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谱写云南民政事业跨越发展新篇章

2017-01-25段丽元

中国民政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总书记

◎段丽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谱写云南民政事业跨越发展新篇章

◎段丽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庄严地写进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为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党和国家对民生民政工作新的重要指引。今后五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七有”为目标,奋力谱写云南民政事业跨越发展新篇章。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谱写云南民政事业跨越发展新篇章,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定政治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共产党人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就是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始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政治定力就是要强化“四个意识”不动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强化政治统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和政治统领贯穿到民政改革发展全过程,使党始终成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云南民政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的高度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牢记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民政部门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部门,一定要始终牢记并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与它一脉相承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核心理念,以爱民的情怀践行为民的职责,把服务对象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评价工作质量的最高标准。

站稳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更加需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在改革和发展民生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中,充分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以改革创新驱动民政事业跨越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并在多处直接点题民政工作,既是我们在新起点上发力奋斗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发力奋斗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今后五年,我们将把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改革创新上,使改革创新贯穿于政策创制、资源配置、督促落实、能力提升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增强民政事业发展活力。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政府、部门、社会、市场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格局。二是完善供给体系。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挖掘和释放发展潜力,从市场和社会寻求发展的新动力,逐步加大向市场主体购买服务的力度。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注重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和提升服务质量同步推进。该放的彻底下放到位,该管的坚决管出水平,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机制。四是加强民政效能建设。打造“互联网+精准民政”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民政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整合使用民生保障资金,更好发挥民政资金效益,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各级民政部门效能。

具体业务工作方面,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找准民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找准事关民政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把握关系全局的重大部署要求,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以重点突破带动其他各项工作落实。一是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在兜底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二是紧紧围绕“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要求,健全完善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供养保障救助制度,坚决守住特殊困难群体的民生底线。三是紧紧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四是紧紧围绕“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持续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紧紧围绕“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努力建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六是紧紧围绕“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完善优抚安置制度”“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等要求,全力支持配合新调整组建机构建设,深化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双拥优抚安置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服务好国防和军队建设。

四、以良好精神状态保障民政事业跨越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今后五年,我们一定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卯足比学赶超的劲头。全省各级民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境界、立起标杆、亮出姿态,要敢于比,在“比”中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比出动力;要善于学,在“学”中补齐短板,学到真经、学到本领;要奋起追赶,在“赶”中干出实效,干在前头、干在实处;要努力超越,在“超”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保持奋勇争先的激情。能不能奋勇争先,体现的是责任和能力。当前,云南民政工作中还有一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次,全省各级民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树牢勇于担当的意识,扛起责任和使命,提高能够担当的能力,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步步为营,逐步实现走在全国前列。

夯实求真务实的作风。是不是做到求真务实,关系的是民生和民心。全省各级民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人抓落实、人人促落实”的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一件一件落实好,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惠民实事真正落实到每一名民政服务对象身上。

扛稳从严治党的责任。预防和惩治腐败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回头浪”。全省各级民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持之以恒抗稳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推进内部巡视,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作者系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专题报道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