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骄子们
2017-01-25韩春丽
文 | 本刊记者 韩春丽
青岛港的骄子们
文 | 本刊记者 韩春丽
“进军灌装”、40万吨“青年突击队”、“85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凯、“振超精神”……这些数不完的品牌,都是青岛港的名片,它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世界第七大港的独特魅力,层出不穷的青年人才,把青岛港擦拭得一天比一天灿烂,直指世界一流强港的光辉勋章。
在青岛港,吸一口空气,都是清新的。
沿着青岛蓝色的海湾,我随车奔波几百公里,走访了青岛港的几大港区,去了数个码头,见到了多个青年典型。所到之处,环境整洁干净,一切井然有序,无愧一流的生态强港。
在全国经济背负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青岛港的绩效却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个始建于1892年的百年老港,靠什么持续展示自己世界第七大港的魅力?除了青岛港集团决策层的英明,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拥有近万名青年,分布于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是港口生产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而多年来,青岛港团委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的“红旗团委”,在青岛港搭建起的激励机制和成长平台上,以助推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突出思想引领,搭建干事平台,立足岗位练兵,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员工队伍,涌现出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皮进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凯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典型。
让我们走进青岛港,看看年轻的骄子们是如何百炼成金的。
“进军灌装”
1月10日下午,走出青岛火车站,记者直接奔赴距离最近的青岛港大港分公司采访。
居于市区的大港公司是老港区,港湾里布满了各种吊车,沿岸码放着大小不一的货垛,在这里,记者先到固机大队参观室接受了一番科普教育,接着见到了“全国最美青工”王加全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皮进军。
30出头的王加全是吊车司机,据大港分公司团委书记曲媛介绍,当初参加团中央的“最美青工”评选,就是团委先从20多名优秀青工中选中的王加全,他不负重望获评后,自己又接连参加各种大型比赛,获得多项荣誉,越来越自信,短短几年时间,王加全就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司机,成长为队里的技术骨干、班长。他带领班组15名伙伴,先后创造了2项绝活、2个员工品牌,总结提炼出了多种作业法,先后刷新了集团60余项生产纪录,在现场作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有效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提升了装卸效率。
“70后”皮进军则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这位山东省青联副主席,2012年还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回想最初入港时,皮进军被分配到煤炭码头从事煤炭装卸作业。当时的煤炭装船工艺还比较落后,一线生产脏、险、苦、累,一个班干下来,除了牙齿是白的,全身都是黑的,人没有一点气力。一些工友退却离去了,皮进军也打起了退堂鼓,队里与团委的领导轮番来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适应过来就好了,皮进军这才安心下来好好工作,很快成为装卸作业的行家里手,不久成为班长,后来成为装卸大队的副队长,还创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进军灌装”品牌。
面对记者,朴实的皮进军说:“一开始只是想赚点钱,成个家,过好生活,后来集团与共青团组织各种各样的技术比赛,让自己经常置身于这种竞赛的氛围中,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感占据了一切,人就这样一步步成长了起来。”
青岛港集团团委负责人这样解释:近些年青岛港正在加快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智慧型港口转型升级,加快由传统码头装卸服务提供商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组织领导者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集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搭建起了技术工人年年考工晋级、专业技术人员年年比武、农民工年年评选优秀进行激励、全体员工年年参加培训提升素质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广大团员青年人人争做品牌员工,人人立足岗位创新,人人享有出彩的机会。
40万吨“青年突击队”
1月11日一大早,记者就乘车奔赴100多公里以外的位于青岛港董家口新港区的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的码头公司,也是一个在荒沙滩上新建起的码头公司。
当我们的车子驶入码头区域,先看到洒水车在宽宽的马路上作业,马路两侧则是一道道绿色的抑尘网。这里高瞰辽阔,俯视洁净,绝对没有想像中矿石粉尘天地间飞舞的景象,恰恰相反,这里完全是一个生态码头。
有员工在“百字微评”中写道:“我们住过海边的小平房,冬天窗外海风的呼啸声震得整晚睡不着,夏天床上的被子一捏都能挤出水。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一群人在一个荒凉的海滩上坚守着,最终我们将一个落后的渔村变成了大船母港。”
“百字微评”是董家口码头公司的文化品牌,成立“微评社”是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于超想出的点子,但笔杆子却多是团员青年。他们既发布关于国家时政关于集团公司的大事点评,也发布身边小事的点评。码头公司员工的家,多在青岛市区,从前交通不方便时一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现在交通畅通了,很多人也是一两个周回家一次。不回家,工友们8小时工作之外就显得落寞而寂寥。
码头公司团委书记吕环林说,这种单身的状态,给了共青团用武之地,除了组织传统的文体活动,他们组织的夜校每天青工济济;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他们建立团的专属网站、建立虚拟团支部,建立共青团QQ群、微信群,打造了24小时流动会议室、全天候的办公室、无边界的广播站,真正做到了对团员青年的全覆盖。
团委每月召开“五标五定”报告会,选拔优秀团员青年登台宣讲,典型引路、以情动人,在公司中凝聚起学榜样、当标兵的正能量。团员青年中,近年来先后涌现出100多名集团级以上先进个人,150多名公司级先进个人,团员韩同政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卸船“青年突击队”在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船“远卓海”轮作业中,第23次刷新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85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凯团队
中午时分,我们又驱车来到位于黄岛区的前港公司,在一间面积很大的青工创新工作室,记者采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凯与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磊。
郭凯高高的个头,是一名装载机司机,2015年,他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吉尼斯中国之夜》等节目,成功挑战成功,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其高超娴熟的技艺,一时间,让青岛港青年勇攀高峰的形象飞遍祖国大江南北。
对郭凯的成名,前港公司的团委书记赵晓雯有话说。最早,郭凯在公司内部显山露水,有一次团青岛市委领导来考察工作,郭凯成功地完成了绝活表演,团市委领导观后指出:这样的好青年,值得培养。郭凯的成绩也对得起共青团的伯乐,他连续7年是公司技术比武的状元,在山东港航系统的比赛中总拿第一名。2011年,郭凯被评为“青岛优秀共青团员”;2013年,成为“全国最美青工”;2016年7月,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且是其中唯一的“85后”。
很荣幸,记者前年在电视上看到过郭凯“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直播,当时他是开着庞大的装载机开启一组啤酒瓶盖,挑战成功。说起如何让装载机这么个笨重的大家伙灵动起来,郭凯说,他是一直在用心用脑研究工作作业的技巧中,掌握了这项本领的。一般卸一舱货需要三道工序:抓斗,装载机清舱与人工清舱,郭凯负责第二步,他清货的干净程度直接决定着下一步人工清舱的工作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清干净船舱,提高工作效率,郭凯需要练360度无死角的清舱技术,为此他吃饭拿筷子夹菜时都在琢磨,要从什么样的角度,下多大的力度,倒水时也在练精准度,口对口,瓶对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凡经郭凯清过的舱,已经不需要第三步人工再清扫,这个绝活,他说他练了3个月。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郭凯已经带出了102名徒弟,年轻的高磊便是徒弟之一,他在2016年山东省“富民兴鲁“的技术比赛中战胜师傅,获得冠军,师傅屈居亚军。对此,郭凯很欣慰,他希望带出更多的徒弟,希望他们个个都胜过自己,那样,对青岛港将是多大的贡献呀。
随后,记者又来到郭凯所在的流动机械队团支部,这个团支部书记就由队长张迎新兼任,全支部有青年团员170名。张迎新本人享有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他说自己的成长本身就离不开共青团的培养。张首席的气魄很大,他说,如果他的青工去参加各种驾驶机械比赛,他派10个人去参赛有人拿了第11名,他就觉得很一般,他的意思一定会包揽前10名!他说他们队卸船的效率、市提的质量,在国内同行业是首屈一指绝对的第一名。
从一花独放的霸主,到百花齐放满园春的霸气,一切都齐备的青岛港,霸气侧露。
“振超精神”
随着青岛港日益国际化,合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下午,记者采访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就是合资企业,但这里的共青团工作并不示弱。
团委书记李炳奇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光荣的前辈、全国劳模、现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的展览室与工作室,他说,身边有这么好的榜样,让青年工作更上层楼。在“振超精神”的带领下,公司涌现出了一个个创新团队,特别是“青年突击队”的370名成员,不仅打好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突船疏港的硬仗,更作为青岛港“振超团队”的中坚力量,成为“振超效率”的创造者,先后多次打破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世界纪录;也涌现出了一个个先进个人,比如桥吊司机郭磊成为“全国技术能手”,轮胎吊司机刘京俊成为“全国三农人物”,95%以上的青年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绝活”,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为岗位建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团组织工作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夕阳的余辉照耀着前湾港,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郭磊指着那一排50米高的橘色桥吊机说,那里就有他的工作台,每台桥吊机价值5000万元呀。那口气,真是视自己的工作台如同自己的生命。
半小时后,在另一个观看台,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杨杰敏博士指着前方的一排蓝色桥吊机说,一台价值7000万元。对,这便是正在试联中的自动化码头。他还说,中国自动化码头建设,目前只有上海与青岛正在试联中,青岛港预计今年能够试运行。在这现代化的自动背后,操纵者一定是一双双年轻的手。
“进军灌装”、40万吨“青年突击队”、郭凯纪录、“振超精神”……这些数不完的品牌,都是青岛港的名片,它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世界第七大港的独特魅力,层出不穷的青年人才,把青岛港擦拭得一天比一天灿烂,直指世界一流强港的光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