策,放宽了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各个方面的监管,默许放纵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积累。我们一方面把房地产作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改变了住房的本性;另一方面把股市视为企业圈钱和制造虚假繁荣的手段,改变了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的基本职能。这种发展方式大大提高了资本积累和形成的比重,相应地压低了劳动者报酬、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比重,由此导致严重的生产相对过剩和产能过剩,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对投资、出口和资本输出的过度依赖,导致经济运行的恶性循环(膨胀-收缩-再膨胀-再收缩),导致难以复苏的经济危机。

传统发展方式之所以有可能导致“脱实向虚”,是因为:第一,这种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必然首先造成投资品的供应高度紧张,价格不断攀升;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不久就会传递到生活资料,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就一方面促使资本所有者寻找保值的机会和途径,另一方面吸引那些投机者对紧缺的投资品和大宗商品囤积居奇,不断炒买炒卖,从中渔利。第二,这种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总是不可持续的,大上必然导致大下,冲高必然回落,如果这时候发生了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经济陷入低迷、衰退就是难免的。这时候,严重的产能过剩会形成巨大的压力,社会上一切作为资本的货币都会竭力寻找增殖的新出路——通过商业和金融的投机“以钱生钱”就是一条捷径。第三,为了速度而放松银根,甚至放开货币闸门,为房地产投机和股市投机提供了条件,使正常的流通过程转变为投机者的天堂;第四,为了速度而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乃至对各种投机活动的默许和纵容,造成内外勾结的条件和机会,使“虚拟经济”活动更加猖獗和有恃无恐。第五,非科学发展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必将作为成本进入企业和劳动力的再生产。这样一来,实体经济就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高成本压力:一是和房地产直接有关的固定成本压力(如商业用地和用房成本);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虚高的成本压力。这就必然促使更多的企业“脱实向虚”。总之,我国普遍的“虚拟经济”和种种乱象,首先是由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引起的。

3.“脱实向虚”同“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不无关系

“脱实向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除了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方面的原因以外,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经济根源,就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存在弊端。在我国当前,就是经过以往的改革形成的现实的经济体制——“过渡体制”。前述经济学界指出的所有直接的、表层的经济原因,都可以从现实经济关系或“过渡体制”中找到深层次的根本原因。这就说明,我国在体制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例如:第一,产能过剩自然与市场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有关,但是,连在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发生的如此普遍和严重的产能过剩,肯定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关系和行为扭曲的市场主体的产物,更多地是一定国有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的产物。第二,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过分追逐短期利益等等问题,主要不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而是一方面,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本身在产权制度上存在缺陷,比如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产权主体,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不合理。第三,存在货币贬值预期,不过是市场主体对通货膨胀或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反应,而这一点又是发展方式、调控政策和金融体制存在问题的表现。第四,在一个人均收入偏低的国家储蓄规模反而庞大,要么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结果,要么是居民不得不减少支出以自我保障的结果,要么是资本所有者闲置货币资本过多、企业流动资本过剩的结果,而背后的原因,或者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是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足,或者是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金融体制存在缺陷。第五,银行业在“脱实向虚”中推波助澜的表现,除了市场经济本身的原因以外,主要是国有银行存在体制上、机制上的缺陷,金融监管存在失误或者漏洞,甚至在金融体制的设计上或多或少偏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第六,“土地财政”的背后存在多种原因,最主要的是发展方式、土地制度和财政体制存在弊病。如此等等。所有这些根本性原因都可以归结为:我国先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大方向正确,但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既没有完全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和一般规律,也没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要求和特殊规律,更不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缺陷的过渡体制既是非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也是所谓“脱实向虚”的制度基础。

不够合理和有缺陷的过渡体制的形成,不排除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缺乏经验的因素——这是难免的,但应当说,主要是先前改革存在某些偏差和失误的结果。我国先前的改革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定性下,在追求表面上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名义下,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中的许多消极遗产,作为“社会主义因素”的体现保留下来,以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和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形成了政商结合勾连、行政性垄断、政企藕断丝连、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是方法和手段”的理论基础上,在“市场化改革”的框架内,在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中,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完全不见了,社会经济和社会关系全面资本化了,不仅所有的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等等都进入了盈利性、竞争性市场,而且,几乎所有可以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的国有经济事业单位都纷纷“产业化”、商品化(有偿服务)、市场化(其实质是资本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事实上的市场主体。在这种一般化、中性化、西方化的“市场化改革”中,没有把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要求区别开来,没有把国有经济和人民政府的双重职能——市场经济的一般职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职能——区别开来,没有把营利性、竞争性领域和非营利性、非竞争性领域区别开来。其结果,很大程度上形成的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市场经济。

就国有经济来说,应当执行社会主义道路特殊职能的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同样进入了营利性、竞争性市场;而应当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却没有独立的产权。包括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在产权分离的情况下,由法律所有权体现的“公有制”差不多已经成为一个空壳;而在经济所有权层次上,都成了一个个国家资产管理机构很难驾驭的庞大资本集团,企业的内部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在法律所有权层次上可以实现“保值增值”,账面国有资产不断增加,但全国人民的这种法律所有权在经济上却很少能够实现。诚然,作为国家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人,不乏把人民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的“看家人”;但确有不少委托代理人变成了真正的主人,成为“人格化的资本”,他们最关注的是他们那个“资本集团”的利益。他们可以不像私人企业那样承担责任,但却可以像私人企业那样获得高额收入。他们甚至拿着人民的财产到处投机钻营和冒险赌博。他们在“脱实向虚”中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国有上市公司是“脱实向虚”的主要参与者。已经查出的许多大案要案,都同这种有缺陷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改革的偏差和失误不仅表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面,也表现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尤其是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在某些所谓“金融专家”的主导下,不考虑中国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要求,只为资本乃至恶性资本服务,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盲目引入西方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业乱象频出的制度根源。

4.持续和难以复苏的经济危机是“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经济繁荣和高涨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除了正常的优胜劣汰以外,大都会一帆风顺,并可获得可观的利润。它们既不需要转产或改变投资方向,更不需要根本放弃产业活动而从事纯粹的投机生意。在有可能较快复苏的经济危机面前,在中国式的景气周期的低谷阶段,如果生产企业考虑到机会成本,一般也不会这么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经历几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时期,即使一部分企业发生停产、半停产乃至倒闭,但都没有发生普遍的“脱实向虚”现象。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普遍的“脱实向虚”现象,有一个新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自2008年以来,发生了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直到现在,世界各国仍然没有在总体上从危机中走出来。也正是从此以后,我国再也回不到两位数高增长的时代——高速增长的常态变成了中速增长的常态(而且是在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强力拉动下实现的)。如果没有这场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为基数的过大而降低,但绝不可能“L”式地降低。如果说,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条件下,绝大多数企业可以生存,多数企业可以有利可图,那么,在增长速度下降差不多一半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无利可图,甚至亏损,面临生存危机。特别是,在先前由于经济过热而积累了巨量过剩产能的情况下,在形成大量房地产库存的情况下,在由于能源结构改变而减少煤炭需求的情况下,很多相关企业已经到了复苏无望的地步。这就说明,普遍的、严重的、持续的、短期难以复苏的经济危机,是“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种纯经济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小企业会这么做,而且大中型企业也会这么做。当然,我国经济之所以陷入极大的困境,并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还有前面所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方面的原因。

5.“脱实向虚”在相当程度上是宽松的金融政策支持的结果

只有前面所说的各种条件,还不至于出现普遍的“脱实向虚”。如果没有商业投机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也就没有如此普遍的“脱实向虚”的可能性。在流通领域进行纯粹的商业投机,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首先,要进行商业投机和金融投机,必须有炒买炒卖的对象。这种对象肯定不是一般的商品和服务,而只能是某些特殊商品。从实践来看,最有可能成为炒买炒卖对象的特殊商品,就是有价证券(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房地产、大宗稀缺商品、收藏品等等。其次,要真正能够把市场价格不断炒高,投机者必须有充足的货币资本。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不可能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因此,充足的货币资本必然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的借贷或融资。再次,要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多的贷款和融资,必须有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借贷资本的对象、利息和额度都受到国家货币政策和借贷政策的限制,只有在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了保增长或者为企业解困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投机者才有可能获得大量贷款。最后,金融机构支持“脱实向虚”,与金融机构本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中央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是否支持“脱实向虚”,取决于自身利弊的权衡。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仅从产业领域获得的利息会越来越少,而且由债务危机造成的金融风险已经很大,而流通领域的投机活动,则正好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盈利机会。只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不改变,投机者就会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不断炒下去,泡沫绝不会破裂。这时候,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投机者各得其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获得“稳增长”的成绩,金融机构获得高额利润,投机者大发其财。持续宽松的调控政策造成的负面结果就是价值泡沫——主要是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按照经济规律,泡沫不可能永不破裂,但政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它破裂。只要价值泡沫不破裂,流通领域的这种投机资本的循环就可以持续下去。而越是这样,越吸引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参加进来。于是,普遍的、大规模的“脱实向虚”局面就形成了。需要指出,“金融监管”不到位或者缺失,的确是“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金融政策乃至发展的指导方针存在问题的表现。

概括地说,普遍的“脱实向虚”是在世界性慢性经济危机环境下,政府不顾一切实施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鼓励房地产发展政策、制造股市虚假繁荣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物。超常的大力度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仅制造了过剩产能,积累了房地产泡沫,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而且,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大量用于炒买炒卖。在这种政策环境中,投机资本主要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金融机构,而所冒的风险很小很小,几乎可以说是无本万利。这种做法不仅有害于经济肌体,而且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果按照正确的做法,政府不为投机资本提供投机的机会,处于危机中的弱势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如果不能在创新中求生存,那就只能被淘汰出局——这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互联网”不属于虚拟经济,也不包含商业投机和炒买炒卖这类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实体经济有一定冲击,但互联网只是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流通方式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是积极的和进步的。因此,决不能把互联网看作是“脱实向虚”的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

(七)“脱实向虚”产生的理论认识根源

如上所述,脱实向虚产生的经济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以速度为中心的非科学的发展方式;先前“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造成的“过渡体制”的弊端。但所有这些都同理论认识有关,都同理论家们提供的理论支撑是否正确和科学有关。

1.对“发展是硬道理”缺乏正确的理解

“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在邓小平的讲话中,“发展是硬道理”是就稳定和协调的相对性而言的。他的意思是,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稳定和协调而导致经济滑坡,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这个观点并无不妥之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解读。第一,这并不意味着稳定和协调不重要,更不意味着为了追求高速度而不顾稳定和协调;稳定和协调也是发展的要素和内涵。稳定和协调的要义是经济不能忽冷忽热、大上大下,不能导致严重的比例失调和结构扭曲。第二,不能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速度是硬道理”,“GDP是硬道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不等于发展。发展本质上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人本身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再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劳动的一般社会力”的作用——劳动的社会结合,通过科学利用自然力。符合社会需要包括:产品和服务具有使用价值;生产要素的分配符合内在的比例关系。一旦离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谓的发展就不过是生产要素的单纯量的增加;一旦完全忽视了稳定和协调,必然导致比例失调和结构扭曲,“发展”就变成表面的快速增长。脱实向虚就是发生在非科学的发展方式造成的经济环境和消极后果之中的。现在我们的问题恰恰在于,不少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速度是硬道理”。传统发展方式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准确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涵义。

有央企原负责人强调指出,解决好认识问题很重要。认识问题往往影响我们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甚至,认识不到位还会往反方向走。比如,对新常态的认识很多层面没到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发展速度问题仍然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在结构调整中,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尤其是去产能和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有很多决心下不了。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当前有实际困难,更重要的还是没有看清,经济新常态不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就过去了。新常态和中央讲的L形走势告诉我们,要把精力放在解决未来发展的难题上。不是今天要发展,而是为明天发展创造条件。新常态要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经济问题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发展质量问题。发展质量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全解决的。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求我们沉下心来,把供给侧结构调整、培养企业的新动能和技术创新、现在存在的包袱问题、体制机制形成的障碍问题等,下决心踏踏实实解决好。不能你这边要改,那边又想发展;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我们解决对新常态的认识问题,就是要说明,我们的目标是明天的发展,今天要解决我们存在的困难。所以,我们的改革要下真功夫,要真动起来;去负担要真去,治病要真治。我们不能一边说我要治病,一边又要胡吃海喝,搞不健康的行为;否则,那就会把问题往后拖。他说,认识新常态,就是要我们坚信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大政方针,对我们长远发展是好的、是正确的;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执行。但是,坚定信心容易说,不容易做。要想做到,就必须沉下心来,要有定力。现在我们缺的正是定力;定力就是,在出问题的时候,有波动的时候,要坚定不移;不要一出现波动就上新措施,结果影响了中央大政方针执行的一贯性。历史上,我们国家、我们党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的定力没变,不是因为困难我们就变个打法。[17]上述所谓认识问题,核心是对速度的认识。只有对速度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明天的发展创造条件。

2.对市场经济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脱实向虚的普遍发生,和我们在理论上对市场经济缺乏科学认识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一些为“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的经济学家,把市场经济说成是和经济制度无关的“方法和手段”,堂而皇之地推进经济的全面资本化;二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尤其是盲目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处处和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接轨”。但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首先是商品生产,而且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总的趋势是,一切产品和服务、一切生产要素、一切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成为商品。市场经济作为普遍化的商品生产,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是“物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和简单商品生产的质的区别在于,商品生产不仅普遍化了,而且,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劳动和所有权相分离,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物支配人的关系)为基础,整个社会生产由盲目的自然规律调节;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资本增殖(剩余价值)。因此,“市场经济”不过是从交易关系这个表面层次来看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我们判断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重要的不是看资本的法律所有权属于谁所有,而是看资本的经济所有权属于谁所有,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式是什么。中国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市场经济是什么。必须明白市场经济的历史性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中,核心的范畴是资本,不顾一切地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脱实向虚”就是以这种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进一步来说,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以资本利益为核心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政府过多干预的情况下(干预的实质是力图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资本有可能扭曲和变异。“脱实向虚”恰恰主要是利用了“金融创新”的消极成果。那些极力推崇和照搬西方国家金融制度的经济学精英对此是一清二楚的,而许多人则是盲目的和无知的。如果我们真正总结“脱实向虚”的经验教训,就不能不重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以及资本有可能发生的扭曲和变异。弗朗西斯·福山最近指出,人们确实低估了金融危机对历史进程的重要性。美国的银行危机以及欧洲的债务危机是精英阶层的杰作,也是失败的政治决策带来的后果。[26]

3.对国有经济资本集团的形成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全部脱实向虚活动中,许多民间的小资本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引领潮流、掀起大浪的,是那些所谓的“金融大鳄”。在金融大鳄中,不乏私人资本——对此我们无话可说,正如我们对那些国际大炒家无话可说一样;但在国家资本基础上产生的资本集团,也有不少也加入了脱实向虚的潮流——例如,大举进军房地产(包括大规模囤地),借助银行贷款或者上市公司再融资加入各种炒买炒卖的行列,等等。当这些国有资本集团也投入到流通领域的投机活动时,它们和私人资本没有区别。但是,我们对这一点缺乏清醒的足够的认识,我们仍然不加区分地把它们统统看作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看作是公有制经济的中坚力量(真正作为公有制经济中坚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确实有,但已经不是全部)。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把国有经济体系中发生那么多大案要案这一触目惊心的现象,同国有企业内外关系已经发生的重大变化联系起来;我们只是从他们的“蜕化变质”来看待这一现象。其实,那些贪污受贿、鼠窃狗偷的国有企业高官们,不过是已经是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国有资本集团的资本脱实向虚、在流通领域大肆投机的举动,不过是一些外在表现,真正的经济本质是,它们内部的经济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至少是部分质的变化)。它们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国有经济的宗旨,背离了“全民所有制”的本来性质,背离了作为社会主义道路载体的性质,而且,它们已经不再是守本分的文明的资本了。现在,一些实力雄厚的资本集团,已经力图从许多方面影响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了。如果我们对这一点缺乏清醒的认识,我们的一些决策就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资本集团利益的要求,顺应资本的诱导,甚至受到资本的左右,乃至被资本所绑架。

4.对投资拉动的负面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政策是为了应对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而出现的,是作为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出现的。从此以后,政府主导拉动经济增长就几乎成为常态了。凯恩斯经济学从市场主体的主观偏好出发,得出总需求不足的结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政府主导扩大总需求的药方,无非是增加政府财政对公共工程的投资、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货币供给。凯恩斯经济学的实质是政府实施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政府的需求代替民间(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印发钞票代替实际的货币支付能力,以居民承担一定的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凯恩斯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一个学派,不懂得(或者有意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内在矛盾,以及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观点看问题,这实际上是饮鸩止渴。持续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必然导致政府过度负债、通货膨胀、保护落后乃至经济结构的扭曲,也遭到了新古典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反对。实际上,无论何种学派,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就一定意义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更符合资本的本来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经济危机,只能靠你死我活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来解决,而不是靠政府的干预和经济政策来解决。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固然在表面上弱化了危机,但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得不偿失。中国在经济低迷的状况面前(经济低迷无论是先前实施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经济政策的结果,还是发生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结果),同样实施了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其力度之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国家。我们实施这种政策的用意是无可非议的,主要是防止经济滑坡、减少失业、稳定财政收入、减少企业的倒闭、保持经济信心。但我们并没有对扩张性经济政策造成的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进行认真的比较,没有对成本和效果进行认真的比较。实际上,现在发生的“脱实向虚”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2008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不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不实施过分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松金融监管,不容忍那些利少弊多的所谓的“金融创新”工具,“脱实向虚”就不会成大气候。

5.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从“九五”计划开始,我国把建筑业连同城乡住房纳入支柱产业。从此,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在城市居民住房存在很多历史欠账的情况下,加快居民住房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把居民住房作为支柱产业,是一个欠妥的决策。在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把居民住房作为支柱产业,意味着居民住房成为资本的投资对象,而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居民住房依托于土地,而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是十分稀缺的。这时候,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转向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通过征用耕地和城市拆迁大量储备囤积土地,以计划经济的方式低价进,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拍卖)高价出,从中谋取巨额差价。其实,把全民所有制的土地作为政府牟利的手段,居民额外用自己的钱高价购买本来属于自己所有的土地(作为房基地),本身就有悖于全民所有制的性质。二是居民住房成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投资对象和投机对象。私人资本、国家资本、银行资本、非银行金融资本都涌向房地产;各路资本和地方政府联起手来,制造供求关系的紧张气氛,通过金融支持和炒买炒卖不断拉高房价。20年来,地价、房价一路飙升,不断翻番。现在,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商品房价值泡沫,从而出现了极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出现了应当享有“居者有其屋”权利的居民望房兴叹的局面。本来“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是居民住房的基本定位;但我们却把住房作为支柱产业,使居民住房成为政府牟利的手段,成为资本投资的对象,成为投机者炒买炒卖的对象,成为“脱实向虚”的主要表现。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对居民住房的定性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五、破解“脱实向虚”的思路和对策

有关部门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破解“脱实向虚”的对策,是积极的和有帮助的。但正如对原因的分析主要停留在表面层次一样,破解对策也多半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建议。为此,我们必须探索解决脱实向虚的根本之策。

(一)有关部门和经济学界提出的破解“脱实向虚”之道

下面是有关部门和经济学界为解决“脱实向虚”提出的破解之道。究竟能否破解,这里暂且不作评论。

1.在适当抑制虚拟经济膨胀的同时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有学者认为,既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表里关系,那么,一旦股市过多偏离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必将损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股市超速走高所表现的虚拟经济的超常规扩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适当抑制虚拟经济膨胀的同时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保持合理的适配度,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逐步使股市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而不是助长投资者浮躁心与投机性野蛮生长的“沃土”与“天堂”。因此建议,眼下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靶向性功能作用。[15]

2.彻底扭转持有资产比实业更赚钱的局面

有学者指出,脱实向虚,首先缘于实业盈利低于资产价格上涨。因此,遏制脱实向虚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彻底扭转持有资产比实业更赚钱的局面。换言之,要么实业更赚钱,要么资产价格不再快速上涨。而在这种盈利高低对比尚不能扭转时,只能通过一些修修补补的措施,来打乱这种盈利对比。比如,对二级市场交易课以税收,使持有资产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从而抑制投机。而银行在其中能做的,最好是放下对盈利的执念,理性接受盈利下行。这需要监管、银行、分析师、媒体达成共识。否则,刚刚从疲弱的实体经济中抽身,却投身风险更高的虚拟经济。[13]

3.治理“脱实向虚”必须从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两侧共同用力

有学者认为,对资金“脱实向虚”的治理,需要从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两侧共同用力。第一,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正确引导虚拟经济发展。第二,优化虚拟金融资产结构,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控制好流动性总闸门,继续加大差别化金融调控力度,引导好金融资源的流向。第三,建立虚拟经济运行监控体系,防止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第四,引导好金融创新发展,促进其服务于实体经济。适当约束同业业务的虚拟性扩张。第五,杜绝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借金融创新之名行违法违规之实的现象。[24]另有学者同样认为,当前,我国既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苗头,又存在金融发展深度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问题。因此建议,治理资金“脱实向虚”需要从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两侧共同用力。首先,正确引导虚拟经济发展,防止“未富先虚”;其次,优化虚拟金融资产结构,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继续加大差别化金融调控力度,引导好金融资源的流向。同时,建立虚拟经济运行监控体系,防止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对金融创新业务“疏堵并举”,适当约束同业业务的虚拟性扩张;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20]

4.防止资金以钱炒钱和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强调指出,下一步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27]

5.证监会出台遏制“脱实向虚”的新规

证监会出台新规的主要目的,一是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资金脱实向虚;二是坚持堵疏结合,立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堵住监管套利漏洞,防止炒概念;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原则,要新老划断,已经受理的申请不受影响,给市场预留时间消化吸收。证监会指出,这一次的监管新规,核心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融资的频率,如果企业需要上市融资,至少要超过18个月才能有资格。第二是融资的额度不能超过上次发行股份的20%。而对于融资资金的使用,最关键的是需要加强监管。[21]

6.振兴实体经济须从多方面努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重塑实体经济竞争新优势。五是加快新技术运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六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国际产业价值链体系。[23]另有学者指出,针对全球经济出现的脱实向虚、结构性失衡、弱复苏和低增长困境,中国提出了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内涵是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和体系,以创新驱动增长,以创新引领发展,核心是专注实体经济的创业和创新,国际社会持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以实体经济引领中国未来,首先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盲目追求GDP增速,将增长质量和科技含量放到增长战略的最优先地位;第二,进一步简化税收结构,降低税率,减轻税负,为致力实体经济的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鼓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尤其是科技研发的长期投资;第三,要继续完善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要完善和加强软件及无形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四,要继续完善和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鼓励或迫使企业专注主营业务,避免盲目多样化。对热衷造概念、讲故事、搞噱头、弄虚作假做大市值、偏离主业的上市公司要坚决斩断其融资渠道,直至驱逐出资本市场。第五,必须实施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防止企业利用过度负债或过度加杠杆来开展多样化经营,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也要加强监管。第六,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和监管体系,杜绝企业监管套利,杜绝过度金融投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资金等积极参与长期科技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全社会要大力宣传矢志科技创新的伟大企业,倡导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不要让那些所谓的富豪榜和市值榜误导人们的思想,扭曲人们的精神。[18]

(二)解决“脱实向虚”问题的根本之路

上述各路专家学者提出的破解“脱实向虚”的政策建议,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把实践中的所谓“虚拟经济”和马克思所说的虚拟资本的运动区别开来,没有认识到“虚拟经济”的本质,没有针对“脱实向虚”借以产生的经济根源,似乎主要是在肯定“虚拟经济”“正面作用”的前提下恢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平衡。这些对策对“脱实向虚”可以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使问题有所缓解,也是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应当采取的对策。但这些对策基本上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对策。至于所谓“振兴实体经济”的对策,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中,对个别企业有用,但对整体没有大的用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必须纠正先前“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

1.抑制“脱实向虚”取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如前所述,导致脱实向虚的一系列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和企业陷入困境,房地产成为炒买炒卖的对象,乱象丛生的金融体系,等等,差不多都是在以速度为中心的非科学的发展方式中造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脱实向虚的问题,取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主要是解决何谓发展、为何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

“何谓发展”?“发展”本质上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人本身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统一。单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绝不等于发展。增长速度完全可以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浪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缺乏使用价值的、有损身体健康的经济活动,也可以增加GDP。如果增长速度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那么增长速度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数;如果增长速度是通过各种倾斜政策人为制造出来的,那么,过高的增长速度反而有害于发展。

“为何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任何时代发展都是为了人,或者说以人民为核心。区别在于,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的目的、目标要求和阶级性质有所不同。最高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同样是人本身的发展,但主要任务是建设小康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消除贫困。广义的贫困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还包括教育的贫困、医疗的贫困、社会地位的贫困、表达诉求的贫困,等等。如果贫困基本上消除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发展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依归。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我国现实的生产力,以及现阶段发展的目的和目标,既决定了现实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也决定了社会需要的水平和构成,从而决定了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手段。积累、投资、生产消费就是条件和手段。时髦的说法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就混淆了目的和手段、满足需要和实现条件的区别,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投资和生产消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条件和手段,体现生产目的的是居民的生活消费(人的生存、享乐、发展的需要)。颠倒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竭力压低劳动报酬和提高投资率,是非科学发展的首要表现。商品出口也不是目的。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各国都可以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等)的基础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因此,商品进出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绝不是为了出口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为资本增殖而生产,因而必然是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为出口而生产;但作为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决不能任由资本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如何发展”?发展的内涵和目的决定了“发展方式”。科学的发展方式应当是这样的发展方式:最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充分发挥“劳动的一般社会力”的作用,投入产出比最高,比例协调,结构合理,负效应最小,可持续发展,普遍受益。社会和谐。最大的浪费是劳动时间的浪费,表现为生产能力的过剩和闲置;而最大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这就要求,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相适应,当前消费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保持适当的比例。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作为固定资本的人本身。[28]225-226在这里,马克思把劳动时间的节约、自由时间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消费能力的提高、个人的充分发展联系在一起了。

如果我们真正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发展理念,并按照这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那么,就没有发生“脱实向虚”的认识根源和社会环境了,脱实向虚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2.抑制脱实向虚必须纠正“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

如前所说,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使经济关系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是合乎规律的。但是,先前的“市场化改革”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必须加以纠正。在理论认识方面,必须确认,中国改革的性质是旨在纠正超阶段错误的“第二次革命”,而不是改变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改革不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是改变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同社会主义道路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即具有社会主义道路特点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西方国家那种一般的完全由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当是,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道路现阶段的特殊要求;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不是一般的“市场化改革”,从而也就不能笼统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的核心是人民政府和国有经济的“双重职能定位”,而不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必须赋予政府和国有经济两种职能——一种是执行为市场经济服务和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般职能,这种一般职能和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没有质的区别。按照这种一般要求,政府解决民间和市场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国有经济中无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或者实行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分离,或者转制为非国有经济,采取资本的形式。实际上,也就是把这一部分国有经济转化为民营经济。既然是“民营经济”,投资方向完全由自己决定。投资者和经营者都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它们是否“脱实向虚”,首先是自我约束,其次是市场秩序、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的约束。另一种是执行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职能,构成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基础,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因素的形式。就这种职能来说,政府已经不是一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而是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府。而国有经济,在国内,它们不仅处在竞争性市场之外,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且直接体现和保护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的权益。只有在同国际资本竞争的场合,它们才在形式上表现为资本。应当指出,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公司形式)并不是国有经济改革的最佳选择。对于那些应当转为民营经济的部分来说,国有资本没有必要在其中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其量可以作为过渡形式;而对于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部分来说,在不少情况下,混合所有制形式并不适合。即使有必要采取股份公司形式,也不宜成为上市公司。这种人民政府和国有经济执行双重职能的经济体制,不仅可以制约资本的扭曲和变异,不为“脱实向虚”创造条件,防止“脱实向虚”恶性发展,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在这种体制中,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那部分职能,起着主导作用,受到党的领导的约束和支配,国有经济和国有银行就不可能成为脱实向虚的领头羊和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就当前来说,在“治标之策”的范围内,当务之急是做两件事:一是中央政府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管好执行社会主义道路承担者职能的那一部分国有经济——国资委作为国家资本管理者,要管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向,坚持主业,放弃无关紧要的辅业,绝不能搞歪门邪道:中央银行和负责金融监管的“三会”,要管好货币和金融资本,绝不能为从事商业投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支持,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绝不能唯利是图。二是在生产企业中,“创新”要抓住根本和要害,要通过一定的国家政策和诱导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的一般社会力”的作用——劳动的社会结合的力量;通过科学利用自然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经济日报,2017-03-17.

[2]把实体经济抓手去让产业基础强起来[N].经济日报,2017-03-12.

[3]成思危.关于虚拟经济的八个基本观点[EB/OL].全球品牌网.http://www.globrand.com/2006/24758.shtm l.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骏民.成思危的虚拟经济理论[N].光明日报,2015-07-15.

[6]成思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新华社金融世界杂志,2013(1).

[7]李子木.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严重[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2-02-29.

[8]中国银行发布2016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EB/OL].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网.http://rmb.xinhua08.com/a/ 20160929/1661831.shtm l.

[9]李柯勇.成思危谈“虚拟经济”[EB/OL].人民网.http://www. people.com.cn/GB/jinji/20021123/872946.htm l.

[10]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 com.cn/GB/guandian/29/173/20021220/892306.html.

[11]脱实向虚[EB/OL].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12]三分之二先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何关系[EB/OL].凤凰博客.[2011-06-14].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868186.html.

[13]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邱冠华,王剑,张宇,赵欣茹).揭开当前经济“脱实向虚”真相?究竟是谁之罪?[EB/OL].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20160823/n465615083.shtml.

[14]于泳,吴佳佳.实体经济发展终靠创新[N].经济日报,2017-03-05.

[15]郭纲.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4/28/c_127741123. htm.

[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傅成玉.中国经济已经不是脱实向虚,已脱实成虚了[EB/OL].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6/1218/15/C8J1U04O000187 VE.html.

[18]向松祚.创新赋予实体经济新活力[N].参考消息,2017-03-06.

[19]刘志彪.扭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N].新华日报,2015-06-19.

[20]中行报告提醒: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比较突出[N].金融时报,2016-10-10.

[21]证监会剑指再融资顽疾欲引资金“脱虚向实”[EB/OL].央广网财经.http://finance.cnr.cn/jjpl/20170220/t20170220_ 523610223.shtm l.

[22]遏制过度融资打击制度套利:再融资新政剑指资金脱实向虚[N].经济参考报,2017-02-02.

[2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解析及对[N].经济日报,2017-02-27.

[24]资金“脱实向虚”的表现、成因及治理[EB/OL].和讯网.http: //news.hexun.com/2016-09-30/186270008.htm l.

[25]冯煦明.“脱实向虚”的本质是什么[EB/OL].华尔街见闻. [2017-02-09].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288684.

[26]历史的终结推迟了吗?[N].参考消息,2017-03-23.

[27]中国央行: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实施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EB/OL].中金在线.http://gold.cnfol.com/caijingyaowen/ 20170218/24312369.shtm l.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沈斐]

An Econom ic Analysis of“Take Off Real to Virtual”

CHENWento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Economics,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China)

It’s an urgent task to“resolutely prevent taking off real to virtual”according with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cience in China.The conceptof“virtual economy”and“off real to virtual”is not only unscientific,but does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economic problems that exist in reality.The so-called“virtual economy”is not a normal independentmovement of the virtual capital.The essence of“virtual economy”and“take off real to virtual”is detached from re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social consumption.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financial capital,the prices of financialmedia or some real assets has been raised.There are two main factors induced the phenomenon of“take off real to virtual”.One factor is the serious economic crisis,which lead the enterprise step into the trouble.The other factor is the excessive expansionarymonetary policy,which bring the speculation.In order to reverse“take off real to virtual”,we should abandon the core idea of development speed,correct the deviation and mistakes in“market reform”,give up the expansionarymonetary policy for the sake of keep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impose strict supervision on financial capital and speculation.

virtual economy;take off real to virtual;economic crisis;economic root;idea of development;transition system;monetary policy;financial regulation

F124

A

1674-0955(2017)03-0039-26

2017-04-01

陈文通,男,河北乐亭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实体资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资本策局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