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2017-01-25何坦
何 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91)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何 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科学内涵;辩证关系;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论断,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还需要深入理解“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辩证关系以及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对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作出精辟论断。“四个自信”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它的提出必将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以及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 正确理解“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
理解“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首先就是要弄清何谓“自信”。所谓自信,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一种促成目标达成、理想实现、梦想成真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往无前,不惧任何困难的意志和信念。自信心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拥有坚定自信的民族,才能获得直面挑战、战胜风险、自立自强、超越自我的强大内在力量,并以此激发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进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那么,什么又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呢?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就是要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明确我们的自信是否科学,是否值得坚定不移。
(一)“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
“道路自信 ”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是一条成功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吸取建国以来国家建设经验教训、高度僵化苏联模式的教训下所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同时也是符合人民需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道路。
(二)“理论自信”的科学内涵
“理论自信 ”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科学性以及相信它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凝聚本国人民改革建设的实践,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无比优越性。制度问题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3]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即是规矩,是约束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规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可见,一个科学地制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主要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无比优越性的制度,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从习总书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指人民对中华文化演进的内在指向、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它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身文化所拥有的自主性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必然性与应然性的展现,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随着中国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不断迈进,文化自信的价值日益突出。
二、 正确把握“四个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历史实践,“人类社会历史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规律性和目的性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6]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都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其中,四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源,理论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一)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源
文化是人的各项活动的精神基因,是民族精神的血脉,具有深厚的渗透力与长远的影响力。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化,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其功能而言是化人,即以文化人。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社会性、能动性、历史性与超越性,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文化自信源于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其实质和核心是主体自信—对主体自身的本质、能力、创造力的自信。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来源于对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对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奋斗精神的历史积淀与思想深华。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我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及其对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觉坚守。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泉,它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构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因而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前沿、洞察社会历史大势、把握历史潮流与规律、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引领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念的一面旗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其实质是对科学的自信、对真理的自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灵魂,是构成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性与价值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它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解释力以及饱含人文关怀的价值正当性,它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灵魂所在,构成了中国自信的精神高地与理性支撑。由此可见,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魂。
(三) 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之本
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社会历史是人的现实活动的过程,因而社会制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生长出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理性指导下建构出来的社会客体。社会制度既是浸润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理念生成物,又是一定思想理论的物质外化与价值承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象化、现实化、具象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独立自主、自主创新,进行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制度建构的历史实践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制度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它的开辟打破了社会现代化的西方化这一单一制度模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由此得以终结,进而开辟了和平崛起与全面发展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崭新模式,反映和折射出制度创新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睿智的实践自信、创新自信、审美自信。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之“本”。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用
道路自信源于文化自信,植根于理论自信,从属并直接服务于制度自信,同时也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现实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实际自主选择和开创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逻辑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道路,又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现实可行道路。同时,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探索中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与目标所决定的。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受到文化、理论与制度的规范。通常而言,手段、方法是否科学、可行,主要是看它满足历史主体的实践效应、效益与效果。从历史事实可以看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道路”使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至此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主线展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布局,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尤其是在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公平正义、法制建设、人民民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这些都奠定了道路自信的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道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并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幸福目标的现实、可行、高效、务实的发展道路,它构成中国自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道路自信表征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用”。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理论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它的提出,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四个自信”的提出,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我们党逐步将这一基本观点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认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并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从“三者统一”到“三个自信”提出,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自信。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会上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提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又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从以上认识历程可以看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是建立在“三者统一”基础上的,虽然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由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由“三者统一”到“三个自信”的拓展,但实质上而言,这种认识还是局限于“三者统一”的框架之内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一并提出就突破了这一逻辑框架,这一提出突破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也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二) “四个自信”的提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以及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以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为支撑的。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从“三个自信”拓展到“四个自信”,不仅源于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成功实践,也是源于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要完成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转型,不仅需要正确道路的选择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还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后盾,而文化软实力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民族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深层次精神追求,才使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中国惊天动地的现代化奇迹。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代中国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一般来说,目标越是崇高、越是伟大,就越需要文化自信,进而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出更高时代要求,亦即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立足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带领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旗帜,如果丢掉这个旗帜,就会迷失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如果丢掉了这个“魂”,就会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唯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另外,诞生在西方的文化土壤的马克思主义,要转化为“中国文化”形态,就必然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问题。因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从文化深层次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有机融合。与此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参与,只有实现更多地大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程度才会不断深入。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化转换,也需要立足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并提出,契合了当代中国整体转型升级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必将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大引领和支撑作用。
[1][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07-0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5][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6]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8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责任编辑:周建瑜)
2017-02-22
何坦(1992-),男(汉),湖北省荆州市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D61
A
1008-5955(2017)01-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